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育龄妇女的发病率10%~15%,不孕症则高达40%~50%,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主要症状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慢性盆腔痛,性交痛及不孕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两种学说:经血逆流学和在位内膜决定学说。骨桥蛋白(OPN)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重要的肿瘤转移相关基因,是一种分泌型磷酸化糖蛋白,在胃癌、肝癌、卵巢上皮性癌与子宫内膜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高表达,与肿瘤的黏附、侵袭及转移等恶性行为密切相关。朱耀奎等[1]研究证明OP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组织细胞中高表达,表明OPN同样具有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细胞黏附、侵袭及转移的能力。近年来关于骨桥蛋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的研究日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大热点,现就骨桥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骨桥蛋白及其分子生物学特性骨桥蛋白是Senger等1979年首次发现的一种分泌型磷酸化糖蛋白,存在于细胞外基质中,人类的OPN基因定位于染色体的4q13,是一个独立的编码基因,含7个外显子及6个内含子。OPN可有多种组织细胞合成和分泌,广泛分...  相似文献   

2.
成都市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危险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能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 对成都市两家医院 10 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病例组 )及 10 0例对照者 (对照组 )进行问卷调查 ,并采用单因素、多因素 logistic回归模型和方差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 ,病例组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量过多、痛经、经期不注意保暖、经期情绪波动、经期性生活史、产褥期性生活史、常食辛辣饮食、以及大专以上受教育人数、异位妊娠史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 ;多因素分析发现 ,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关的因素是月经量过多、经期不注意保暖、经期情绪波动、常食辛辣饮食和异位妊娠史 (OR值分别为 0 .388、3.0 6 6、4 .2 92、2 .74 2、3.6 12 ) ;方差分析发现 ,病例组流产次数和心理状态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 (P均 <0 .0 5 )。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可能与月经量多、不注意经期卫生、心理状况差以及饮食辛辣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孕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患病高危因素及变化情况。方法以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07—2012年在该院就诊的不孕症妇女810例,经腹腔镜确诊的2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及同期不孕症正常盆腔153例为对照研究,进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病危险因素的条件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查的不孕妇女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病率30.86%;不孕病程、体重指数、经期长短、月经周期长短、月经形式、子宫内膜异位症家族史、痛经程度、经量、性交痛、口服避孕药、妊娠史、盆腔痛等因素,研究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不孕病程、体重指数、痛经、盆腔痛、性交痛、子宫内膜异位症家族史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风险因素有关。结论在不孕症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因素中体重指数较低、子宫内膜异位症家族史、月经史、盆腔痛等相关因素起重要作用。妊娠次数多提示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阶段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并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34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研究组)和346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对照组)的相关资料(包括年龄、个体因素、月经状况和生殖活动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①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年龄高峰为25 ~ 50岁.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危险因素有:干部和技术人员,大学以上学历;A型和O型血;初潮年龄≤13岁;月经周期<27 d,经期≥8d;痛经;足月产1次;人工流产次数≥2次;不孕;放置宫内节育器(IUD)避孕.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潮年龄早、月经周期短、经期长、人工流产次数多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危险因素;孕次增多、产次增多使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危险性减少,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保护因素.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与初潮年龄早、月经周期短、经期长、人工流产次数多有关.  相似文献   

5.
骨桥蛋白是一种磷酸化糖蛋白,存在于多种组织及体液中,有多种受体,因而具有多种生理和病理功能。近来发现其在生理周期的子宫内膜、妊娠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癌及水泡状胎块中有着广泛的表达,通过不同的作用途径发挥不同的生理、病理功能,几乎参与了生殖的全过程,其在子宫内膜功能的维持和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061653 AHSG和IL-6基因多态性与Ⅳ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相关性研究;061654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病理特征分析;061655 11例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061656 中期因子在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和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061657 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痛与盆腔病变特点分析。  相似文献   

7.
月经及生殖状况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与月经及生殖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成组病例对照方法调查91例病例组及67例对照组病人的月经及生殖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性痛经及继发性痛经均内异症发病的危险因素,t初孕年龄及t初产年龄≤24岁、N孕次≥2次及使用避孕器避孕这4个因素为可能的保护因素。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原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危险因素,t初孕年龄≤24岁与使用避孕器避孕有正交互作用,并对发病有保护作用。而单因素分析中,t初孕年龄≤24岁等4个可能的保护因素却未能显示与发病有联系。结论:原发性痛经是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的危险因素,积极有效地防治原发性痛经有助于预防内异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女 ,2 6岁 ,已婚 ,因发现直肠肿物 2月入院。患者 2月前于健康体检时发现直肠肿物 ,无腹痛腹泻 ,无大便带血。查体 :T36 .8℃ ,P78次 /min ,R2 0次 /min ,Bp12 /8kPa。青年女性 ,一般情况可 ,神志清 ,精神差 ,心肺腹部无异常。直肠指诊 :膝胸卧位于直肠前壁距肛门约 7cm处扪及一 2cm× 2cm大小肿物 ,质硬 ,表面光滑 ,活动度差 ,无压痛 ,无出血。直肠CT扫描示直肠前壁偏右见 0 .9cm× 1.4cm大小的高密度结节影 ,边缘较光滑 ,与直肠分界不清 ,密度均匀 ,诊断为直肠息肉。乙状结肠镜示于直肠前壁距肛门口约 4…  相似文献   

9.
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体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它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ELISA测定血清和腹腔液中VEGF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测定正常子宫内膜与患者在位、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 ①血清、腹腔液VEGF的水平,EM各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EM早期组高于晚期组(P〈0.05);各组腹腔液VEGF水平均高于血清水平(P〈0.05)。异位内膜组、在位内膜组VEGF的表达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P〈0.05),在异位内膜组中Ⅲ、Ⅳ期组与Ⅰ、Ⅱ期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②患者的异位内膜组VEGF的表达和腹腔液组VEGF的含量呈正相关(P〈0.05;rs=0.404)。结论 患者体内VEGF的异常表达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fos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正常子宫内膜标本26例,EMT在位内膜标本及异位内膜标本各27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fos蛋白在三组内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c-fos主要表达于正常子宫内膜、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核中,少量表达于间质细胞浆;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组的c-fos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呈强阳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位内膜与异位内膜c-fos表达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c-fos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症在位内膜组织及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强度均呈现周期性变化,且增生期表达均明显高于分泌期,P值均〈0.05。结论 c-fos蛋白可能为EMT发生发展的重要调控蛋白之一。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子宫内膜VEGF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异位子宫内膜VEGF的表达及其在E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 ELISA法检测有或无EM的妇女腹腔液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测定VEGF及其受体KDR在EM患者异位与在位内膜及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并以抗第八因子相关抗原(F8-RA)抗体标记间质微血管并进行微血管计数(MVD)。结果 EM患者腹腔液中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VEGF与其受体在内膜腺上皮细胞及部分血管内皮细胞上存在的共同表达。结论 VEGF参与了EM的发病机制,自分泌或旁分泌是VEGF促进血管生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Stathmin was identified as an endometriosis-related protein by comparative proteomics in our previous study.As a microtubule-destablizing factor, stathmin was shown to participate in the relay and integration of diverse intracellular signaling pathways involved in cell proliferation, differentiation, and many other cellular activities.To investigate whether stathmin is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endometriosis, we examined the expression of stathmin in eutopic endometrium of women with or without endometriosis.Methods Eutopic endometrium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irty-six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as endometriosis and the nineteen age-matched patients who were confirmed to be free of endometriosis surgically and histologically.The expression of stathmin mRNA was detected by real-time PCR, and its protein was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ting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Results Stathmin was overexpressed in eutopic endometrium of women with endometriosis detected by real-time PCR in mRNA levels and by Western blotting in protein levels, witho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proliferative and 0secretory phase.Immunohistochemistry showed that stathmin protein was localized in both endometrial glandular and stromal cells throughout the menstrual cycle.Conclusions Stathmin is overexpressed in endometrium of patients with endometriosis and may play a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endometriosis.  相似文献   

13.
朱红丽  仝进毅 《浙江医学》2014,(22):1867-1869
目的:检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病灶组织中Ki67的表达和血清CA125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住院手术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8例(研究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7例(对照组),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两组患者病灶组织中Ki67的表达,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CA125水平,分析其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研究组患者Ki67阳性率(52.6%)显著高于对照组(24.6%)(P<0.05),两组Ki67阳性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均显著高于阴性患者(均P<0.05)。研究组无复发病例,而对照组复发率为21.4%(P<0.05)。结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可能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Ki67的表达与CA125水平存在一定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78例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78例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年龄15~45岁157例(88.20%),不孕27例(15.17%),有妇科手术史135例(75.84%),月经改变儿4例(64.04%)。合并子宫腺肌症及子宫肌瘤97例(54.49%)。临床结合B超确诊率为60.11%,误诊率为39.89%。结论: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与经血逆流及月经频发、体内雌激素高有关;临床上需结合临床表现、B超检查、CA125测定以提高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侵袭、复发等恶性行为特征,且存在激素依赖性,Urocortin(UCN)属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参与血管生成、炎症反应、凋亡及免疫活动调节等,本研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H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实验,探究56例内异症患者组织及血清中UCN表达水平与内异症临床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内异症患者在位内膜及异位病灶中UCN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且与患者疾病分期、病灶大小相关。内异症患者血清UCN水平(54.40±9.12 p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1.30±4.72 pg/mL)。提示UCN的表达水平与内异症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成为内异症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胡小东  马信文 《海南医学》2014,(13):1877-1879
目的检测骨关节炎(0A)患者骨桥蛋白(0PN)的表达,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OPN的表达调控作用。方法分离OA患者(骨关节炎组12例)的软骨细胞,并取非OA患者软骨细胞作为正常对照(8例),荧光定量PCR检测OPN基因的表达;基因转染双链siRNA干扰β-catenin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实验检测β-catenin和OPN蛋白的表达改变。结果骨关节炎组和正常对照组软骨细胞OPN的mRNA表达量分别为(0.642±0.155)和(0.226±0.0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4,P〈0.01)。特异性靶向双链siRNA可以下调伊catenin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下调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后软骨细胞OPN蛋白的表达也出现了相应的下调。结论骨关节炎患者中存在骨桥蛋白的表达上调,骨桥蛋白的上调受到Wnt/β-catcnin通路的调控。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E-粘附素在不同的盆腔腹膜内膜并位病灶的表达情况,研究其表达规律。方法采用病理光镜,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腹腔镜下诊断盆腔腹膜子宫内膜异住病灶45例及正常对照组36例,了解其中的E-粘附素表达情况。结果E-粘附素的表达水平在白色病变较红色病变和褐色病变为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E-钙粘附素的表达水平可能与病灶的范围、深度、患病时间久暂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肿瘤坏死因子-α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9例内异症患者的在位内膜(在位组)及异位内膜(异位组)中TNF-α的表达,并与40例正常子宫内膜作对照(对照组)。结果:TNF-α染色主要定位于腺上皮细胞的细胞浆中,间质细胞浆中少量表达。对照组TNF-α蛋白的表达,分泌期高于增生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s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各期表达均增高,增生期和分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α在内异症患者异位内膜中的异常表达,可能在内异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腹腔镜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28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n =64例)利用腹腔镜治疗,对照组(n =64例)采用传统手术开腹治疗,两组患者随访6~24个月,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手术后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为65.6%(42/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实验组的术中出血、拆线时间及术后住院日显著小于对照组(P 〈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显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治疗,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卢玉婷  卢斋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12):1628-1630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者治疗前、后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正常体检妇女1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加用川芎嗪注射液,连续用药12周,观察不良反应及血清E2水平。采用正常对照组体检时、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空腹抽血5mL,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VEGF。结果:观察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患者痛经、闭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使血清E2保持在卵泡期水平,副作用少。治疗后两组VEGF水平均下降,与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患者比单用米非司酮副作用少、安全性高,患者易于接受,且不出现雌激素缺乏症状,停药后排卵功能恢复快,月经复潮时间短,有利于早日受孕,VEGF水平可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