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目的 了解宁波市江北区成蚊密度、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情况,为制定蚊媒疾病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2020年每年4—11月,采用诱蚊灯法对江北区15处监测点进行成蚊密度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蚊密度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共捕获雌蚊1 608只,其中淡色库蚊为优势种,占捕蚊总数的74.13%。成蚊密度高峰期为7—9月,2019年7月成蚊密度最高,达11.17只/(灯·夜)。每年不同生境均以牲畜棚密度最高,平均成蚊密度为6.10只/(灯·夜)。蚊密度与月平均气压(β=0.236,P=0.034)、月平均温度(β=1.330,P=0.001)、月平均湿度(β=-0.776,P=0.005)、月平均风速(β=-1.019,P=0.001)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本掌握了江北区成蚊密度、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情况,可有效指导蚊虫防制;另外,气压、温度、湿度、风速对蚊密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武汉市2006-2009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媒介的种群变化和季节消长,为开展乙脑和蚊虫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诱蚊灯法。结果 2006-2009年捕获蚊类1科4属6种,共48097只,三带喙库蚊为优势种,占捕蚊总数的78.1%。全区成蚊密度季节消长明显,活动高峰一般在6-7月;1-3月和11-12月成蚊活动较少。结论三带喙库蚊为黄陂区优势蚊种,季节消长明显,初步推断三带喙库蚊为黄陂区乙脑的主要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广安市成蚊种群密度分布及消长规律,为制订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诱蚊灯法,将诱集的成蚊乙醚麻醉处理后进行分类鉴定和统计。结果全年共诱集成蚊25490只,蚊虫总密度为13.28只/灯.h。其中以7月份蚊密度为最高,密度达61.81只/灯.h;致倦库蚊和三带喙库蚊为广安市优势种群;农村牲畜棚为成蚊主栖息繁殖场所。结论开展蚊类防制应以环境治理为主,并结合种群特点和密度消长规律进行科学防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自贡市2011-2012年成蚊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情况,为蚊虫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诱蚊灯法,用Excel2003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 2年捕获蚊虫共20 069只,属1科2亚科4属5种,致倦库蚊3 059只(15.24%),三带喙库蚊14 021只(69.86%),白纹伊蚊和中华按蚊分别占0.05%(11只)和2.87%(575只),骚扰阿蚊2 403只(11.97%),城市和农村蚊虫构成一致。2011-2012年城区年均蚊密度分别为0.27、0.22只/灯/h,农村年均蚊密度分别为13.39、11.99只/灯/h。2011、2012年密度高峰分别在5、6月。结论三带喙库蚊为全市优势种,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无明显变化,5~10月可有针对性地开展蚊虫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内江市建城区范围内蚊虫监测,掌握内江市蚊虫的季节消长、种群构成及生境构成情况,为制定蚊类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诱蚊灯法,对内江市建城区范围蚊情况进行监测,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内江市监测点累计捕获蚊11 667只,平均蚊密度为6.08只/(灯·h);蚊密度季节消长曲线为双峰形,且分别在5、7月达到高峰;以嗜人按蚊(37.92%)和三带喙库蚊(30.85%)为优势蚊种,其主要存在于牲畜棚和农户;另外,不同生境环境优势蚊种不同,居民区、公园和医院以致倦库蚊为主,农户以嗜人按蚊为主,牲畜棚以中华按蚊为主。结论内江市以嗜人按蚊和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其主要生境为牲畜棚和农户。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武汉市2006-2009年成蚊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情况,为蚊虫及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诱蚊灯法。结果 4年捕获蚊虫1科4属6种,共151 116只,城区致倦库蚊为优势种,占城区蚊虫总数的99.9%,农村三带喙库蚊为优势种,占农村蚊虫总数的62.3%。每年季节消长情况相似,密度高峰一般在6~8月;1~3月和11~12月成蚊密度很低,4年平均密度指数呈递减趋势。结论致倦库蚊为城区优势种,三带喙库蚊为农村优势种,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无明显变化,全市4~10月可开展蚊虫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厦门市2009—2012年蟑螂的种群、密度和季节消长,为蟑螂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粘蟑纸法,从2009—2012年对全市5种环境类型中的蟑螂进行连续监测,登记粘捕到的蟑螂种类、雌雄成虫和若虫数,同时记录回收的粘蟑纸总数和粘蟑纸数,计算蟑螂密度和侵害率。结果 4年共捕获德国小蠊、美洲大蠊、澳洲大蠊3种计12 413只,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总数的97.00%;全市蟑螂密度为2.16只/张,宾馆、餐饮、农贸市场、医院和居民区密度分别为3.76只/张、2.87只/张、2.72只/张、0.44只/张、0.29只/张;一年四季活动,5—11月密度均较高。结论应充分利用季节和气候变化规律对蟑螂消长的影响,结合环境治理开展蟑螂密度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掌握淮安市特殊监管区成蚊密度、种群构成及消长规律,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CO2诱蚊灯法,将诱集的成蚊在冰箱冻死后进行分类鉴定和统计.结果 2014年5月至10月共诱集成蚊2 170只,蚊类总密度为10.9只/(台·小时),淡色库蚊为绝对优势种群;场站存储仓库为成蚊主要栖息繁殖场所.结论 开展蚊类防治应以环境治理为主,并结合种群特点和密度消长规律进行科学防治.  相似文献   

9.
中华按蚊(An.sinensis)和淡色库蚊(Cu.ipienspallens)是我国疟疾和丝虫病的重要媒介生物,三带喙库蚊(Cu.aeniorhynchus)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媒介,于2000年4-11月,笔者在浦镇地区室内进行了蚊虫季节消长的观察,并与媒病的发病动态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了解攀枝花市不同生境蚊类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方法按《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要求,采用诱蚊灯法诱捕成蚊,并对捕获蚊虫进行分类鉴定。结果 2009-2013年共布诱蚊灯1 200盏,累计捕获蚊虫1科4属5种5 892只,年平均密度为0.42只/(灯·h);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占64.69%,骚扰阿蚊17.20%、三带喙库蚊10.43%、白纹伊蚊3.96%、中华按蚊3.71%;全年每月均有蚊虫活动,4-9月密度达到峰值,9月以后开始下降;不同环境类型成蚊密度以公园为最高,达0.54只/(灯·h),其次依次为居民区、牲畜棚、农户和医院。结论攀枝花市蚊种群密度特征和季节消长规律揭示了近年来环境干预的良好效果,建议今后仍要持之以恒地开展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海南省城区蚊虫种群分布、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为蚊媒相关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2年1—12月采用夜间灯诱法在海南省18个市(县)城区开展逐月监测。结果海南省城区蚊虫种类较为丰富,共捕获40448只,隶属4属10种,以致倦库蚊(46.88%)为优势蚊种,全年监测成蚊密度为1.17~4.86只/(h·灯),平均密度为2.82只/(h·灯),蚊虫的季节消长曲线呈单峰型,高峰出现在4—5月。结论初步掌握了海南省城区蚊虫种群分布、密度、季节消长等情况,为进一步开展系统监测、蚊虫防治和蚊媒疾病预防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和掌握辽宁省蚊虫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为制定蚊虫防制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辽宁省14个市共设立100个蚊虫监测点,采用诱蚊灯法,分别开展农村和城市蚊虫监测。结果2010-2012年共捕获蚊虫67 034只,平均蚊密度为8.12只/(灯·h),淡色库蚊和刺扰伊蚊为优势蚊种,分别占捕蚊总数的44.4%和32.9%。不同生境蚊密度为牲畜棚〉农户〉公园〉医院〉居民区。辽宁省蚊虫密度季节消长明显,活动高峰一般在8-9月,5-6月和10月蚊活动较少。结论初步掌握了辽宁省蚊虫密度、种类、季节消长情况,为蚊虫防治以及蚊媒疾病的预防奠定了基础。建议加强蚊虫高峰季节前的控制,加强对蚊虫及其传播疾病的长期监测、预警、控制对策和措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和掌握滁州市蚊虫的常见种类、密度和季节消长规律,为有效防控蚊媒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11 - 2016 年滁州市采用人工小时法获得的成蚊密度监测数据,分析不同生境、月份、年度蚊虫密度监测结果。结果 2011 - 2016 年共捕获蚊虫8 177只,淡色库蚊为优势种,占捕蚊总数的96.06%,其次是白纹伊蚊(2.87%);捕获蚊虫总密度为9.46只/人工小时,蚊虫年平均密度在2011 - 2013 年间呈下降趋势,但2014 年密度开始逐渐回升,2016年蚊虫密度与2011年相比下降了22.34%;不同生境中,蚊虫密度最高的为城郊结合部居民区,其次为城区居民区和牲畜棚,农户最低,密度依次为 12.27、10.00、9.46和6.00 只/人工小时;各监测点捕获蚊虫总密度季节消长趋势呈双峰曲线,最高峰在6月,次高峰在9月。结论 2011 - 2016年滁州市蚊虫密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在2014年后有所回升,应加强蚊虫防治工作。蚊虫密度监测结果和季节消长变化趋势可有效指导城市蚊虫防治工作,应将蚊虫密度监测结果和虫媒传染病进行关联分析,为防治蚊媒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调查掌握福田保税区蚊类种群构成、密度分布、季节消长等本底资料,为防控蚊类媒介传染病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国境口岸蚊类监测规程(SN/1300-2003)制定调查方案,采用人工诱蚊法。结果此次调查共捕获成蚊1462只,2属3种。其中,致倦库蚊为优势种,构成比占:48.6%;其次,白纹伊蚊构成比占:39.1%;再其次,三带喙库蚊构成比占:122%。蚊类平均密度为6.8只/人工小时。季节消长情况:常年有蚊类活动,7-9月份为高峰期,白纹伊蚊3月下旬开始活跃。结论此次调查发现:7-9月份为蚊类密度高峰期,特别是白纹伊蚊。在蚊类高峰期前应及时有效开展灭蚊工作,防控蚊类媒介传染病流行。  相似文献   

15.
2001—2006年上海市宝山区鼠密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掌握上海市宝山区鼠类种群结构的动态变化和季节消长规律,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理2001--2006年宝山区鼠情监测的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6年中共捕获鼠类5种233只,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小家鼠为常见种。城区以褐家鼠为主,农村地区则以小家鼠为主。宝山区鼠密度在3—4月和9—10月呈现2次高峰。结论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分别开展一次突击性灭鼠活动,农村地区应以小家鼠为主,城市地区则以褐家鼠为主,有针对性地分别选择杀灭及适口性好的毒饵和投饵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和掌握北京市顺义区蚊虫密度及其季节消长规律,为制定蚊虫防制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CO2诱蚊灯法。结果 2005-2008年共捕获蚊虫3019只,平均蚊密度为6.99只(/灯·h),淡色库蚊为优势蚊种。2005-2008年顺义区蚊密度年际间消长呈单峰型曲线,高峰值出现在2006年。不同生境蚊密度为公园〉居民区〉医院。对2005-2008年逐月密度分析,蚊类在7月左右出现高峰。结论基本摸清了顺义区蚊虫的种群密度和季节消长规律,为今后开展有效的蚊虫防制提供了参考。建议加强蚊虫高峰季节前的控制,加强对蚊虫及其传播疾病的长期监测、预警、控制对策和措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南昌市西湖区病媒生物的种群密度和季节消长情况,为病媒生物及媒介生物性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有效防治措施.方法 成蚊密度调查采用灯诱法,蝇密度调查采用笼诱法,鼠密度调查采用夹夜法,蟑螂密度调查采用粘捕法.结果 2010~2012年共捕获蚊虫6 763只,平均蚊密度为2.62只/(灯·小时),主要为致倦库蚊(占90.61%)和三带喙库蚊(占6.66%);捕获蝇类186只,平均蝇密度为1.02只/笼,主要为家蝇(占33.75%)、丝光绿蝇(占17.5%)、市蝇(占13.75%)、铜绿蝇(占12.5%)和大头金蝇(占10.00%);捕获蟑螂类9 955只,平均密度为4.83只/张,均为德国小蠊;捕获鼠类64只,平均鼠密度为1.66%,主要为褐家鼠(占95.65%)和小家鼠(占4.35%).结论 致倦库蚊、家蝇、德国小蠊、褐家鼠为优势种;4月为蚊类活动高峰期;蝇类在5~10月,呈现4个活动高峰,以8月最高;蟑螂在5、7月呈现2个活动高峰,以7月最高;鼠类受春秋季灭鼠影响,季节性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和掌握北京市蚊虫密度监测情况,分析不同环境蚊虫孳生变化趋势,为城市蚊虫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成蚊密度监测采用二氧化碳诱蚊灯法和诱蚊诱卵器法,蚊幼虫密度监测大型水体采用勺捕法,小型积水(容器)采用吸管法.结果 北京市2010-2012年共捕获成蚊37 603只,其中淡色库蚊为优势种,占捕蚊总数的95.26%,其次是白纹伊蚊占4.62%;季节消长曲线显示,成蚊密度高峰期为7-8月;不同环境中公园绿地成蚊密度最高,其他依次是居民区、医院和旅游景点.蚊幼虫季节消长曲线显示,大型水体和小型积水(容器)蚊幼虫密度高峰期均为6-7月;不同环境中居民区蚊幼虫阳性率最高,其他依次为建筑工地、下水道和大型水体.结论 蚊虫密度监测结果和季节消长变化趋势可有效指导城市蚊虫防制,同时应关注蚊幼虫孳生地和密度变化情况,并将蚊密度结果和蚊媒传染病进行关联分析,为城市蚊虫和蚊媒病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全面掌握铜川市陈炉镇景区蚊媒分布情况,分析蚊媒危害程度,为科学防制提供依据。方法成蚊调查采用诱蚊灯法和人帐诱法,幼虫检查民居外环境容器积水的阳性率,计算容器指数、房屋指数、百户指数评价幼虫密度。结果诱蚊灯法蚊密度为0.0874只/(灯·h),成蚊密度7月最高为0.2018只/(灯·h)。各环境中以农家乐成蚊密度最高,为0.1429只/(灯·h);其次为民居,为0.1078只/(灯·h)。帐诱法蚊密度为7.4419只/(帐·h),成蚊密度以8月最高,为30.6000只/(帐·h)。民居容器指数平均为14.48%,以8月最高(21.87%),房屋指数为35.88%,百户指数为76.08%。结论陈炉镇风景区环境中存在大量伊蚊孳生地,主要以各种储水容器为主,而且白纹伊蚊密度较高,应落实积水清除措施,控制白纹伊蚊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