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514例高危妊娠高危因素、分娩方式、并发症及结局.方法对我院1998年10月~2 001年9月间收治的≥28周临产高危产妇51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一般高危产妇252例,占49%,严重高危产妇262例,占51%.结果一般高危因素[1]中以胎膜早破、巨大胎儿、先兆早产(≥34周),列前3位;而严重高危因素中以羊水过少、胎位不正、疤痕子宫,列前3位.其中分娩方式剖宫产率51.2%明显高于我院同期剖宫产率33.4%,P<0.001,有显著性差异.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均高于同期正常产妇的发生率.结论做好高危妊娠专案管理,有望改善孕产妇及围产儿的结局,减少新生儿及产妇并发症,降低围产儿及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高龄孕产妇妊娠与分娩结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高龄孕产妇的妊娠结局,为提高该高危人群的围产期预后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高龄孕产妇和46例同期适龄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高龄孕产妇妊娠并发症、并症发生发生高;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低,Apgar评分及畸形死亡无差异。结论高龄孕妇发生率高属高危妊娠,做好高龄孕产妇围生期的监护及健康保健指导工作,对防治合并症、并发症和降低围产儿不良结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产妇高危妊娠的分娩方式与新生儿早期结局。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2009年10月至2012年8月所收治的1000例产妇为实验对象,根据产妇的高危妊娠评分结果,分为正常妊娠组和高危妊娠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新生儿早期结局和分娩方式。结果正常妊娠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为25%,高危妊娠组产妇剖宫产率为65%。两组产妇剖宫产率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妊娠组产妇平均孕周、新生儿体质量和窒息病死率等均显著优于高危妊娠组,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讨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高危妊娠产妇通常剖宫产率较高,且易发生新生儿窒息死亡问题,因而需要采取对症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产前检查在高危妊娠中的临床意义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高危妊娠的高危因素以及不同保健状况下高危妊娠的母婴结局.方法回顾性收集2000年1月至2001年5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170例孕产妇资料,选择其中高危妊娠348例,分析其高危因素,并将产前检查次数≤5次的高危妊娠121例作为观察组,余产检次数≥5次的227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围产期母婴情况.结果胎位异常、胎儿宫内窘迫、孕≤36周、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4 2周、胎膜早破占据前七位,对照组(产前检查次数≥5次)剖宫产及阴道助产、产后出血、产褥感染、足月低体重儿、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发生率均比观察组(产前检查次数<5次)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产前检查是孕产妇系统保健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而高危妊娠系统监测是围产期保健的核心内容,其目的不只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还要减少伤残儿出生,提高人口的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孕产妇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根据B超筛选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孕妇,然后根据产时目测、剖宫产时吸出羊水量诊断羊水过少114例(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羊水正常足月孕产妇114例(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孕产妇并发症及围产儿情况。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胎儿宫内窘迫、围产儿死亡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加强对羊水过少孕产妇的产前、产时监护,对羊水过少又合并其他高危因素的孕产妇不予试产,以剖宫产结束妊娠,降低围产儿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孕产妇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7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00例(观察组)和同期分娩的正常孕妇100例(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的一般临床资料,产时、产后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结果 1年间我院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为8.3%,妊娠期糖尿病组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剖宫产率、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早筛查、早发现、早诊断以及有效地监测、控制血糖会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新生儿的预后等不良妊娠结局,但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仍然比正常孕妇偏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高危妊娠的高危因素以及不同保健状况下高危妊娠的母婴结局。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0年1月至2001年5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170例孕产妇资料,选择其中高危妊娠348例,分析其高危因素,并将产前检查次数≤5次的高危妊娠121例作为观察组,余产检次数≥5次的227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围产期母婴情况。结果 胎位异常、胎儿宫内窘迫、孕≤36周、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42周、胎膜早破占据前七位,对照组(产前检查次数≥5次)剖宫产及阴道助产、产后出血、产褥感染、足月低体重儿、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发生率均比观察组(产前检查次数<5次)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产前检查是孕产妇系统保健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而高危妊娠系统监测是围产期保健的核心内容,其目的不只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还要减少伤残儿出生,提高人口的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8.
王涯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5):247-248
目的 通过对造成高危妊娠因素的分析,为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病死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我国对高危妊娠产前评分标准,回顾性分析我院451例高危妊娠患者基本病情和追踪治疗的效果.结果 高危妊娠分娩术产比例高于非高妊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危妊娠与非高危妊娠围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做好高危妊娠患者围产期系统管理及监护工作,可明显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病死率,是提高产科医护质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高龄产妇150例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高龄孕妇的妊娠结局,为提高该高危人群的围产期预后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年龄介于35~45岁高龄孕妇的妊娠结局,并随机选择同期分娩的年龄介于22~34岁的孕妇150例作为对照.结果 高龄孕产妇妊娠期并发症和合并症发生率以及剖宫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妊娠结局中仅新生儿体质量低于健康对照组.结论 高龄妊娠分娩母儿风险明显上升,阴道自然分娩率下降,剖宫产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危妊娠对分娩方式和新生儿早期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市东升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240例高危妊娠产妇(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在我院分娩的正常孕妇300例(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本组高危妊娠孕妇中高危妊娠以疤痕子宫、胎位异常、重度子痫前期为主,观察组孕产妇的剖宫产率(61.7% vs.35.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自然分娩率(12.5%vs.40.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新生儿的出生体重(2.84±0.79 kg vs.3.49±0.31kg)、胎龄(37.9±1.8周vs.42.3±2.7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胎儿出生1 min Apgar评分(8.7±1.1分vs.9.5 ±0.4分)及5min Apgar评分(8.8±1.2分vs.9.7±0.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的窒息率(25.4%vs.9.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高危妊娠将增加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降低新生儿体重、胎龄及出生1 min Apgar评分和5min Apgar评分.  相似文献   

11.
方侠 《河北医药》1999,21(3):152-152
为确保在2000年我国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分别在1990年的基础上下降1/2,优生优育达99%以上目标,必须加强围生期保健。据多年临床观察,新生儿窒息是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高危孕妇的新生儿窒息明显高于正常孕妇。本文对我院近8年高危妊娠的新生儿窒息情况进行分析,加以探讨拓宽围生期保健范围。建立围生期监护机构后,如何有效地降低了高危妊娠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1 资料与结果1.1 一般资料 1989~1993年因高危妊娠入我院分娩的产妇1800例,新生儿窒息128例,发生率71%,同期无高危因素分娩的产妇2232例,新生儿窒息53例,发生率24%,…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社区常见高危因素及后果,为进一步提高高危妊娠管理水平积累经验。方法对社区2008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分娩的1124例高危妊娠产妇资料统计分析。结果社区高危妊娠发生率34.18%,剖宫产率64.02%,前3位高危因素分别为怀孕≥3次、年龄≥35岁、瘢痕子宫,两种以上高危因素占43.24%,动态高危妊娠转归率67.76%。高危妊娠早产率、新生儿窒息、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出生缺陷控制在较低水平。结论高危妊娠对妊娠结局有不良影响。重视高危因素的筛查和处理,加强高危妊娠的跟踪管理是保证母婴安全、减少不良结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产前检查对高危妊娠的重要性,加强孕期保健,减少高危产妇母婴并发症及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4月—2010年3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2000例孕产妇资料,选择其中高危妊娠患者200例(无产前检查)作为病例组。并选取无高危因素,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正常健康孕妇200例(产前检查次数≥5次)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围产期母婴情况。结果对照组妊高症、妊娠期贫血、产后出血、早产及过期妊娠、早产儿、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先天畸形发生率均比病例组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产前检查是孕产妇系统保健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而高危妊娠系统检测是产前检查的核心内容,其目的不只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还要减少伤残儿出生,提高人口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高龄孕产妇妊娠及分娩风险,探讨适宜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将本院2016年1至6月收治的113例年龄≥35岁的高龄孕产妇纳入研究作为研究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年龄< 34岁的113例非高龄孕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产妇妊娠及分娩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娩及围产儿结局.结果 研究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等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9.82%比24.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早产、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孕产妇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发生率均升高,剖宫产率随之升高,新生儿并发症升高,故要注意产前保健,并积极提示高龄备孕妇女孕前进行妊娠风险评估,制定个性化孕期及分娩管理,以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加强高危管理,保证母婴安全。方法对所有初检孕妇建册同时筛查高危因素,对高危孕妇建立高危追踪表进行追踪管理,并将其一般情况、高危因素、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情况输入电脑,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1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共建册4141例,983例有高危因素的孕妇追踪至分娩,3年无1例因管理失误而出现妊娠重度并发症或死亡,死胎死产率、新生儿畸形及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同期住院产妇。结论加强高危管理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产科并发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加强高危孕妇管理,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方法按照高危孕产妇评分标准,调查2011年萍乡市妇幼保健院产前检查的孕妇,筛查高危妊娠,统一造册,定期检查随访管理。结果筛查出的高危妊娠1183人,发生率为25.5%,排在前四位的高危因素是:疤痕子宫,年龄≥35岁;人流≥2次;妊娠合并内科疾病。高危妊娠者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比较高,经严密跟踪随访管理,高危妊娠产妇并发症不高。结论加强高危妊娠管理,有效保证母婴健康,努力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进一步识别高危妊娠的高危因素,为提高孕产妇质量管理、加强高危妊娠的安全监测、控制产妇及围生儿的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依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妇幼保健中心制定的《高危孕产妇评分标准》,调查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在沙湾县定点医疗机构进行产前检查、筛查高危妊娠,由单独人员对孕产妇进行资料统计及随访,每月上报数据。结果高危产妇占总产妇比例为26.87%,全部入院分娩,分娩率为100.00%;无孕产妇死亡事件发生(0.00/10万),无围生儿死亡事件发生(0‰)。结论强化高危产妇妊娠过程中的健康及保健意识,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早期发现并控制妊娠并发症,减少妊娠期合并症,确保良好分娩结局,保障母婴安全和健康。  相似文献   

18.
高龄孕产妇妊娠与分娩结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龄产妇的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及其对分娩和围生儿的影响,以便及早发现潜在危险因素并正确处理,以期获得良好的分娩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高龄孕产妇和2240例同期适龄产妇的临床资料,比较流产、妊娠期合并症、并发症、分娩万式、胎儿结局等方面的差异。结果高龄孕产妇发生率3.45%(80/2320),其自然流产率、子宫肌瘤、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贫血等妊娠并发症多;妊娠高血压综合证、产后出血并症发生率高;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新生儿出生体质量高,Apgar评分低,围生儿死亡和晚期流产高(P<0.05),但新生儿畸形无差异。结论高龄孕产妇比例较高,容易出现各种合并症和并发症,围生儿死亡和晚期流产率也明显高于适龄孕产妇,属高危妊娠,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预防保健和临床处理系统,对防止高龄孕产妇死亡及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霞 《中国医药指南》2010,8(20):114-115
目的探讨高龄妊娠的临床特点,为围生保健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310例高龄组孕产妇(年龄≥35岁)及同期在我院分娩,年龄<35岁的2870例非高龄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产妇合妊娠并症并发症、分娩方式、新生儿情况结局差异。结果高龄孕产妇妊娠合并症明显增高,产科并发症发生率高,剖宫产率高达68.97%,两组阴道分娩产程时间及软产道裂伤无明显差异,新生儿体质量低,窒息、畸形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高龄初产妇逐年增加已成为难以改变的趋势,对母儿的风险值明显上升,应根其妊娠期及分娩期的特点,在产前做好孕期监护;临产后综合评估决定分娩方式;分娩过程中严密观察;以保证高龄妊娠安全度过围生期,减少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高龄孕产妇妊娠结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龄孕妇的妊娠结局,为提高该高危人群的围产期预后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08年在我院分娩的180例年龄介于35~48岁高龄孕妇的妊娠结局.并随机选择同期分娩的年龄介于21~34岁的孕妇156例作为对照。结果高龄孕产妇在妊娠期、分娩期并发症和合并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O5),围产儿结局中仅新生儿体重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高龄妊娠分娩母儿风险明显上升,阴道自然分娩率下降,剖宫产明显升高,应加强对高龄产妇的产前检查及产时监护,以提高风险意识,确保母儿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