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灸预防内科急症,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针灸治疗内科急症亦早有先例,并不断扩大它的适应范围。总结各医家此方面的成果,对促使针灸防治内科急症的进一步发展,丰富预防医学的内容,均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针灸治疗急症历史悠久,早在<内经>时代,就有关于针灸诊治急症的记载.春秋时期名医扁鹊用针刺及熨法取"百会"成功抢救了虢太子的"尸厥",成为千古美谈.三国名医华佗针刺"脑空"治愈了曹操的"头风"证.  相似文献   

3.
急症,是指突然发生的疾病和意外损伤而言,有时也包括轻的病症骤然转剧。具来势猛、症情急痛苦大、易逆变的特点。针灸治疗急症,在我国已有两千余年历史,古今医家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理论和经验。系统地研究整理有关典籍文献,认真地总结这方面的成就(也有教训),对于提高现代急症救治水平,促进急症针灸防治学的发展,显然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4.
针灸治疗急症三则吕瑞英(安徽省电力局卫生所合肥230001)关键词:气厥;胆道蛔虫症;急性荨麻疹;针刺疗法针灸治疗急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而且简易可行。现就本人临床运用针灸治疗急症举例如下。1气厥张某,女,47岁,1986年5月8日傍晚与邻居争吵,气...  相似文献   

5.
中医治急症,有悠久的历史。《内经》中对临床常见的急诊,从病因、病机、证候等方面进行了阐发。《伤寒杂病论》创立六经辨证纲领,有效地指导了高热、便秘、暴泄、亡阳、气脱等急诊的治疗,使中医治疗急症从理论到实践大大前进了一步。唐宋以来,中医治疗急症的经验不断丰富。特别是明清时代所兴起的温病学派,把中医治疗外感热病急症提高到一个新阶段。至于历代医籍中有关内、儿、外、妇、针灸等科中急重症的治疗经验,更是不胜枚举。近年来,我们试用中医对急症患者进行辨证施治。1982年收治了129例心衰、休克、昏迷、高热、肺炎、哮喘持续状态、消化道  相似文献   

6.
明清最后形成明清两代成就不一,分而述之。明代是我国针灸发展史上的鼎盛期.至此,急症针灸学基本形成。针灸治疗的急症病种,大大超过前代,急症针灸的理法方穴进行较全面的总结。一、扩大急症病种:《神应经》所载针灸治方460余条症状中,急症几占三分之二,杨继洲氏在  相似文献   

7.
<内经>首先提出痹之病名,并且对其病因病机、证候分类以及转归、预后等作了较详细的论述,特别是对痹证的分类及对应的各种方药和针灸治法,对当今临床仍有指导意义.重点分析归纳了<内经>对痹证分类和针灸辨证特点及针灸治疗规律,其为针灸临床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烟雾病引起的自发性脑内血肿,若术前未明确病因而行急症手术治疗,风险极大,且术后死亡率及致残率极高,而术前通过简单快速的检查明确病因,则是降低手术风险、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措施之一。我科对非高血压性自发性脑内血肿行急症头颅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后考虑为烟雾病的患者行急症开颅探查、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针灸治疗急症与经脉循行的关系韩慧河南医科大学附属卫校郑州450052关键词针灸;急症;治疗;经脉循行急症病势急、病程短、痛苦大,需要很快缓解症状,减轻痛苦,这就要求医者根据经脉的循行路线,选穴正确,手法得当,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经脉所过”是针灸临床...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针灸辩证取穴进行针刺治疗,观察急症胃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急症胃痛8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各40例,药物对照组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方法,针灸治疗组采用中医针灸理论辩证论治取穴进行针刺穴位的治疗方法.结果 对照组40例患者中,显效15例,占总数的37.5%,有效15例,占总数的37.5%,无效10例,占总数的25%,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40例患者中,显效24例,占总数的60%,有效14例,占总数的35%,无效2例,占总数的5%,总有效率为95%.结论 采用中医针灸理论辩证取穴针刺法是治疗急症胃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急惊风是小儿常见疾病,目前西医对于该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中医方法在治疗这方面临床疗效确切,且具有良好的远期治疗效果,现收集近现代医家有关中医疗法治疗小儿急惊风的文献,加以整理分析,为临床提供经验指南。  相似文献   

12.
小儿因病而出现惊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和抽风(抽筋或抽搐)症状者称为小儿惊风。本症多见于1~5岁幼儿,为儿科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由于病变情况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又可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急惊风发病急暴,证候表现为实证、热证;慢惊风病势缓慢,也可由急惊风转变而成,证候表现为虚证、寒证。以外感时邪、内蕴痰热及大病久病之后,脾虚肝旺为惊风的主要发病因素。笔者近年来学习中草医的经验,采用对患儿印堂、鼻梁、手掌、指纹等处的综合望诊和中草药治疗的方法,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急惊风急惊风,即惊厥,以抽搐和意识不清为特征,乃儿科常见病证,尤以婴幼儿更为多见。[病因]多由外感风寒,内夹缩食,生痰化热,热极生风,肝风内动,或由急性热性病引起。[辩证]发病骤急,意识不清,两目直视,上翻或斜视,牙关紧闭,四肢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口角牵动,口唇青紫,或阵发或持续不已,甚至大小便失禁。  相似文献   

14.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 ,急性大出血出现循环衰竭时可危及生命。其预后与能否迅速确定出血病因和部位给予及时的救治有直接关系 ,因而对急症出血确定是否属于上消化道出血 ,确诊出血原因和部位 ,准确地估计出血量是及时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基础。目前认为急症内镜检查是判断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和部位的首选方法 ,且安全可靠 ,正确率比X线高 ,据统计可达 77%~ 94.8%。现对我院近年因上消化道出血 10 6例行急症胃镜检查 ,明确病因诊断率达 94%。1 临床资料本文 10 6例 ,男 86例 ,女 2 0例 ,年龄 11~ 94岁 ,其中出血量 <5 0 0ml 6…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几种病因致阴囊急症的临床及超声特点.方法对我们诊断并最终确诊的腹股沟斜疝术后及睾丸扭转、睾丸附件扭转、附睾炎、睾丸炎、阴囊外伤患者共41例进行分析.结果得出以上病因致急性睾丸痛的临床及超声特点.结论根据阴囊急症的临床及超声特点可以判断其病因,这对指导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在急症抢救过程中,针灸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运用耳针可治疗部分急症,因为耳与全身经络有密切的联系。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就有“耳脉”记述。在《黄帝内经》中也有很多记载,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中指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  相似文献   

17.
急腹症是指以短时间内出现剧烈腹痛为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是需要及时诊断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的临床急症,可分为非创伤性和创伤性。非创伤性急腹症病因复杂、病情急重,有些在短时间内就可能发生重大变化,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早期正确诊断、及时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39例非创伤性急腹症患者的螺旋CT影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丹  黎万荣 《医学综述》2008,14(4):595-597
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近年发病有增加趋势。其病因复杂,治疗方案甚多,尚未统一,对该病的早期诊治,有望改善预后。近年来许多学者对该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途径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笔者在此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从《黄帝内经》的"阴阳不交"之失眠病机入手,通过病因结合、机制探讨等,论述了针灸取穴治疗失眠的原则及常用取穴,以期更好地在临床上发挥《内经》对针灸医学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肺水肿,下同)是一严重的急症,必须分秒必争地进行抢救,以改善患者预后,挽救病人生命。由于引起肺水肿的病因及临床类型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各异,因此必须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果断措施,既要对症处理,也要对因治疗。正确地进行临床分型,对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根据心排血量的不同,临床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