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李杰文  肖立军  刘俊 《重庆医学》2013,(22):2657-2659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接骨术(MIPO)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功能及影像学效果。方法 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因胫骨平台移位性骨折接受MIPO技术治疗的4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平均年龄为(40±14)岁,其中年龄小于或等于45岁者28例,大于或等于60岁者4例;男35例,女6例。随访中,通过Rasmussen解剖复位及功能评分系统考察患者的功能效果,并考察基于患者年龄的Rasmussen评分优良率差异。结果所有病例骨折均获愈合。1例(2.4%)术后出现迟切口浅表感染,其余病例均未出现手术部位的感染情况。在术后12个月随访时,平均Rasmussen解剖复位评分为(15.1±2.2)分;功能评分为(25.3±3.2)分。平均膝关节活动范围为118°±10°。根据Rasmussen解剖复位评分,优10例,良28例,差3例。38例复位优良的病例中27例(71%)的年龄小于或等于45岁;而3例复位不佳的病例中2例(67%)的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P=0.019)。根据Rasmussen功能评分,优18例,良19例,差4例。功能效果良好的37例患者中27例(73%)的年龄小于或等于45岁,而功能效果较差的4例患者中3例(75%)的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P=0.003)。结论胫骨平台骨折采用MIPO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率低,老龄是导致其效果不佳的一项重要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微创钢板接骨术(MIPO)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切开复位术组和观察组,各35例。切开复位术组实施传统切开复位术,观察组实施MIPO。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膝关节功能及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跛行、交锁、不稳定、疼痛、肿胀、上楼、支持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手术时间、留置管引流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膝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Rasmussen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使用MIPO改善膝关节功能效果显著,疗效更佳,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微创钢板接骨术(MIPO)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62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实施MIPO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和膝踝关节功能Johner-Wruhs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O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优于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2月该科行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22例患者的病史资料,术后均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 所有患者骨折手术切口均为一期愈合,无延期关闭切口病例.术后平均消肿时间为(2.2±0.6)d,术后8~10周开始出现骨痂.骨折愈合的平均时间为(14.7±1.1)周,无成角畸形,明显旋转或短缩超过1 cm者.未发现皮肤坏死、感染、骨外露等并发症.根据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优者共15例(68.18%),良者共6例(27.27%),中者共1例(4.55%),无预后为差者,该研究中的整体优良率为95.45%.结论 采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能很好的同时满足微创以及生物学固定的理念,固定效果较好,预后的整体优良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冯阳阳  刘向栋  武政  路喻清 《海南医学》2016,(13):2201-2203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接骨术联合高压氧治疗成人胫骨骨折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共96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微创钢板接骨术,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于术后1 d开始,1次/d,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骨折区骨密度水平及临床疗效;应用中文版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期间对照组脱落1例,实际完成47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7.92%(47/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8%(3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疼痛消失时间分别为(5.14±0.59)个月和(4.20±0.49)个月,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04±0.71)个月和(5.07±0.57)个月,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骨密度分别为(0.546±0.059) g/cm2和(0.734±0.078) g/cm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421±0.052) g/cm2和(0.506±0.055) g/cm2,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2个月,观察组SF-36量表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创钢板接骨术联合高压氧治疗成人胫骨骨折可明显促进骨折愈合和疼痛消除,提高骨折区骨密度和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6.
张克飞 《中外医疗》2016,(20):90-91
目的:研究微创接骨术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4例胫骨 Pilon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抽签顺序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观察组接受微创接骨术联合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将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为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1例切口感染、1例骨髓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对照组发生3例骨折畸形、2例切口感染、1例骨髓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骨 Pilon骨折应于微创接骨术联合锁定钢板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PPO)治疗胫骨远段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治疗胫骨远段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5年4月~2008年6月应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43例患者,AO分型:A型21例,B型16例,C型6例;平均年龄38岁。在胫骨内侧建立隧道,LC—LCD放置在胫骨内侧深筋膜与骨膜间,骨折采用间接复位,6~8个螺钉固定LC—LCD。结果:本组所有病例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9个月),骨折无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无内固定物断裂,平均临床愈合时间3.2个月。结论: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是治疗胫骨远段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黄新光  曾令明 《吉林医学》2011,(18):3772-3772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微创接骨板治疗法与传统切开复位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治疗的5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选取其中28例采用经皮微创接骨板治疗(治疗组);其余28例采用传统切开复位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最后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微创组平均切口长6.29 cm,平均出血量33.92 ml,术后随访1~3年,膝关节功能依照Rasmussen评分标准,功能优良率为92.9%(26/28);观察组平均切口长14.63 cm,平均出血量118.20 ml,膝关节功能依照Rasmussen评分标准,功能优良率为82.1%(22/28)。结论:经皮微创接骨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较小、腿部肿胀较轻、术后疼痛感较小、外观疤痕较少、腿部功能恢复较快、复位和固定效果优良等诸多特点,如果病情符合,建议优先采用此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PPO)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86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微创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治疗,微创组患者予以MIPPO结合LCP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消肿时间、住院时间、愈合时间以、术后6个月的治疗效果(Johnner-Wruhs胫骨干骨折疗效评级标准)以及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消肿时间、住院时间和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6个月时,微创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79.07%(34/4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5.81%(24/43)(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为9.30%(4/4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72.09%(31/43)(P0.05)。结论 MIPPO结合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对患肢预后愈合有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应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应用MIPPO技术联合LCP治疗2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通过临床及影像学两方面对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功能及并发症等进行评估。结果:20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10~22个月)。20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平均骨性愈合时间16周;无螺钉松动或断裂,无内固定失效发生。2例(10%)患者发生成角畸形愈合(<7°);6例(30%)患者出现轻微跛行;4例(20%)患者患侧踝关节活动度较对侧减少20°以上;3例(15%)患者未能恢复受伤前工作;1例(5%)患者发生晚期感染,经治疗后痊愈,按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3例,良4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85%。结论:MIPPO技术联合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2009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3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3例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定结果优良率为91.3%。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切口Ⅰ期愈合,而且所有患者患膝的正常力线及骨性稳定得到恢复。结论: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显著,骨折愈合好,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2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24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24个月,平均12个月。按Merchant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优4例(16.6%),良12例(50%),中6例(25%),差2例(8.4%)。结论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适用范围广,固定稳固,预后好,术后并发症少,可以作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较佳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3.
余坤民  潘斌文 《海南医学》2012,23(19):31-33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价值及优越性,寻找影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72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与传统钢板治疗(对照组)的临床效果,将患者性别、受伤原因、受伤类型等资料纳入研究,探讨影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为66.6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受伤类型、骨折分型、膝关节周围合并伤、复位质量及手术时机为影响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受伤类型、复位质量、骨折分型为影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可作为目前治疗复杂胫骨平台的一种最佳治疗方案;受伤类型、复位质量、骨折分型会影响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0年1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2例设为观察组,将同期在我院接受暴露双钢板治疗的患者34例设为对照组,手术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术后随访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少、骨折愈合速度快、负重时间短,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1年的随访显示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1.2%和75.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能够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术后的恢复,利于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MIPPO)与传统切开有限接触加压钢板(LC-DCP)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胫骨骨折病人随机分为两组,MIPPO组37例采用微创经皮插入钢板治疗,LC-DCP组34例采用传统切开有限接触加压钢板固定治疗。按Johner-Wuhs方法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MIPPO组骨痂形成时间平均6.4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2.8周;LC-DCP组骨痂形成时间平均8.2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7.2周,MIPPO组优良率81.1%,LC-DCT组优良率73.1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固定符合生物接骨原理,有利于骨折愈合,治疗胫骨骨折避免了传统方法的弊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44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踝关节功能评分和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7%,与对照组的1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患者术后12个月踝关节功能评分较术后1个月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1个月与术后12个月的踝关节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2个月的治疗优良率为95.7%,对照组为9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有效,并发症也比较少,可以很好地缓解踝关节功能,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关节镜联合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n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IPPO治疗组(观察组)和普通切开复位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愈合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个月、4个月时观察组Rasmussen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联合MIPPO能减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手术创面,具有微创治疗的优点,还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加速患者骨折的愈合,有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与Henry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3月~2012年10月收治的46例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23例。实验组接受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对照组接受Henry入路钢板内固定,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及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37.83±2.96)mL、(37.52±10.17)min vs(53.24±7.61)mL、(66.32±9.95)min;t=9.051、9.708,P=0.000、0.000],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13.0%vs8.7%;χ2=1.247,P=0.264);实验组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半年腕关节主动活动度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7.83±1.17)周,(71.92±7.31)°、(65.46±4.35)°、(81.59±4.72)°、(77.35±6.01)°vs(7.72±1.08)周,(71.25±6.83)°、(64.26±4.92)°、(80.62±4.88)°、(76.23±5.81)°;t=0.331、0.321、0.876、0.685、0.643,P=0.742、0.750、0.386、0.497、0.524],而术后半年实验组DASH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6.21±2.34 vs 10.86±4.18;t=4.655,P=0.000)。结论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出血少、时间短的优势,术后患者的主观满意程度较高,但对于部分骨折分型,仍需要采用Henry入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7年6月到2010年6月间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32例进行分析。骨折按Schatzker分型标准,Ⅳ型16例、Ⅴ型12例、Ⅵ型4例均采用解剖型钢板,松质骨螺钉固定,骨缺损者给予人工骨或自体髂骨植骨。结果:3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8个月,平均20个月,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按HSS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估,优21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6%。结论: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方法可靠,术后并发症较少。骨折的解剖复位、骨缺损处的合理并有效植骨、稳定的内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