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病原体通过动物宿主之间或媒介昆虫与动物宿主之间的传播而长期保存在自然界之中 ,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它们 ,可感染发病的这类疾病。建国以来 ,经过大量的调查和研究 ,证实我省存在有鼠疫、布鲁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炭疽、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和斑疹伤寒 9种属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法定报告传染病。还证实存在基孔肯雅、辛德毕斯、森林脑炎、Colti病毒和环状病毒病以及恙虫病、Q热、斑点热、埃立克体病、鹦鹉热、莱姆病等非法定报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由于我省自然疫源性疾…  相似文献   

2.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目前已确切证明家畜(牛、羊、猪、大)是主要传染源。据文献报道,该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国内外已发现家畜以外的宿主,国外从80余种野生动物(包括旱獭)发现布病血清学阳性,国内从10余种野生动物中分离到布鲁氏菌。 张掖地区在1964~1980年从不同地区(农民、半农半牧区、牧区)、不同宿主(人、羊、牛)的体内分离出l04株布鲁氏菌,经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鉴定97株,羊种菌92株(94.85%),其中羊1型29株(29.90%)、羊2型菌63…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鸟类与自然疫源性疾病关系作尝试性探讨。全省可作为有关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体宿主或携带者的脊推动物133种,其中鸟类34种,占全省鸟类564种的5.32%,占全省动物宿主总数的25.56%,仅次于啮齿动物宿主(38.35%)。鸟类可作为鼠疫等7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宿主,是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疾病的主要宿主,它染疫后通过飞行迁徙将病原体做远程转移,可能使疫区扩大或形成新的疫源地。因此鸟类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然而甘肃对鸟类与自然疫源性疾病研究甚少。本文目的在于引起重视,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4.
全球气候变化与自然疫源性、虫媒传染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气候变化将影响虫媒传染病,主要表现在改变虫媒的地区分布,增加虫媒繁殖速度与侵袭力和缩短病原体的外潜伏期。大量资料显示,媒介生物性疾病近年在全球呈上升趋势。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虫媒传染病包括疟疾、血吸虫病、登革热和其他虫媒病毒性疾病。本文就这方面的文献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巴甫洛夫斯基的疾病自然疫源性理论总体上的概念分为三个部分,既结构(自然疫源地的各要素)、功能(病原体的保存机制)以及自然疫源地生态系(各生态系统间的关系)。60年的历史该理论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虫媒动物病为基础发展而来。认为病原体、媒介和宿主动物是自然疫源性疾病不可缺少的三要素,既三位一体学说。疾病的疫源性与病原体在地理生态系中的循环相关;第二个阶段认为并不是在任何自然疫源性疾病中媒介都作为必要要素之一,既非虫媒性传染病类型。但是其疫源性还是与病原体在动物间不间断的循环相关;第三阶段该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1999~2008年云南省重要自然疫源性疾病疫情,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9~2008年云南省重要自然疫源性疾病相关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进行分析。结果1999~2008年,云南省发生的重要自然疫源性疾病包括细菌、螺旋体病类的鼠疫、布鲁氏菌病、炭疽、钩端螺旋体病,病毒类的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以及寄生虫病类的疟疾、血吸虫病共10种疾病,病人109445例,死亡795例,病死率为0.73%。疟疾发病人数最多,其次为流行性乙型脑炎和钩端螺旋体病,狂犬病病死率为100%。鼠疫、血吸虫病流行得到有效控制;狂犬病、登革热、钩端螺旋体病和布鲁氏菌病疫情呈现上升趋势。全省16个州(市)中,除迪庆、怒江、曲靖、玉溪外均为重病区。发病群体男性显著高于女性,特别是炭疽、狂犬病、疟疾最为明显。不同疾病发病年龄组不同,高发群体主要为农民、学生、散居儿童和民工,以疟疾发病群体最广泛。结论云南省自然疫源性疾病疫情形势严峻。加强监测与预警、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和严防大疫发生是防控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华北地区8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高发区进行热点区域探测,分析影响不同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率的气象因素。方法应用空间聚类分析方法对华北地区1994~2000年8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高发区进行空间聚类分析,应用面板数据分析定量评价气象条件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等4种疾病发病率的影响。结果华北地区自然疫源性疾病以肾综合征出血热、斑疹伤寒和乙脑为主,年均发病率分别为4.17/10万、2.13/10万和0.23/10万。各省市8种传染病发病率存在差异,以河北、内蒙古发病率较高。不同类型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高发聚集区空间分布为非随机分布。气象因素分析显示,肾综合征出血热、斑疹伤寒发病率与平均气温呈正相关,布病的发病率与平均最高气温呈负相关,斑疹伤寒、乙脑发病率与平均相对湿度呈正相关;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与日照呈负相关。结论华北地区8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聚集性,其流行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气温(包括气温的极值)、湿度和日照对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率的影响较大。建议在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防控中纳入对气象条件和自然疫源地气候的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1958-2013年我国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状况。方法 收集1993-2013年相关的中文核心期刊,摘录关于自然疫源性疾病文章报道的疾病数据,将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收集1958-2013年间自然疫源性疾病报告的文献1 295篇,984篇文献纳入分析,涉及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种类为24种。通过对报道文献分析,结果显示华中地区自然疫源性疾病病例报道居全国首位,其余依次是华东、西南、东北、华南、华北、西北,最后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域。流行病学曲线显示我国自然疫源性疾病有明显的三个时期。分别为1958-1979年间的低流行时期,1980-1991年间的迅速增加时期以及1992-2013年间的流行稳定时期。我国自然疫源性疾病具有明显的职业特征,以农林牧渔职业最为常见。同时,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发生也有明显的性别分布。结论 自然疫源性疾病在全国有着广泛的分布区域,有的下降、消灭了;有的是上升趋势。自然疫源性疾病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分布特征,并且自然疫源性疾病与职业特点有着密切关系。研究认为自然疫源性疾病预防控制仍是今后防病重点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甘肃省10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及某媒介昆虫的组成、分布及医学意义进行了研讨,为这些疾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自然疫源性疾病宿主动物种类组成与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肃省地处青藏高原、蒙新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处,东经92°13'~108°43',北纬32°31'~42°47',东西长约1 305km,南北宽约500km.全境分为6个自然景观区(类型),即:陇西黄土高原低山丘陵干草原、半荒漠区;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干草原、半荒漠区;陇南山地中山森林、草原区;甘南高原、峡谷高寒草甸草原、草原、森林及森林草原区;祁连山地高山山地草原、森林草原区;河西走廊半荒漠、荒漠草原、戈壁荒漠区.相邻各区间相互移行,地形地貌多样,气候变化明显,动物种类繁多.甘肃境内已证实存在10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其病原体的宿主或携带者动物共计96种,其中家畜、家禽15种.由于目前对自然疫源性疾病与人兽共患病的概念尚难明确界定,一些习惯上称为人兽共患病的疾病如布鲁氏菌病、包虫病等都有野生动物宿主,因此本文将这类疾病统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相似文献   

11.
庆元县历史疫源地的鼠疫自然疫源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浙南庆元历史疫源地的鼠疫自然疫源性存在情况,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鼠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监测、流行病学调查与血清学病原学实验研究,结合疫史调查资料对比分析判别确认鼠疫历史疫源地的现况。结果 历史疫源地内主要宿主黄胸鼠、褐家鼠在鼠疫间歇期的不同年代,其地位发生了改变,褐家鼠由50年代的次要位置上升为优势种群,黄胸鼠数量回升已达到50年代初期人、动物鼠疫流行时期水平,并均有外迁野外生活的习性;主要媒介印鼠客蚤指数回升、比例增加、并大量游离于室内地面;鼠疫病原学、血清学检测发现动物鼠疫静息35年后又于1989年首次在该县屏都历史疫点检出鼠疫RIP阳性抗体12份,总阳性率0.208%,阳性动物为黄胸鼠、褐家鼠、黄毛鼠与黄鼬;其余项目检验均为阴性。结论 浙南庆元县历史鼠疫疫源地内,存在鼠疫自然疫源性的迹象已日趋明显;鼠疫复燃的危险性日益严峻;家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多元性,应引以重视。  相似文献   

12.
开鲁县黄鼠鼠疫自然疫源性消亡的探讨隋风山杨占清隋宝春赵景忠姚德金开鲁县有记载的人鼠间鼠疫始于1928年,止于1959年,断续发生与流行18个年份,波及全县乡(苏木)、镇、场31个单位,71个村屯,患病3557人,死亡2839人,病死率为79.8%,解...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来,甘肃省陆续发现几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其中危害较重者为鼠疫、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黑热病、包虫病以及80年代初传入的流行性出血热(简称EHF)等。引起党和政府的重视,相继成立专业机构,对上述几种主要疾病开展系统的调查、防治和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我省尚待开发或正在开发的地区,具备一些其它自然疫源性疾病形成疫源地的环境和条件,究竟存在程度如何或存在的可能性多大,诸如此类问题至今未明确,  相似文献   

14.
3S技术在自然疫源性疾病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3S技术是指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informationsys tem ,GIS)、遥感 (remotesensing ,RS)及全球定位系统 (globalpositioningsystem ,GPS)三者集成技术的简称 ,三者结合应用 ,RS和GPS向GIS提供和更新区域信息以及空间定位 ,GIS进行相应的空间分析 ,以从RS和GPS提供大量的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 ,并进行综合集成 ,使之成为决策的科学依据。 3S技术已逐渐应用于卫生管理决策和疾病监测中 ,尤其在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也为流行病领域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方法与工具〔1~ 6〕,本文就 3S技术在自然疫源性疾病防制方…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通辽地区的人、鼠间鼠疫流行是相当严重的。据史料记载,仅从1918~1958年的41年间,就有35个年份有人间鼠疫流行。共发生 31 401人,死亡 26 083人,波及 266个自然屯。在1947~1948年鼠疫大流行期间,仅通辽市就死亡近万人,占该次我国东北地区鼠疫大流行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从1948年到1960年,共发现动物鼠疫疫点113个,检出染疫啮齿类动物276只,染疫媒介类1891匹。1疫源地现状 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成立之日起,该地区即开始了有组织的全民防治鼠疫工作。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炭疽(Anthrax)是由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anthracis)引起的人与食草动物(主要为牲畜)共患的传染病。炭疽芽孢抵抗力强,自然状态下,可造成环境广泛而持久的污染,由此引发的人、畜疫情连绵不断。  相似文献   

17.
蜱媒脑炎自然疫源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蜱媒脑炎包含森林脑炎(远东亚型)、西方蜱媒脑炎(中欧亚型)及双波脑膜脑炎.它们是虫媒病毒(Arboviruses)中黄病毒科(Flavivir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蜱媒脑炎群(tickborne encephalitis complex)中抗原上极其近似的森林脑炎病毒(Encephalophilus silvestris Zil'her,1937年)、西方蜱媒脑炎病毒(Encephalophilus occidentalis Zil'ber,1945年)及双波脑膜脑炎病毒(Diphasic febrile meningoencephalitis virus,Smorodintsev,1947-1949)分别感染所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森林脑炎以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多见脑膜型,脑膜脑炎型重症病死率高及急性发病或慢性迁延性感染经过为特征.西方蜱媒脑炎则以蜱媒兼具消化道途径感染、轻症多、病死率低、无后遗症为特征.双波脑膜脑炎以兼有消化道感染、症状轻、唯脑膜受累征候突出而愈后良好为特征[1、3、4].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五大牧区之一,位于东经89°35'~103°04°',北纬31°39'~39°19'.青海省总面积72l 200 km2,地域辽阔,地势高峻,平均海拔3000 m,与西藏同称为"世界屋脊".  相似文献   

19.
1973~1985年对新疆30余县、市13种生境类型多种自然疫源进行了调查,阐述了主要媒介蜱的生态习性和分布以及与病原体的关系。所调查地区的蜱类隶属5属16种,曾分别从6种蜱体内分离检出森林脑炎病毒、斑点热群立克次体、Q热立克次体、土拉菌,确定了这些疾病在新疆的自然疫源性。对调查地区的人群和家畜的血清抗体检查表明,血清学结果和病原学的发现一致,血清中均有上述疾病的抗体存在。人群森林脑炎抗体阳性率为2.30~20.66%,Q热抗体阳性率3.0~17.5%,斑点热群抗体阳性率2.30~30.95%,野兔热抗体阳性率4.22~13.8%。  相似文献   

20.
甘南玛曲县及其周边地区鼠疫自然疫源性调查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玛曲及其周边地区是否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方法对自然景观、宿主动物、传播媒介等进行现场调查,对所获材料进行血清学和细菌学检验.结果未检出IHA阳性血清,未分离出鼠疫菌,检出3份RIP阳性血清,但该地区自然景观及主要宿主动物分布和媒介蚤构成表明当地具备鼠疫自然疫源地存在的基本条件.结论玛曲及其周边地区可能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建议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