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检验EP-1不育剂对浑善达克沙地小毛足鼠种群繁殖的控制效果。方法 2003年4月下旬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浑善达克沙地,将配好的EP-1不育剂小麦诱饵装袋进行野外大田投撒实验,并在6-10月采用夹线法进行调查,分析EP-1不育剂对浑善达克沙地小毛足鼠种群繁殖参数与种群结构的作用。结果在小毛足鼠的繁殖期,EP-1不育剂对小毛足鼠的种群性比无影响,EP-1不育剂会造成小毛足鼠种群幼鼠比例下降70%~80%,持续时间达4个月以上;EP-1不育剂会显著损伤小毛足鼠成年雌鼠的子宫,2个月内的损伤率可达80%,作用持续时间可达5个月以上;此外,不育剂还显著降低了小毛足鼠的胎仔数,投药区的平均胎仔数比对照组下降了1~3倍。结论在浑善达克沙地,春季一次性投放EP-1不育剂,基本可抑制小毛足鼠种群在整个繁殖季节的繁殖成效。但EP-1不育剂对小毛足鼠的繁殖控制成效,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可能与沙地小毛足鼠种群间的扩散迁移习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EP)不孕患者行宫腔镜手术的疗效,观察术后妊娠效果,并分析影响术后妊娠的因素。方法纳入2015年12月-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EP不孕患者90例,均行宫腔镜手术治疗,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12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变化,明确并发症情况。随访12个月,分析术后妊娠率。根据术后12个月内是否妊娠分成妊娠组、非妊娠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包括年龄、体质指数、孕产史、不孕类型、不孕时间、息肉类型、息肉大小、术后并发症、术后息肉复发、术后子宫内膜厚度及术后月经量。经Logistic回归性分析观察患者宫腔镜术后妊娠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且术后12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低于术后6个月(P0.05)。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的月经量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且术后12个月的月经量显著低于术后6个月(P0.05)。在90例患者中,术后12个月内有56例(62.22%)妊娠,34例(37.78%)未妊娠,其中7例(7.78%)息肉复发。在90例患者中,有9例(10.00%)出现并发症,包括阴道异常出血3例(3.33%),尿潴留2例(2.22%),一过性发热4例(4.44%)。非妊娠组年龄≥34岁、术后并发症、术后息肉复发及术后子宫内膜厚度≥12 mm患者占比显著高于妊娠组(P0.05)。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年龄≥34岁、术后并发症、术后息肉复发、术后子宫内膜厚度≥12 mm是术后妊娠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宫腔镜手术对EP不孕患者的治疗具有较高价值,但术后妊娠可能受年龄、术后并发症、术后息肉复发及术后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临床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生物不育灭鼠饵剂现场鼠类控制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生物不育灭鼠饵剂在现场大规模应用时,对鼠类的控制效果. [方法]在不育剂试验区采用首次足量投放,第2次等量补充的方法投放生物不育灭鼠饵剂后,检查鼠对该饵剂的拖食情况,并在投放后第1、3、4、6、9、12个月测定鼠密度,分类后剖检成年鼠的生育能力,同时设抗凝血灭鼠剂对照区和自然对照区. [结果]现场23d内鼠类对不育剂保持较好的适口性,平均拖食率为14.37%.3个月后平均鼠密度与灭前比较下降75.76%,年平均下降率为41.41%,全年鼠密度处于较低水平.投饵后3、4、6个月的鼠密度与自然对照区比较,相关密度指数(RPI)值为23.52、19.27和48.51.不育剂试验区解剖鼠类的繁殖率为7.69%,没有发现具有繁殖能力的雌鼠;而抗凝血灭鼠剂对照区、自然对照区和投药前的鼠的繁殖率分别为44.44%、33.33%和31.57%. [结论]现场应用研究证明,该生物不育灭鼠饵剂具有良好的适口性,安全环保,与常规抗凝血灭鼠剂相比,在有效控制种群数量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布氏田鼠种群趋势预报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氏田鼠种群季节消长为单峰型,年际动态没有周期性。通过分析该鼠繁殖特征、生活史特征及种群结构,提出了5个对预测种群数量动态趋势有价值的指标,即:4月下半月越冬田鼠的怀孕率;4月下半月越冬鼠平均胴体重:越冬鼠春季(4~5月)平均胎仔数:5月下半月当年生鼠占种群的比例;当年生鼠开始繁殖的时间。同时对该鼠种群数量波动机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贝奥雄性不育灭鼠饵剂现场应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抗生育灭鼠饵剂在现场大面积应用时,对持续降低鼠密度,控制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的效果。方法选择奉贤地区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的重点镇,在室内、室外、农田、集镇的绿化地带、下水道等场所,采用6次间隔等量补饵法,投放贝奥雄性不育灭鼠饵剂后,检查鼠对该饵剂消耗水平,并在饵剂投放第1、3、4、6、9个月后测定鼠密度。分类后剖检成年鼠的生育能力。结果现场36 d内鼠类对不育饵剂仍有较好的适口性。室内、室外、野外拖食率分别为24.06%、23.60%、28.21%。9个月后平均鼠密度与灭前比较下降73.58%,与对照(采用抗凝血杀鼠剂灭鼠)区比较下降68.18%。两区灭前灭后鼠种构成无变化。试验区剖检各类鼠18只,其中具有繁殖能力的成年雄性鼠和幼年鼠各为1只,没有发现具有繁殖能力的雌鼠;而对照区剖检各类鼠35只,具有繁殖能力的成年雄性鼠13只,幼年鼠9只,具有繁殖能力的雌鼠6只。结论现场应用研究证明,贝奥雄性不育灭鼠饵剂具有良好的适口性,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安全。在鼠密度较高的场所,尤其在流行性出血热重点发病地区应用,以常规抗凝血杀鼠剂灭鼠作对照比较,在有效控制种群数量及鼠传疾病上均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验证鼠用0.2%莪术醇饵剂控制害鼠的抗生育效果和使用安全性。方法在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农田开展鼠害控制示范试验,每公顷投药量为4.5~6 kg,药后1个月用鼠夹夹夜法,调查害鼠种类、数量(此后每隔1个月调查1次,共调查4次),对捕获鼠进行分类鉴定后,解剖雌鼠,观察怀孕状况;雄鼠观察睾丸是否下降,根据害鼠上臼齿磨损状况,记录害鼠年龄组成情况,计算捕获率及控制效果。结果参与繁殖的害鼠在逐步下降,怀胎率、胎子数降低,害鼠种群逐步趋向老年化;对种群密度的控制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在增加;未发现天敌及非靶动物、人、畜、禽出现异常现象。结论该药剂使用安全,抗生育效果显著,对农田鼠害控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苗静  陈慧 《中国卫生产业》2014,(24):107-108
目的探究与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经腹腔镜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7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该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该组患者的术后妊娠率高达46.15%,其中子宫腺肌病妊娠率为33.33%,混合型妊娠率为54.35%,盆腹型为37.50%,卵巢型为33.33%,各种类型的子宫异位妊娠患者于8个月以内、8-24个月及24个月以上妊娠率存在明显差异,并在术后8个月达到受孕高峰,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较为突出,术后恢复速度较快,手术创伤较小,术后妊娠率较为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董燕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9):1252-125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不孕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1999年1月~2001年12月在该院因不孕症而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42例,分析其手术后妊娠率及术后获得妊娠的时间分布特点。结果:42例患者均行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无一例中转开腹。42例患者术后随防39例,随访率92·86%。术后随访4~35个月,妊娠率为48·72%;术后18个月内获得妊娠者17例,占妊娠总数的89·47%。结论:腹腔镜手术集诊断与治疗于一体,可及时诊断引起不孕的病因;腹腔镜手术治疗可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妊娠率,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不孕的治疗有一定的价值。如果患者术后18个月仍不妊娠,应采取其他辅助生育技术。  相似文献   

9.
越冬布氏田鼠生长和繁殖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92~1994年4月下旬越冬布氏田鼠生长和繁殖状况的分析,揭示布氏田鼠在数量低潮期生长状况欠佳,随种群数量回升而逐年变好。与此相应越冬雌体的怀孕率和平均胎仔数也由0逐年上升。通过与1987和1988两年资料的综合分析,揭示了布氏田鼠种群数量变动的周期规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妊娠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病灶直径、部位、期别、不孕类型、痛经、妊娠情况等临床资料。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2年内妊娠率为34.0%,6个月、6~12个月、12~18个月、18~24个月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12个月妊娠率最高,为14.7%。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妊娠率和年龄有关,≤25岁、26~29岁、≥30岁术后妊娠率分别为63.2%、30.0%、14.3%,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妊娠率和病灶直径有关,病灶直径3 cm、3~5 cm、5 cm术后妊娠率分别为46.2%、40.5%、18.0%,三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妊娠率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期别有关,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术后妊娠率分别为66.7%、63.6%、31.3%、9.3%,四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妊娠率和病灶部位有关,卵巢部位、其他部位、卵巢合并其他部位术后妊娠率分别为52.0%、40.5%、15.9%,三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妊娠率和不孕类型有关,继发不孕和原发不孕术后妊娠率分别为45.6%、26.9%,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妊娠率和痛经无关(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术后6~12个月妊娠率最高,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妊娠率与年龄、病灶直径、期别、病灶部位、不孕类型有关,与痛经无关。  相似文献   

11.
布氏田鼠种群动态预测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布氏田鼠种群数量的年际动态和季节动态作了初步分析,并根据雌鼠怀孕率、雌鼠亚成比和性比三项种群特征,提出预测布氏田鼠种群动态的三个短期(2~4个月)方程式。  相似文献   

12.
霍翠云  李斌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8):1262-1263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效果。方法:选择89例有手术指征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分为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两组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肌肉注射诺雷德3个月,随访患者1年内妊娠情况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情况,了解两种术式对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患者腹腔镜术后1年内妊娠率为52.38%,复发率9.52%,开腹手术妊娠率51.06%,复发率12.77%,两组妊娠率及复发率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后输卵管不通畅者占术后不孕的50.00%,而开腹组占54.55%,两组之间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应选择手术治疗,有条件者首选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具有损伤少,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病人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微创、高效、尽量保证器官完整的,具有发展前景的新技术。患者术后再次粘连导致的输卵管输送卵子不畅也是术后不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作者于1994年在海南岛石山地区埃及伊蚊种群密度高峰期,应用苏云金杆菌H-14块状缓释剂(剂量:0.0005%),对家庭积水容器中埃及伊蚊幼虫进行了现场毒效研究。结果显示,投药后1个月室内幼虫密度布雷图指数从投药前的123.26降至2.56,最高下降率97.42%;投药后3个月室外布雷图指数从投药前的136.11降至3.33,最高下降率为97.13%;投药后70天埃及伊蚊成蚊相关密度指数为0.044,下降率达95.60%,有效地控制了该蚊高峰期种群密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辅以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方法:对17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施行病灶切除术,术后第3天开始服孕三烯酮,2.5mg/次,每周2次,连用6个月。结果:治疗后12个月,16例患者症状均得到改善,总有效率为94.1%。1例复发,4例不孕患者中3例妊娠。结论: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安全、有效,复发率低,能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4种杀蟑饵剂对小餐馆德国小蠊的现场杀灭效果。方法选择4种不同有效成分及剂型的市售杀蟑饵剂,采用一次投药法,将饵剂投放在德国小蠊活动的场所,利用粘捕法监测投药前后德国小蠊密度变化,评价杀灭效果。结果 4种杀蟑饵剂一次投药7 d后,小餐馆内德国小蠊密度下降率分别为:施用12%硼酸胶饵,密度下降率为66.58%;0.05%氟虫腈胶饵,密度下降率为75.82%;1.5%乙酰甲胺磷粉剂,密度下降率为32.32%;0.1%毒死蜱粉剂密度未下降。结论通过现场灭蟑观察,胶饵一次投药后对小餐馆德国小蠊杀灭效果明显高于粉剂,其中又以0.05%氟虫腈胶饵杀灭德国小蠊的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子宫内膜息肉(EP)不孕患者宫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82例EP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隐藏随机法分为两组,电切术组(41例)患者采用宫腔镜下EP电切除术,钳夹组(41例)患者采用钳夹扭除加电凝治疗方法。对两种手术方法主要指标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均随访30个月,对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30个月息肉复发情况,宫内妊娠情况及月经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平均手术时间与术中平均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均无并发症发生;电切术组6个月、12个月及30个月的妊娠率分别为26.83%、31.71%、34.15%,与钳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切术组12个月、30个月复发率分别为7.32%、17.07%,明显低于钳夹组(P<0.05);电切术组各时间段月经量均少于钳夹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可去除EP,近期疗效相当,但电切除术组的远期疗效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双侧子宫动脉灌注甲氨蝶呤及介入栓塞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应用。方法分析18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造影,甲氨蝶呤灌注栓塞对治疗前后患者的血B—hCG下降,B超检查及术后4个月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HSG)输卵管通畅率作为治疗效果的评价手段。结果18例患者中17例患者治疗后复查B超提示胚胎缩小,B—hCG明显下降,阴道出血减少或中止,1例患者胚胎继续生长有内出血情况转手术治疗。4个月后17例患者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15例通畅,通畅率83.3%。结论双侧子宫动脉灌注甲氨蝶呤化疗及介入栓塞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是一种损伤小、疗效佳的治疗技术,是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宫腔镜下选择性内膜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的综合疗效及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宜兴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EP患者108例,根据采用的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行宫腔镜下刮匙刮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宫腔镜下选择性内膜电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月经恢复情况、疗效、术后妊娠率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围手术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6、12个月的月经量[(51.03±5.28)mL、(44.92±4.78)mL、(40.66±4.83)mL]均少于对照组[(60.12±5.45)mL、(56.75±5.14)mL、(54.28±5.26)mL](P0.05);治疗总有效率(96.30%)高于对照组(83.33%)(P0.05);术后12个月的复发率(7.41%)低于对照组(29.63%)(P0.05);两组术后6、12个月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选择性内膜切除术治疗EP能明显提高疗效,促进术后月经恢复正常,降低术后复发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在宫腹腔镜下治疗子宫纵膈的临床效果。方法该院选择2010年9月—2012年9月间144例在宫腹腔镜下治疗子宫纵膈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术后患者的妊娠情况。结果本文所选的患者均一次完成手术,未见有并发症出现,手术3个月后对其进行复查,超声显示宫腔形态正态。对这些患者进行9~42个月的随访,其中116例成功妊娠,受孕率达到80.6%(116/142),妊娠时间距离手术时间为5~12个月;妊娠的妇女有12例流产,流产率为10.3%(12/116);80例产妇足月分娩,其中32例为胎膜早破,20例为臀位。成功分娩的产妇均健康,未见胎儿畸形及低出生体重儿。结论在宫腔镜下对子宫纵膈进行切除是治疗子宫纵膈的良好方法,能够提高妊娠的成功率和胎儿的健康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不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相关因素及宫腔镜下EP清除术对助孕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不孕患者,对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将42例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当成实验组,将1 58例没有检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当成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选择宫腔镜下EP清除术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体外受精助孕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研究发现,不孕年限超过5年、原发不孕和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有直接关系;在临床妊娠率、流产率以及异位妊娠率方面,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不孕、不孕年限较长是导致子宫内膜息肉的主要原因,宫腔镜下EP清除术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助孕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