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探讨女性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解脲脲支原体感染与不孕症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医院2010年4月-2014年4月诊治的80例女性不孕患者为不孕组和80例可疑性病女性患者为可疑组进行分析,同期选取80名已生育妇女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受试者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脲支原体感染情况,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孕组患者中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脲支原体的感染率分别为30.42%、87.50%、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12.50%、15.00%;且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脲支原体的感染率与宫颈糜烂程度呈正相关性。结论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脲支原体与女性不孕具有密切的相关性,须加强不孕患者上述项目的临床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丽水地区女性生殖道解脲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和淋病奈瑟菌(NG)感染状况。方法利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方法(FQ-PCR),对门诊就诊的1269例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的生殖道分泌物做Uu、Ct和NG检测。结果 Uu、Ct和NG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9.2%、11.8%和3.1%,共检出阳性病例913例,阳性率达71.9%,混合感染147例,占16.1%,各年龄段间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丽水地区女性明显呈高感染状况,Uu是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宣传预防。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探讨女性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解脲脲支原体感染与不孕症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医院2010年4月-2014年4月诊治的80例女性不孕患者为不孕组和80例可疑性病女性患者为可疑组进行分析,同期选取80名已生育妇女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受试者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脲支原体感染情况,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孕组患者中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脲支原体的感染率分别为30.42%、87.50%、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12.50%、15.00%;且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脲支原体的感染率与宫颈糜烂程度呈正相关性。结论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脲支原体与女性不孕具有密切的相关性,须加强不孕患者上述项目的临床监测。  相似文献   

4.
性传播疾病是国际上较为关注的病种,引起性病的病原体种类繁多。本报道的目的是了解天津口岸地区近三年期间(1998.2~2001.2)淋病奈瑟茵(Ng)、沙眼表原体(Ct)及解脲支原体(Uu)的流行情况。据1296例患分泌物的检测结果分析,三种病原体的感染655例,占总检测人数的50.54%(655/1296人)。其中男性感染287例,占男性组检测人数的39.86%(287/720人),占总检测人数的22.15%(287/1296人)。女性感染368例,占女性组的68.89%(368/576人),占总检测人数的28.40%(368/1296人)。655例感染中有88例患同时出现2~3种病原体混合感染现象,混合感染率为6.79%(88/1296人)提示临床医生在诊断及治疗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孔建新  孙军 《工企医刊》1998,11(2):9-11
性传播疾病(STD)发病率在近年呈上升趋势,为了解本地区STD的感染现状,我们采用PCR法对516例门诊患者和308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淋病奈瑟菌(N_G)的感染情况检测,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双重PCR检测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邓健全1997-07-20收稿。作者单位:广西防城港市人民医院(538001)性传播疾病(STD)中,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感染的病例不断增加。为降低漏诊率和提高确诊率,治疗上对疑似病人常需要同时检...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脲支原体(Uu)感染情况。方法沙眼衣原体采用抗原抗体快速免疫测定法检测,解脲脲支原体由液体培养基培养。结果320例NGU患者CT阳性率为36.25%,Uu阳性率为43.75%,混合感染阳性率为20.00%;不同性别CT、Uu检出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5),CT感染率男性多于女性(χ2=10.421,P<0.005),Uu感染率女性多于男性(χ2=13.545,P<0.001)。结论NGU患者CT、Uu感染率较高,临床考虑NGU应同时检测CT和Uu。  相似文献   

8.
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均属寄生于生殖道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NGU)的主要病原体。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世界每年平均有8900万例由CT、UU引起的NGU。目前,在我国其发病率日趋上升.女性生殖道病原体感染的病原体.成为导致女性不孕的因素之一。为探索女性生殖道CT和UU感染与不孕的关系.提高诊治水平.我们开展对不孕症女性进行CT和UU培养检测.并设立小孕组和对照组进行相关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荧光定量PCR技术(FQ-PCR)检测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淋病球菌(NGH)基因,进一步了解Uu,CT,NGH的感染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FQ-PCR技术检测疑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分泌物标本457份。结果:Uu阳性率43.3%,其中女性Uu阳性率60.8%,男性Uu阳性率32.4%。CT阳性率15.9%,NGH阳性率12.6%,Uu在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CT,NGH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荧光定量PCR检测UuCT NGH基因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短、重复性好、结果客观准确、敏感性和特异性好等优点,其结果对临床诊断、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安志斌  汤成玉  杨葵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3):4727-4727
为了解近年钟祥市女性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的情况,对妇幼保健院2004年8月~2005年7月妇科门诊拟诊为淋病感染或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247例女性患者,同时用不同的方法进行Ct、Uu、Ng检测和比较,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47例女性患者为2004年8月~2005年7月来我院妇科门诊就诊,按性病防治手册〔1〕临床拟诊为淋球菌感染或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病人。1.2实验材料1.2.1试剂TM淋病奈瑟菌分离培养基(重庆市庞通科贸有限公司);解脲支原体液体选择培养基(珠海市银科生物技术研究应用所);单克隆抗体免疫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泌尿系感染患者沙眼衣原体(Ct)、淋病奈瑟菌(Ng)、解脲脲原体(Uu)感染及耐药情况,为泌尿系感染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医院就诊的泌尿系感染的患者200例,采集尿道分泌物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Ct、Ng、Uu感染状况,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法。结果 65例检出Ct、Ng、Uu感染,感染率为32.50%;病原体单一感染者42例、混合感染者23例,分别占64.62%、35.38%;Ct对红霉素、甲砜霉素、罗红霉素耐药率分别为80.00%、60.00%、43.33%,Ng对甲砜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耐药率分别为65.00%、55.00%、45.00%,Uu对甲砜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耐药率分别为60.98%、58.54%、53.66%。结论泌尿系感染患者Ct、Ng、Uu感染率高,主要以单一病原体感染多见,部分患者可合并多种病原体感染,Ct、Ng、Uu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性不同。  相似文献   

12.
13.
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引起自然流产、不育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正> 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生殖道感染的病原体。为探讨CT、UU感染对自然流产和不育的影响,我们于1996年1月~1998年6月对115例自然流产、142例原发不孕、132例继发不孕病例进行了CT、UU夫妻配对检测,并对检出阳性者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对象选择 选自我院妇产科门诊就诊患者,采取夫妻配对方式研究。原发不孕142例,女性排除小子宫以及排卵障碍和内分泌异常因素,男性排除无精、少精、及精子畸形因素。婚后夫妇同居,有正常性生活,未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状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文华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1):1030-1031
目的了解大学生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状况,为提高大学生的生殖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5年8月-2006年8月某高校大学生门诊病历和门诊处方中因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而就诊的人数进行统计。结果大学生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51名,其中大一学生3名(5.88%),大二学生13名(25.49%),大三学生15名(29.41%),大四学生20名(39.22%)。不同性别大学生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性知识缺乏是导致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等感染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应及早进行性及生殖健康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培养高尚的性道德,避免性传播疾病对大学生的困扰。  相似文献   

15.
无症状携带者感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无症状携带者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的感染状况、感染途径和随访观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无症状和有症状CT、UU、CT+UU感染的有关情况。结果发现无症状携带者与无论CT还是UU感染的病原体种类无关,而CT+UU的混合感染在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分别占23.5%和9.4%,并且差异极为显著;未明确性传播史者其中无症状携带者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率29.2%,较明确性传播史的9.0%高,且有显著差异。无症状携带者除少部分自愈外,约半数以上因各种原因发病,也可以成为稳定的潜在感染源。结论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混合感染相对易于出现症状;因感染的量和频度的关系,未明确性传播史者易成为无症状携带者;无症状携带者仍可因各种原因发病或成为传染原。加强无症状的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携带者诊治工作,对社会和病人自身健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与不孕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对不孕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对113例原发不孕、97例继发不孕共210例不孕患者(不孕组)及92例正常生育者(对照组)进行CT和UU检测。结果:不孕组CT和UU阳性率分别为31.4%和38.1%,对照组CT和UU阳性率分别为10.8%和15.2%,两组间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而原发不孕与继发不孕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治疗后CT和UU转阴者的妊娠率明显高于未转阴者(P<0.01)。结论:生殖道CT和UU感染是引起不孕的因素之一,对不孕夫妇进行CT、UU常规检查并及时治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7.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自然流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娅如  徐晖  李亚里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8):2547-2548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和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应用胶体金法和分离培养法对56例自然流产(流产组)和50例门诊自愿人工流产患者(对照组)进行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的检测。结果:自然流产组CT和UU的检测率分别为37.5%和46.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CT和UU复合感染率为19.6%,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自然流产关系密切,可作为确定自然流产病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应用PCR诊断技术对门诊997例性病患者进行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及解脲支原体(UU)的检测。结果显示:三种病原体总检出率为59.78%(596/997),其中,女性阳性率为60.57%(381/629),男性为58.42%(215/368);阳性患者年龄在4~65岁之间,但高发年龄组是2l~40岁,占阳性总人数的93.79%(559/596);职业分布:服务、供销人员、司机及个体商人为高发人群,占阳性总人数的84.06%(501/596);NG、CT及UU检出率分别为29.69%、24.17%、22.27%;单项感染占阳性数的72.65%(433/596),而混合感染占27.53%(163/596)。提示:加强高危人群监测及进行多种病原体检测,对STDs的诊治和流行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与自然流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层析法和分离培养法对95例自然流产者(观察组)和102例人工流产患者(对照组)的宫颈分泌物进行CT、UU的检测。结果:①观察组宫颈分泌物CT和/或UU的总检出率为64.21%,对照组为24.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CT、UU复合感染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自然流产次数≥2次者,CT、UU检出率与只有1次自然流产史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CT、UU复合感染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UU感染与自然流产的发生可能相关,尤其与复发性自然流产关系密切,对自然流产患者进行CT和UU的检测并积极治疗对防止不良妊娠结局再次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不孕不育症(不育症)患者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感染情况,探索CT、UU感染对生育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92对符合抱养小孩条件的不育症夫妇进行CT和UU检测,女性分生殖道感染(RTI)引起的不育组(A组36例)与非感染因素引起的不育组(B组56例),男性分精液异常、副性腺慢性炎症引起的不育组(C组54例)与其它因素引起的不育组(C组38例),进行CT、UU检测结果的比较。结果:女性CT、UU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6.96%、35.88%,男性CT、UU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6.65%、40.22%,女性RTI组CT、UU阳性检出率高于非感染因素组CT、UU阳性检出率,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和UU引起的RTI、精液异常是造成不育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