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0例听神经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MRI在听神经瘤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和病理学证实的听神经瘤40例均行MR平扫及Gd-DTPA增强扫描。结果:40例听神经瘤MRI诊断准确率为100%,5例为内听道听神经小结节,35例桥小脑角肿块,其中33例瘤体带蒂突入内听道,2例无明确带蒂。结论:MRI对听神经瘤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对微小听神经瘤的诊断是目前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对照,研究并探讨3.0T磁共振成像(3.0 tesl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3.0T MRI)对听神经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疑似听神经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MRI检查,对患者的CT、MRI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参照,计算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听神经瘤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90例疑似听神经瘤患者经病理学检查确诊64例,其余26例分别为脑膜瘤10例、三叉神经瘤8例、胆脂瘤5例、蛛网膜囊肿3例。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参照,MRI对听神经瘤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5.31%、96.15%、95.56%,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诊断一致性为0.764,CT对听神经瘤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4.38%、76.92%、82.22%,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诊断一致性为0.592,MRI诊断结果优于CT(P0.05)。结论:采用3.0T磁共振成像对听神经瘤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为听神经瘤的手术方案制定提供重要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听神经瘤的MRI表现,评价MRI对听神经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了1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听神经瘤,全部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听神经瘤位于内听道开口处,有包膜,易囊变。T1WI上多呈低、等信号,T2WI多呈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结论:MRI在听神经瘤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多层螺旋CT(MSCT)及MRI检查对听神经瘤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4月—2021年7月收治的86例听神经瘤临床资料。比较MSCT、MRI及二者联合对听神经瘤诊断效能,并分析听神经瘤MSCT、MRI特征。结果 MRI联合MSCT诊断听神经瘤准确率95.35%(82/86),明显高于单一MRI诊断的84.88%(73/86)、MSCT诊断的72.09%(62/86)(P<0.05)。MSCT平扫可见类圆形肿块,多为均匀等或略低密度信号影,增强扫描肿瘤有明显强化,可为均匀、不均匀或环形强化;MRI平扫囊性肿瘤T1WI、T2WI均呈高或稍高信号,实性肿瘤T1WI呈略低或低信号、T2WI呈高或稍高信号,囊实性肿瘤T1WI呈低或稍低信号、T2WI呈高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有明显均匀一致性强化。结论 MSCT和MRI均可显示听神经瘤影像学特点,二者联合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型听神经瘤的早期诊断与显微手术治疗。方法:通过MRI平扫与增强及结合临床诊断小型听神经瘤9例,采用病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及内镜辅助切除肿瘤。认为MRI可用小型听神经瘤,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较好的治疗方式。结果:术中全切100%,听力保留率75%,面神经保留率98%。结论:听神经瘤的早期诊断和术前肿瘤大小及听力水平是作为企图保存听力和面神经功能的主要决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变化规律及应用价值。方法:对听神经瘤患者作常规 BAEP 检查。结果:40例听神经瘤肿瘤侧 BAEP 异常率100%,非肿瘤侧 BAEP 异常率90%,以Ⅲ-Ⅴ间期延长尤显著(占90%),Ⅲ-Ⅴ/Ⅰ-Ⅲ比值异常占72%。结论:听力减退患者进行 BAEP 测试,对听神经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桥小脑角区脑膜瘤、听神经瘤和三叉神经瘤的MRI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桥小脑角区脑膜瘤、听神经瘤和三叉神经瘤的MRI表现和特征。结果本资料听神经瘤37例、脑膜瘤29例、三叉神经瘤7例。结论 MRI在桥小脑角区脑膜瘤、听神经瘤和三叉神经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可作为术前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报道9例听神经瘤的耳神经外科治疗。讨论了手术依据、术式选择、手术并发症和有关注意事项,提出CT/air显著增强了CT扫描仪诊断听神经瘤的功能,促进了早期诊断,有利于耳神经外科开展听神经瘤手术。认为神经外科与耳神经外科在听神经瘤的诊断和治疗上各有特点,均应发展,互为补充,以利于听神经瘤外科治疗在我们国家更广泛地开展。  相似文献   

9.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听神经瘤诊断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异常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确诊的30例听神经瘤患者作常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正常1例,异常29例(96.7%),肿瘤侧表现为主波缺失、潜伏期(PL)及峰间期(IPL)延长,非肿瘤侧以IPL(Ⅲ~Ⅴ)/(Ⅰ~Ⅲ)>1为主要表现.结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听神经瘤具有高度敏感性,对听神经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焦俊华  焦晓华  杨爱军 《护理研究》2004,18(22):2022-2022
听神经鞘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良性肿瘤 ,约占颅内肿瘤的8%~ 10 %,在颅内肿瘤中列第 4位。它好发于中年人 ,年龄多在 3 0岁~ 60岁。我科从 1996年以来共收治听神经鞘瘤 80例 ,为探讨听神经鞘瘤病人术后并发症的成因以及护理对策 ,对术后病人并发症进行观察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护  相似文献   

11.
听神经鞘瘤的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7.79%~10.64%[1,2].我科1992-01~2002-10手术切除听神经瘤91例,术前均经CT及MRI诊断,术后经病理证实,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听神经瘤术中面神经功能监护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改进与术中面神经监测的应用听神经瘤术后面神经的保留率为95%~98%[1]。尤其对较大听神经瘤,术中应用神经生理监测仪可有效寻找出面神经的部位与走向,并加以保护。我院于2003年4月至2004年4月对22例听神经瘤病人应用神经生理监测仪,通过面肌电图对术中面神经  相似文献   

13.
听神经瘤的低磁场MRI诊断万建国听神经瘤是颅神经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在颅内肿瘤中仅次于胶质瘤,脑膜瘤及垂体瘤。占颅内肿瘤的8%,占桥脑角肿瘤的80%。本病除了常规影像学检查外,由于MRI的高对比度和无创伤以及无骨伪影影响等特点,使其成为诊断听神经瘤最为...  相似文献   

14.
听神经瘤的MRI表现特征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I对听神经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15例听神经瘤的MRI表现。结果:听神经瘤的MTI表现为(1)肿瘤以内听道为中心生长,第七、八对神经束较对侧增粗,与肿瘤多无明确分界,增强后可见两者相连;(2)肿瘤在T1WI上呈低、等低或稍低信号,T2WI上呈高、等高或稍高信号;(3)增强后肿瘤呈均匀,不均匀或环形强化。结论:根据解剖部位、病变特征和MRI的信号特点,MRI是诊断听神经瘤的非常有效的方法,MRI在桥小脑角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听神经瘤为颅内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发生部位在小脑桥脑角。因周围解剖关系较复杂,一般术后可发生多种并发症,如面瘫,角膜炎和角膜溃疡,吞咽困难,吸人性肺炎等,但出现消化道大出血者极少报道,现将我科发生的一例情况报道如下。病例简介病人男性,25岁,于1989年7月入院。诊断为左听神经瘤,当月25日在全麻下行左听神经瘤次全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面神经功能基本完好,进水无  相似文献   

16.
听神经瘤(acoustic neurinoma)为颅内神经肿瘤中最多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又称前庭神经鞘膜瘤(neurilemnoma, schwannoma),约占颅内肿瘤的10%,起源于听神经的前庭分支。肿瘤多为良性,生长缓慢,如能手术完全切除,则预后良好。通过总结我院自2001年至今共完成的听神经瘤手术480例,总结出最佳的听神经瘤的手术配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听神经鞘瘤复发的临床诊断要点及再次手术治疗的特点。方法 :通过对近 5年内收治的 18例复发性听神经鞘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描述其复发的临床诊断要点及再次手术的体会。结果 :18例复发性听神经鞘瘤患者均经第一次手术病理证实。原手术后至症状复发确诊的时间平均为 4 2年 ,复发主要症状为颅高压及行走障碍。所有肿瘤均行显微手术切除 ,术中采用内窥镜及CUSA辅助手术 ,全切 15例 (全切率 83% ) ,次全切 3例。 12例再次手术前面神经保留者术后 8例继续得到解剖保留。结论 :听神经鞘瘤患者原手术后症状及体征缓解或消失 ,再次出现颅高压及行走障碍等症状体征或加重者 ,应高度怀疑肿瘤复发 ,动态MRI检查是早期诊断复发的主要手段和客观依据。良好的术野暴露及辅以内窥镜及超声吸引技术的显微手术可使复发性听神经鞘瘤再次手术仍可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分析肉眼直视手术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鞘瘤 ,总结大型听神经鞘瘤手术切除、术中功能结构保护。方法 :对 8年来手术治疗的 6 7例大型听神经鞘瘤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其中肉眼直视手术治疗 38例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2 9例。结果 :肉眼直视下肿瘤全切率 2 5 % ;听神经解剖保留 74 % ,功能保留 3% ;面神经解剖保留 5 2 % ,功能保留 35 %。显微外科手术全切率 98% ;面听神经解剖保留 89% ,听神经功能保留4 7% ,面神经功能保留 72 %。结论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大型听神经鞘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入路 ;显微外科手术能全切肿瘤 ,绝大部完整保留面听神经解剖结构 ,并最大可能保留面听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9.
Gd-DTPA增强MRI对听神经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Gd-DTPA增强MRI对听神经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听神经瘤的MRI表现,其中5例为微小听神经瘤。全部病例均作了Gd-DTPA增强扫描。结果:本组26例听神经瘤中,5例肿瘤局限于内听道内。MRI表现为:①T1WI显示患侧第Ⅶ、Ⅷ神经束局部结节状增粗,呈稍低信号;②T2WI肿瘤呈稍高信号。③注射Gd-DTPA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结节状强化。另21例为大的听神经瘤。MRI表现为:①肿瘤主体在桥小脑角区,T1WI呈稍低或稍低、低混杂信号,T2WI呈高信号或稍高、高混杂信号;②肿瘤以第Ⅶ、Ⅷ神经束为中心生长,患侧第Ⅶ、Ⅷ神经束较对侧增粗,与肿瘤无明确分界,两者信号变化一致;③增强扫描肿瘤实质呈不均强化,囊变区无强化。结论:MRI是诊断听神经瘤的有效方法,Gd-DTPA增强扫描对微小听神经瘤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听神经瘤起源于听神经前庭支神经鞘细胞,是桥小脑角区最常见的良性颅内脑外肿瘤。由于MRI具有无骨伪影影响及高对比度的优点,使之成为诊断听神经瘤的最常用的方法。本组听神经瘤患者均由低场MRI检查发现,13例先行CT检查发现,再进行MRI检查。期望通过对本组病例的诊断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