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60)Co外照射加高剂量率腔内后装放射治疗鼻咽癌长期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分析6 0 Co外照射加高剂量率后装腔内放射治疗鼻咽癌的长期疗效及晚期放射性并发症。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981年 6月至 1 988年 1 2月采用6 0 Co外照射加高剂量率后装腔内放射治疗鼻咽癌 64例。本组病例都随访 5年以上 ,失访者作死亡统计。结果 :本组病例 5年局部控制率为 82 .8% (5 3 /64)。 5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 75 .0 % (4 8/64)和 68.8% (4 4 /64)。鼻咽局部复发 6例 ,远处转移 8例、鼻腔骨肉瘤者 1例。晚期放射并发症 ,鼻腔死骨形成 1例 ,软硬腭骨穿孔 4例。结论 :后装腔内放射治疗适当减少鼻咽癌外照射剂量 ,增加鼻咽腔内加量照射。适应于鼻咽早期原发肿瘤和鼻咽癌外照射后鼻咽腔内残留病灶。为了减少鼻咽腔内晚期放射性并发症值得进一步改进鼻咽施源器  相似文献   

2.
52例青少年鼻咽癌的放射治疗并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 5 2例青少年鼻咽癌的临床症状、病理类型、诊断、放射治疗等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青少年鼻咽癌的临床特点。结果发现首发症状以鼻咽部症状、颈部肿块为主 ;病理类型主要为低分化癌与未分化癌 ( 92 3% ) ;5 2例误诊 18例 ,误诊率 34 6% ,经6 0 Co放疗 5年生存率 5 1 9%。结果提示青少年鼻咽癌发病率低 ,早期诊断率低 ,误诊率高 ,恶性程度高 ,但放疗 5年生存率较成人高 ,且易发生放射损伤 ,适宜的放疗剂量为 60~ 70Gy。  相似文献   

3.
DF方案加放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DF方案加放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4年 3月至 1997年 10月 ,对36例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治疗用DF方案化疗加放疗 ,并与同期行单纯放疗的 2 8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化放组和单放组鼻咽肿瘤完全消退率分别为 91.7%和 85 .7% (P >0 .0 5 ) ;颈部转移淋巴结完全消退率分别为 6 3.9%和 5 0 % (P >0 .0 5 ) ;两组 3年生存率分别为 6 3.9%和 4 6 .4 % (P >0 .0 5 ) ;5年生存率分别为 6 1.1%和35 .7% (P <0 .0 5 ) ;5年鼻咽部肿瘤控制率分别为 6 6 .7%和 39.3% (P <0 .0 5 ) ;5年发生远处转移率分别为 2 5 %和 5 0 % (P <0 .0 5 )。结论 DF方案化疗和尽早放疗的综合治疗能提高晚期鼻咽癌生存率 ,局控率和减少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骶尾部脊索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89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21例骶尾部脊索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1例接受单纯手术治疗,10例接受手术+术后放疗,放射治疗剂量为40~50Gy。 结果: 9例患者死亡,6例死于局部复发,1例死于双肺转移,2例死于非肿瘤相关疾病。全组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5%、85%、41%。单纯手术组的5年生存率为81%,手术+术后放疗组的5年生存率为89%,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256>0.05)。局部复发15例,单纯手术组9例,局部复发率为81.8%,手术+放疗组6例,局部复发率为60%,二者无显著性差异(χ2=1.222,P=0.269>0.05)。单纯手术组局部复发时间为术后2个月~38个月,中位复发时间22个月;手术+放疗组发生复发时间为术后23个月~个72月,中位复发时间48个月。 结论: 脊索瘤极易复发,患者就诊状态及治疗手段可能为影响复发的因素,手术切除为其主要治疗手段,术后辅以放疗未能明显提高生存率及减少局部复发,但推迟了局部复发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头颈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治疗及临床特征。方法 复习 3 2例头颈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病历 ,其中误诊为鼻息肉 2例、1例因颈部转移性肿块误诊为鼻咽癌、1例发生于眼眶而误诊为上颌窦恶性肿瘤侵犯。本组单纯手术 1 1例 ,单纯放疗 9例 ,手术加放疗 1 2例。结果 全组总的 5年生存率为 3 7.5 %。其中单纯手术 3 6.4% (4 /1 1 ) ;单纯放疗 3 3 .3 % (3 /9) ;手术加放疗 41 .7% (5 /1 2 )。结论 本病较易误诊 ,手术加放疗的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6.
何林  何报宁  陈松 《现代肿瘤医学》2006,14(10):1208-1209
目的:探讨颈淋巴结活检对鼻咽癌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确诊治疗前行颈淋巴结活检的鼻咽癌58例和同期仅行鼻咽部活检的鼻咽癌60例。分析两组远处转移率、5年生存率以及颈淋巴结活检后距专科治疗时间与远处转移率、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鼻咽部活检组与颈淋巴结活检组远处转移率为20%(12/60)与39.66%(23/58)(P<0.05),两组5年生存率为50%(30/60)与29.31%(17/58)(P<0.05)。颈淋巴结活检后2周内和2周后行专科治疗远处转移率为26.67%(8/30)和53.57%(15/28)(P<0.05);两组5年生存率为40%(12/30)与21.43%(6/28)(P>0.05)。结论:鼻咽癌颈淋巴结活检及术后未及时行专科治疗影响鼻咽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840例鼻咽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为规范鼻咽癌放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对1996年1月至2001年摘1要2月目在的本:院探接讨受鼻放咽疗癌的放8射40治例疗鼻预咽后癌的病影例响进因行素回,顾为性规分范析鼻。咽癌采放用射Ka治pl疗an-提M供eie参r法考计。算方鼻法咽:对局1部99控6年制1率月、无至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差别显著性检验采用Log-rank法,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 结果 :1)全组3、5、105年8.鼻6%咽和局3部9.4控%制;2率)单分因别素为分70析.6结%、果56显.7示%和性3别6.、6年%龄,无、临瘤床生分存期率分、T别分为期6、6N.8分%期、5、1有.8%无和颅3底2.侵0%犯,总、有生无存颅率神分经别侵为犯73、.有8%无、副鼻窦侵犯、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单侧/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颈部转移淋巴结的部位、鼻咽腔内后装近距离治疗、外0.0照5)射,鼻分咽割部方照式射、剂有量无对化鼻疗咽等局因部素控对制鼻率咽、局总部生控存制率的率影、无响瘤有生显存著率性及差总异(生P存<0率.05的),影颈响动有脉显鞘著区性侵差犯异者(无P=瘤0生.00存或率<低于无侵犯者(P<0.05),但不影响鼻咽局部控制率及总生存率(P>0.05);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临床分期、T分期、单侧/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鼻咽腔内后装近距离治疗是影响鼻咽部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4)分层分析结果显示T2~T3期辅助高剂量率腔内后装近距离治疗的患者鼻咽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显著高于不加腔内治疗者(P<0.01~0.05),而T1、T4期患者外照射后加用高剂量率腔内后装近距离治疗并未提高其鼻咽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P>0.05)。 结论 :鼻咽癌临床分期(特别是T分期)晚期和/或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和/或男性患者预后不佳,在外照射的基础上加用鼻咽腔内后装放疗可改善T2~T3期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P(Paclitaxel ,PTX)P(DDP)方案诱导化疗联合放疗对晚期鼻咽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观察组 40例鼻咽癌患者给予PP方案 (PTX 15 0mg/m2 d1,DDP 10 0mg/m2 d2 ) ,化疗 2~ 3周期后常规放疗 (鼻咽 66~ 74Gy ,颈部淋巴结 62~ 70Gy ,颈部淋巴结预防量44~ 5 0Gy) ,对照组 46例给予常规放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72 5 % ,对照组为 5 0 0 %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3年生存率分别为 5 7 9% ,43 5 % (P <0 0 5 ) ;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 71 1% ,5 6 5 % (P <0 0 5 ) ;3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 2 1 1% ,3 9 1% (P <0 0 5 )。结论 PP方案可用于鼻咽癌诱导化疗 ,增加放疗敏感性 ,提高 3年生存率及局部控制率 ,降低了远处转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Ⅰ/Ⅱ期鼻咽癌常规外照射后2天内鼻咽纤维镜下可疑残留者使用后装推量是否可以改善疗效。  方法  根据福州92分期分为Ⅰ/Ⅱ期的患者281例, 经首程常规根治量放疗完成后2天内, 影像学检查提示可疑残留病灶的患者35例行后装治疗作为联合照射组, 选取根治量放疗后完全缓解未推量的作为对照组(单纯外照射组)246例, 联合照射组采用后装推量10~12Gy/2F/6~8D。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5年生存情况联合照射组鼻咽癌复发1例, 死亡2例, Ⅰ、Ⅱ期鼻咽癌的5年总的生存率分别为100%、92.3%。单纯外照射组鼻咽复发17例, 死亡41例, Ⅰ、Ⅱ期鼻咽癌患者的5年总的生存率分别为90.1%和80.6%(P=0.042), 联合照射组鼻咽5年局控率为97.1%, 单纯外照射组鼻咽局控率为93.3%(P=0.036), 两组毒副作用均可耐受。  结论  对早期鼻咽癌常规外照射后影像学可疑残留者, 及早行后装推量治疗可以提高局控率及生存率, 患者可耐受。   相似文献   

10.
颅底脊索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瑞  姜维喜  王龙云  廖遇平 《肿瘤》2005,25(5):501-503
目的探讨颅底脊索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本院自1996年1月~2002年9月共收治20例颅底脊索瘤,均有病理学诊断,主要症状为头痛、视力下降、复视.20例均手术治疗,其中手术加放疗或γ-刀治疗6例.结果总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69%、57%.单纯手术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60.5%、41%;手术 放疗或γ-刀组为3、5年生存率83.3%、83.3%.结论颅底脊索瘤易复发,手术加放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骶尾部脊索瘤11例的临床特征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骶尾部脊索瘤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案。方法:分析11例脊索瘤的临床表现、X线与病理组织学资料,总结诊治要点。结果:术后全组五年生存率为45.5%,根治切除组为55.6%。结论:手术切除加术后放疗为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食管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临床上罕见,文献多为个案报道或小样本病例,对本病缺乏系统了解.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2例食管ACC患者,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诊疗策略,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4-01-01-2013-12-31行根治性手术切除,且术后病理确诊为食管A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食管ACC发病率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4.5∶1.发病部位以胸中段最常见,为14例;其次是胸上段和胸下段,各4例.Ⅰ期19例,Ⅱ期2例,Ⅲ期1例.食管ACC的术前内镜诊断率较低,仅为27.3%(6/22),其中11例被误诊为鳞状细胞癌,4例误诊为腺癌,1例误诊为腺鳞癌.全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9.1%(2/22),淋巴结转移度为0.9%(2/229),肺转移发生率为27.3%(6/22).全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9%、81.3%和65.1%,术后综合治疗与单纯手术相比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054,P=0.816.结论 食管ACC发病男性多于女性,发病部位以胸中段最为多见,术前内镜诊断确诊率低.食管ACC总体预后较好,淋巴结转移并不常见,治疗失败以肺转移最为多见,术后是否需行综合治疗尚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评价树突状细胞(DC)疫苗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治疗转移性肾癌的长期临床疗效及随访观察。方法:选择2011 年1 月至2013 年12 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造血干细胞移植科接受DC疫苗联合CIK细胞治疗的29 例转移性肾癌患者,其中男性24 例、女性5 例,中位年龄55 岁(32~81 岁)。一线治疗12 例,分子靶向药物或细胞因子治疗进展后二线治疗6 例,三线及以上治疗11 例(包括二次手术治疗、细胞因子治疗和多线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通过基因转染技术获得成熟的DC疫苗,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获得CIK细胞,经淋巴引流区及静脉输注方式按疗程回输患者体内,评价其长期临床疗效及总体生存率。结果:29 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5 年(1~7 年)。治疗疗程≥2(2~23 个疗程)。疗效评价:完全缓解1 例(3.4%),部分缓解9 例(31%),疾病稳定13 例(44.8%),疾病进展6 例(20.7%)。客观反应率34.4%,疾病控制率79.2%。疾病稳定1年以上19 例(65.5%)。1、3、5 年生存率分别为93.1%(27/29)、65.5%(20/29)和51.7%(15/2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及中位生存期均未达到。治疗期间均未观察到3 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结论:DC疫苗联合CIK细胞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疗效肯定,可获得良好的疾病控制率及长期生存,安全性可控,延长了晚期肾癌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4.
23例原发气管癌的放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原发气管癌放射治疗的意义及加腔内放射治疗后能否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方法 原发气管癌23 例,其中单纯放射治疗13 例,术后复发或残留行放射治疗10 例。结果 (1) 全组1 ,5 ,10 年生存率分别为65 .2 % ,26 .1 % ,5 .9 % ,中位生存时间为25 个月。术后复发或肿瘤残留再放射治疗与单纯放射治疗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2 个月与23 个月。根治放射治疗组与姑息放射治疗组的1 ,3 ,5 年生存率分别为76 .9 % ,46 .2 % ,46 .2 % 与30 .0 % ,20 .0 % ,10 .0 % 。肿瘤局部控制率为30 .4 % (7/23) ,其中单纯外照射1 例,加腔内放射治疗4 例,术后+ 放射治疗2 例。(2) 病理类型对生存率无明显影响。(3) 第1 程放射治疗后局部未控复发再放射治疗7 例,未治7 例,其1 ,3 ,5年生存情况前者分别为6/7 ,3/7 ,1/7 ,后者1 年为2/7 ,无2 年以上生存者。结论 (1) 对不能手术、术后复发或肿瘤残留的患者,放射治疗是主要的、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2) 加用腔内放射治疗可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3) 复发后再程放射治疗仍可缓解症状延长部分患者寿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转移癌诊断、治疗和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2年3月至2006年8月收治原因不明转移癌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1年生存率为50.0%(10/20),3年生存率35.0%(7/20)。单纯手术的2例患者均在1年内死亡;单纯放疗的2例患者1例在1年内死亡,1例在1年3个月时死亡;单纯化疗的6例患者1年生存率为50.0%(3/6),3年生存率为33.3%(2/6);10例化疗+放疗的患者1年生存率为60.0%(6/10),3年生存率为50.0%(5/10)。结论影响原因不明转移癌预后的主要因素是组织学类型、转移癌的部位。应积极采用以化疗、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6.
青年人胃癌35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建华  郑志强 《中国肿瘤》2004,13(9):599-600
[目的]探讨青年人胃癌特点。[方法]对1995年~2001年手术治疗的35例青年人胃癌的临床和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病例胃窦部占60%,青年人胃癌病程短,组织分化差特点,其淋巴转移率高达92.5%(25/27);肿瘤切除率为77.1%,根治切除率为37.1%,5年生存率为17.1%.[结论]青年人胃癌恶性高,转移早,预后差,早发现和早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56例青少年鼻咽癌的放射治疗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56例30岁以下的青少年鼻咽癌进行根治性放疗及预后分析,5年生存率51.8%。放疗后鼻咽、颈部有无残存为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其中4例出现较严重的远期并发症,值得重视。56例发生误诊者27例,误诊率48.2%,提示临床各科对青少年鼻咽癌重视不足,易误诊其它常见病,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喉癌全喉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9年~ 1996年 193例喉癌进行全喉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术后局部复发的 18例患者进行总结 ,明确局部复发的部位、时间以及再次治疗的效果。结果 全喉切除术后 18例 (9.3 % )患者出现局部复发。局部复发部位 :气管造瘘口复发 6例 (3 3 .3 % )、咽复发 11例 (61.1% )、气管造瘘口合并咽复发 1例 (5 .6% )。复发患者中有 2例同时合并颈段食管受累 (11.1% )。局部复发的时间为 6~ 2 0个月 ,平均 10 .2个月。复发患者的 3年和 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 2 0 .0 %和 0。复发后距死亡的间隔时间为 2~ 5 1个月 ,平均 2 3 .7个月。造瘘口复发和咽复发患者的 3年生存率分别为 3 3 .3 % (2 /6)和 63 .6% (7/11)。术后复发患者再次行局部手术的 7例生存均超过 3年 ,经再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局部复发患者的生存率相互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全喉切除术后局部复发主要包括造瘘口和咽部复发。局部复发后的预后很差。咽部复发者较造瘘口复发者预后好 ,应采取更积极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64例子宫内膜癌,16例正常子宫内膜,32例子宫内膜增殖症和5例子宫内膜息肉中的C-erbB-2和P53基因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与其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结果:(1)c-erbB-2阳性表达率在内膜癌、内膜增殖症和正常内膜分别为60.9%、21.9%和18.8%.内膜息肉无阳性表达.P53阳性表达率则分别为37.5%.3.l%和0.0%.癌组织与增殖症和正常内膜的c-erbB-2和P53阳性表达率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O.05).(2)内膜组织中的c-erbB-2和P53的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和组织分级有相关性,而与病理类型,肌层浸润无关.(3)P53和c-erbB-2表达阳性内膜癌患者的3、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患者.上述结果表明,c-erbB-2和P53与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其恶性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A retrospective analyses of 307 cases with clinical Stage I endometrial carcinoma was done in an attempt to determine the role of radiation therapy in the optimal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A review of the modern literature with over 9000 cases served as a useful tool to corroborate inferences and conclusions. The present series has 155 patients (51%) treated with preoperative megavoltage external pelvic radiation with a variation in doses of less than 6%. Five-year survival estimates (79%-83%) in clinical Stage I endometrial carcinoma are similar among the several main treatment combination that are employed; they become a useless parameter for any comparison. The pelvic failure rate constitutes a more useful guideline in assessing the most adequate therapy. The pathologic grade of the tumor is the main prognosticator in endometrial carcinoma. Intimately related to the tumor grade is the depth of myometrial invasion of the carcinoma. The size of the uterus and/or its cavity carry less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than traditionally thought. For grade I lesions, there is little error in diagnosis, few pelvic failures and excellent survival (96%); they could be approached with initial surgery and postoperative radiation reserved for selected patients. For grade 2 tumors, the error in diagnosis and the failure rate increases with an overall survival of 87%. For grade 3 tumors, the error in diagnosis and failure rates are quite high with a 5 year survival of only 70%. Preoperative radiation, especially external beam therapy, is suggested for grades 2 and 3 Stage I tumors. The use of this treatment modality yields only 3% pelvic failure and an overall 5 year survival of almost 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