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邵娜娜  高艳平 《全科护理》2021,19(33):4671-4674
目的:总结促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功能锻炼的最佳证据,并进行实证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8月在医院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护理与功能锻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最佳证据总结的促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功能锻炼,比较两组病人头静脉血管内径与血流量、内瘘成熟率、内瘘成熟时间、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及功能锻炼依从性.结果:实施基于最佳证据总结的促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功能锻炼后,研究组病人头静脉血管内径与血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内瘘成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内瘘成熟率为72.50%(29/40),对照组内瘘成熟率为50.00%(20/40),研究组内瘘成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无内瘘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5/40),研究组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功能锻炼依从性为97.50%(39/40),对照组功能锻炼依从性为80.00%(32/40),研究组病人功能锻炼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研究总结了促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功能锻炼的最佳护理证据,并进行实证研究,能明显提升病人功能锻炼依从性,有助于缩短病人内瘘成熟时间,并提高内瘘成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药沐手方对促进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5月我院行血液透析的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温水沐手,观察组采取中药沐手,连续干预4周。比较两组内瘘血管情况、透析时泵控血流量、动静脉内瘘成熟时间。结果 两组干预4周后血流量、血管壁厚度、静脉内径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动静脉内瘘成熟时间短于对照组,透析时泵控血流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沐手方可有效促进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改善内瘘血流情况,提升透析时泵控血流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成熟度的差异,为透析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7年1月~2019年7月在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的60例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时期60例非糖尿病肾病患者为对照组,术前术后由专业护理人员通过物理性检查并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2组内瘘成熟度,回顾性分析2组内瘘的成熟状态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①观察组内瘘成熟时,平均内瘘成熟时间为(88.25±7.30)d,头静脉平均内径为(4.85±1.31)mm,血流量为(586.49±78.33)ml/mi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91,P0.001;t=3.385,P=0.001;t=4.667,P0.001)。②观察组术前桡动脉内径小于对照组,至成熟期时最终扩张程度也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4,P=0.029;t=-3.134,P=0.002)。对照组术后2周的头静脉内径和血流量接近成熟期的数值,观察组术后4周的头静脉内径和血流量才接近成熟期数值。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成熟度及血流动力学与非糖尿病患者有差异,准确判断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状态,对于适时开展透析治疗、维持血液透析的顺利开展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运用四步按摩法治疗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 纳入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急性 血栓形成患者36例,按照治疗手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按摩手法,研究组采用四步按摩法,均配合尿激酶持 续静脉泵入溶栓,对比两组溶栓治疗的成功率、透析血流量、治疗时间及血肿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再通率高于 对照组,透析血流量大于对照组,而研究组治疗时间、血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对自体动静脉内瘘急 性血栓形成的血液透析患者,经四步手法按摩联合药物溶栓治疗成功率高,再通快,血肿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马铃薯切片外敷联合温和灸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4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另选取本院2019年7月—2019年12月收治的4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观察组,采取马铃薯切片外敷联合温和灸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的瘘口内径、内瘘血流量、透析中血流量、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率、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瘘口内径、内瘘血流量、透析中血流量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瘘口内径(4.97±0.92)mm、内瘘血流量(772.19±57.83)mL/min、透析中血流量(279.82±22.34)mL/min,均大于对照组的瘘口内径(4.53±0.89)mm、内瘘血流量(698.28±56.94)mL/min、透析中血流量(263.89±20.18)mL/min,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6.36%,并发症发生率为2.27%,低于对照组的18.18...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功能锻炼联合远红外线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成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3月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功能锻炼联合远红外线照射,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两组术后内瘘首次使用时间、透析时的血流量及透析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动静脉内瘘初次使用时间、透析时的血流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锻炼联合远红外线照射治疗,明显提高透析血流量,缩短内瘘成熟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血液透析治疗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对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初期行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初期行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血液透析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模式。观察两组透析第1个月内动静脉内瘘通畅情况、内瘘血液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对血液透析室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动静脉内瘘通畅情况、内瘘血液量及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能显著促进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初期行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通畅,保证内瘘充足的血流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血液透析室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建立和维持一个有效的血管通路是血液净化顺利进行的前提.多项研究指南均认为自体动静脉内瘘是透析患者的第一选择.本组总结我院70例头静脉和桡动脉内瘘手术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比较术前、术后头静脉、桡动脉内径及血流量,旨在了解术前超声在选择适宜的吻合动静脉,评价动静脉内瘘血流情况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尿毒症患者建立鼻烟窝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临床特点。方法比较老年和青年尿毒症患者建立鼻烟窝自体动静脉内瘘应用于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232例鼻烟窝动静脉内瘘中,老年鼻烟窝动静脉内瘘为104例(44.8%),青年鼻烟窝动静脉内瘘为128例(55.2%);两组患者的平均血管吻合口内径,透析时的平均血流量,内瘘的平均成熟时间,内瘘用于透析的平均时间,内瘘1个月、1年、2年和3年通畅率,血栓形成、动脉瘤、肿胀手综合征和窃血综合征的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自体鼻烟窝动静脉内瘘为老年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最佳选择之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超声引导下动静脉内瘘狭窄PTA手术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于我院就诊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在超声引导下行PTA手术的患者40例,作为手术组;同时选取在我院规律血液透析的内瘘成熟并正常使用的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与手术组在性别、年龄、钙磷指标、原发病、血压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测量对照组与手术组术前、术后、术后1、3个月、半年、1年内瘘血管的血管内径,内瘘自然血流量、穿刺针血流量指标,观察手术组上述各监测时间点的内瘘通畅率。并分析患者PTA术后内瘘通畅率与其临床指标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超声引导下PTA的手术效果及其影响术后通畅率的因素。结果超声引导下内瘘血管狭窄球囊扩张的成功率为92.5%,术后1、3、6、12个月的通畅率分别为94.6%、91.9%、73.0%、48.6%。患者PTA手术后血管内径、血管内自然血流量、穿刺针血流量较术前均有明显增加(P0.05);PTA术后内瘘血管内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内径有明显缩小(P0.05);PTA术后12个月血管内自然血流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手术组术后各时间点透析穿刺针血流量相较于对照组,并无明显差异。PTA术后内瘘通畅情况和原发病明显相关,糖尿病患者术后内瘘使用时间明显缩短,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PTA手术可有效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其手术创伤小,可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节约宝贵的血管资源,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应用中药泡手方联合TDP照射促进动静脉内瘘成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药泡手方联合TDP灯照射促进动静脉内瘘成熟,对照组采用温水泡手法配合TDP灯照射促进动静脉内瘘成熟,比较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结束(T0)、护理30d(T1)内瘘成熟率、使用率、动静脉内瘘血流量、血管内径及内瘘成熟时间、内瘘皮下血肿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动静脉内瘘成熟率、使用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T1时,两组动静脉内瘘血流量、血管内径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患者T1动静脉内瘘血流量、血管内径高于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药泡手配合TDP照射利于增加动静脉内瘘血流量、血管管径,改善血管内皮条件,从而有助于促进动静脉内瘘成熟、提高内瘘成功率,是一种具有中医特色和优势的血管通路管理及护理质量不断提升的有效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武玉品  付敬  侯宪华 《全科护理》2021,19(9):1231-1234
目的:分析精准化护理在降低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294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病人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29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内瘘护理,观察组实施精准化护理,比较实施不同护理措施的两组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包括内瘘闭塞、血管狭窄、血栓形成、渗血、血肿、动脉瘤形成)发生率及病人对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现状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血管狭窄、血栓形成、渗血、血肿及动脉瘤形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对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现状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准化护理的临床实施能有效减少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延长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穿刺长度,充分利用病人的血管资源,延长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为血液透析治疗提供有效的通路,同时提高了血液透析病人对内瘘使用的满意度,有利于发展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生姜煎水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科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远心端逆向穿刺法,于透析结束24 h应用喜疗妥外涂于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后湿热敷;观察组采用近心端正向穿刺法,于透析过程中在AVF远心端采用生姜水湿热敷。结果:14个月后两组患者血尿素氮、血肌酐、尿素清除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血管狭窄、血管瘤、内瘘血管管疼痛、血流量不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透析中生姜水热敷保护动静脉内瘘的效果明显,可促进内瘘成熟,延长AVF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4.
理想的血管通路是确保透析充分的前提,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动静脉内瘘作为血液通路有较大的优越性。所谓内瘘成熟是指是在动脉血流的冲击下,内瘘静脉管壁扩张增厚,一般术后4~6周为新瘘养成期,成熟后的内瘘达到一定血流量才能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高位动静脉内瘘在前臂常规内瘘不良的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优点。方法对40例前臂无法行常规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建立高位动静脉内瘘,观察内瘘的使用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39例患者手术一次性成功,1例因静脉条件太差未获成功,予长期深静脉置管,内瘘在术后4~8周成熟后开始穿刺,血流量均可达230~300ml/min。并发症:4例在使用过程中血栓形成导致内瘘堵塞;5例出现内瘘侧远端肢体肿胀,不影响患者身体功能和透析治疗。结论高位动静脉内瘘在血管条件差的透析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还可以保护患者血管资源,为移植血管作准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中多普勒超声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150例接受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术前行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适宜吻合的动静脉,使用超声扫查查看患者上肢血管是否存在变异和合并症,对动静脉走形进行记录,对桡动脉和头静脉顺畅程度及其内径、血流平均速度进行检测。造瘘术后对患者的动静脉内瘘进行评价,对内瘘口血流速度、动静脉内流情况及伴随合并症进行测量记录。结果 对患者复查超声,患者动静脉内瘘在超声上有“u”或“v”形管状结构表现;134例患者通路通畅,16例患者出现合并症不能满足透析流量要求,并发症发生率为10.67%,其中动静脉内瘘血栓患者10例,动静脉内瘘管腔狭窄患者6例,16例患者在接受相应治疗后均达到流量要求,完成透析;术后患者的头静脉和桡动脉内径和流量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动静脉内瘘失功、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头静脉、桡动脉内径和血流量明显相关(P<0.05)。结论 在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多普勒超声可对患者的内瘘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对于保证血液透析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非热康谱治疗仪结合钝针穿刺对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血流量的影响。[方法]将肾内科门诊及住院部治疗的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病人74例按照随机数字双盲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行内瘘钝针扣眼穿刺,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结合非热康谱治疗仪完成穿刺。比较两组病人内瘘情况、穿刺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0d血管内径较对照组长,血管壁较对照组厚,每分钟血流量高于对照组,内瘘首次应用时间较对照组早,首次透析血流量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低于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4.59%)高于对照组(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病人内瘘穿刺中采用非热康谱治疗仪结合钝针穿刺可促进内瘘成熟,增加血流量,降低穿刺疼痛程度和并发症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行设计的自体动静脉内瘘锻炼器对内瘘成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9月在我院行前臂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术患者60例,按透析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在术后1周按术后常规护理行握拳锻炼,每次3~5 min。术后2周对照组采用握力器进行锻炼,每次5~10 s,3~5 min/组,10~20组/d。观察组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锻炼器按相同的频次进行锻炼。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第4周时头静脉血管直径、血流量内瘘成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4周,两组内痿成熟率、头静脉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头静脉血流量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内瘘成熟时间分别为(5.83±0.43)周和(7.73±0.54)周。Log-rank生存分析显示8周后,观察组未成熟率为20%,对照组为43.3%,观察组成熟率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无内萎并发症发生。结论在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锻炼器进行有计划的功能锻炼能提高内瘘早期成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静脉浅表化术在促进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成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终末期肾脏病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1~3月,超声测定内瘘静脉前壁与皮肤距离超过6mm的患者11例,行静脉浅表化术。观察术后出血、血肿、感染等并发症情况,术后4周彩超再次检查静脉前壁距皮肤距离、内瘘静脉内径,自然血流量,测量可穿刺长度,并与术前进行比较。内瘘使用后2周行透析充分性评估Kt/V。结果术后无患者出现血肿、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3例患者有短暂的手臂水肿,半月后消失。超声检查术前静脉前壁距皮肤距离6.2~12.5mm,平均(8.87±2.00)mm,术后1月为0.8~1.8mm,平均(1.28±0.33)mm,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16,P0.001)。术后1月内瘘静脉内径为4.8~7.5mm,平均(5.77±0.76)mm,较术前[4.4~6.8mm,均值(5.55±0.67)mm]有所扩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5,P=0.015)。彩超检查自然血流量为(781.00±170.34)ml/min,较术前(681.55±167.93)ml/min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05,P=0.002)。测量可穿刺长度为9~14cm,平均(10.91±1.45)cm。透析充分性评估Kt/V均值为1.59±0.24。截止至2017年2月,11例患者内瘘均未出现过血栓,能够满足每周3次的透析血流量,最长正常使用时间已经超过13个月。结论动静脉内瘘浅表化手术为没有合适浅表静脉的透析患者有效利用自体动静脉内瘘提供了可能性,是一项简单、安全、有效、对手术器械及设备无特殊要求的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自体动静脉内瘘(AV内瘘)是永久性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足够的AV内瘘血流量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的根本保证[1].在临床,血管内膜增生引起的非血栓性内瘘狭窄是引发内瘘失功的重要因素之一[2],患者在未达到足够的血流量情况下进行血液透析,待出现内瘘失功时才开始进行干预,严重影响了透析质量.2012年9月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透析中心对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超声稀释法测定内瘘血流量(Qa)及多普勒超声检测血管狭窄[3],并对其中内瘘早期狭窄的透析患者38例采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膏剂(扶他林)联合远红外线照射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