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人工气道建立后的有效护理措施和最佳的管理方法。方法对1年多来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NICU)住院的89例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危重新生儿,采取规范的护理措施与循证护理相结合。结果89例患者经过严格有效的人工气道管理和护理,无1例由于护理不当引起的气道阻塞和窒息。结论规范护理流程,熟练掌握呼吸机通气原理的使用方法、科学运用循证护理,能有效提高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机械通气是指新生儿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微弱,不能满足生理需要时而建立人工气道,以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气道管理是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成功的关键之一。吸痰前气道湿化、吸痰管的选择、正确拍背、吸痰过程中吸痰方法、吸痰的压力都与吸痰效果密切相关。通过对30例机械通气的新生儿进行合理正确气道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工呼吸器的普遍应用及抢救技术的改进,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抢救成活率有所提高,除了掌握气管插管的恰当时机及熟练地使用人工呼吸机外,良好的呼吸道管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为了更好地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对本院新生儿实行气管插管术的70例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及实验室检查,并对正确掌握气道护理在保证人工通气的有效实施及减少并发症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5.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也称实证护理,是近年来护理学科发展起来的一种提高护理实践科学性和有效性的方法,其核心思想就是运用现有最新、最可靠的科学证据为服务对象提供最佳服务。机械通气是抢救和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而气道管理是机械通气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随着对循证护理的不断认识,  相似文献   

6.
机械通气病人的管理及护理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爱民 《护理研究》2006,20(8):1980-1982
从人工气道的湿化、呼吸道分泌物的吸引、呼吸管道的管理以及机械通气时病人出现的不良心理和行为方面对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机械通气病人的管理及护理进展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杨爱民 《护理研究》2006,20(22):1980-1982
从人工气道的湿化、呼吸道分泌物的吸引、呼吸管道的管理以及机械通气时病人出现的不良心理和行为方面对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新生儿游泳安全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正常足月新生儿和早产儿1815例,无窒息及其他异常疾病。新生儿于出生后24 h游泳,观察新生儿出生第6天的体重变化、胎粪排泄及进奶量的情况,并对新生儿游泳存在问题及可能发生的后果进行评估。结果新生儿游泳可以显著地促进新生儿体重下降的恢复,增加进奶量,使胎便初排和胎便转黄的时间提前,有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结论应用循证护理对新生儿游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归纳总结,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并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加强新生儿游泳的安全管理,加强责任心,树立安全意识,可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田永明  曾利辉 《现代护理》2007,13(6):1549-1551
通过对文献的循证分析研究,就气管内吸引提出以下循证推荐措施:气管内吸引只有在充分评估病人有需要的情况下才进行,若病人有能力应尽量鼓励病人自己咳出;吸引时操作应熟练、轻柔,吸引前不应向气道内滴入生理盐水,吸引管直径不应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二分之一;每次吸引时间应小于15 s;吸引负压不超过300 mm Hg;封闭吸引系统可减少病人吸引过程中肺容量损失;高浓度给氧时间应达到2 min;颅脑损伤的病人吸引前应对病人进行彻底的评估,颅内压力增高、心血管术后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病人扩肺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吸引间隔时间应超过10 min。  相似文献   

10.
胡晓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21):1865-1866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护理技术的提高,机械通气已成为危重症监护领域治疗各种原因造成呼吸功能不全的重要治疗手段,提高危重症患者的生存率。但是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破坏了上呼吸道正常的解剖及自然防御功能,增加了呼吸道感染的概率,因此人工气道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机械通气的疗效。现将50例经鼻气管插管患者行机械通气后人工气道管理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运用循证护理理论,寻找人工气道患者在临床实践中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探求最佳的护理措施,系统地按呼吸道管理程序进行护理.结果:104例人工气道危重患者均未发生感染加重及呼吸道阻塞情况.结论:循证护理作为以实证为基础的护理实践活动,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杜世正  胡雁 《上海护理》2013,13(4):88-94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气道的建立与使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一方面,人工气道对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病情康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人工气道的建立也破坏了呼吸道原有的解剖结构和正常功能,对患者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做好人工气道的护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预防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王世平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6):1443-1445
患者,男,63岁,因“COPD,急性呼吸衰竭”急诊收入ICU监护。查体:体温37.2℃,脉搏128次/min,呼吸38次/min,血压18.4/13.1kPa;患者面色及肢端明显发绀,呼吸极度困难,PaO2 6.67kPa。立即行气管插管并接人工呼吸机支持,2d后患者呼吸功能无明显改善,予以气管切开。患者喉头有痰鸣,双肺明显湿哕音,但自感痰液粘稠,难以咯出,予常规气管切开护理,及时吸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重症胰腺炎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建立人工气道的重症胰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气道管理法,观察组实施循证气道管理法;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血淀粉酶、尿淀粉酶的指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可显著提高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管理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管理的护理进展.重点阐述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吸氧、排痰、气囊、医源性气道感染控制等方面的护理技术,为临床专科护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气管内吸引的循证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文献的循证分析研究,就气管内吸引提出以下循证推荐措施:气管内吸引只有在充分评估病人有需要的情况下才进行,若病人有能力应尽量鼓励病人自己咳出;吸引时操作应熟练、轻柔,吸引前不应向气道内滴入生理盐水,吸引管直径不应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二分之一;每次吸引时间应小于15 s;吸引负压不超过300 mm Hg;封闭吸引系统可减少病人吸引过程中肺容量损失;高浓度给氧时间应达到2 min;颅脑损伤的病人吸引前应对病人进行彻底的评估,颅内压力增高、心血管术后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病人扩肺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吸引间隔时间应超过10 min.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文献的循证分析研究,就气管内吸引提出以下循证推荐措施:气管内吸引只有在充分评估病人有需要的情况下才进行,若病人有能力应尽量鼓励病人自己咳出;吸引时操作应熟练、轻柔,吸引前不应向气道内滴入生理盐水,吸引管直径不应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二分之一;每次吸引时间应小于15 s;吸引负压不超过300 mm Hg;封闭吸引系统可减少病人吸引过程中肺容量损失;高浓度给氧时间应达到2 min;颅脑损伤的病人吸引前应对病人进行彻底的评估,颅内压力增高、心血管术后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病人扩肺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吸引间隔时间应超过10 min。  相似文献   

18.
因机械通气而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新生儿,通过气管内分泌物培养,结果显示病源菌以G^-杆菌为主,感染率为82.76%,县插管时间愈长,感染率愈高,因此提出相应预防措施,尽可能减少患者的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深入理解循证护理思想的内涵,遵循科学原则和依据办事,将现代循证护理理念应用到护理行政管理、护理教学管理、临床护理管理及健康教育中,分析与解决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护理管理效能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机械通气患者中进行有效护理干预的方法。方法 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对我病区36例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护理,观察患者满意度,情绪稳定等指标。结果 研究表明,循证护理实施后,患者的满意率为100% ,情绪稳定69.4%,护理前后比较出现显著差异。结论 采用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