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分析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为手术切口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220例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手术感染发生率、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手术切口感染与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手术类型等因素相关。结论:加强术前检查、术中管理及术后护理,可降低切口感染风险;加强手术室管理,可提升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为制定相应护理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将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3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未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相关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季节、合并基础病、切口类型、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统计显示,手术时间、合并基础病、切口类型及手术季节是更具有独立作用的高危因素。结论:分析诱发感染的高危因素,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预防措施,对于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和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患者1260例,对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年龄、手术切口污染情况、合并糖尿病、术中切口保护不当、手术性质,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等,依据手术切口感染原因进行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论:通过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的总结和分析,并且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可有效的预防和避免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显著提高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因此对手术切口感染的有效控制,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探讨其对应的护理对策。方法:从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200例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统计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并对其手术室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实施对应的护理对策。结果:①本组患者共有9例出现切口感染,发生率为4.50%。②经比较,急诊手术、手术时间、参院人员和接台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未感染,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经Logistic回归分析,急诊手术、手术时间、参院人员和接台手术是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诊手术、手术时间、参院人员和接台手术是导致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通过实施对应的护理策略是降低感染率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腹部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于湖北省武穴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腹部手术的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62例)和非感染组(86例)。分析腹部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独立危险因素,制定护理对策。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重指数(BMI)、血红蛋白(Hb)水平、手术时间、基础疾病、腹部手术史、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手术时间、接台手术、急诊手术是腹部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BMI≥25 kg/m2、Hb<10 g/L、有基础疾病、有腹部手术史、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手术时间≥120 min、接台手术、急诊手术是腹部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60岁、BMI≥25kg/m2、Hb<10 g/L、有基础疾病、有腹部手术史、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手术时间≥120 min、接台手术、急诊手术是腹部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普外科患者腹部切口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普外科行剖腹手术的患者资料,探讨腹部切口感染的护理对策。结果:248例患者中共有12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感染率为4.84%。结论:对于患者存在高龄、合并糖尿病、营养不良或肥胖以及不可避免的术后激素应用,应针对具体的危险因素做好积极的预防工作,而对于已经存在腹部切口感染的患者,应该积极科学的处理切口,做好患者心理护理,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分析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手术室因素,并探讨具体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该院于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2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象,对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手术室因素进行分析,并将患者随机均分作常规组与预防组,常规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干预,预防组患者则接受预防护理,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切口感染情况进行观察.结果:预防组患者护理后的手术切口感染例数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与手术室因素有密切联系,预防护理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引起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骨科手术治疗的1 560例患者,对切口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原因并且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2011年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43%,2012年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为0.97%,总的感染率为1.22%。手术切口感染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在58月份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16%,18月份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16%,14月份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为0.45%,94月份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为0.45%,912月份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07%。手术时间与切口感染率间呈正相关。结论: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原因与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手术月份等因素密切相关,针对性预防护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50例普外科手术合并切口感染作为研究对象;按1∶1选择同期50例无切口感染的普外科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术前、术中、术后等可能影响切口感染因素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年龄平均(59.12±13.76)岁、存在不良心理反应40.00%、体质量指数(BMI)(25.02±1.14)kg/m2、手术时间(130.23±17.45)min,高于对照组的(51.40±14.21)岁、22.00%、(23.13±0.92)Kg/m2、(102.18±15.23)min;血红蛋白(Hb)(96.26±11.78)g/L低于对照组的(113.26±14.26)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引起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手术切口的感染问题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必须要针对患者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实施护理干预措施,避免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将行剖宫产术的2 0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和对照组1 958例(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对两组进行相关因素调查分析,对比分析调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的肥胖、血红蛋白减少和基础性疾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胎膜早破、手术时间、检查次数等方面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羊水污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成剖宫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很多,要通过有效的护理对策,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分析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 收集2015年2月~2017年1月90例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并随机分组.普通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预见性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抗生素使用时间、用药费用;护理前和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的差异,并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预见性组患者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普通组(P<0.05);预见性组抗生素使用时间、用药费用少于普通组(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预见性组生活质量情况改善幅度更大(P<0.05).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主要有:手术时间过长、高龄、肥胖、住院时间长、围术期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等.结论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较多,包括手术时间过长、高龄、肥胖、住院时间长、围术期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等,通过预见性护理措施的实施,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减少抗生素用量和医疗费用,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剖宫产切口感染发生的原因及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产科住院行剖宫产术并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产妇87例作为观察组,与同期产科住院行剖宫产术的未发生感染产妇87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引起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各项指标差异性显著,引起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包括:肥胖、基础性疾病、血红蛋白减少、胎膜早破、手术时间延长、阴道检查和肛检频率过高。结论应做好相应护理措施预防和控制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对发生感染的患者采取相应的抗感染对策,以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引起骨科一类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2 678例患者的切口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010年1月-2011年12月共发生13例骨科一类切口感染,感染率为0.49%,2010年感染率为0.54%,2011年感染率为0.44%。结论:骨科一类手术切口感染与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手术月份、围手术期用药、基础疾病、受伤程度等密切相关,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来控制切口感染危险因素是降低骨科一类手术切口感染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将2010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60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入组600例患者中共计70例手术切口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1.7%。手术切口类型、患者年龄、未使用聚维酮碘冲洗切口以及手术时间均是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Ⅰ类切口发生感染的概率较低,与Ⅱ、Ⅲ类切口感染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年龄低于60岁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老年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概率更高;手术用时越长,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概率越高,二者具有高度相关性(P<0.05)。结论感染是外科手术中不容忽视的危险因素,普外科手术医师应务必加强无菌操作理念,认真遵循无菌操作规程,做好手部卫生清洁工作,对感染管理制度加以完善,缩短手术治疗时间,严格限制探视次数与人员流动性,从多方着手切实降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姜欣梅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6):146-146
目的:分析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普外科2011年6月-2013年6月接收的1098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的回顾分析,总结引起术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患者中出现切口感染45例,占4.10%。高龄、手术时间、肥胖、糖尿病、切口类型等均是引发术后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结论:针对切口感染的具体原因实施对应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