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8例小儿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16岁,因发热、乏力20天于2004年1月28日入院,入院前20天受凉后出现发热,何温36.5℃-19.6℃,伴咽痛、乏力及轻咳,2次做血常规及胸片检查均正常,按上呼吸道感染给予静点病毒唑、清开灵、毒霉素等治疗,病情未见好转。查体:体温38.6℃。轻度贫血貌,劲部及锁骨上窝均可角及肿大之淋巴结,直径1.0-2.5cm,表面光滑,中等硬度,  相似文献   

3.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 (Histiocyticnecrotizinglymphadenitis)亦称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是由日本病理学家Kikuchi与Fujimoto于 1 972年描述的一种少见的良性自限性疾病 ,被称为Kikuchi -Fujimoto’sdisease(KFD)。此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理诊断。临床医生对本病常认识不足 ,易与淋巴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相混淆。现将我院 1 997~ 2 0 0 0年 1 5例KFD住院患者从临床及病理角度作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经淋巴结活检确诊为KFD 1 5例 ,男…  相似文献   

4.
吉训琦 《海南医学》2011,22(1):74-74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NHL)因临床病例罕见,易被误诊,导致治疗不及时、病程迁延。本例患儿开始被误诊为普通炎症,抗生素治疗无效,后经淋巴结活检被确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6年5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住院的25名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25例患者中女性17例(68%),平均年龄为(28.2±11.3)岁。发热者16例(64%);24例(96%)为颈部淋巴结受累及,淋巴结触痛者16例(64%)。白细胞为(3.6±1.7)× 10~9/L;血沉为(34.4±12.3)mm/h。病理示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凝固性坏死,但不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示泡沫样组织细胞CD68(+)以及残存生发中心B淋巴细胞CD20(+)。结论: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炎以青年女性更为多见;多伴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最常见,多伴触痛;可见白细胞降低及血沉增快;特征性的病理学改变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肖宏 《疑难病杂志》2008,7(3):179-179
患者,女,27岁,因颈部包块1个月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左颈部不明原因出现约板栗大小包块,伴午后发热、盗汗、畏寒、寒颤,约1周后包块疼痛,在当地县医院超声示左颈部淋巴结肿大,抗生素治疗无效,约3周后右颈部出现2cm×3cm大小包块,伴消瘦,体质量减轻10kg,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T37.7℃。皮肤巩膜无黄染,左颈中部扪及2cm×2cm包块,质硬、光滑、活动差、无压痛,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19岁,既往体健。主因间断发热1个月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5℃,无畏寒、寒战,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无头痛、头晕,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关节疼痛;每日均有发热,以午后为著,无盗汗及乏力,口服退热药物后体温可暂时降至正常,数小时后体温复升;曾口服头孢类药物及静点“清开灵、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治疗,症状无缓解,仍有间断发热。入院查体:T38.4℃, R20次/分,P126次/分,BP100/70mmHg,神情,精神可,口唇无发绀,咽部充血,扁桃体不大,双侧颈部可触及多个黄豆粒大小淋巴结,质中,有压痛,活动可,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余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无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血常规示:白细胞2.85×109/L,血红蛋白118g/L,血小板153×109/L,单核细胞比例11.94%,中性粒细胞比例51.24%,异淋5%。肝功:ALT66U/L,AST63U/L。  相似文献   

8.
<正>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也称为菊池-藤本病(Kiku‐chi-fujimoto disease),最早由菊池[1]、藤本[2]两位日本学者报道,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组织细胞疾病。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继发于多种致病因素导致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反应性增生,伴有吞噬自身血细胞的现象。由于此病发生率不高,易误诊为其他良性淋巴结病、淋巴瘤等。现将我科收治的 1例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合并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姚志明 《海南医学》2006,17(9):163-163,152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Kikuchi病).在临床上少见,为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以发热、淋巴结肿大多见,但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于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0.
<正>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病因未明,发病机制不清楚的非肿瘤反应性淋巴结肿大性疾病。以发热、白细胞减少、淋巴结肿大为基本特征,但临床上常易被忽视,造成患者许多不必要的检查和痛苦,延误诊断和治疗,下面将1例坏死性淋巴结炎的诊断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男,21岁,因"发热伴右颈部淋巴结肿大12 d"入院,入院时查体:体温36.6℃,脉搏76次/min,呼吸17次/min,血压  相似文献   

11.
<正>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34岁,教师,因发热月余于2000年4月28日入院。主诉近月来每天午后发热,体温在38℃~38.5℃之间,并有疲劳,盗汗等症状。曾先后用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先锋霉素V,环丙沙星等药物治疗,均无效。查体:体温38.2℃,脉搏82次/min,血压16/10kPa,神志清,皮肤巩膜无黄疸,无皮疹,咽扁桃体不大,左颈部见一直径约2cm淋巴结,质地中等,压痛,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化  相似文献   

12.
张荣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7):1214-1215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ocytic necrosing lymphodenitis,HNL)又称坏死性淋巴结炎,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独立的淋巴结非肿瘤性疾病。以发热、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三大特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现工作中遇到3例,报道如下,诊断此病主要靠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3.
14.
组织组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又称坏死性淋巴结炎、假性淋巴瘤性增生。最早由RiRwchi1972年首先提出。在我国是1984由朱梅刚于病理学上提出,临床尚未见报道,我科于1993年8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胡泽福  冯多忠 《四川医学》2004,25(10):1067-1067
患者 ,女 ,32岁。因反复发热、身痛 4 0余天入院。入院前 4 0余天病人始发热、身痛 ,伴畏寒、寒战 ,无咳嗽、腹痛腹泻及腰痛 ,在当地住院 ,经用退热药后 ,症状反复 ,作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血培养、肥达反应、抗 HIV、胸片及骨髓象检查均无异常。住院 10天后发现白细胞减少为 1.8× 10 9/L ,HGB和PLT均有下降。以“发热原因待查 :白血病 ?”而出院。病人回到家乡后来我院住院 ,高热达 4 0 .2℃ ,消瘦 ,双侧颈部及右腋窝淋巴结肿大 ,部分淋巴结有粘连 ,质软 ,有触压痛 ,局部无红肿 ,脾大 ,心肺无异常。经我院血常规、大小便常规 ,肝功、…  相似文献   

16.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是一个病理诊断。近年来临床因不规则发热伴颈淋巴结肿大、白细胞下降、抗生素治疗无效而激素治疗有显效,预后佳的病例逐渐增多而移用临床。并将该病定义为原因不明与免疫有关的一组独立疾病[1],我院近3年来收治了5例符合上述临床症状并经病理确诊的HNL病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5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39~67岁,平均41岁。临床表现:①5例均有不规则发热,在行激素治疗之前均呈弛张热,②颈淋巴结肿大:5例均有黄豆王蚕豆大肿大淋巴结,压痛,无明显发红,其中2例伴腋窝…  相似文献   

17.
刘方  李锁兰 《疑难病杂志》2005,4(5):305-305
患者,女性,14岁,学生。主因发热10余天于2005年1月23日就诊。自述于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达40.3℃,发热时伴畏寒、咽痛、颈部疼痛,无寒战、咳嗽、咯痰,无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在外院以“发热待查”给予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查体:T39.3℃,P88次min,R18次min,BP110  相似文献   

18.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国敏  王旭升  王存金 《医学争鸣》2007,28(20):1907-1907
1病例报告男患儿,11岁,因发热9 d以"发热待查"入院.入院前9 d开始不明原因发热,体温在27.6~40℃之间波动,同时发现右颈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在外院用抗生素治疗2 d无效后加用地塞米松,当日体温下降,但每日用药前体温仍在38.0~39.3℃.3 d前口腔黏膜散在糜烂伴干咳,精神差,未见皮疹,出血,无关节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病13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年龄15-28岁,临床上有发热、颈部及其它表浅淋巴结肿大,病理检查淋巴结中心多灶性坏死及组织细胞浸润。皮质激素治疗全部治愈。结论临床表现是诊断线索,病理所见是诊断依据,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6例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临床上以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热及外周血白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病理特征为淋巴结广泛凝固性坏死和组织细胞增生。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个自限性淋巴结病变,在临床上及组织学上易与淋巴瘤相混淆,应引起临床医师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