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龄胆胰疾病患者行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的围术期安全性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胆胰疾病接受ERCP治疗的172例高龄患者(80~97岁)临床资料,分析其操作成功率、并发症率及病死率,总结ERCP围术期安全护理要点。结果ERCP操作成功169例(98.3%);发生并发症11例(6.4%),其中发生胰腺炎7例、胆管炎3例、出血1例,无穿孔等其他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高龄胆胰疾病患者行ERCP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围术期安全护理需重视术前评估,掌握术中配合要点,术后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这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胆胰患者诊治中的临床疗效及护理配合。方法:任选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前来我院就诊的92例胆胰疾病患者,探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应用时的诊断率、临床疗效及治疗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使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诊治成功的病患88例,成功率为95.65%。其中治疗性患者高达74例(80.43%),选择胆道支引流术(ERBD)12例,治愈率为100%(12/12),选择经内镜鼻胆引流术(ENBD)的患者6例,治愈率为100%(6/6),选择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患者15例,治愈率为93.33%(14/15),选择行网篮取石者41例,治愈率为92.68%(38/41)。所有治愈成功的病例中事后出现并发症的有8例(9.09%),6例患者其体内血清淀粉酶升高,选择EST治疗有出血问题的患者有2例。结论: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作为医治胆胰患者的有效手段,搭配相应护理方法,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其疗效俱佳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诊治胰胆管疾病的疗效和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ERCP 346例,探讨在各种情况下如何进行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EST)和柱状气囊扩张(EPBD)治疗及并发症的防治.结果 346例ERCP中成功340例(98.3%).胆总管结石138例,137例EST取石成功.胆总管泥沙样结石20例,作EST和EPBD治疗.胆胰肿瘤10例,EST后EPBD治疗.结论 ERCP对胆胰疾病诊断可靠,治疗性ERCP是胆胰疾病微创治疗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高龄胆胰疾病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36例70岁以上的经ERCP治疗的胆胰疾病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行ERCP38例次,患者术中配合好,成功率100%。术后发生ERCP/EST(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相关并发症4例,无死亡病例。经治疗与护理,术后各项指标与术前相比有明显好转。结论:良好的手术操作技能,术前全面评估病情、制定详细护理计划,术中医护配合熟练、严格无菌操作、全程生命体征监护,术后严密观察病情,严格预防手术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3):2382-2384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与磁共振检查(MRI)对胆胰疾病的诊断评估与比较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采用MRI诊断及ERCP诊治的200例胆胰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诊断率、疾病种类、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单纯ERCP诊断病例42例,治疗性ERCP158例,包括胆总管结石78例(49.4%),恶性胆道梗阻32例(20.3%),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狭窄28例(17.7%),化脓性胆管炎20例(12.7%)。全组ERCP诊断率为91.5%,高于MRI诊断率的70.0%(P0.05)。结论 ERCP是诊断及治疗胆胰疾病的有效手段,适合胆总管结石、恶性胆道梗阻、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狭窄及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等疾病,因其具有微创的特点,更适合于年老体弱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其衍生技术诊治胆胰疾病的护理要点和经验。方法:对利用ERCP技术诊治的305例胆胰疾病患者的术后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经ERCP诊治胆胰疾病305例。术后无严重胰腺炎病例,胆管炎2例,乳头部出血1例,ENBD管脱落或堵塞2例,均经及时观察和治疗护理治愈。结论:针对ERCP术后并发症特点进行相应的护理,对于保证手术疗效和安全性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胆胰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07年3月至2010年12月应用十二指肠镜治疗胆胰疾病856例.根据造影结果,选择性内镜下网篮取石、ENBD或胆管塑料支架(ERBD)等.观察终点为成功率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856例ERCP中.内镜治疗成功率为97.7%,其中治疗性ERCP 822例,占98.3%.ERCP+EST+取石+ENBD治疗胆总管结石447例,其中415例一次性取尽结石,占93%;胆总管末段或乳头良性狭窄152例,其中124例ERCP+EST+ENBD,ERBD 28例;207例恶性胆道梗阻中ERBD 195例,12例十二指肠乳头壶腹癌活检明确诊断后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或胆肠吻合术;慢性胰腺炎伴胰管狭窄放置胰管内支架引流(EPBD)12例;医源性胆道损伤造影明确诊断后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8例.ERCP并发症7.9%,无穿孔及死亡病例.结论:ERCP及相关技术治疗胆胰疾病是安全、疗效确切的诊治方法,是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的微创治疗手段.对于部分经过严格选择的病例,可作为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8.
正20世纪60年代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的临床应用,尤其是1974年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的临床应用,使ERCP成为胆胰疾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在胆胰疾病诊治中的作用越发重要,但ERCP相关并发症制约了其广泛使用。ERCP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胆胰疾病治疗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98例胆胰疾病应用内镜乳头切开(EST)、胆管内碎石、取石,内镜下放置鼻胆管引流(ENBD)及放置胆道内支架等治疗性ERCP的疗效.结果 98例胆胰病人中,应用ERCP治疗成功92例,总成功率93.88%,并发症为5.1%.结论 治疗性ERCP能有效安全治疗相关的胆胰疾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胆肠吻合术后患者因胆管结石行单气囊小肠镜(Single-balloon enteroscope,SBE)辅助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的护理配合要点及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6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对62例胆肠吻合术后患者(胆管空肠吻合Roux-en-Y术史47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胆管空肠吻合术史15例)因胆管结石用SBE行ERCP诊疗的临床资料、医护配合方法和护理。结果 62例患者中,用SBE成功进入空肠输入袢到达胆肠吻合口58/62例(93.55%),胆管插管成功57/58例(98.28%);57例成功插管患者中的13例行诊断性ERCP,44例行诊断、取石及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所有患者经良好的医护配合操作和护理,均无消化道穿孔、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SBE辅助下ERCP治疗胆肠吻合术后患者的胆管结石是可行和安全的,良好的医护配合和护理是诊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鼻胆(胰)导管引流术治疗胰胆疾病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红 《天津护理》2006,14(3):130-131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经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胆道取石后行鼻胆(胰)导管引流术(ENBD或ENPD)治疗各种胰胆疾病。方法:对108例患者经ERCP+EST+ENBD或ENPD,观察术后情况,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108例患者经ERCP+EST+ENBD或ENPD治疗,胆汁或胰液引流通畅,淀粉酶下降,腹痛减轻,避免了手术痛苦。患者行引流3~7天后拔管,治疗效果良好。结论:ENBD或ENPD对胆胰疾病有着积极的诊断和治疗作用,加强术前、术后的护理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老年人胆胰疾病的诊治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1月在该院经ERCP诊治的600例胆胰疾病老年患者,对诊治的成功率及其并发症进行分析;对患有胆道梗阻的36例患者,同时进行了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与ERCP诊断,比较两种方法对胆总管结石诊断的差异性。结果经ERCP对600例患者诊断。诊断性患者219例,成功率为96.35%;治疗性患者381例,成功率为93.70%。单纯取石患者为49例;十二指肠乳头处切开(EST)+取石患者为120例;EST+取石+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患者为53例;胆道扩张+ENBD患者为9例;球囊扩张+取石患者为36例;EST患者为24例;EST+ENBD患者为35例;内镜下胆道支架引流术(ERBD)患者为22例;ERPD患者为1例;内镜下胆管金属支架引流术(EMBE)患者为8例。MRCP与ERCP诊断均为阳性的21例,诊断均为阴性的9例,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P=0.617)。ERCP手术后的并发症总共25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17%。结论 ERCP与MRCP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但是ERCP诊断与治疗结合于一体,且治疗并发症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随着微创内镜介入技术的发展,利用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和内镜下乳头切开术(EST)进行胆胰疾病的手术治疗日趋增多[1].ERCP联合内镜诊治胰管结石的手术为目前国内外先进的胆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经过充分的准备及术前、术中的心理护理,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细心的护理,减少了并发症,促进了患者的康复.现将十二指肠镜治疗胆胰疾病的护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鼻胆(胰)导管引流术治治胰胆疾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红 《天津护理》2006,14(3):130-131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经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胆道取石后行鼻胆(胰)导管引流术(ENBD)或经ERCP+EST+ENBD或ENPK治疗,胆计或胰液引流通畅淀粉酶下降,腹痛减细,避免了手术痛苦.患者行引流3-7天后拔管,治疗效果良好.结论ENBD或ENPK对胆胰疾病有着积极的诊断和治疗作用,加强术前、术后的护理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经内镜诊治老年胆胰疾病387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老年胆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87例老年胆胰疾病患者行ERCP检查,其中胆总管结石、黄疸、胆道术后综合征占检查患者63.6%,肿瘤占17.3%,对180例患者进一步行治疗性ERCP。结果 387例患者中造影成功379例,成功率97.4%,检查结果胆总管结石、蛔虫占50.4%,肿瘤29.8%,肿瘤所占比例较检查前明显高。治疗性ERCP中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143例,胆道取石、取蛔虫93例,成功90例,成功率96.8%,鼻胆管引流(ENBD)76例,成功72例,成功率94.7%,胆管内引流5例。出现出血、穿孔、胰腺炎的并发症共13例,发生率3.3%,死亡1例,死亡率0.3%。结论 对老年胆胰疾病行ERCP诊断及治疗具有简单、快速、创伤小、生理干扰小,并发症少,效果确切等优点,具有非常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技术应用的普遍提高和开展,应用ERCP,EST和ENBD治疗胆胰疾病已得到肯定的评价.我科自2008年开始至今共进行232例ERCP下的鼻胆管引流术(ENBD)和(或)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胰疾病,同时实施针对性护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留置一体式胰胆引流管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7例ERCP留置一体式胰胆引流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本组157例患者均成功置入一体式胰胆引流管;引流管口鼻转化一次成功147例(93.6%);术中发生不良反应23例(14.6%);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5例(3.2%),高淀粉酶血症7例(4.5%),迟发性胆道出血2例(1.3%),经药物保守治疗好转;引流管移位2例(1.3%),引流管堵塞5例(3.2%);护理满意155例(98.7%)。结论:经内镜置入一体式胰胆引流管可降低ERCP患者术后胰腺炎发生率,积极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治疗医从性和引流管口鼻转化一次成功率,降低引流管移位率及咽喉部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对患者进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总结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要点.对进行ERCP术的147例病人手术前、中、后的观察护理进行总结.成功检查和治疗患者140例,成功率97.3%(140/147),多种原因未成功7例,检查过程中无明显并发症发生.ERCP术是消化内镜手术的一部分,属于介入和微创手术,是一项较安全、直观、可靠的检查手段,对肝、胆、胰疾病有较高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有力的护理配合是获得满意操作结果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护理。方法对319例行ERCP检查及治疗的70岁以上高龄胰胆疾病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例胆管癌晚期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3例结石较大患者转外科手术,其余患者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明显改善,黄疸减轻,血尿淀粉酶下降。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8例(2.6%),胆管炎5例(1.6%),出血4例(1.3%),以上并发症经内科保守治疗均治愈,无心肺并发症、穿孔或死亡病例发生。结论术前认真评估,严格掌握适应证,术中全程监护,精心操作,术后发现异常及时处理,ERCP对高龄胰胆疾病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是一种诊断和治疗胰胆疾病的有效方法。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05年8月~2006年5月行ERCP及相关治疗50例次,疗效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资料为本院消化科住院患者,男性20例,女性30例,年龄29~73岁,平均50岁。胆总管结石30例,黄疸原因待查10例,胰头癌6例,胆管癌3例,壶腹癌1例。治疗方法:均行ER-CP,其中行鼻胆管引流(ENBD)10例,行胆管内支架10例,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30例。本组病例中有3例并发急性胰腺炎,经有效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均痊愈。2护理心理护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