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钛板内固定治疗颈椎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总结了本院在2009年~现在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融合钢板固定治疗颈椎病患者397例的手术心理护理。结果 397例手术成功治疗患者颈椎病,除5例术后出现短暂神经根症状加重外,经过3~6个月功能锻炼症状减轻好转,其他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未发生伤口感染、钛板断裂、螺钉松动以及钛网下沉或移位等并发症。结论钛网钢板内固定在重建颈椎稳定、维持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提高植骨融合率减少、并发症等方面,解除患者的病痛具有优势。但因手术复杂,难度大,风险高,所以认真做好术前准备,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颈前路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应用Solis融合器固定融合椎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神经根管减压后Solis融合器植骨固定治疗,观察术前及术后手术椎间隙高度的改变。结果术后临床优良率91.3%,全部病例复查在4个月内骨性融合,无融合器脱落、移位等并发症,术后椎间隙高度增加1~2mm,在随访期内无高度丢失。结论应用Solis融合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创伤小,融合率高,并发症少,临床效果好等优点,更符合人体的生物学特性,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相似文献   

3.
邵斌  李勇  袁志峰 《江西医药》2009,44(6):576-577
目的总结经前路减压植骨加内固定治疗颈椎病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采用经前路减压植骨加内固定治疗颈椎病共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36个月。植骨或钛网在6~12个月内获得骨融合术后恢复椎间高度,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未发生并发症。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功能改善率为90.3%,交感型及神经根型疗效优良率为91%。结论经前路减压植骨加内固定治疗颈椎病能获得术后即刻稳定性,钛网植骨融合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颈椎病前路手术治疗方法及常见并发症发生机制和预防。方法采用前路减压间盘切除PEEK颈椎融合器植骨融合和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重建二种术式,所有病例用钛板内固定,对106例患者手术前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JOA术前平均8.9分,术后改善率76.4%,优良率达86.2%。结论颈椎病前路减压植骨融合,结合颈椎次全切除,术后即刻稳定,固定可靠,减压充分但手术累计节段越多,并发症发生几率越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脊髓型颈椎病治疗中应用颈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5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采取颈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住院时间为(10.3±1.7)d,椎间植骨均达到骨性融合;经随访治疗优良率为96.0%,患者治疗后JOA评分显著提高。结论在脊髓型颈椎病治疗中颈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可发挥显著疗效,安全可靠,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颈椎结核前路减压内固定手术治疗的相关问题.方法 对26例颈椎结核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采用常规颈前入路,暴露椎体前方及病灶,在彻底病灶清除和减压的基础上进行植骨并用前路钛板内固定,术前术后应用抗痨治疗并颈托固定保护.结果 26例患者经3个月~3年3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年,伤口均能Ⅰ期愈合,植骨融合率92%,临床症状均明显减轻或消失,神经功能评分增加1~2级.结论 颈椎前路病灶清除加植骨内固定,手术入路方便,显露清晰,病灶清除和减压彻底,固定确切,并能维持椎体椎间高度,治疗效果肯定,术后康复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颈前路选择性椎体次全切除+单间隙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三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选择性椎体次全切除+单间隙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分析术前及随访时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记录术后Odom分级。测量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颈椎侧位X线片,观察术后颈椎植骨融合率、颈椎曲度(Cobb角)维持、症状及功能改善率。结果 13例患者随访12~39个月,术后3个月JOA评分为(14.6±1.0)分,明显高于术前的(11.1±1.0)分(P<0.01)。术后Odom分级:优8例,良3例,一般2例,植骨融合率100%。术前Cobb角为3.7度,术后1周为10.7度,末次随访为10.4度。结论颈前路选择性椎体次全切除+单间隙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在充分减压的同时可以获得较高的植骨融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颈前路减压切除后纵韧带并植骨融合内固定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和奉化市人民医院共收治的5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保守治疗)与B组(颈前路减压切除后纵韧带并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每组均26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症状与体征改变情况、疼痛与麻木缓解时间、复发率及疗效。结果 B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A组,疼痛等相关症状与体征评分也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的疼痛与麻木缓解时间、复发率等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前路减压切除后纵韧带并植骨融合内固定法治疗,有利于缓解疼痛与麻木症状,降低复发率,其原因可能与采用内固定法有关。  相似文献   

9.
熊安 《淮海医药》2013,31(2):145-146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骨扩大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月~2010年4月收治脊髓型颈椎病39例,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扩大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术后2例短暂声音嘶哑,1例颈前有异物感,未发生其它严重并发症。39例获随访,平均12个月。植骨块平均14周融合,融合率100%。术后JOA脊髓功能优11例,良18例,好转8例,2例无效。结论颈前路扩大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操作简便,减压彻底,植骨融合率高,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方法选择及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英泽  申勇  王伟  董玉昌  张标 《河北医药》2005,27(7):485-486,488
目的 探讨颈椎病手术治疗方法选择及其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85例脊髓性颈椎病患者。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18例;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入内固定术37例;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14例;后路联合前路治疗重症颈椎病16例。采用JOA17分法评分,分析患者术后改善率。结果颈前路减压术后改善率83.8%;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入内固定术后改善率89.9%;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改善率72.2%;后路联合前路治疗改善率76.7%。结论合理选择适应证及手术方法,可提高CSM临床改善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半限制型钛板加钛网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后的疗效。方法对42例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均用半限制型钛板(理贝尔颈前路钢板)钛网植骨,术后2、6、12个月分别摄正侧位动力位X线片,观察钛网、植骨块,锁定钢板系统有无塌陷、松动以及临床症状和体征恢复情况。结果 42例病例中,术后2个月以内有2例出现不稳定情况,主要原因是合并骨质疏松症。结论半限制型钛板加钛网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明显增强颈椎的稳定性。但术后早期易发生钛网塌陷、松动,随固定节段增加,稳定性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颈前路减压植骨A0纯钛颈前路带锁钢板 (cervicalspinelockingplate ,CSLP)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 ,植骨融合 ,并采用CSLP内固定。结果 经平均 12 5个月随访 ,植骨于术后 12~ 16周骨性愈合 ,术后椎间高度恢复。植骨融合率 10 0 % (16/16) ,优良率 81 2 % (13 /16)。无钢板、螺钉断裂、滑脱等并发症。结论 CSLP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了32例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行颈前路手术的选择。方法:对32例非手术;治疗:无效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根据临床和影像学因素选择实施不同的颈前路手术,分别行单间隙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固定术、椎体次全切+单间隙椎间盘切除融合术、2个椎体节段的椎体次全切,其中2例3节段的CSM患者Ⅰ期或Ⅱ期行颈后路椎板成型椎管扩大术。结果:32例术后随访2~8年,平均3年。术后按贾连顺的临床功能评估示优良率为93.75%。结论:须根据CSM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因素采用不同的颈前路手术,对多节段病变的患者必要时Ⅱ期辅以颈后路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颈前路减压植骨AO纯钛颈前路带锁钢板(cervical spine locking plate,CSLP)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并采用CSLP内固定。结果:经平均12.5个月随访,植骨于术后12-16周骨性愈合,术后椎间高度恢复。植骨融合率100%(16/16),优良率81.2%(13/16)。无钢板、螺钉断裂、滑脱等并发症。结论:CSLP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高振甫 《医药论坛杂志》2013,(2):112-112,114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椎间自体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方法对89例脊髓型颈椎病实施前路减压椎间自体骨融合及钛板内固定手术,评价其疗效,并对患者术后进行随访。结果手术前及手术后的随访使用改进的JOA评分系统,发现手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率达到86.3%,椎间自体骨融合率为100%。结论前路减压融合及钛板内固定对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3种前路术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对分别经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和椎间融合器植入融合术、颈椎前路减压钛网内植骨并前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前与术后3个月的JO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采取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和椎间融合器植入融合术或颈椎前路减压钛网内植骨并前路钢板内固定术术式患者的JOA减分率优于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患者(P<0.05),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和椎间融合器植入融合术与颈椎前路减压钛网内植骨并前路钢板内固定术术式之间减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和椎间融合器植入融合术或颈椎前路减压钛网内植骨并前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效果优于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  相似文献   

17.
谢跃  王守国  岳海涛  季峰  费皓东 《江苏医药》2008,34(12):1235-1236
目的 探讨应用钛网和前路钛钢板联合椎间融合器(Cage)治疗非连续节段性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应用钛网和前路钛钢板联合Cage前路减压和重建治疗15例非连续节段性颈椎病患者,影像学和临床神经学检查评估其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6个月~3年1个月,神经功能评价(JOA)评分术前为(6.8±2.4)分,术后为(11.6±1.6)分;15例影象学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椎体间融合器下沉等并发症.结论 非连续节段性颈椎病,如果交界节段无退变和不稳,保留交界节段分别对受累节段进行减压和固定融合,是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不同术式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波  罗春山  赵筑川  彭智  杨震 《贵州医药》2007,31(9):804-806
脊髓型颈椎病保守治疗往往无效,多需手术治疗。对于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最早是采用后路减压的方法。自1958年Smith-Robinson率先开展颈前路手术以来,相继出现了多种颈前路手术方法,其中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已被认为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较好的术式之一[1~3]。对于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方式也有很多报道,但无统一标准。我科2002年3月至2006年6月对36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别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固定及颈后路减压、植骨固定的治疗方法,现分析比较其疗效和优缺点,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多节段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2年6月采用颈前路多节段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38例,均为3个及以上责任节段病变。观察术后手术并发症情况,根据术前、后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颈椎曲度C值,观察手术间隙融合情况,根据JOA评分系统进行术后疗效评价。结果术后1例发生脑脊液漏,2例出现一过性喉返神经损伤。术后12个月患者神经症状均好转,37例可见椎间隙骨性融合,术后6、12个月的颈椎曲度C值和JOA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颈前路多节段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达到充分减压,即刻重建颈椎生理曲度及稳定性,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ZERO-P在前路颈椎椎间融合术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20例单间隙颈椎病及单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颈前路减压同时采用椎间融合器配合颈椎压力固定器内固定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1、3、6个月随访,以后跟踪随访2两年,植骨均在6个月达到满意的融合效果,无颈椎压力固定器脱出、松动等不良现象发生,术后脊髓功能改善率达90%。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术同时采用ZERO-P椎间融合器配合颈椎压力固定器,安全,快捷,颈椎稳定良好,骨性融合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