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4R危机理论风险评估护理管理在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4例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按入院时间分观察组(49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4R危机理论风险评估护理管理,观察7 d。比较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系统评分,比较4R危机理论实施前后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理论及操作考核评分。结果 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 d、7 d末两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系统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R危机理论实施后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理论考核、操作考核得分较实施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4R危机理论风险评估护理管理能提高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责任护士的专业技能,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张翠文  苏叶 《全科护理》2014,(31):2915-2916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模式在骨科病房的应用。[方法]将78例骨折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病房应用预见性护理可提高病人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7月就诊的238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的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以及出院后3个月内再次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3.886,P0.01),观察组病人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7.268,P0.01);出院后3个月内观察组病人心血管事件再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739,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住院时间,降低病人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流程管理用于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25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根据病人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5例,观察组病人给予护理流程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病人的术前准备时间、转运时间、住心脏重症监护室(CCU)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组病人心血管事件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前准备时间、转运时间、住CCU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0.8%,未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0%,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2%,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采用护理流程管理能够缩短病人抢救时间,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5.
王芳 《全科护理》2012,10(13):1195-1195
[目的]探讨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应用。[方法]将80例ICU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平均分床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人和家属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度的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应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能够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及质量,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ICU)镇静治疗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156例在ICU实行镇静治疗的病人随机分成循证护理组和对照组。循证护理组对病人提出护理问题,进行循证支持,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循证护理组病人镇静过深、血压下降、肺部感染肺不张、压疮不良反应发生减少。[结论]应用循证护理可提高重症监护病房镇静治疗病人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蔡桂花 《全科护理》2016,(14):1457-1459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程序对股骨远端骨折病人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股骨远端骨折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实施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病人预后、并发症及满意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恢复体温时间、肿胀消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失血性休克、肢体肿胀、全身炎症反应、肺炎、泌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程序能有效稳定股骨远端骨折病人生命体征,促进病人术后康复,减少病人术后并发症,提高病人满意率。  相似文献   

8.
韩秀英 《全科护理》2016,(29):3068-3070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对严重骨盆骨折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严重骨盆骨折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实施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病人预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乳酸清除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凝血活酶时间(APPT)、凝血酶原时间(PT)、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失血性休克、肢体肿胀、全身炎症反应、肺炎、泌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严重骨盆骨折病人采取预见性护理程序能有效稳定病人生命体征,促进病人术后康复,减少病人术后并发症,提高病人满意率。  相似文献   

9.
杭寒皎 《全科护理》2012,10(6):481-482
[目的]改进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术后复苏病人术前护理流程,减少意外拔管发生。[方法]选取入住综合ICU的术后病人32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进的术前护理方法。在病人复苏成功转回普通病房后进行意外拔管发生率调查。[结果]观察组意外拔管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使用改进后的术前护理流程,能明显改善常规术前护理中的不足,有效减少意外拔管发生率,避免给病人增加伤痛。  相似文献   

10.
周雪梅  刘菊  葛长江 《全科护理》2012,10(28):2524-2525
[目的]探讨便秘流程管理在防治冠心病病人急性心血管事件中的应用。[方法]选择50例冠心病病人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实施便秘流程管理。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期间便秘、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住院期间便秘及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便秘流程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冠心病病人便秘的发生,同时减少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6月—2016年6月住院收治的70例脑肿瘤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基础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DVT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28.57%(P0.05);观察组病人总满意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结论]对脑肿瘤术后病人应用预见性护理能够减少DVT的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心血管重症监护病室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接诊的120例心血管疾病并入住重症监护病室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其中,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舒适护理,而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情绪状况的相关指标如抑郁、焦虑以及恐惧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猝死、恶性心律失常等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舒适护理措施对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应用于ICU收治神经外科术后病人对减少其并发精神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连续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入我院经神经外科手术后转至ICU治疗病人共129例,将病人分为观察组(n=68例)和对照组(n=6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精神症状持续时长及在ICU治疗时间、病人不同精神症状的临床表现、不良事件发生形式及发生率、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指标。[结果]观察组病人精神症状持续时间及ICU治疗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精神症状总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降低ICU神经外科术后病人的精神症状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减少病人在ICU治疗时间,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卒中病人相关性肺炎(SAP)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2014年8月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急、重症脑卒中病人312例为观察组,实施集束干预策略,采用包括环境管理、呼吸道管理、体位管理、口腔护理、加强营养支持、避免反流误吸等措施;选择2013年5月—2013年12月同病房收治的急、重症脑卒中病人306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期间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卒中病人相关性肺炎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 PDCA 循环的过渡期护理对重症监护室(ICU)转普通病房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经 ICU 治疗后转入普通病房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 PDCA 循环管理的过渡期护理,比较两组病人过渡期不良事件发生率、重返 ICU 率、医院感染率、住院时间、抑郁量表(SDS)评分和焦虑量表(SAS)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不良事件发生率、SDS 评分、SAS 评分、重返 ICU 率、医院感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过渡期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 ICU 转普通病房病人临床预后。PDCA 循环管理模式可提高过渡期护理干预实施过程中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毛新娟 《全科护理》2012,10(7):619-619
[目的]总结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护理。[方法]对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24例感染性休克病人积极治疗,同时加强体位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感染等。[结果]死亡3例,治愈20例,转院治疗1例。[结论]加强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7.
屈莉  古长维  周小荣 《全科护理》2012,10(22):2020-2022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机械通气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将296例EICU机械通气病人分为观察组134例和对照组162例,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病人转出EICU时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意外脱管率、肺部感染率、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住院费用、机械通气时间、住EICU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EICU机械通气病人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可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有益于医患双方。  相似文献   

18.
阳文彬  邓丽娟 《全科护理》2013,11(23):2171-2172
[目的]探讨急危重症病人在院前急救转运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抽取转运到本院急危重病人1 026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转运,对照组采取传统转运,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意外发生率及满意率。[结果]实验组意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急危重症病人院前急救转运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可提高急危重症病人院前急救转运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张冬梅 《全科护理》2012,10(12):1083-1084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预防门诊手术病人晕厥效果观察.[方法]将2008年5月-2011年3月于我院门诊行手术治疗80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病人400例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病人400例采取预见性护理,在实施门诊手术后,观察记录两组病人的晕厥出现率,并通过问卷调查比较两组病人的满意率.[结果]对照组病人的晕厥出现率为5.5%,高于实验组的1.0%(P<0.05);实验组病人满意率为9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门诊手术病人晕厥发生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20.
曹燕  钱丹  蔡亚萍  沈益美  郭兰  庄朋 《护理研究》2015,(9):1120-1121
[目的]探讨医用降温贴对重症病人发生压疮的影响,研究医用降温贴对重症病人压疮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病人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压疮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传统预防压疮的基础上,于皮肤受压处应用医用降温贴。比较两组病人体温、骶尾部皮肤温度及骶尾部压疮发生率。[结果]应用降温贴后,观察组骶尾部温度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且骶尾部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医用降温贴配合常规预防压疮的护理操作可明显降低重症病人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