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发性大动脉炎常以头臂动脉、肾动脉、胸腹主动脉为好发部位 ,累及冠状动脉罕见。我们经冠状动脉及周围动脉造影证实多发性大动脉炎造成冠状动脉左主干 90 %狭窄 ,左锁骨下动脉开口80 %狭窄并行冠脉介入治疗一例 ,效果良好 ,供同道借鉴。1 临床资料女性、4 2岁。发作性心前区疼痛l月余入院。l月前无明显诱因活动时出现发作性心前区疼痛 ,每次发作持续 10分左右 ,含硝酸甘油 5分钟症状缓解。就诊于当地医院查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 ,按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给予扩冠、抗凝治疗 ,效果不佳。为求进一步诊治入本院。查体 :生命体征平稳 ,左…  相似文献   

2.
头臂干型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围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庆国  徐世元  许睿 《广东医学》2003,24(5):564-564
头臂干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术前均存在严重的脑缺血、缺氧 ,采用外科手术重建颈内动脉血流后 ,可增加脑供血 ,但又潜在脑过度灌注、脑水肿的危险 ,故此类患者围术期的处理极为重要。现将 3例此类手术围术期的处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3例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2 7~ 34岁 ,体重 4 7~ 5 4kg,诊断为多发性大动脉炎头臂干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提示 :1例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和右无名动脉闭塞 ;2例双侧颈内动脉、锁骨下动脉闭塞。拟行升主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 -左颈内动脉旁路术 ,术前经激素、扩血管、溶栓抗凝等治疗…  相似文献   

3.
多发性大动脉炎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头臂型大动脉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临床资料,在8例头臂型大动脉炎患者中重症头臂型5例,其中双侧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闭塞3例,行升主动脉-双侧颈总动脉-双侧锁骨下动脉与人造血管搭桥。一侧颈总动脉、双侧锁骨下动脉闭塞1例,行升主动脉-左侧颈总动脉-双侧锁骨下动脉与人工血管搭桥。左侧颈总动脉及左侧锁骨下动脉闭塞1例,行锁骨动脉-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与人造血管搭桥。其余3例单侧锁骨下动脉闭塞行锁骨下动脉-锁骨动脉与人造血管旁路术。结果:8例大动脉炎患者随防5个月~9年,1例手术后第3年复发,行第二次手术,7例患者的脑缺血及上肢缺血症状消失,能进行正常生活和工作。结论:大动脉炎活动期最好用皮质激素,扩张血管,降低血液粘滞度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保守治疗,病情稳定后,根据病变的血管情况来选择血管重建术和术后继续抗凝治疗是治疗大动脉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多发性大动脉炎是指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症 ,以引起不同部位的狭窄或闭塞为主。我院将经皮穿刺腔内血管成形术和外科血管旁路移植术用于大动脉炎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 4人。女 ,16岁 ,右肾动脉完全闭塞 ,左肾动脉99 %闭塞 ;女 ,2 2岁 ,降主动脉哑铃状改变 ,狭窄 5 0 % ,X线肋骨有虫蚀样改变 ;女 ,3 3岁 ,腹主动脉狭窄 40 % ,右肾动脉狭窄60 % ;男 ,60岁 ,右股动脉狭窄 90 % ,左股动脉狭窄 75 %。2 方法本组病人 3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确诊后 ,其中 2例行经皮穿刺腔内血管成形术 ,1例…  相似文献   

5.
大动脉炎1例     
大动脉炎1例刘霞,张晶(病理科)患者女性25岁病案号817615高血压史1a余,9个月前在外院行左锁骨下动脉搭桥术。1992年11月30日入院。查体:胸骨柄下方胸骨左缘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血管造影示胸主动脉限局性狭窄。拟诊大动脉炎。行主动脉狭窄...  相似文献   

6.
多发性大动脉炎是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非特异性闭塞性炎症,常呈多发性,约84%的病例可累及2支以上动脉,而冠状动脉受累则少见.本院经冠状动脉及周围动脉造影检查证实了1例多发性大动脉炎造成锁骨下动脉、肾动脉及冠状动脉同时受累致狭窄.  相似文献   

7.
病例简介 患者,女,80岁,因“反复发作性胸痛4年,再发2天”入院。患者近4年来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反复发作胸骨后压榨样疼痛,伴冷汗、乏力,无明显放射痛,每次持续5分钟左右,休息或含服麝香保心丸后逐渐缓解。2009年3月份曾在我院住院治疗,明确诊断为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左主干(LM)未见明显狭窄,前降支(LAD)近段60%~70%弥漫性狭窄,中间支近段病变、约50%~60%狭窄,回旋支(LCX)远端90%局限性狭窄,右冠脉(RCA)未见明显狭窄;  相似文献   

8.
病历摘要患者女,73岁,因“左侧颈-锁骨下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后12年,左颈根部皮肤破溃伴脓性分泌物6年,破口出血2d,加重1d”,于2010年11月10日由急诊入住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患者1998年因外伤后导致左锁骨下动脉闭塞.于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行左颈总-锁骨下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手术顺利,术后抗凝治疗,左侧桡动脉恢复良好.2000年觉左上肢发凉,桡动脉搏动消失,再次于北京协和医院检查发现人工血管(锁骨下动脉吻合口)狭窄闭塞,介入开通左锁骨下动脉人工血管吻合口并植入支架,手术顺利,术后抗血小板治疗,左上肢发凉症状明显改善,桡动脉搏动可触及.  相似文献   

9.
在解剖一男性尸体时发现其主动脉弓的凸侧自右向左依次发出右锁骨下动脉、右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三个分支,而左颈总动脉则发自于主动脉弓的右后壁,与左锁骨下动脉呈前后重叠的位置,其口径明显大于右颈总动脉,四条动脉被压扁后直径测量结果为:右锁骨下动脉0.86mm,右颈总动脉9.23mm,左锁骨下动脉9.75mm,左颈总动脉13.21mm.左颈总动脉位于主动脉弓、左锁骨下动脉与气管颈段之间的部分,与左喉返神经的关系密切.左喉返神经先行于左颈总动脉的内侧,继至其后方,再于气管、食管沟中走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临床资料。结果:13岁女性患儿,仅有反复头痛,因体检发现血压增高入院,行CT血管造影提示血管狭窄,病变波及腹主动脉、腹腔干、双肾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结合血沉、C反应蛋白及体检结果确诊,予强的松1mg/kg.d口服,联合甲氨蝶呤片12.5mg/w口服,定期复查,强的松逐渐减量,随诊2年未复发。结论:多发性大动脉炎是全身性多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应注重体格检查,特别是四肢血压、脉搏、血管杂音,以免漏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动脉造影检查对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动脉造影检查的31例大动脉炎同时经临床及CT、MRI检查最终确诊为大动脉炎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变动脉表现为降主动脉向心性狭窄,管腔变细,病变分布较为广泛并多伴有狭窄后扩张和不同程度的侧支循环.CT、MRI检查示受累主动脉壁明显毛糙和钙化,CTA可见血管管壁增厚和导致的管腔狭窄,甚至闭塞,活动期增厚管壁可有不规则强化.结论 动脉造影对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诊断较直观、准确,是作为多发性大动脉诊断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在诊断大动脉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染头发射声束与血流方面夹角<60°,自锁骨上窝沿颈总动脉走行开始扫查,直至下颌角颈内外动脉,先横切后纵切,检查时,先用二维超声,观察血管管径,管璧的厚度,后用脉冲多普勒检测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通过彩色多普勒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30例,其中20例经手术及动脉造影证实:头臂型8例,混合型7例,胸腹主动脉型3例肾动脉型2例。结论:彩色多普勒对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18岁,学生。因左眼视力骤降半月余,就诊于本院眼科。患者因突发左眼视力下降2d,就诊于某医院,发现“眼底出血”。体格检查:双侧桡动脉搏动消失,股动脉搏动存在,双侧颈动脉可闻杂音,上肢血压测不出,脉搏测不出。周围血管彩超示:大动脉炎累及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左椎动脉(右颈总动脉闭塞,余动脉狭窄);右侧椎动脉代偿性增宽,双侧锁骨下动脉、腋动脉、右侧肱动脉管腔狭窄,左侧肱动脉、双侧桡动脉近端、远端及尺动脉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14.
心绞痛有人将其分为典型(classic form)和变异型(variant fern)两类。1973年,我们收治一例病人,其临床表现是由典型心绞痛转为变异型心纹痛,报告如下: 病例报告男,52岁,住院号228719。1973年8月16日入院。8年前发现高血压,偶于活动后有胸骨后压迫样痛,休息即缓解,未予注意。入院前半个月,胸痛发作加频,常因急行或排便而诱发,不放射,每日1~2次,每次持续数分钟至10分钟。休息或含三硝酸甘油片缓解。心电图示部分导联的S-T段压低(非发作时描记)。入院前3天,胸骨后痛频繁发作,每天10~20次,与活动无关,反而当休息和夜间睡眠时出现;疼痛较前明显加剧,呈压榨样,伴出汗,头昏,持续时间延长至20~30分钟,含三硝酸甘油片尚能缓解。入院前一夜,每1/2~1小时发作一次。入院时血压150/100毫米汞柱,脉搏78次/分,体温37℃,心界不大,心律整,各瓣区未闻杂音,呼吸音正常。血沉降、血清总胆固醇、血清谷-草转氨酶均在正常范围。入院后患者虽卧床休息,胸骨后压榨样痛仍频繁发作。相反,下床上厕所等活动却未诱发。几乎每夜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31岁,主因"发作性言语不清10d"于2014年4月18日就诊于我院。患者10d前出现发作性言语不清,持续约半小时后缓解,否认肢体力弱或麻木,否认视物成双、饮水呛咳等不适。就诊于当地医院,颈部血管超声(图1见封底):无名动脉、双侧颈总动脉、双侧锁骨下动脉符合多发性动脉炎,无名动脉中段提示重度狭窄,双侧锁  相似文献   

16.
患者 男,52岁,因反复头晕、恶心1月余入院。在当地医院行颈动脉彩超示:右侧颈动脉狭窄50%,左侧颈动脉狭窄40%,经造影检查证实:左锁骨下动脉闭塞、右侧颈总动脉分叉部位狭窄约80%,给予丹参等治疗,自觉症状减轻。有糖尿病史4年余,入院前1个月开始应用胰岛素降糖,血糖控制欠满意,12年前曾患急性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7.
成年,男尸。在制做标本时,发现在主动脉弓凸缘有三个分支,但居右侧的不是头臂干,而是右颈总动脉。在主动脉弓凸缘未见右锁骨下动脉,具体报告如下: 右颈总动脉起于主动脉弓凸缘右侧,起点外径0.85cm。左颈总动脉紧贴右颈总动脉起于主动脉弓凸缘,起点外径0.70cm。左锁骨下动脉在距左颈总动脉左缘1.45cm处,起于主动脉弓凸缘,起点外径0.65cm。右锁骨下动脉在距左锁骨下动脉左缘1.10cm处,起于主动脉弓与降主动脉转折处后壁,起点外径0.70cm。自左向右走行,跨过第3胸椎和第4胸椎间的椎间盘,经食管和脊椎之间斜向右上方,进入右斜角肌间隙。 另外,在本例尸体还伴有右椎动脉的变异。右锁骨下动脉的分支中,未见右椎动脉。右椎动脉在距右颈总动脉起点3.50cm处,起于右颈总动脉的后外侧壁,起点外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对迷走锁骨下动脉的显示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对经320排CTA确诊的迷走锁骨下动脉患者12例的影像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12例迷走锁骨下动脉中有11例为迷走右锁骨下动脉,1例为迷走左锁骨下动脉,CTA表现为主动脉弓上分支血管数目和走行次序异常,迷走右锁骨下动脉表现为主动脉弓上依次分出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和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其中2例伴有Kommerell憩室;迷走左锁骨下动脉表现为主动脉弓上依次分出左颈总动脉、右颈总动脉、右锁骨下动脉和迷走左锁骨下动脉,同时还伴有右位主动脉弓和Kommerell憩室。结论:320排CTA能清晰、直观地显示迷走锁骨下动脉的走行和伴发的其他解剖变异,有助于避免在血管介入、胸外科手术以及肿瘤放疗中损伤迷走血管,同时可鉴别于食管或纵膈疾病。  相似文献   

19.
李蔚  杨青  李越平 《中外医疗》2008,27(21):162-163
目的 探讨血管病变的超声表观.方法 使用HP550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10MHz,对11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病变段血管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病变段血管的声像图改变.结果 大动脉炎患者受累血管分布为头臂动脉9例,其中锁骨下动脉8例,无名动脉1例,颈总动脉8例;腹主动脉2例,肾动脉1例,病变血管壁内膜中层厚度1.22~4.98mm,管腔内不同程度的狭窄及闭塞.结论 大动脉炎超声声像图特征是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弥漫性增厚,回声偏低,管腔狭窄或闭塞,累及血管以头臂型为多,彩色多瞢勒超声可较准确、直观地显示多发性大动脉炎血管受累的性质和范围.是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韩华  秦金霞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11):1831-1832
目的:探讨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点,提高超声对本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20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病变段血管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病变段血管的声像图改变。结果:20便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中头臂型13例,混合型4例,肾动脉型2例,胸腹主动脉型1例,病变段动脉正常结构消失,血管内壁增厚,致管腔不同程度狭窄,并发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2例,颈总动脉闭塞4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较准确、直观地显示病变段血管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是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