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梁叶 《护理研究》2009,23(26):2356-2357
从进针角度、最佳采集时机及采血方法等方面综述了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采血法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足跟血采集部位的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对一些先天性疾病在没有出现症状以前,通过实验筛查得以确诊.主要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在新生儿出生72h、喂足6次奶以后,每个新生儿均需要在足跟部采集3个直径>10mm的血样,作为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血样标本.但由于新生儿的血容量相对集中于躯干,从足跟采够血量具有一定的难度.要在局部反复挤压和扎针,患儿及其家属难以接受,而且还影响了血标本采集的质量和增加了临床护理工作的压力.作者观察分析了162例新生儿在足跟的不同部位采血的难易程度,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徐英  高霞  杨晓燕 《当代护士》2013,(11):63-64
目的 比较2种足跟采血方法对新生儿疼痛及采血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于出生后72 h,充分哺乳6 次以上,在足后跟外缘中点采血.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足跟采血,实验组在采血前先浸泡及按摩足部,再按常规进行足跟采血.观察2组新生儿疼痛评分、采血使用时间、采血成功率、血片合格率、新生儿足跟淤斑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新生儿疼痛评分、采血使用时间、新生儿足跟淤斑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1 针采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部浸泡及按摩后进行足跟采血,能减轻新生儿疼痛,缩短采血时间,提高采血成功率,减少新生儿足跟淤斑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易翠兰 《全科护理》2013,(29):2774-2775
从足跟采血前的准备、采血中的护理及采血标本的保存、采血后的护理等方面综述了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采血法的护理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改进足跟血的采集方法,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采集的成功率,减少采血给新生儿带来的痛苦。方法将447例新生儿按病例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方法采集血样,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采集血样。比较两组新生儿采血难易度、采集时间、采集血样本的质量及新生儿采血部位淤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采血容易,与对照组新生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448,P0.01);观察组新生儿血液采集时间短于对照组(U=5.975,P0.01);观察组新生儿采集的血样本质量高于对照组(χ2=11.23,P0.01);观察组新生儿采血部位淤血少于对照组(χ2=9.14,P0.01)。结论观察组新生儿采血容易、速度快、质量好,能有效减轻新生儿采血时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减轻新生儿痛苦,提高新生儿足跟血采集一次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将912例新生儿随机分成实验组453例和对照组459例,实验组新生儿在沐浴后口服10%葡萄糖注射液后采集足跟血,对照组沐浴后直接采集足跟血,比较两组新生儿疼痛反应及采血效果.结果:实验组新生儿疼痛反应、采血一次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口服10%葡萄糖注射液后进行足跟血采集可以明显减轻新生儿痛苦,提高采血一次成功率,临床应用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自 1998年 8月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以来 ,在我院出生新生儿 15 6 8例 ,采血 1474例 ,采血率占 94%。近年 ,我们积极探索寻找最佳的采血方法 ,使采血率不断提高。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998年 10月至 1999年 3月采血 115 0例 ,随机分成两组 ,观察组用改良法 72 0例 ,对照组用传统法 430例。两组孕龄、孕次、分娩方式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1 2 传统采血法 采血部位选择新生儿内、外踝下侧 ,采血前按摩足跟 ,用 75 %酒精消毒皮肤 ,用烟台市筛查中心配发的采血针 (化验室常用的一次性采血针 )采血 ,双手拇指挤压…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采血技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丽琴  白涛 《护理研究》2009,23(7):1835-1835
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目的是保护儿童健康,是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基本措施之一。要求新生儿为足月新生儿,阿氏评分大于7分以上,喂奶次数最少为6次以上者,且出生后满72h后开始采血。采血部位根据国内外新生儿筛查血样采集的经验,足跟内、外缘是采血较理想的部位。我院于2005年6月开始筛查,采血部位确定为新生儿足外侧缘,在采血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技巧与方法,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陆敏  卢宏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2):3927-3928
目的比较干预方法与传统方法采集新生儿足跟血标本的效果。方法对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的18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干预组新生儿采用干预方法采血,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采血。观察两组血标本合格率、采血的时间、一次成功率及对新生儿的损伤。结果两组所采集标本血斑直径分别为(9.31±1.67),(7.53±1.21)mm,采血所需时间分别为(27.85±13.68),(40.60±16.45)s,采血一次成功率分别为100%,9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新生儿足跟扎针部位红肿发生率分别为0及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干预采血方法,血标本合格率高,采血时间短,一次成功率高,对新生儿的损伤小,可提高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杨学芬  罗艳 《当代护士》2005,(11):36-37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医疗保健机构在新生儿群体中,用快速、简便、敏感的检验方法,对一些危及儿童生命,危害儿童生长发育,导致儿童智能障碍的一些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进行群体筛检,使患儿在临床上未出现疾病表现,而其体内生化、激素水平已有明显变化时,就作出早期诊断,结合有效治疗,避免患儿重要脏器出现不可逆的损害,保障儿童正常的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的系统服务犤1犦。新生儿疾病筛查主要由血液标本采集、实验室筛查和诊断治疗3个环节组成,血标本采集质量直接影响到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的准确性,是保证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的关键因素。我科于2003年6月至2004年10月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液标本采集600例,无不合格标本,现将血标本采集工作报告如下。1材料及方法1.1采血前,首先作好新生儿父母、家属的宣传教育工作,使之充分认识到筛查的重要性,获得各方面的支持。1.2备好采血材料:有滤纸连接的标本卡、消毒用品、刺血然等。1.3认真填写标本卡,对标本卡的填写项目要完整填写,对家庭住址和联系电话要详细询问,做到详细可靠,保证结果可疑时能及时追回患儿。1.4采血操作者洗手后,戴上无滑石粉的无菌手套,选择足跟外侧缘作为针刺部位,用酒精棉签消毒针刺...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采血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叶 《护理研究》2009,(9):2356-2357
从进针角度、最佳采集时机及采血方法等方面综述了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采血法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疾病筛查中不同采血部位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美芳 《护理与康复》2006,5(3):167-168
目的观察新生儿疾病筛查不同采血部位的效果,探讨最佳采血部位,提高采血质量.方法将371例新生儿按出生单、双月分成两组,观察组采血部位在足底定位,位置为新生儿足底第4~5跖骨间划一直线与足后跟外缘相交上1 cm再向外侧0.1 cm处;对照组采血部位取新生儿足跟部内侧或外侧,无具体定位.结果采血一次成功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经x2检验,x2=11.96,P<0.01;新生儿足底肿胀、淤斑对照组高于观察组,两组肿胀比较经x2检验,x2=7.31、P=0.0069;两组淤斑经Finsher's Exact Test,P=0.0098.结论用足底定位采血,可以提高采血一次成功率,减少新生儿足底肿胀、淤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标本采集的方法与技巧,以提高采集成功率、缩短采集时间、减轻新生儿痛苦.方法:将198例需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足月产正常新生儿按住院号末位数单双号分为试验组100例和对照组98例.试验组采用改良采血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采集方法,均采集足跟血标本,观察两组新生儿一次性采血成功率、采血所需时间、标本合格率、新生儿哭闹及疼痛程度.结果:试验组新生儿一次采血成功率、血片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采集时间、新生儿疼痛哭闹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采血法能提高一次采血成功率、标本合格率,减少足跟采血时间,减轻新生儿疼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早期新生儿黄疸足跟血胆汁酸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4月在我院产科正常分娩的新生儿250例,出生72 h用干血纸片法采集足跟血样标本备检。根据小时龄胆红素值将纳入新生儿分为溶血性组(20例)和观察组(118例),再按照病因将观察组分为生理性组(50例),母乳性组(42例)和感染组(26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对备检标本的15种胆汁酸亚组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各组血标本中15种胆汁酸亚组分均有表达,其中胆酸(CA)、鹅脱氧胆酸(CDCA)、熊脱氧胆酸(UDCA)、甘氨石胆酸(GLCA)和牛磺石胆酸(TLCA)水平在各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病因的新生儿黄疸早期胆汁酸代谢谱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和特征,有助于新生儿可能发展为高胆红素血症的风险预测及其相关病因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及红细胞平均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等血常规指标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后简称地贫)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12月,在该院经基因确诊携带有地贫基因的150例新生儿(出生28d以内)作为地贫组,同期经确诊排除地贫基因携带的新生儿1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2组新生儿的血常规相关指标Hb、MCV、MCH、RDW-CV进行比较,同时比较α-地贫及β-地贫血常规指标的差异。结果携带有地贫基因的新生儿Hb、MCV、MCH等检测指标的结果低于健康对照组,但RDW-CV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类型地贫基因携带者中,β-地贫组的Hb、MCV、MCH均低于α-地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的RDW-C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贫各基因型Hb、MCV和MCH呈下降趋势,但RDW-CV增加。新生儿血常规指标(Hb、MCV、MCH、RDW-CV)在地贫的筛查中具有重要意义,可用于大规模人群地贫筛查。  相似文献   

16.
陆俏梅  黄雪芳  陈冬梅  朱少莲 《现代护理》2006,12(17):1617-1618
目的了解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标本采集和运送现状。方法选择2004年1~12月出生的新生儿310例为观察组,观察新生儿疾病筛查采集血标本的情况。发现实施新生儿筛查过程中,在采血部位、穿刺深度、血样干燥时间、产妇的配合等多个环节存在缺陷,并对2005年1~12月的新生儿疾病筛查检测对象310例(实施组)及时采取整改措施。结果实施组复查率明显下降。结论需重视对产科医护人员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标本采集、送检规范知识及操作培训,做好筛查宣教工作,改良采血部位及血样干燥时间,以提高标本采集合格率,确保标本送检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基于网络构建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在全市架构下统一实施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服务和信息管理新模式及其作用.方法 自主研发"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管理系统",为本市所有分娩医院提供筛查技术服务和信息共享管理平台,并对应用该系统前后新生儿疾病筛查率、随访率、治疗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成功构建该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从采血、传递、检查、报告、查询、跟踪随访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实现了新生儿基础资料和检查文件自动导入,疾病筛查、确诊和治疗等信息共享.启用该系统后对所有新生儿筛查结果实现自助短信告知筛查结果,疑似病例自动短信召回,重点加强对阳性患儿长期的治疗和随访,使本市新生儿疾病筛查随访率、治疗率明显提高.对筛查相关机构进行质控和评价体系,保持筛查技术的先进性,取得该系统著作权证书号2010SR017295.结论 启用该系统后,实现本市新生儿系列筛查全覆盖,最大范围减少失访.该信息平台可以让基层工作人员从繁重的手工登记统计工作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好地为孕产妇和新生儿服务中去.该信息平台可以解决广大家长及时获得新筛结果的迫切需求,更好的为家长服务.该信息平台使本市儿童保健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极大地提高了本市保健的整体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分析1999年9月-2009年12月间127万新生儿筛查疾病筛查经验。方法对辖区接产机构出生的新生儿采集外周血制成滤纸干血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2007年至今使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方法)作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的筛查,用细菌抑制法作笨丙酮尿症(PKU)筛查。结果共筛查新生儿1272136名,发现CH病例695例,发病率1/1830;发现PKU病例184例,发痛率1/6914。结论新生儿疾病筛查可以使患儿得到早期发现和诊治,降低了家庭和社会压力,对于减少残疾儿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并评价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应用于血站献血者血型筛查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全自动法)对20 335例献血者标本进行ABO及Rh(D)血型鉴定、盐水不规则抗体初筛,并与U型微板法(半自动法)进行比对试验。结果全自动法与半自动法比较,ABO血型1次准确定型率:99.93%98.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h-D血型鉴定正确率均为100.0%;O细胞凝集阳性率:0.13%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保持反定型检测准确度达100.0%的血浆稀释倍数为1∶64,高于1∶4;脂血标本和溶血标本导致的误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灵敏度及抗干扰能力,更易发现盐水不规则抗体,适合于血站开展献血者血型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