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额三针透刺引发的脑内功能区的变化情况。方法:对6例健康志愿者进行额三针透刺,利用血氧依赖性磁共振成像技术,获取针刺前后的脑功能变化图像,利用SPM信号处理系统进行对比分析,观察脑皮层相应功能区的激活状况。结果:额三针透刺高激活的脑区,左侧:额上回(BA8/10),额中回(BA9/46),额下回(BA47),颞上回(BA38),颞中回(BA39),边缘叶,楔叶(BA20),小脑;右侧:中央前回(BA6),颞下回(BA20),枕叶(BA18/19),顶下小叶(BA40),脑干,尾状核;低激活的脑区,左侧:豆状核,顶上小叶(BA7),颞上回(BA39),颞下回(BA20),额中回(BA8);右侧:边缘叶(BA33)。结论:额三针透刺激活脑区可能在治疗心境障碍性疾病时起一定作用,fMRI可清楚显示针刺效应引起的脑部功能变化,可作为针刺机制及效应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电针刺激内关穴fMRI可重复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电针刺激内关穴fMRI脑区激活的可重复性.方法 健康成人志愿者6例,在不同时间行3次fMRI检查,每次每人分别接受右手简单对指(以下简称对指组)和电针刺激右侧内关穴(以下简称电针组)两项任务.通过计算3个不同时间3次fMRI检查激活脑区体积的重叠率(Roverlap)和兴趣区(ROIs)内脑区激活强度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对2项任务fMRI的可重复性进行评估.结果 对指组激活脑区体积的Roverlap(34.24±9.49)显著高于电针组的Roverlap(13.23±14.21);对指组ROIs内信号强度ICC(0.69~0.80)显著高于电针组ROIs内信号强度ICC(0.18~0.68);说明对指组脑区激活的可靠性较电针组高.对指组ROIs内激活信号强度显著高于电针组,说明对指组fMRI脑区激活的信噪比较电针组高.结论 相对于简单对指任务较为稳定的脑区激活,电针内关穴fMRI激活脑区和激活强度变异较大.电针内关穴fMRI激活脑区相对低的信噪比和低的敏感性是引起电针刺激重复性差的主要可能原因.将个体的功能数据进行组化研究,有助于提高电针内关穴fMRI的敏感性,提高激活脑区的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3.
针刺肝经五输穴激活脑区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肝经五输穴各自激活的脑区,探讨同一经脉不同腧穴与脑联系的规律。方法健康大学生30人,随机分为大敦、行间、太;中、中封、曲泉5组,每组6人。采用fMRI技术,分别观察针剌刺激全脑激活的情况。所有数据采用SPM2软件包进行处理,对每组被试预处理后的图像采用random effect的方法进行组分析,P〈0.05的像素构成统计参数图,该图即为实验任务激活的脑区。结果针刺大敦激活了BA18、胼胝体、小脑山坡、下半叶小叶;针刺行间激活了BA40、舌回、BA22、黑质、小脑顶、蚓垂、小脑山坡;针刺太冲激活了额下回、BA18、BA19、BA30、小脑顶、小脑山坡;针刺中封激活了BA4、BA6、BA19、海马回、黑质、小脑顶;针刺曲泉激活了中央前回BA4、BA10、颞上回。结论肝经五输穴在脑内各有其相对特异性分布区域,提示穴-脑之间可能存在特异性联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伴疼痛患者(PDP)与帕金森病不伴疼痛患者(nPDP)在接触性热痛刺激(CHS)下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特点,探索PDP痛觉相关脑网络,为PD疼痛的病理生理机制、临床分型及治疗等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1例PDP(PDP组)与15例nPDP(nPDP组),同期招募17名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NC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临床量表评估,右侧前臂背侧行51℃CHS同步fMRI扫描,观察三组间脑区激活差异.结果:与nPDP组相比,PDP组右小脑、右海马旁回、右舌回、右背外侧额上回、右眶部额上回脑区激活程度增强,双侧颞下回、双侧脑岛、左中央沟盖、左顶上回、左顶下缘角回脑区激活程度减弱(P<0.05).与NC组相比,PDP组双侧小脑、双侧中央前回、左颞下回、左中央后回、右海马旁回、右海马、右舌回、左丘脑、左颞上回、右脑岛、右中央沟盖、左颞上回、左补充运动区、右梭状回脑区激活程度增强(P<0.05),未见激活降低的脑区.与NC组相比,nPDP组双侧小脑、双侧中央沟盖、双侧梭状回、双侧脑岛、左顶下缘角回、右颞下回、右海马旁回、左丘脑、左颞上回、左中央前回、左中央后回、右海马、左补充运动区、左颞横回、左顶上回脑区激活程度增强(P<0.05),未见激活降低的脑区.结论:多个脑区共同参与痛觉形成及处理,存在复杂的痛觉相关脑网络.CHS-fMRI可为PD患者痛觉相关脑功能研究提供客观手段,PDP痛觉相关脑网络发生改变,对PDP疼痛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有一定价值,可能有助于为PD患者临床分型、疗效评定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5.
针刺对脑白质疏松轻度认知障碍功能磁共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前后脑白质疏松轻度认知障碍的脑功能磁共振变化,探索针刺干预轻度认知障碍的作用机理和疗效的客观化标准。方法以脑白质疏松轻度认知障碍为研究对象,以功能磁共振为研究手段,参考临床实际情况,长时程针刺干预,通过神经心理学量表评价脑白质疏松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变化。结果针刺前听觉任务激活的脑区包括颞叶的颞上回(BA22)、颞中回(BA21)、颞极区(BA38),额叶的体感皮层(BA1)和前运动皮层(BA6)。针刺后激活的脑区包括颞叶的颞上回(BA22),额叶的额眶叶(BA11)、额极区(BA10)、额叶被盖。被激活脑区明显少于针刺前被激活区。结论LACI相关的脑功能区涉及到额、颞叶,表现为执行听觉任务时颞叶皮质激活增多,前额叶皮质未激活;长时程针刺后颞叶皮质激活减少,前额叶皮质激活。fMRI可以为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疗效判断以及针刺作用机理研究提供可视化依据。长时程针刺可以作为LACI的有效干预手段之一,能够减少被激活脑区,提高任务刺激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理。【方法】应用fMRI脑功能成像评价针刺内关穴的即时效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及健康人相关脑功能区兴奋性的影响,对15例急性脑基底节区梗死患者和15例健康志愿者,针刺双侧内关穴,分别于针刺前、后行静息态fMRI脑功能成像扫描,获取两组被试静息态的fMRI数据,通过后处理软件得到脑梗死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不同脑区的脑功能激活图像。【结果】患者针刺后,在右侧枕叶和左侧顶叶存在正激活,而左侧运动区有负激活。健康人针刺后,在双侧顶叶和枕叶出现正激活,在双侧额叶出现负激活。【结论】针刺内关穴对脑梗死患者和正常人的脑功能活动激活区域表现存在差异,提示针刺内关穴对机体病理与生理状态下fMRI脑功能成像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 系统评价真针与假针对无先兆偏头痛患者脑功能活动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检索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4月7日针刺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文献,以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为观察指标,收集针刺对无先兆偏头痛患者脑功能影响的文献,汇总真针与假针对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脑功能影像数据并进行体素Meta分析,得出真针与假针引起无先兆偏头痛患者脑功能变化的一般规律。[结果] 共检索到文献640篇,其中8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纳入425例受试者,对8项研究进行体素Meta分析,结果显示真针升高左前扣带回/旁扣带回、左小脑半球小叶、右脑岛、左额下回眶部、右侧辅助运动区、右中央前回、左角回、右角回、左颞上回的脑功能,降低小脑蚓的脑功能(P<0.05)。真针组与假针组比较,显著改变的共性脑区定位于脑功能降低的右枕中回。[结论] 初步认为真针与假针对无先兆偏头痛患者脑功能活动的影响不同,引出的中枢响应特征不同,真针激活脑区更多。假针影响的脑区需要更多高质量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食蟹猴进行左侧足三里穴针刺的fMRI研究,探讨左侧足三里穴针刺所引起的脑功能活动.方法 食蟹猴6只,采用3.0T MR扫描仪,动物麻醉后进行左侧足三里穴磁共振功能成像扫描.针刺fMRI采用"静息-刺激-静息"设计模式.fMRI-BOLD扫描16层,128 phase.采用SPM2软件处理fMRI实验数据,采用t检验来分析特定任务刺激下脑激活的状态.结果 针刺左侧足三里穴可以观察到左侧中央前回、右侧中央后回、双侧岛叶、楔前叶、右侧颞叶激活;额叶、顶叶、枕叶、扣带回有负激活点.结论 可以在临床使用的MRI设备上对非人灵长类动物进行脑fMRI的研究.针刺食蟹猴左侧足三里穴,fMRI可以显示不同脑组织区域的正激活和负激活.针刺的作用机理可能与中央前回、岛叶及颞上回有较密切关系.针刺足三里穴引起的负激活定位性较差,扣带回的负激活在针刺机理及针灸止痛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比健康成人舌根部穴针刺前后执行吞咽任务时脑功能区的激活差异,探讨针刺舌根部穴对吞咽功能影响的中枢机制。方法 青年健康志愿者10名,分别于针刺舌根部穴前后运用功能磁共振技术进行吞咽任务(含静息状态、吞咽准备和吞咽任务)扫描,分析针刺前后数据集,获得针刺舌根部穴后执行吞咽任务的差异脑功能激活区。结果 针刺前,脑激活区主要分布于左侧的颞上回和右侧的岛叶;针刺后,脑激活区主要分布于左侧小脑后叶、小脑叶、梭状回以及右侧舌状回,负激活区主要分布于左侧中央前回、中央后回以及右侧中央后回;针刺前后对比,差异脑激活区分布于左侧的梭状回、颞中回及额内侧回,负激活区位于左侧顶下小叶。结论 针刺舌根部穴影响吞咽功能的原因可能是通过增强吞咽相关脑区参与任务执行的积极性,提高吞咽任务执行效率,以达到调节吞咽运动肌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事件相关设计的功能核磁共振(fMRD成像技术及性别识别实验范式,探讨面部表情情绪不明确识别的神经基础。方法利用1.5T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系统检测26名健康女性受试者识别视频形式的悲伤、喜悦及中性面孔性别时的脑部反应。图像数据经SPM2软件处理和统计分析,获得脑区激活图。结果与动态中性表情性别识别相比,动态喜悦表情性别识别激活右颞下回(BA37,26像素)及右颞中回(BA22,81像素)等脑区,而动态悲伤表情性别识别激活双侧额中回(BA10/6,37/23像素)、左扣带回(BA31,22像素)、右海马旁回(BA28,27像素)、右楔前叶(BA31,18像素)、右顶下小叶(BA40,22像素)、左顶上小叶(BA7,27像素)、左尾状核、左豆状核、左丘脑、双侧颞中回(BA21/22,238/56像素)等脑区(Z〉3.34;P〈0.001)。结论动态悲伤表情情绪不明确识别可能由一个包括额顶皮质和皮质下(如基底节、丘脑、边缘系统)等脑区的分布式神经网络所调控,而动态喜悦表情情绪不明确加工仅仅激活一些与面孔运动有关的脑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现察针刺心包经穴位时急性轻度缺氧健康志愿者心输出量的影响. 方法在吸入低氧混合气体条件下,电针心包经穴位,用多道生理信号采集系统记录心输出量(CO)、搏出量(SV)、心率(HR)3项指标在针刺前后的变化. 结果电针内关穴能显著降低CO和SV,电针郄门能明显降低CO. 结论电针内关、郄门能降低健康志愿者急性轻度缺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内关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细胞自噬的影响,阐明其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抑制剂组和电针+抑制剂组。假手术组大鼠开胸后暴露心脏不做其他处理,模型组大鼠行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术,电针组大鼠于造模前1周行电针内关穴治疗,抑制剂组大鼠于造模前1周注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渥曼青霉素,第8天行心肌缺血再灌注术,电针+抑制剂组同时进行电针和抑制剂预处理。治疗结束后处死取材,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表达。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检测自噬相关蛋白13抗体(ATG13)、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PI3K在心肌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HE染色实验观察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中自噬引起的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CK-MB和iNOS浓度显著增加,T-AOC浓度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电针+抑制剂组和抑制剂组大鼠CK-MB和iNOS浓度降低,T-AOC浓度升高(P<0.05),其中以电针组的改变效果最显著。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抑制剂组和电针+抑制剂组的mTOR、ATG13、PI3K在心肌细胞中的表达均升高;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抑制剂组和电针+抑制剂组的mTOR、ATG13、PI3K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下降。HE染色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心肌肌纤维出现溶解断裂甚至坏死,肿胀明显;电针组、抑制剂组及电针+抑制剂组心肌纤维间隙轻度增宽,坏死灶减轻,心肌细胞轻微肿胀,其中电针组变化最为明显。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心肌肌纤维出现溶解断裂甚至坏死,线粒体嵴不规则、缺失。电针组、抑制剂组及电针+抑制剂组心肌肌纤维间隙轻度增宽,细胞核及线粒体结构基本完整,其中以电针组变化最为明显。结论电针预处理可以促进自噬通量,通过促进自噬来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心肌细胞自噬体的形成,PI3K抑制剂渥曼青霉素可逆转这一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针对阿片类药物成瘾者情绪的干预作用。方法:120例阿片类药物成瘾者经脱毒治疗后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针刺1组(内关、神门)、针刺2组(T5、T7夹脊穴)、针刺3组(内关、神门、T5、T7夹脊穴);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3周后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对患者情绪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各针刺组在改善海洛因依赖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2周后针刺2组和针刺3组均优于针刺1组(P<0.05)。在改善抑郁方面针刺3组在治疗3周后优于针刺2组(P<0.05)。结论:电针双侧内关、神门、T5、T7夹脊穴在改善阿片类药物依赖者的情绪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针刺引起的脑功能活动区域信号变化的可重复性。方法 选择无任何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的健康志愿者12名(针刺组),利用fMRI技术分别针刺足三里穴(ST36)、太溪穴(KI3)及非穴位对照点进行5次完全相同的功能磁共振扫描,以右手对指运动作为对照组,通过计算组内相关系数来对比针刺与对指运动fMRI的可重复性。结果 12名志愿者中,10名完成了全部扫描过程,对数据完整的10名志愿者的数据进行分析。针刺足三里穴(ST36)、太溪穴(KI3),针刺组中脑功能区活动平均信号变化有着相似的模式,针刺非穴位点引起的脑功能区激活模式与针刺上述两穴位点明显不同;定量比较对指运动及针刺三点引起的脑功能信号变化的可重复性,对照组组内相关系数明显高于针刺组(P<0.05)。结论 与对指运动对照组比较,针刺fMRI引起的脑功能活动区域信号变化可重复性较差。  相似文献   

15.
《中医杂志(英文版)》2014,34(6):754-758
Acupunctur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par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may be influenced by a variety of factors. Stimulation quantity is one of the factors for achieving good therapeutic effects in acupuncture practi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sides the influence of manual manipulations, the parameters adopted for electroacupuncture have become the benchmark of stimulation quantity. This study, by referring to the related literatures, is designe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manual manipulations and electrical parameters on therapeutic effects of acupuncture. The results from the present study show that different manual manipulations and electrical parameters may exert different therapeutic effects of acupuncture, which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seases. Different manual manipulations and electrical parameters should be adopted according to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TCM. This is very important in acupuncture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6.
电针内关、建里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建里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门诊及住院轻中度抑郁症患者45例,以内关、建里为主穴进行电针治疗。结果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O.05),总有效率达88.1%。结论电针内关、建里治疗抑郁症有一定疗效且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海洛因成瘾者和健康被试接受传统针刺和电针治疗时功能性脑区的激活差异.方法 采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分别对健康被试者和海洛因成瘾病人接受电针以及传统针刺治疗的中枢激活位点进行了比较.针刺穴位取双侧足三里穴.结果 健康被试和海洛因成瘾者电针激活的脑区差异主要集中在下丘脑(横断面0、冠状面2、矢状面9,t=7.36,P<0.01)、前额扣带(横断面5、冠状面49、矢状面8,t=4.1,P<0.01)和颞叶(横断面6l、冠状面12、矢状面8,t=3.05,P<0.01).健康被试和海洛因成瘾病人接受传统针刺时激活差别主要集中在下丘脑(横断面0、冠状面2、矢状面9,t=6.98.P<0.001)、海马旁回(横断面17、冠状面52、矢状面3,t=3.14,P<0.01)和丘脑(横断面2、冠状面16、矢状面12,t=2.87,P<0.01).结论 海洛因成瘾者和健康被试电针刺激的中枢激活脑区有差异,特别是海洛因成瘾患者下丘脑激活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短期手法针刺足三里治疗对脂多糖诱导的实验性大鼠急性肺损伤的预防作用。 方法:根据是否进行脂多糖刺激及采用的针刺方法的不同,将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假针刺组和针刺组,每组8只。假针刺组和针刺组大鼠行手法针刺治疗,连续治疗4 d,每次5 min。第4天针刺后采用脂多糖刺激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第5天,收集外周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骨髓等进行白细胞计数。 结果:血细胞计数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计数提示,针刺可减轻急性肺损伤大鼠的炎性反应,假针刺也有轻微的效果。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无明显的炎性反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肺泡灌洗液中细胞计数增加;与假针刺组比较,针刺组肺泡灌选液中细胞计数减少,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预防性手法针刺足三里可减轻脂多糖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但其相关免疫机制仍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