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对手术室护士发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手术室护士岗位的特点、护士心理和身体特征、操作流程、防护用品的使用、暴露后处理流程不规范。主要措施包括对护士培训、心理和生理因素的预防、规范操作流程、防护措施、暴露后正确处理流程。对护士实施知识培训、提高防护意识、规范操作流程等措施可有效预防并降低手术室护士发生HIV职业暴露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血源性传播疾病如乙肝、梅毒、艾滋病等患者的逐年增多,护士在医疗机构中接触此类患者的机会也逐渐增多,护士成为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尤其是手术室护士,经常接触锐利的剪、刀、缝针以及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再加上手术室工作繁忙、节奏快,患者病情复杂多变,易发生意外等特点,造成职业暴露甚至感染[1]。如何做好手术室护士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的防范措施一直是行业人士重点关注的话题。现将近年来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4.
5.
葛兰君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19):1800-1801
现代医院的手术室工作繁重,节奏紧张,而且还是高危区。病毒感染、化学制剂和挥发性麻醉剂对空气的污染及电灼、噪音等危害工作人员健康的因素大量存在。因此,如何重视和预防手术室人员职业危害已引起多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手术室护士工作环境中存在的职业暴露因素,认为手术室应进行规范化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遵守操作规程,以减少身心危害。 相似文献
7.
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华平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10):877-878
目的 探讨手术室环境对护上的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 综合文献并分析环境存在的有害因素,提出了重在防护的相应措施。结果 手术室内的多种有害因素都可通过相应的防护,避免或减少对护士身心造成危害。结论 手术室护士的健康问题应予高度重视,积极的防护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人体免疫功能严重损害为临床特征的高度传染性疾病,病死率高。HIV职业暴露是指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被HIV感染或被AIDS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皮肤、黏膜或其他锐器刺破皮肤,可能被HIV感染。 相似文献
9.
手术室是医院特定环境,它不仅是挽救病人生命和手术治疗疾病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一个高危区,细菌、病毒感染、化学制剂和挥发性麻醉剂对空气的污染以及电灼、噪音等危害工作人员的因素大量存在,对长期工作在手术室一线的护理人员的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现就这些危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与大家进行学习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发生危险因素的状况与防范对策。方法对市级医院手术室的103名护士发生职业危险因素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103名护士锐利器械刺伤发生率15.5%~95.1%;接触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的为74.7%~100%;接触血液为12.6%~100%;在预料接触血液、体液护理操作中戴手套者仅占11.7%;接触到血液、体液、污物后经常立即洗手者占35.9%。结论手术室护士防护意识淡漠,应加强全面性防护的教育,建立并执行全面性防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护士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发生率;缺乏自我防护意识、操作缺乏保护性措施、护士操作行为不正规等是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从强化职业防护意识,健全医院规章制度,严格医疗废弃物管理,落实标准防护措施,建立护士电子健康管理档案等方面提出了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分析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性拟定制度与流程的改进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本院手术室的69名护理人员,收集基本信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69名护理人员中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17名(24.64%)。其中手术缝合操作刺伤7名,手术操作器械割伤4名,清理医疗废物损伤3名,污染针头损伤2名,双手回套针帽1名。影响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医务人员的工作年限、学历、血源性职业暴露认知情况(P<0.05)。结论针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风险因素进行培训,规范操作流程,完善管理制度,加强防护,可预防或减少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手术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和自我防护情况,以便增强防护意识,采取防护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抽查手术医护人员12个月内职业暴露、防护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23名手术人员中,做过上岗前体检的占40.7%,做过定期体检的占25.4%,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的占48.0%;皮肤黏膜被患者血液或体液污染后能立即彻底清洁的占47.1%,预计接触患者血液或体液而戴手套的占30.5%;皮肤黏膜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过的占100%;发生过锐器损伤的占86.2%。结论:手术人员职业暴露普遍,防护意识和措施不足,应加强手术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教育,增强防护意识,建立和强化防护制度,做好标准预防,规范技术操作。 相似文献
14.
手术室护士职业性损伤的认知及防护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手术室最常见的职业性损伤及护士对损伤的认知程度和防护行为。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7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手术室护士对接触输液器、输血器等一次性物品、医疗仪器引起的辐射、吸入高频电刀使用时所产生的气味、接触环氧乙烷消毒的物品、接触纱布纤维以及接触残余吸入性麻醉药物及废气等潜在的职业性损伤认知程度相对较弱。其中,使用含有聚氯乙烯(PVC)成分的一次性物品的认知和防护行为得分均较低,两者呈正相关(r=0.26,P〈0.05)。结论随着医学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手术室职业性损伤的危险性有所增加,护士对新出现的职业性损伤认知程度较低,与之相应的防护行为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5.
16.
护士职业防护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为提高广大护士对职业危害的认识 ,提高职业防护意识 ,从生物、理化、环境和社会心理方面对临床职业危险因素进行了综述 ,以引起有关领导及临床医护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传染病院医务人员发生HIV职业暴露情况,为制订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某收治艾滋病患者定点医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发生的56例HIV职业暴露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占64.29%;针刺伤30例,破损皮肤、黏膜暴露26例;来源于确诊艾滋病的53例,不详3例;暴露级别1级(轻度)30例,2级(中度)18例,3级(重度)8例;暴露后均做了紧急处理并定期监测,无一例发生HIV感染。结论重视职业安全防护培训,HIV职业暴露后及时正确处置,进行暴露后预防和给予心理、社会支持,减轻职业暴露者的心理压力,使暴露后感染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8.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介绍了职业暴露的研究简史、概念及职业危险因素。提出加强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教育,规范操作行为,健全规章制度,完善防护设施,改善工作环境等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护理职业风险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护理职业风险的概念、危害因素、评价、与健康的关系、防护、管理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了解护理职业风险的研究进展,加强护理人员对护理职业风险的认识,从而引起相关部门领导及临床医护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随着手术外科技术的进步,对手术室护士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手术室护士面临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大,易导致其出现职业倦怠。针对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这一普遍现象,综合国内外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本文对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的概念、测量工具、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为探索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管理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