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下改良夹用法治疗原发性多汗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胸腔镜下应用10 mm钛夹,胸膜腔内不切开纵隔胸膜,不游离交感神经链,直接于星状神经节下缘夹闭第2、3胸交感神经(r12,T3)治疗32例原发性多汗症.结果 本组32例患者效果均满意.无术中并发症,无较严重的术后并发症.随访2~30(9±6.1)个月,无一例复发,无一例出现严重的代偿性多汗.结论 胸腔镜下改良夹闭法是一种治疗原发性多汗症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下改良夹用法治疗原发性多汗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胸腔镜下应用10 mm钛夹,胸膜腔内不切开纵隔胸膜,不游离交感神经链,直接于星状神经节下缘夹闭第2、3胸交感神经(r12,T3)治疗32例原发性多汗症.结果 本组32例患者效果均满意.无术中并发症,无较严重的术后并发症.随访2~30(9±6.1)个月,无一例复发,无一例出现严重的代偿性多汗.结论 胸腔镜下改良夹闭法是一种治疗原发性多汗症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下改良夹用法治疗原发性多汗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胸腔镜下应用10 mm钛夹,胸膜腔内不切开纵隔胸膜,不游离交感神经链,直接于星状神经节下缘夹闭第2、3胸交感神经(r12,T3)治疗32例原发性多汗症.结果 本组32例患者效果均满意.无术中并发症,无较严重的术后并发症.随访2~30(9±6.1)个月,无一例复发,无一例出现严重的代偿性多汗.结论 胸腔镜下改良夹闭法是一种治疗原发性多汗症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下改良夹用法治疗原发性多汗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胸腔镜下应用10 mm钛夹,胸膜腔内不切开纵隔胸膜,不游离交感神经链,直接于星状神经节下缘夹闭第2、3胸交感神经(r12,T3)治疗32例原发性多汗症.结果 本组32例患者效果均满意.无术中并发症,无较严重的术后并发症.随访2~30(9±6.1)个月,无一例复发,无一例出现严重的代偿性多汗.结论 胸腔镜下改良夹闭法是一种治疗原发性多汗症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下改良夹用法治疗原发性多汗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胸腔镜下应用10 mm钛夹,胸膜腔内不切开纵隔胸膜,不游离交感神经链,直接于星状神经节下缘夹闭第2、3胸交感神经(r12,T3)治疗32例原发性多汗症.结果 本组32例患者效果均满意.无术中并发症,无较严重的术后并发症.随访2~30(9±6.1)个月,无一例复发,无一例出现严重的代偿性多汗.结论 胸腔镜下改良夹闭法是一种治疗原发性多汗症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下改良夹用法治疗原发性多汗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胸腔镜下应用10 mm钛夹,胸膜腔内不切开纵隔胸膜,不游离交感神经链,直接于星状神经节下缘夹闭第2、3胸交感神经(r12,T3)治疗32例原发性多汗症.结果 本组32例患者效果均满意.无术中并发症,无较严重的术后并发症.随访2~30(9±6.1)个月,无一例复发,无一例出现严重的代偿性多汗.结论 胸腔镜下改良夹闭法是一种治疗原发性多汗症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下改良夹用法治疗原发性多汗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胸腔镜下应用10 mm钛夹,胸膜腔内不切开纵隔胸膜,不游离交感神经链,直接于星状神经节下缘夹闭第2、3胸交感神经(r12,T3)治疗32例原发性多汗症.结果 本组32例患者效果均满意.无术中并发症,无较严重的术后并发症.随访2~30(9±6.1)个月,无一例复发,无一例出现严重的代偿性多汗.结论 胸腔镜下改良夹闭法是一种治疗原发性多汗症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下改良夹用法治疗原发性多汗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胸腔镜下应用10 mm钛夹,胸膜腔内不切开纵隔胸膜,不游离交感神经链,直接于星状神经节下缘夹闭第2、3胸交感神经(r12,T3)治疗32例原发性多汗症.结果 本组32例患者效果均满意.无术中并发症,无较严重的术后并发症.随访2~30(9±6.1)个月,无一例复发,无一例出现严重的代偿性多汗.结论 胸腔镜下改良夹闭法是一种治疗原发性多汗症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下改良夹用法治疗原发性多汗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胸腔镜下应用10 mm钛夹,胸膜腔内不切开纵隔胸膜,不游离交感神经链,直接于星状神经节下缘夹闭第2、3胸交感神经(r12,T3)治疗32例原发性多汗症.结果 本组32例患者效果均满意.无术中并发症,无较严重的术后并发症.随访2~30(9±6.1)个月,无一例复发,无一例出现严重的代偿性多汗.结论 胸腔镜下改良夹闭法是一种治疗原发性多汗症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改良夹闭法治疗原发性多汗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胸腔镜下应用10Inm钛夹,胸膜腔内不切开纵隔胸膜,不游离交感神经链,直接于星状神经节下缘夹闭第2、3胸交感神经(r12,r13)治疗32例原发性多汗症。结果本组32例患者效果均满意。无术中并发症,无较严重的术后并发症。随访2~30(9±6.1)个月,无一例复发,无一例出现严重的代偿性多汗。结论胸腔镜下改良夹闭法是一种治疗原发性多汗症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胸腔镜下T3~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胸腔镜下T3~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80例原发性手汗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手掌多汗症状立即消失,手术时间(42.5±15.7) min,住院时间(3.9±0.6)d.无霍纳综合征及死亡病例.62例患者随访6~24个月,发生轻度代偿性多汗26例,均无复发.结论 胸腔镜下T3~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单针孔法胸腔镜下治疗手汗症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经验.方法 2009年3月至2010年11月,在全身静脉麻醉,单腔气管插管下,通过单孔(直径5 mm)途径行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54例原发性手汗症患者.结果 术后全部患者手部多汗症状全部消失,术后手温升高(2.8±1.2)℃,手术时间( 22.0±4.5) min,术后住院时间(1.5±0.5)d.术后24h胸壁切口处疼痛评分(3.2±0.8)分.术后3个月切口改良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1.6±0.3)分.无持续性胸痛及胸部异样感.结论 单针孔法胸腔镜下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疗效可靠、安全,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微、并发症少、术后住院时间短、切口愈合几乎不留瘢痕、符合美容要求等优点.器械改进和操作手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单孔法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单孔法胸腔镜下行T3和T4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20例。结果 20例均在胸腔镜下完成单孔手术,术后双手多汗症状完全消失,并由湿冷转为干燥,温暖而红润,有效率迭100%。未出现术后出血、切口感染、血气胸、心动过缓以及霍纳氏综合征等并发症。术后第2~3 d出现轻度代偿性出汗2例。结论单孔法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微创、安全简便、定位准确、切口隐蔽美观、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分析胸腔镜下左侧胸交感神经切除治疗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LQTS)的围术期管理。方法应用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切除T2-T5交感神经及星状神经下1/3治疗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选择全身麻醉,观察QTc间期变化,总结尖断扭转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和治疗。结果5例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胸腔镜下左侧胸交感神经切除术是治疗LQTS有效的、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总结单孔电视纵隔镜(胸腔镜)下行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经验。方法手术治疗手汗症患者300例,所有患者均单孔微创切口,切断T2-4。交感神经链。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患者手掌多汗症状消失,术毕掌温升高,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无复发。结论单孔纵隔镜(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是安全、微创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我们自2003年3-8月选择10例多汗症患者进行胸腔镜双侧交感神经"非"型毁损术,术后随访6~10个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18~34岁,平均年龄24岁。1.2病例选择(1)手汗症状明显。(2)无胸膜炎史。(3)无重要脏器疾患功能不全,凝血机制障碍等患者不宜作为手术对象。1.3疗效评价(1)术后数分钟同侧手汗停止,手指皮肤温度升高1-3℃,循环量增加50%以上(手掌明显变红润)。(2)术后6个月监测有无复发及并发症。1.4手术过程(1)静脉复合双腔管全麻后,测量双侧手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下T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可行性及一些经验。方法自2008年8月1日至2012年5月1日,我科共诊治手汗症患者35例,应用单孔法行胸腔镜下双侧T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观察手术前后双侧手掌皮肤温度,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手汗症状均完全缓解,双手皮肤温度明显升高。结论应用单孔胸腔镜下双侧T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疗效肯定,创伤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治疗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采用单孔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72例手汗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手术成功率100%(72/72),本组病例术后手掌多汗症状消失,掌温升高,双手转为温暖干爽状。72例患者随访率100%(72/72),随访l~30个月,平均12.8个月。结论:有效的护理是单孔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疗效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足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单孔胸腔镜下行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足汗症30例,手足多汗合并腋下多汗行T2~4切断术22例(A组),未合并腋下多汗而行T2~3切断术8例(B组),并对两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30例单孔胸腔镜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手汗及腋下多汗均消失,足底无汗者24例,足底多汗减少者5例,足底多汗增多者1例。两组病例术后足底多汗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足汗症疗效满意,创伤更小,恢复快,患者易接受。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后部分患者足底多汗可减轻或消失。切断T2~4与切断T2~3对足汗症的影响无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用电视胸腔镜外科技术治疗手-脚汗症的效果.方法 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经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手-脚汗症77例,其中因合并腋下多汗而行T2~T4切断术52例(A组),未合并腋下多汗而行T2~T3切断术25例(B组).结果 术后手汗及腋下多汗均消失,脚底无汗者7例,脚底多汗减少者34例,脚底多汗无明显变化者32例,脚底多汗增多者4例.A组与B组术后脚底多汗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每侧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手-脚汗症创伤更小,患者更易于接受.胸交感神经切断术后部分患者脚底多汗可减轻或消失.切断T2~T4与切断T2~T3对脚汗症的影响无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