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惊厥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要点。[结果]6例首次咪达唑仑静脉推注给药即刻有效,2例给药1min无缓解,1例惊厥反复发作,1例呼吸抑制行气管插管呼吸支持治疗。随访8个月~31个月,1例术前即合并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出院后3个月惊厥复发,至儿科治疗40d后恢复出院。1例惊厥控制后左侧肢体肌力减低伴皮质盲,经治疗56d后恢复出院,1例住院期间死于心力衰竭。[结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惊厥是围术期严重并发症,实施及时抢救、应用综合护理措施,可预防和控制术后惊厥,促进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评价咪达唑仑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惊厥持续状态患儿28例,根据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地西泮组与咪达唑仑组,每组14例。地西泮组给予地西泮治疗,咪达唑仑组给予咪达唑仑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用药控制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咪达唑仑组总有效率为92.86%,优于地西泮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咪达唑仑组用药控制时间为(140.65±20.64)s,短于地西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咪达唑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14%)与地西泮组(21.43%)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治疗惊厥持续状态患儿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持续静脉泵入咪达唑仑治疗儿童癫痫持续状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住院确诊为儿童癫痫持续状态的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全部应用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泵入治疗观察;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集束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癫痫样发作控制时间、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等。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癫痫样发作控制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对持续静脉泵入咪达唑仑治疗儿童癫痫持续状态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缩短癫痫样发作控制时间,有效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滴注在治疗癫痫频繁发作中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护理方法.方法:对65例癫痫频繁发作的患儿静脉应用咪达唑仑治疗,首先缓慢静脉推注1次(0.1~0.15 mg/kg),最大剂量<3 mg,然后以1.0 μg/(kg·min)静脉维持,根据发作情况调整用药剂量,最大维持剂量为5.0 μg/(kg·min).惊厥控制24 h后逐渐减量直至停药.临床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4 h内控制发作42例(64.62%),减量前平均用药剂量为(1.75±0.38)μg/(kg·min);48 h内控制61例(93.85%),减量前平均用药剂量为(2.34±1.05)μg/(kg·min);72 h内控制61例(93.58%),减量前平均用药剂量为5.0 μg/(kg·min).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嗜睡58例(89.23%),共济失调18例(27.69%),呼吸道分泌物增多13例(20.00%),烦躁6例(9.23%),轻度血压下降37例(4.62%),1例在推注咪达唑仑过程中出现呼吸骤停.结论:咪达唑仑可快速、有效控制癫痫频繁发作,尤其是对全面性强直(或强直阵挛)发作疗效更为确切,在癫痫患儿的快速撤药或换药中可广泛应用.对不良反应的密切观察及临床精心护理也是治疗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单用以及两者联合用药对重症监护室危重病患者的镇静效果及它们对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影响。方法: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n=18)、右美托咪定组(n=22)及咪达唑仑联合右美托咪定组(n=20)。每组患者每24 h停药唤醒1次。咪达唑仑组:首次负荷剂量0.05 mg/kg,以后0.02~0.08 mg/(kg.h)静脉注射维持;右美托咪定组:首次负荷剂量1μg/kg(>10 min),以后0.2~0.7μg/(kg.h)静脉注射维持;咪达唑仑联合右美托咪定组:首次负荷剂量的咪达唑仑0.05 mg/kg,然后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维持0.2~0.7μg/(kg.h)。分别记录3组达镇静满意时间,持续用药24 h后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用药前CRP,用药24h和72 h后CRP,停药后唤醒时间,呼吸、心率抑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右美托咪定组4例患者出现心率减慢(<60次/min),停药后可随时唤醒,无呼吸抑制不良反应。咪达唑仑组6例患者出现呼吸抑制,平均停药后唤醒时间为40 min。咪达唑仑联合右美托咪定组无呼吸抑制、心率减慢等不良反应。咪达唑仑组达镇静满意时间显著短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停药后唤醒时间显著短于咪达唑仑组(P<0.05),咪达唑仑组用药前后CRP无显著变化(P>0.05),右美托咪定组及咪达唑仑联合右美托咪定组用药后CRP较用药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镇静起效较慢,无呼吸抑制,停药后可随时唤醒;咪达唑仑镇静起效快于右美托咪定,但存在呼吸抑制不良反应。右美托咪定对减轻应激反应有一定作用。两药联合应用可能是比较满意的镇静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小儿口服不同剂量的咪达唑仑糖浆用于术前镇静的护理体会。方法 80例患儿行择期手术,随机分为M1和M2组,分别口服咪达唑仑0.5mg/kg或0.75mg/kg。记录用药前后患儿的心率,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以及Ramsay镇静评分达2分所需的时间。结果 两组患儿用药后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M2组患儿用药后,Ramsay镇静评分达2分的时间比M1组更短。结论 患儿术前口服0.75mg/kg的咪达唑仑糖浆配合全面细致的护理,有利于提高镇静效果并且能有效的减轻患儿面对手术的心理负担以及和家属分离的恐惧,服药后患儿并无明显不良反应,为一安全,简洁,人性化的术前镇静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眯达唑仑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新生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08-01-2010-12在安阳市妇幼保健院NICU住院行机械通气的40例ARDS患儿,随机分为眯达唑仑组和苯巴比妥组各20例;比较两组用药2h患儿血气指标及临床表现.结果 咪达唑仑组在用药2h后血气指标及临床表现明显改善,与苯巴比妥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咪达唑仑能改善ARDS患儿的人机同步性,改善氧合,提高ARDS患儿机械通气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郑少霞  张映芬  徐小莉 《全科护理》2012,(34):3178-3179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用于兴奋期急性酒精中毒病人的护理。[方法]对80例兴奋期急性酒精中毒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确保病人安全的前提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咪达唑仑。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的生命体征及相关指标变化情况、漏诊及误诊情况、就诊环境及就诊秩序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病人生命体征平稳,能得到及时的诊治,护理较为方便,漏诊和误诊较少,就诊秩序及就诊环境较好。[结论]通过加强对病人的监测及护理,兴奋期急性酒精中毒病人应用小剂量咪达唑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刘凤  武华  江敏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2):3899-3900
目的探讨小剂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在婴儿痉挛症治疗中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70例采用小剂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婴儿痉挛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34)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n=36)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治疗前、中、后的专业护理,评价痉挛发作的恢复情况,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症状完全缓解12例,有效19例,疗效差3例,无效2例,有效率(完全缓解和有效)为86.1%,对照组症状完全缓解7例,有效14例,疗效差1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61.8%,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608,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8%,47.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027,P〈0.05);结论ACTH是婴儿痉挛症有效的治疗药物,做好用药前的宣教,加强疗程中的观察,及时给予护理干预,可提高ACTH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两种镇静镇痛方案(咪达唑仑、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辅助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机械通气患儿 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诊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90例,均行机械通气治疗,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95例患儿应 用咪达唑仑镇静镇痛为M 组,95例患儿应用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镇静镇痛为M+F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结果 镇静后,两组患儿镇静程度(Ramsay)评分均在合理的镇静范围。M+F组患儿镇静后2、4、6、8、10、12小时 Ramsay评分更接近理想的镇静终点,与M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患儿PAED 评分均显著降 低。随着镇静时间的延长,麻醉苏醒期躁动量化评分表(PAED)评分降低幅度越明显。M+F组患儿镇静后2、4、6、 8、10、12小时PAED评分明显低于M 组(P <0.01)。M+F组患儿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准确完成指令时间、拔 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早于M 组(P <0.01)。M+F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ICU 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明 显少于M 组(P <0.01)。结论 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镇静镇痛可明显缓解患儿的疼痛,发挥良好的镇静作用,减轻 躁动,还能缩短苏醒时间和治疗时间,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王雪晴 《全科护理》2013,(25):2311-2312
[目的]总结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高压氧首次治疗的护理。[方法]对9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高压氧首次治疗,同时加强护理。[结果]痊愈45例,显效32例,好转16例,无效5例。[结论]加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高压氧首次治疗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2.
张映芬  李乐贤 《全科护理》2013,(34):3177-3178
[目的]总结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的护理.[方法]对39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行PFNA内固定术,加强术前护理,术后加强功能锻炼,预防内翻、下肢外旋、肺部感染、脂肪栓塞、深静脉血栓、压疮、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结果]39例病人均完成手术,参照Harris标准,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36例,可3例.[结论]加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PFNA内固定的护理有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3.
蔡美笑 《全科护理》2013,11(7):583-584
[目的]总结过敏性紫癜患儿行长春新碱冲击治疗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2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采用长春新碱冲击治疗,同时加强一般护理、冲击治疗全程的护理、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结果]出现便秘4例,肝功能损害3例,轻度胃肠道反应1例,轻度末梢神经炎1例,轻度静脉炎1例,在给予相应的护理和对症治疗后完全缓解。[结论]加强过敏性紫癜患儿行长春新碱冲击治疗的观察及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仪娜 《全科护理》2011,(1):13-14
[目的]总结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病人的护理。[方法]对110例Hp阳性病人采用序贯疗法进行Hp根除治疗,同时加强健康宣教、口服药的管理、药物反应的观察、心理护理等。[结果]110例病人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缓解,4周后经14C尿素呼气试验复查杀菌效果,抗生素耐药3例,药物过敏2例,95%的病人杀菌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加强Hp阳性病人采用序贯疗法进行Hp根除治疗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王秋梅  黄旭霞  陈双珍 《全科护理》2012,10(22):2050-2051
[目的]总结替吉奥联合亚叶酸钙及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病人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25例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结直肠癌病人采用替吉奥胶囊联合亚叶酸钙、奥沙利铂方案进行治疗,同时加强心理护理、毒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等。[结果]治疗过程中出现Ⅰ级和Ⅱ级神经毒性8例,恶心、呕吐、食欲下降12例,骨髓抑制5例,变态反应1例,经处理后均好转;1例病人死亡,其余病人均顺利进行治疗。[结论]加强替吉奥联合亚叶酸钙及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病人的护理,可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小儿瑞氏综合征的护理措施,寻求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2例瑞氏综合征患儿实施以降低颅内压为主的综合治疗护理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反馈疾病信息,积极采取有效的对症护理措施,并配合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康复训练等.结果 12例患儿经过正确治疗与精心护理,病情3-7 d后好转,20~30 d均临床痊愈出院,未留下后遗症.结论 早期明确诊断,并实施正确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可以提高瑞氏综合征的治愈率,避免并发症、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小儿瑞氏综合征的护理措施,寻求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2例瑞氏综合征患儿实施以降低颅内压为主的综合治疗护理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反馈疾病信息,积极采取有效的对症护理措施,并配合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康复训练等.结果 12例患儿经过正确治疗与精心护理,病情3-7 d后好转,20~30 d均临床痊愈出院,未留下后遗症.结论 早期明确诊断,并实施正确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可以提高瑞氏综合征的治愈率,避免并发症、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李林芬  肖可  钟燕青  陈曼佳 《全科护理》2012,10(25):2305-2307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实施生物反馈训练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前列腺增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术后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观察组应用生物反馈治疗仪加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病人术后72h内膀胱痉挛发生情况及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治疗费用。[结果]两组病人术后72h内膀胱痉挛发生率及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实施生物反馈训练,可预防或抑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病人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减少术后并发症,利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皮肌炎并发间质性肺炎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1例皮肌炎并发间质性肺炎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儿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呼吸衰竭的急救和护理、预防感染及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护理,对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周健兰 《全科护理》2011,(24):2165-2166
[目的]总结手术切除结合骨水泥填充固定治疗脊柱骨转移癌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6例脊柱骨转移癌病人采用切除肿瘤、脊髓减压结合骨水泥充填椎体强化治疗,其中15例加以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加强围术期护理,包括心理护理、体位训练及护理、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护理、并发症观察等,适时进行康复锻炼,做好出院指导。[结果]全部病人术后疼痛均获完全或部分缓解,18例有神经症状病人术后均有改善,2例不能恢复行走功能,无内固定失败,并发气胸1例,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切除结合骨水泥充填固定治疗脊柱骨转移癌,加强围术期护理,可有效减轻病痛,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