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目前全国商品大青叶以十字花科菘蓝叶为主,其次是蓼科蓼蓝叶,新版《药典》尚未收载爵床科马蓝叶作为大青叶药用。2010年版《四川省中药材标准》对部分与国家药品标准同名异物的品种做了更名,大青叶改为南大青叶,即爵床科马蓝属植物马蓝叶。笔者认为此举具有积极意义,马蓝为四川地区习用的药材品种,又是常绿草本植物,鲜品采集使用相对方便,临床应用疗效肯定。现将临床应用马蓝叶鲜药的验案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滕杰  李庆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4):612-612
大青叶味苦,大寒,无毒,历来为清热解毒之要药,但大青叶的商品来源比较复杂,据调查全国曾有习用、代用和混用品,达15种,较为常用的有4种。它们分别是马鞭草科植物大青(路边青),蓼科植物蓼蓝,十字花科植物菘蓝、草大青,爵床科植物马蓝。现将4种大青叶性状特征分别列出,为正确使用大青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李占永 《中药材》2003,26(3):233-234
中药别名,是指正名以外的名称。由于中国地域辽阔,物种多样,各地方言及药材的产地加工方法、用药习惯各异,导致中药名称极不规范,既有一物多名,也有一名多物,导致许多混乱现象。因此中药名称亟待规范。1 中药别名的几种类型1.1 同名异物 这是中药别名中引起混乱最多的类型。例如,全国范围内贯众的植物来源有6科35种,独活的植物来源有2科17种;同一味中药大青叶,东北习用蓼科植物蓼蓝的叶,华东习用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叶,华南习用爵床科植物马蓝的叶,而江西、甘肃、湖南、贵州习用马鞭草植物大青的叶。当然贯众、独活、大青叶的这种同名异物现象,虽然同一药材有不同的基原,但临床实践证明来源于不同  相似文献   

4.
青黛的质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黛为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 (Nees) Bremek.、蓼科植物蓼蓝Polygonnum tinctonrium Ait.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或团块。其主要成分都含有靛蓝和靛玉红。我们对北京地区4家饮片厂(A厂的批号90004074、90024208;B厂的批号000918、000929;C厂的批号000829、000924、001014;D厂的批号000915、000505、000723)生产的青黛,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方法进行检验,结果报道如下。 1 鉴别 1.1 性状、理化鉴别及检查(见表1) 1.2 薄层色谱鉴别 表1 性状、理化鉴别及…  相似文献   

5.
大青叶、板蓝根、青黛三者同出一物,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草大青,或爵床科植物马蓝,蓼科植物蓼蓝,马鞭草科植物路边青等,都有清热解毒作用,用于治疗外感发热或温病初起所致的发热、头痛、咽痛等,但大青叶长于凉血消斑,对温病毒盛发斑者较为适宜;板蓝根长于解毒利咽,对感冒而咽喉肿  相似文献   

6.
建青黛的道地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黛来源于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Nees)Bremek、蓼科植物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Ait·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Fort.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或团块。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定惊之功效[1]。建青黛的原植物为爵床科植物马蓝。从马蓝茎叶中加工提取的蓝色泥浆状半成品为蓝靛,再经精制干燥后的蓝色粉末,即为青黛。福建省仙游县种植马蓝加工青黛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宋代的《仙志》中就有记载。由于  相似文献   

7.
大青叶历史考证及现代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园园  方建国  王文清  刘云海 《中草药》2005,36(11):1750-1753
大青叶为常用中药,其性苦、味寒,具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之功效,常用于治疗高热烦渴、神昏、吐血、黄疸等温热症。《中国药典》(后简称药典)2000版一部收载大青叶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清热解毒类中药的广泛关注,关于大青叶有效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日益深入。但由于历史原因,大青叶来源品种复杂,有关其化学、药理等方面的研究文献大多对品种记述不详或缺乏针对性。本文仅围绕来源于菘蓝的大青叶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历史考证1.1蓝与菘蓝:“蓝”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谓之“蓝实”。陶弘…  相似文献   

8.
青黛,为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cusia〈Nees〉Bremek.)、豆科植物野青树(Indigofera suffruticosa Mill.)、蓼科植物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 Ait.)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tinctoria L.)的叶或茎叶,经加工而得的色素——靛蓝(Indigo)。为深蓝色的粉末或为多孔性团块、体轻,入水浮于水面。中国药典(一九七七年版)对青黛规定了“水溶性色素”检查项目。最近我们发现个别地区生产的青黛有用化工染料“直接铜盐蓝”掺入,此染料用水不易洗脱,故用药  相似文献   

9.
<正>马蓝叶为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Nees)Bremek.的叶[1],路边青叶为马鞭草科植物大青ClerodendrumcyrtophyllumTurcz.的叶[2],在广西习惯把两者当作中药大青叶药用[3],鉴于两者亲缘关系较远,功效主治、化学成分不相同[1-2],因此不能等同入药,应予鉴别。由于  相似文献   

10.
青黛为爵床科植物马蓝 Baphicacanthus cusia (Nees)Bremek.、蓼科植物蓼蓝 Polygonum tinctorium Ait.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蓝 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或团块。其性咸、寒 ,入肝经 ,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定惊的功能 ,用于温毒发斑 ,血热吐衄 ,胸痛咳血 ,口疮 ,痄腮 ,喉痹 ,小儿惊痫。青黛的用法 ,《中药大辞典》谓“内服煎汤 ,或入丸散 ;外用干撒或调敷”。《中国药典》2 0 0 0年版 部青黛的“用法与用量”和《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1994年版的“用法与用量”项下均为“1.5~ 3g,宜入丸散。外用适量”。但临床…  相似文献   

11.
青黛不宜入煎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黛为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cusia Bremek.、蓼科植物寥蓝 Polygonum tinc-torium Ait.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蓝 Isatis indig-otica Firt.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深蓝色粉末,其主要有效成分为靛蓝。靛蓝属于吲哚衍生物类生物碱,难溶于水。因此,《药典》规定:青黛易入丸散,用量1.5~3克。但是,临床上有些医生却将青黛9~15克入煎剂,结果易造成如下两种不良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 大青叶为常用的清热解毒中药,品种来源较复杂。作为大青叶入药的主要品种有:十字花科菘蓝(Isatis tinctoria),爵床科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蓼科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及马鞭草科大青(Clerodendruna cyrtophy llum)四种,今将四种大青叶的显微常数测定(栅表比、脉岛数、气孔数及气孔指数)及理化鉴别报告如下: 一、显微常数测定:气孔数为每-mm~2表皮面积上的气孔平均数,其比值  相似文献   

13.
<正> 青黛系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Nees)Bremek、豆科植物野青树Indigofera suffruticosa Mill.、蓼科植物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 Ait.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或团块。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等功能,用于温病热  相似文献   

14.
青黛为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cusia(Nees)Brem〕、蓼科植物蓼蓝(polygonumtinctoriumAit)和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tinctoriaL.)等的叶或茎叶经水浸泡2~3昼夜至叶腐烂、茎脱皮时,...  相似文献   

15.
青靛为爵床科植物马蓝 Baphicacanthus cusia ( Nees)Bremek.、蓼科植物蓼蓝 Polygonum tinctorium Ait.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蓝 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叶或茎叶 ,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或团块。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定惊的功能。常用于温毒发斑、血热吐衄、胸痛咯血、口疮痄腮、喉痹、小儿惊痫等症。临床上青靛的用法有入汤剂、丸剂、散剂。《中药大辞典》中规定 ,内服煎汤 5~ 8min,或入丸、散。外用干撒或调敷。19 95年版《中国药典》用法与用量项下注明 1.5~ 3 .0 g,宜入丸、散用 ,外用适量。根据青靛的理化性质 ,笔者认为 ,青靛应制…  相似文献   

16.
南板蓝(马蓝)驯育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南板蓝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来源于爵床科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Nees)Bremek.,其地下根茎及根已作为中药南板蓝根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效,2005版《中国药典》已收载。其地上茎叶在华南及西南等地区当大青叶药用,并可加工制成中药青黛,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定惊功  相似文献   

17.
青黛为爵床科植物马蓝 Baphicacanthuscusia(Nees)Bremek.、豆科植物野青树 Indi-gofera suffruticosa Mill.、蓼科植物蓼蓝 Poly-gonum tinctorium Ait.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叶或茎叶,经水浸几昼夜,捞去枝条,加入一定量的石灰,使其有效成分析出,捞取液面泡沫、干燥制得的粉末或团块。青黛是1986年全国药材检查的十六个有问题的品种之一。在我县销售的青黛有四个生产厂的产品,经抽样检查,发现有三个厂的产品不符合药典规定。现将这四个厂的青黛检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 青黛为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Nees) Bremek.蓼科植物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 Ait和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indigotiea Firt等的叶或茎叶经水浸泡二至三昼夜至叶腐烂,茎脱皮时捞去茎枝叶渣,加一定比例的石灰,充分搅拌至浸液由乌绿色转为紫红色时,捞取表面的泡沫状物,干燥而成。但近来发现市售青黛中有不去叶渣,加工后捞取下沉的叶渣及石灰,并  相似文献   

19.
四种大青叶药材中靛蓝、靛玉红的含量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潘金火  李国荣 《中药材》2000,23(5):254-255
本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临床上当大青叶药材入药的4种植物叶子中靛蓝、靛玉红的含量。结果表明菘蓝叶〉路边青〉马蓝叶〉蓼蓝叶。  相似文献   

20.
青黛及其两种伪品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 《中成药》2007,29(2):293-295
青黛为爵床科植物马蓝Strobilanthes cusia(Nees)O.K tze,蓼科植物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A it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dicaFort等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或团块[1]。别名靛花、青蛤粉、淀花,主产于河北、福建、广东、江苏等省,质地以粉末细、质轻、蓝色、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