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利钠肽对兔心肌梗死后梗死周边区缝隙连接蛋白43(Cx43)重构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兔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梗死组(MI组),心肌梗死后人重组脑利钠肽(recombinan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干预组(rh BNP组)。rh BNP组自术后即刻给予rh BNP(0.01μg/kg/min)持续静脉泵入24 h;MI组、Sham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持续静脉泵入。术后8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进行电生理实验;用免疫荧光结合激光共聚显微镜技术检测Cx43的分布及表达。结果 MI组较Sham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减低(P<0.01),rh BNP组较MI组LVEF提高(P<0.05)。MI组较Sham组QT离散度明显延长(P<0.01),rh BNP干预后QT离散度缩短(P<0.05)。Sham组的Cx43荧光斑分布较均匀,MI组梗死灶周Cx43的数量较Sham组明显减少,且分布紊乱,rh BNP组梗死灶周Cx43数量增加,不均一分布的程度减轻。结论脑利钠肽能够改善心肌梗死后Cx43的重构,这可能是脑利钠肽抑制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一个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对大鼠心肌梗死(心梗)后梗死周边区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的影响。方法: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0只)、心梗组(30只)和美托洛尔组(30只),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制备心梗模型,美托洛尔组给予美托洛尔5mg/(kg.d)灌胃,心梗组给予安慰剂。手术8周后,测量梗死周边区心室颤动阈值(室颤阈值)。用蛋白印记分析和RT-PCR分别观察心梗后梗死周边区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磷酸化的蛋白质及总量表达和mRNA表达的变化;免疫荧光法观察梗死周边区Cx43的分布。结果:8周后,美托洛尔组室颤阈值高于心梗组[(11.0±2.65)V比(7.1±4.1)V,P<0.05],美托洛尔组Cx43磷酸化的蛋白质及总量均显著高于心梗组,Cx43mRNA的表达也明显高于心梗组。Cx43的密度和分布均显著高于心梗组。结论:美托洛尔能显著改善梗死周边区缝隙连接重构,这可能是美托洛尔能够抑制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一个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肽酶抑制剂(VPI)Omapatrilat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胚胎基因(αMHC、βMHC、SKACT)的表达以及对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MI)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梗死组(MI组)和VPI(Omapatrilat)干预组(MI+VPI组)。术后24hMI+VPI组大鼠给予Omapatrilat40mg/(kg·d),Sham组和MI组饲普通饮水。术后4周压力传感器记录左室血流动力学改变;Masson氏染色测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及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逆转录聚合酶链(RT-PCR)检测心肌组织胚胎基因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MI组αMHC mRNA表达明显降低,βMHC、SKACT mRNA表达显著上调,非梗死区胶原沉积及全心重量指数、左室相对重量增加;VPI药物干预组上调MI后受抑制的αMHCmRNA表达及减少βMHC、SKACT mRNA表达,且非梗死区胶原沉积及全心重量指数、左室相对重量均较MI组明显降低。结论:Omapatrilat抑制大鼠心肌梗死后的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其作用可能与调节胚胎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迷走神经刺激对大鼠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缺血时刺激迷走神经对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其潜在的机制。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作为心肌缺血组(MI,n=25)、缺血+迷走神经刺激组(MI-VS,n=25)、缺血+迷走神经刺激+阿托品组(MI-VS-Atr,n=25)和假手术组(SO,n=20)。心电图监测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Western blot分析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的磷酸化蛋白及总量表达变化。RT-PCR分析Cx43 mRNA的表达变化。免疫荧光观察Cx43表达分布情况。结果:MI-VS组室速/室颤发生率(16.0%,4/25)较MI组(52.0%,13/25)显著降低(P<0.05)。冠脉结扎30 min后,与SO组相比,MI组磷酸化Cx43的比例明显减少(P<0.05);迷走神经刺激明显抑制了缺血所致的Cx43脱磷酸化(P<0.05);而阿托品明显阻断了迷走神经刺激对磷酸化Cx43的保护作用。MI组Cx43 mRNA表达均较SO组显著减少(P<0.05);而MI-VS组Cx43 mRNA表达较MI组显著增加(P<0.05)。免疫荧光发现缺血能够诱导Cx43的分布发生改变,而迷走神经刺激能够抑制缺血引起的Cx43的分布改变。结论:急性心肌缺血时迷走神经刺激能够抑制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主要与迷走神经刺激抑制了Cx43的脱磷酸化及其分布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冠心病猝死伴心肌梗死时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的分布特征,探讨Cx43在冠心病伴心肌梗死的变化规律及其诊断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和图象分析技术,观察实验组冠心病猝死伴心肌梗死者心室肌梗死区、梗死区边缘和非梗死区Cx43分布情况。结果:冠心病猝死伴心肌梗死患者中不同心肌部位的缝隙连接蛋白Cx43阳性表达差异性较大,部分梗死中心区Cx43已完全消失,而部分梗死中心区Cx43有极少部分蛋白发生了重新分布;在梗死边缘带绝大部分Cx43已消失,只有极少数Cx43分布于心肌细胞侧-侧相接处;在非梗死处心肌基本正常,但细胞闰盘的Cx43阳性严重崩解破坏,而重新分布于细胞侧-侧相接处。结论:冠心病猝死伴心肌梗死时心肌梗死病灶及其邻近区域Cx43的数量及分布的高度不均一性是发生猝死性心律失常的结构基础,同时表明在诊断冠心病猝死伴心肌梗死时,脱磷酸化Cx43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奥美沙坦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发展及对心肌梗死区连接蛋白43的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 60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20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组(MI组)20只和急性心肌梗死+奥美沙坦组(OM组)20只。超声心动图评价大鼠心脏功能,应用程序性电刺激检测大鼠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并测定各组大鼠心肌梗死边缘区和非梗死区连接蛋白43的m 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MI组相比,奥美沙坦可以改善心功能(t=1.85,P0.01),减少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t=1.59,P0.05);OM组心肌梗死边缘区和非梗死区连接蛋白43的m RNA表达量高于MI组(t=1.48,1.52,P0.05),而其蛋白的表达量也在梗死边缘区高于MI组(t=1.45,P0.05)。结论奥美沙坦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后大鼠心功能,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这些可能都与奥美沙坦上调梗死边缘区和非梗死区连接蛋白4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中药(生脉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大鼠室颤阈值、心脏大小、心肌梗死百分比及心肌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0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组和卡托普利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建立MI模型,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于造模成功后第2天开始给予相应药物治疗,疗程为1个月。治疗结束后,采用在体心脏电刺激法检测心脏室颤阈值,称取全心质量后计算心脏质量指数(全心质量/体质量),图像分析测量左室内径和心肌梗死百分比,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心肌Cx43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Cx4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室颤阈值显著降低,心脏质量指数和左室内径明显增大,心肌Cx43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组和卡托普利组室颤阈值显著提高,心脏质量指数、左室内径和心肌梗死百分比均明显减小(P〈0.05或P〈0.01)。益气活血组Cx43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或P〈0.01),而卡托普利组仅Cx43蛋白表达的光密度均值和综合光密度均值有明显的提高(P〈0.05)。益气活血中药提高MI大鼠心肌Cx43mRNA和蛋白表达的作用优于卡托普利(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能提高MI大鼠心脏室颤阈值,其机制与改善MI后心脏结构重构和减轻心肌Cx4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后大鼠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和心室重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大鼠心脏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和IL-10基因表达和心室重塑的关系。方法:大鼠分2组,①假手术组(Sham),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②心肌梗死组(MI):结扎LAD。动物笼养4周,作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结构和功能;然后处死大鼠,取出心脏,沿乳头肌等分为二,一半用RT-PCR法测定心脏细胞因子mRNA表达,另一半用Westernblot测定细胞因子蛋白生成量。结果:超声心动图显示,同Sham组相比,MI组LVEDd显著增加、FS和EF明显降低(P均<0.01)。Sham组上述细胞因子均无明显表达,MI组TNF-α,IL-1β,IL-6和IL-10mRNA表达和蛋白产生均显著高于Sham组(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致炎症细胞因子蛋白表达同LVEDd呈正相关,而抗炎症细胞因子蛋白表达同LVEDd呈负相关。结论:AMI后大鼠心脏内致炎症细胞因子和炎症保护因子IL10都升高,炎症细胞因子参与了AMI后的心室重塑。  相似文献   

9.
犬陈旧性心肌梗死时连接蛋白43的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陈旧性心肌梗死时心肌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的分布特征。方法:结扎犬冠状动脉造成心肌梗死,术后恢复40-50d,用改良的免疫细胞化学法显示心肌梗死区,边缘带及非缺血区Cx43的分布,半定量分析不同部位Cx43的分布密度。结果:与正常心肌相比,梗死病灶及其邻近区域Cx43的分布出现明显紊乱:梗死中心区Cx43完全消失;边缘带Cx43呈现不均匀消失,少量Cx43分布于岛状或半岛状尚存活的心肌;心肌细胞端-端相接处的Cx43严重消失,而细胞侧-侧相接处的Cx43仍有部分存在。非缺血区Cx43的密度和分布与正常心肌相比无明显改变。结论:陈旧性心肌梗死时Cx43的数量和分布呈现高度不均一性,尤其在边缘带Cx43的分布特点是形成局部传导阻滞和折返性心律失常的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上缝隙连接蛋白(Cx)43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 2018年1月~2018年6月期间入住我科的初诊ACS患者40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2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 20例,选取2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受试者外周静脉血,分别提取血浆和单核细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和免疫比浊法(TIIA)检测血浆中白细胞介素(IL)-1β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运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 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BMCs中Cx4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UAP组患者外周血浆中 IL-1β及hs-CRP的含量均有明显升高(P<0.001),PBMCs中Cx43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也显著增高(P<0.001);AMI组患者外 周血浆中IL-1β及hs-CRP的含量较UAP组进一步升高(P<0.001及P<0.01);而AMI组患者PBMCs中Cx43 mRNA和蛋白的表 达量却较UAP组和对照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UAP和AMI患者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症激活,且Cx43 在两者 PBMCs中的表达量呈现相反的表达变化,提示Cx43可能在ACS不同类型发病中起到不同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持续新活素应用治疗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09年9月-2012年9月间接诊的85例ST段抬高的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n=42)与对照组(B组,n=43)。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新活素持续泵入48-72 h。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功能恢复状况及两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差别。结果 1住院期间持续新活素应用治疗(A组)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增加,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心率(HR)、NT-pro BNP降低,与对照组(B组)比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随访一年,A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LVEF值优于B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室壁瘤发生率和总死亡率无差别。结论在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中持续新活素应用,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对其左心功能的改善有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TGF-β1/Smads通路与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关系及辛伐他汀(simvastatin,Sim)干预的影响。方法清洁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建立心肌梗死模型组(MI,n=10)、假手术组(Sham,n=10)为对照组、辛伐他汀干预组(MI+Sim,n=10)和辛伐他汀自身对照组(Sim,n=10)。8周后测量各组大鼠血液动力学、心室重量/体重、非梗死区胶原含量、荧光定量RT-PCR检测梗死区和非梗死区转化生长因子(TGF)β1mRNA、Smad3 mRNA、Smad7 mRNA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和辛伐他汀干预组相比,MI组左室舒张末压、心室重量/体重、非梗死区胶原含量均增加,梗死区和非梗死区TGF-β1mRNA、Smad3 mRNA表达增加,而Smad7 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 TGF-β1/Smads传导通路参与心肌梗死后的心室重构过程,Smad3对心室重构有促进作用,而Smad 7对心室重构有抑制作用。辛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Smad3表达,促进Smad7表达,从而有效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TGF-β1/Smads通路在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中的作用及辛伐他汀(simvastatin,Sim)干预的影响。方法清洁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建立心肌梗死模型组(MI,n=10),假手术组(Sham,n=10)为对照组,辛伐他汀干预组(MI+Sim,n=10),辛伐他汀自身对照组(Sim,n=10)。8周后测量各组大鼠血液动力学,心室重量/体重,非梗死区胶原含量,荧光定量RT-PCR检测梗死区和非梗死区转化生长因子(TGF)β1mRNA、Smad3 mRNA、Smad7 mRNA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和辛伐他汀干预组相比,MI组左室舒张末压,心室重量/体重,非梗死区胶原含量均增加,梗死区和非梗死区TGF-β1mRNA、Smad3 mRNA表达增加,而Smad7 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 TGF-β1/Smads传导通路参与心肌梗死后的心室重构过程,Smad3对心室重构有促进作用,而Smad 7对心室重构有抑制作用。辛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Smad3表达,促进Smad7表达从而有效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4.
李志华 《当代医学》2010,16(31):51-52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测定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诊断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意义。方法检测健康对照组26例,ACS患者116例,其中ACS组再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5例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组31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组40例,应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其BNP浓度。结果四组受检者BNP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MI组BNP浓度高于UAP组(P〈0.05),STEMI组BNP浓度高于NSTEMI组P〈0.05,各疾病组血浆BNP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ACS患者血浆BNP浓度明显升高,检测ACS患者血浆BNP水平对疾病的预后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在大鼠心肌梗死时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厄贝沙坦逆转心室重塑的机制是否与PPAR-γ有关.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24 h后存活大鼠随机分成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组、厄贝沙坦(Irbesartan,Ire)组75 mg/(kg·d),另设假手术(Sham)组.6周后测定PPAR-γ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左室重量指数,心肌细胞横切面积,测定心肌胶原容积分数.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MI组大鼠心肌中PPAR一γ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左室重量指数增加,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增加,非梗死区胶原沉积明显,胶原比例增加.Ire组心肌中PPAR-γ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增高,左室重量指数降低,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减少,非梗死区胶原沉积减少.结论:PPAR-γ在大鼠心肌梗死时心肌细胞中的表达下调;厄贝沙坦可能通过上调并激活PPAR-γ逆转心肌梗死后左室重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钠尿肽(BNP)浓度与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心肌梗死初期脑钠尿肽浓度将132例急性心肌梗死分为两组,A组58例:BNP浓度〉100ng/L;B组74例:BNP浓度≤100ng/L。将两组冠脉造影结果及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多支血管病变48例(83%)、梗死相关血管近端病变42例(72%)、梗死相关血管为前降支37例(64%)、心力衰竭24例(41%)、严重心律失常16例(28%)、梗死后心绞痛14例(24%),左室射血分数(43±12)%,病死率14%。B组多支血管病变39例(53%)、梗死相关血管近端病变16例(22%)、梗死相关血管为前降支19例(26%)、心力衰竭9例(12%)、严重心律失常6例(8%)、梗死后心绞痛5例(7%),左室射血分数(52±9)%,病死率3%。两组分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钠尿肽浓度升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多支血管病变,梗死相关血管多为前降支,梗死相关血管多为近端病变,预后不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在大鼠心肌梗死模型上,观察辛伐他汀是否下调OPN mRNA及蛋白表达,及其与改善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和心脏功能的关系.方法 制备MI模型,予辛伐他汀干预.分为3组:Sim组、MI组及假手术组.4周后分别测定左、右心室质量指数,血流动力学指标,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运用免疫组化、RT-PCR方法检测OP...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血浆脑钠素(BNP)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变化及相关关系,探讨血浆BNP浓度与AMI后左室重构的关系.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心肌梗死后1 d组、心肌梗死后1 w组、心肌梗死后2 w组、心肌梗死后4 w组.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AMI模型.行血流动力学检测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浆BNP浓度及MMP-9,后处死大鼠,取心肌标本测定梗塞面积及心肌胶原含量.结果:心肌梗死各组较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压均显著增加(P<0.05),平均动脉压、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则显著降低(P<0.01);第4周组左心室湿重较其余各组明显增加(P<0.01).心肌梗死各组BNP、MMP-9表达较同期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MMP-9与BNP呈正相关(r=0.81,P<0.01);心肌胶原含量增加,与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呈负相关.结论:心梗后BNP与MMP-9明显升高呈动态改变,并且与心室重构及心功能密切相关,心梗后BNP的迅速分泌可能是促进MMP-9表达的原因之一;心梗后同时测定BNP与MMP-9浓度对于判断心功能及心室重构从而间接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法、温肾阳法与温心阳法对冠脉结扎致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通过冠脉结扎法制备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50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温心阳法组、温肾阳法组、益气温阳法组、模型组以及假手术组5组,每组各10只。各药物组予相应药物灌胃8周。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脑钠肽(BNP)水平,记录血流动力学变化,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HE染色光镜下、透射电镜下分别观察心肌细胞病理形态结构及超微结构。结果:各治疗组大鼠BNP水平均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1),益气温阳法组及温肾阳法组治疗后血清BNP水平低于温心阳法组(P〈0.05);益气温阳法组和温肾阳法组左室收缩压(LVSP)均高于温心阳法组(P〈0.01);益气温阳法组降低左室舒张末压(LVEDP)疗效优于温心阳法组(P〈0.05),与温肾阳法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温肾阳法组+dp/dtmax高于温心阳法组(P〈0.05),与益气温阳法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益气温阳法组及温肾阳法组-dp/dtmax高于模型组(P〈0.05),低于假手术组(P〈0.05);益气温阳法组、温肾阳法组大鼠LVMI低于温心阳法组(P〈0.01);三组均可改善心衰大鼠心肌细胞病理形态结构及超微结构,益气温阳法组及温肾阳法组较温心阳法组更佳。结论:益气温阳法、温肾阳法及温心阳法均可改善心梗后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心脏功能,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改善心肌细胞病理形态结构及超微结构,干预心室重构;温肾阳法及益气温阳法疗效更佳,提示温肾助阳是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的基本大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