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汪国栋  张辉  顾巍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12):1320-1321
目的:观察头皮半冠状切口加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在治疗颧骨颧弓骨折的应用疗效。方法:对34例采用头皮半冠状切口骨折复位加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颧骨颧弓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术后并发症发生,面部外形及功能恢复均较满意。结论:头皮半冠状切口结合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颧骨颧弓骨折,具有切口隐蔽、固定可靠、功能恢复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冠状切口与局部小切口整复颧骨复合体骨折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波涛 《当代医学》2011,17(2):95-96
目的比较冠状切口和局部小切口整复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优缺点,指导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将64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冠状切口入路,对照组采用局部小切口入路,两组均辅助口内前庭沟切口入路、用微型或小型钛板做坚固内固定术。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优良率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临床应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手术入路,对于较简单的骨折,应尽量选择局部小切口。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颧骨颧弓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术的三种手术入路进行比较,探讨颧部直接横切口在一定范围内取代其他切口的可能性。对23例颧骨颧弓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冠状切口、颞部圆弧形切口和颧部直接横切口进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术,观察术前患者心理、术中操作难易及术后效果,并进行比较。23例患者经过不同的手术方法均取得满意的效果,咬he关系恢复良  相似文献   

4.
颧骨颧弓骨折约占颌面外伤的20%-30%,以往多采用单纯复位加填塞及钢丝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但存在复位不充分,复位后固定强度差容易回缩移位或受压移位等缺点。近年来由于微型钛板的出现,多倾向于根据骨折复位的稳定度进行单纯复位或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我院自1997年-2008年共收治50例颧骨颧弓骨折患者,现对其治疗方法和手术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对12例单侧陈旧性颧骨颧弓多发性骨折采用半冠状切口进路,同时采用坚固内固定技术复位固定骨折断端,91.66%的患者获得了满意的效果。表明应用此方法能够有效地保护面神经的颧支,颞支,能够最大限度地暴露骨折段,实现骨折段的三维复位固定,且切口隐蔽,可作为治疗颧骨颧弓多发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颧骨颧弓骨折早期手术复位径路和固定方法。方法 对资料完整的36例颧骨颧弓骨折进行了分类.对不同类型骨折的治疗方法、固定方式、效果等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 36例中33例早期手术复位和固定。33例中14例采取头皮冠状切口,9例采取局部小切口。应用坚固内固定及其与钢丝骨间栓结联用占90%(27/30),单纯钢丝骨间栓结为10%(3/30)。结论早期手术复位固定者达91、7%(33/36).早期复住效果好。坚固内固定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7.
8.
9.
自1995年始,我们采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颧骨颧弓骨折21例,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颧骨和颧弓是面部比较突出的部分,常因遭受外力直接打击而发生骨折,其中尤以颧弓骨折多于颧骨骨折。颧骨和颧弓骨折常造成面部畸形和张口受限等功能障碍,以往一般根据骨折移位情况采用保守或颧部牵拉等方法治疗。我科1999年10月~2002年12月对29例颧骨和颧弓骨折病人采用颞部改良式冠状切口和创口或创口延长手术切开复位、微型钛夹板坚固内固定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颧弓骨折坚强内固定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颧弓上缘入路,微型钛板行颧弓骨折坚强内固定的疗效。方法:采用颧弓上缘切口,微型钛板对26例单纯颧弓骨折患者进行复位内固定。结果:26例患者4例术后有轻度张口受限,2例伤口延迟愈合外,其余均开口度正常,面型对称,伤口甲级愈合。结论:以颧弓上缘切口入路,微型钛板行颧弓骨折坚强内固定,操作简便,效果良好,并发症少,是一种较好的颧弓骨折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术中口内切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口内切口手术入路行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骨闭合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2年至2007年间在云南省宣威市人民医院五官科治疗的87例颌骨闭合性骨折患者,经口内切口进行手术复位并行坚固内固定,术后3~6月临床复查.结果大多数患者创口及咬合关系恢复良好,骨折线对位愈合.结论口内切口是治疗颌骨骨折的一种理想径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交叉专科护理在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作用价值,为后续临床护理提供方法参考.方法:25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在我科室接受治疗,患者围术期均采取眼科及口科的交叉专科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25例患者术后颜面情况恢复良好,术后并发症较少;随访6个月后患者眼球内陷等状况改善,咬合状况良好.结论:颧骨复合体骨折临床治疗中采取交叉专科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经口腔前庭入路解剖眶下神经血管束复位固定闭合性完全性颧骨骨折的治疗经验。方法将18例需手术复位固定的B型颧骨骨折患者纳入观测范围。全麻下经口腔内患侧前庭沟切口入路,暴露颧弓、眶下缘、颧颌缝处的骨折断端。分离保护眶下神经血管束、复位颧骨后,微型接骨板固定眶下缘、颧颌缝处骨折断端。评价切口愈合、局部不对称畸形改善程度,张口受限改善情况,以及相关并发症。结果患者中16例(89%)切口I期愈合,15例(83%)双侧颧突区软硬组织完全对称。术后4周16例(89%)张口度达III横指,比术前的7例(39%)明显改善(χ2=4.876,P=0.025)。10例(56%)解剖复位坚固内固定颧骨骨折的眶下缘和颧颌缝2处骨折断端,颧弓及眶外侧骨折断端只作解剖复位处理;5例(28%)在颧弓表面做长约1.5cm平行于颧弓的小切口,行眶下缘、颧颌缝及颧弓3处骨折断端坚固内固定;3例(16%)除眶下缘、颧颌缝、颧弓3处外,眶外侧缘骨断端以眉弓内长约1.5cm小切口入路坚固内固定。全组18例患者均未出现下睑外翻、面神经颧支损伤、鼻泪管损伤、眶周软组织水肿、眶周软组织萎缩、眼球塌陷、复视等并发症。结论通过口腔前庭沟入路,解剖眶下神经血管束,可以复位固定大部分B型颧骨骨折。陈旧性或复杂性颧骨骨折可同时选用颧弓表面或眶外侧小切口,从而完善骨折治疗。  相似文献   

15.
发际内头皮冠状位切口在颌面复合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头皮冠状位切口在以颧骨为中心的面中部复合骨折中重建骨骼形态的应用,对9例以颧骨为中心的面中部复合骨折,分析应用冠状位切口的治疗方法、优越性、治疗效果、并发症及预防。结果:通过对9例患者的观察,89%的病例术后面型恢复满意,结果表明:冠状位切口的治疗方法、优越性、治疗效果、并发症及预防。结果:通过对9例患者的观察,89%的病例术后面型恢复满意。结果表明:冠状位切口对颧骨三维结构的重建具有手术视野暴露好,操作方便,复位精确,面部不遗留疤痕,术后稳定等优点。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开放复位治疗早期陈旧性颧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经眶周小切口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早期陈旧性颧骨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对 7例骨折3个月内的患者经眉弓外侧和睑缘下小切口行骨折复位 ,使用小型和微型钛板内固定 ,2例行眶底骨缺损重建。结果 :颧部畸形和功能障碍均获矫正 ,无明显瘢痕畸形 ,追踪观察 1~ 3年疗效理想。结论 :早期陈旧性骨折可经眶周小切口开放复位 ,眶外侧须用小型钛板固定对抗嚼肌收缩力 ,眶下缘和颧牙槽嵴可用微型钛板固定。应用微型钛板重建眶底骨缺损可消除眼球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7.
郭正峰 《中外医疗》2014,(11):61-6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颌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护理要点。方法上颌骨骨折15例,下颌骨骨折34例,上下颌骨骨折5例,其中合并颅脑损伤伴发脑脊液鼻漏耳漏4例,年龄28~55岁。下颌骨骨折及上颌骨单线骨折采用内固定钛板坚固内固定术,其余病例采用坚固内固定术术后3~5d附加牙弓夹板颌间弹性牵引复位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恢复咬颌关系的良好治疗效果,术后患者咬合关系恢复良好,张口度及咀嚼功能良好,X 线复查骨折愈合良好。结论内固定钛板坚固内固定术具有操作简便,骨断端固定牢靠,术后病人口腔功能恢复良好及口腔卫生易于护理等优点。对于上颌骨多线骨折及合并有颅脑损伤不宜采用经鼻气管插管病人,需术后辅助牙弓夹板颌间弹性牵引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9月--2013年6月收治并进行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颌骨骨折1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资料分析。结果:120例中108例(90.00%)创口工期愈合;8例(6.67%)创口感染延期愈合;4例(3.33%)术后出现轻度错颌,经颌间牵引固定,咬合关系均恢复良好。结论: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是一种创伤小、愈合快、安全有效的治疗颌骨骨折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口内入路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角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35例下颌角骨折采用口内切口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术后1、3、6个月复诊拍照X线片,观察骨折对位愈合及咬合关系。结果:35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对位良好,咬合关系恢复。结论:口内切口治疗下颌角骨折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0.
赵坤  姚忠军  杨帆 《医学研究杂志》2017,46(8):185-187,168
目的 探讨节段设计原则在小切口入路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面部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6年4月在笔者医院诊治的颌面部骨折患者17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72例,两组都给予小切口入路坚固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在术前设计中遵循节段设计原则,其他手术过程同对照组。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骨折均为Ⅰ期愈合;术后3个月,在总有效率上,观察组达到98.0%,对照组达到8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感染、面神经损伤、涎瘘、螺钉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率为3.0%,对照组为20.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咬合关系与张口正常率分别为99.0%和98.0%,对照组为93.1%和90.3%,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节段设计原则在小切口入路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面部骨折的应用具有很高的成功率,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咬合关系与张口正常率,是治疗颌面部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