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魏凤玲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17):1665-1666
目的使新护士在岗前规范培训后能够尽快适应护士的角色,胜任各项护理工作,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满足病人的护理需求,适应现代的护理发展。方法制订各项培训计划。对新毕业的护士按计划进行岗前规范培训,并采用轮转考核制一年内轮岗制。结果通过岗前规范培训,增强了护士的服务意识、提高了护士的“三基”能力、学习能力和专科护理能力。结论对新护士进行岗前培训可以使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提高护士的理论水平、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水平,是提高护士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新护士岗前培训静脉穿刺和急救技术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护理操作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标准、熟练的操作技术有利于保证护理安全,改善护患关系,使患者安全、舒适达到治疗效果,从而提升护理品质。随着我院医疗业务不断拓展和2008年新院落成启用,2006—2008年新招护士比率明显增加,为了保证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安全,对新护士进入临床工作前夕,给予临床技术操作的培训考核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进修护士培训需求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进修护士对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的需求,为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问卷调查法,SPSS软件包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认为最需要的培训内容前5项依次为:各专科疾病护理新进展、新技术;各专科疾病护理基本技能;各种护理新技术的应用(静脉留置针、PICC等);各专科疾病护理基本理论、知识;各种新仪器、新设备的使用。培训内容需求随医院级别、护龄、职称不同而各异。选择培训方式最多的前5项依次为:实践操作、示范、一对一导师辅导制、课堂讲授、护理查房。结论培训计划应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进修护士对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的需求,为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问卷调查法,SPSS软件包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认为最需要的培训内容前5项依次为:各专科疾病护理新进展、新技术;各专科疾病护理基本技能;各种护理新技术的应用(静脉留置针、PICC等);各专科疾病护理基本理论、知识;各种新仪器、新设备的使用.培训内容需求随医院级别、护龄、职称不同而各异.选择培训方式最多的前5项依次为:实践操作、示范、一对一导师辅导制、课堂讲授、护理查房.结论 培训计划应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5.
护士岗前培训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进步,护理学科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法律法规台和疾病谱的变化,实际工作中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护士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在某些方面已满足不了临床工作的需要。因此,对新进医院的护士必须实施岗前知识的培训补充,以拓宽知识面,使之与临床工作接轨,消除岗前知识的盲点和对工作的不适应,使每位新进医院的人员能更快地进入工作角色。我们近几年来,通过对护士岗前培训和正确引导,取得了一定的收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新护士岗前培训时机的选择对培训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护士岗前培训时机的选择对培训效果的影响,从而通过选择合适的培训时机提高培训效果.方法 对三批不同时间进岗的新护士集中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前进行理论和操作摸底考试,培训结束后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比较三组间理论、操作和培训考试成绩,评价培训效果.结果 经过临床带教实践1周~2个月的新护士再进行岗前培训,效果明显好于直接进行岗前培训的新护士(P<0.05).结论 新护士经过临床带教实践1~2周再进行岗前培训,可以提高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7.
1998年1月~2004年12月,我们对12名新护士进行了有计划地系统培训,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制定岗前培训计划根据本院手术室的工作特点和受训护士情况,采取集中授课方式培训8个月,制定个人培训计划,建立培训档案。培训内容与时间:制度学习、素质培养1个月,急救培训2周,无菌技术 相似文献
8.
新护士岗前培训的需求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了解新护士对岗前培训内容、方式的需求,为新护士岗前培训科学化、规范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自编问卷对100名新护士进行岗前培训内容(10项)、培训方式需求的调查.结果新护士在培训前对10项培训内容的认可程度均较高,最高的4项是安全护理管理制度、护理与法律、护患沟通技巧、护理工作规章制度,培训后对10项培训内容的认可程度普遍有所提高,最高的4项为安全护理管理制度、护理与法律、护患沟通技巧、重症监护的基本知识.培训方式需求较高的是操作示范训练、师生互动教学、个案讨论等.结论岗前培训应基于新护士对培训内容、方式的需求,特别要强调理论指导实践,以提高新护士技能和能力为主要目的,培训方式应多样化. 相似文献
9.
护士岗前培训及管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县级医院护士岗前培训的策略与方法,提高培训和管理水平,有效促进新护士适应临床工作的能力,提高护理质量和保证护理安全.方法 通过建立完善的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规范操作技能,严谨的考核制度和管理体系,通过分层岗位培训,采用一对一导师制进行培训并考核.结果 护理培训质量得到提高,2010年护士岗前培训合格率为10... 相似文献
10.
11.
12.
我科对进修护士的培训方法及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进修护士的培训和管理方法。方法对进修护士采用阶段性的培训,分层次教学,制订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严格的考核评价体系。结果进修护士对带教方法满意度及结业考试成绩优良率均较高。结论严格的管理制度及分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人本管理的运用是培训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6-D量表用于评价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的可行性,为完善培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16名新聘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3个月基于新护士护理能力的院科两级规范化培训,通过考核准入独立上岗.在培训开始前与培训3个月上岗后分别发放6-D量表,进行自评及所在科室护士长的他评,分析新护士护理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 培训后新护士护理能力明显提高,其6-D量表自评得分显著高于培训前,(142.34±19.92)分vs (135.81±18.30)分,其中领导能力、危重患者监护、教学与合作、计划评估、沟通交流5个方面的能力培训后得分均显著高于培训前,专业维度培训前后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培训后新护士护理能力6个维度的自评得分均显著高于护士长他评得分.结论 应用6-D量表对培训效果进行科学评价,证明新护士上岗前3个月的院科两级规范化培训,对新护士适应临床工作,提高护理能力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症状护理课程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护士规范化培训基地78名新入职护士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课程培训。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规范化培训基地79名新入职护士为观察组,采用症状护理课程培训。培训结束后,采用理论考试及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成绩评价教学效果;采用教学质量调查问卷评价教学质量。结果观察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成绩和教学质量满意度评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症状护理课程使护理培训临床化,同时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新入职护士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16.
护士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培训需求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护士艾滋病及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认知水平、态度及培训需求状况,为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本院220名各科室护士进行艾滋病及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态度和技能的认知状况、培训需求、培训效果凋查。结果:①护士对艾滋病及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认知率较低;②培训前后护士对艾滋病及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认知度、防护技能的掌握有统计学差异;③97.2%护士认为非常有必要进行艾滋病及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培训。结论:护士对艾滋病及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技能缺乏全面系统的掌握,应制定出科学、系统的健康教育程序及实践标准,拓展培训面,增强护士的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 相似文献
17.
社区护理人员对急救技能培训的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社区护理人员急救技能系统培训现状及需求情况,为制订相应的培训策略和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我区108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322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护理人员以年轻、低学历、低职称者为主。95%护理人员未参加过急救技能系统、规范培训,99.06%护理人员对培训需求高。护师以上的人员培训需求程度与护士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培训方式多选择短期培训班和定期强化技术这两种方式。影响社区护士参加培训学习的前3位原因是:工作忙,没机会,经费限制。结论:有必要对社区护理人员进行系统、规范的急救技能培训。各级领导应对社区护理人员在学习的时间上、经费上给予支持和合理安排。提出:采用急诊—院前—社区三位一体的护理急救技能培训模式,制定一个系统、规范、科学的社区护理人员急救技能培训计划,提高社区护理人员急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专科护士培养比较典型的上海和安徽2个地区重症监护室(ICU)专科护士实践培养的状况,调查ICU专科护士对实践培养的评价,为构建有针对性的实践培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上海、安徽2个地区的200名ICU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ICU专科护士的实践培养以2个月~5个月的短期培训为主,培训一般在外院进行,最多的是在综合ICU。实践培养的老师有专科护士、病区带教、护士长等;培训方式有护理查房、听讲座和ICU专科护士试讲等。ICU专科护士对实践师资的能力评价较高,对实习内容、考评方式、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在实习中的体现评价较低。[结论]ICU专科护士的实践培养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体系,但实习内容、考评方式有待改进。如何在实践培养中体现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9.
医院对男护士需求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9,自引:7,他引:39
目的 了解医院对男护士的认知、接受及需求情况,为培养和使用男护士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5所医院的医护人员、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结果在682名调查对象中,男护士的知晓率为61.6%;认为可以接受男护士的护理人员575人,占843%;认为最需要男护士的科室分别是精神科(85.0%)、急诊科(67.4%)、外科(64.2%)、手术室(58.1%);男护士的职业影响因素主要是传统观念(84.5%)、性别偏见(56.9%)、亲朋好友的嘲笑(43.7%)、家庭成员的反对(38.996)。结论 医院对男护士有一定的需求,建议吸引更多的男性从事护士职业.充分发挥男护士的优点.有利于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改进新聘护士岗前培训模式,以适应中医医院护理工作的需要。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1年入职的38名新护士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岗前培训模式进行培训;选取2012年入职的38名新护士为研究组,采用院病区二级连锁式岗前培训模式进行培训。结果培训前,研究组中医基础理论、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评分分别为(59.68±10.23),(70.13±7.96),(55.91±7.74)分,对照组分别为(60.17±9.45),(69.85±8.48),(55.82±8.60)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216,0.148,0.048;P>0.05);培训后,研究组中医基础理论、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评分分别为(86.60±6.84),(87.10±7.25),(70.19±9.96)分,对照组分别为(70.56±8.69),(72.81±9.28),(69.85±8.4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940,7.480,4.401;P<0.05)。研究组新护士对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师资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7.617,35.894,8.409,7.999;P<0.05)。结论院病区二级连锁式岗前培训模式能全面提高新护士的临床护理能力,使其迅速适应新护理岗位需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