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垂体腺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体腺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其人群发病率约为1/10万.在颅内肿瘤中,其发生率仅次于脑胶质瘤和脑膜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随着现代分子病理学、分子生物学以及神经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垂体腺瘤的发生和发展机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而伴随着神经影像学、内分泌学、微侵袭神经外科学和放射医学的快速发展,以及神经导航、神经内镜、术中影像技术和新型药物的应用,垂体腺瘤的临床诊治水平也获得了显著的提高.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垂体腺瘤发病的确切机制尚未彻底阐明,垂体微腺瘤的早期诊断仍有一定困难,一些巨大垂体腺瘤和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治疗效果尚难令人满意.因此,垂体腺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仍然是任重而道远,需不断地深入和加强.  相似文献   

2.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种内源性非编码蛋白RNA基因,近年来在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机制中,发现miRNA在AD的血液、脑脊液中含量发生改变,有大量特殊的miRNA失调,参与AD关键基因的调节,表明这些微小RNA可能是AD的生物标志物.本文就miRNA调节与AD的关系作一综述. 1 AD概述 AD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理特征为老年斑(neuritic plaque,NP)、神经元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和神经元缺失.  相似文献   

3.
垂体泌乳素腺瘤是腺垂体中最常见的分泌性腺瘤,约占垂体肿瘤的40%~60%,也是常见颅内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垂体泌乳素腺瘤的发病机制及诊疗手段有了较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DNA甲基化是已知的哺乳动物DNA唯一的自然化学修饰方式,与基因表达调控、染色体稳定性及细胞分化有关,在肿瘤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DNA甲基化异常可发生在多数人类肿瘤及癌前病变中,其主要在转录水平抑制基因的表达。垂体腺瘤是颅内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研究表明DNA异常甲基化与垂体腺瘤发生关系密切,本文综述了DNA甲基化的现状、DNA异常甲基化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垂体腺瘤相关基因异常甲基化模式和基因表达的关系及去甲基化对垂体肿瘤治疗的应用前景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小分子RNA(miRNA)在垂体泌乳素腺瘤和正常垂体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探讨miRNA在垂体腺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miRCURY^TM锁核酸芯片检测6例垂体泌乳素腺瘤和6例正常垂体组织中miRNA的差异表达,一些差异表达的miRNA用实时定量PCR验证。结果垂体泌乳素腺瘤和正常垂体组织有35个miRNA差异表达,其中上调18个。下调17个。垂体泌乳素腺瘤和正常垂体的miRNA分类群聚图差异明显。结论垂体泌乳素腺瘤和正常垂体组织中存在荠异表达的miRNA.其可能与垂体泌乳素腺瘤的形成、增殖和侵袭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垂体腺瘤是发生在腺垂体的良性肿瘤,是颅内常见的肿瘤之一,通过放射学检查和尸检,垂体腺瘤的发病率高达22.5%左右[1].除泌乳素型外,手术治疗是垂体腺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由于垂体腺瘤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垂体腺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尚不尽如人意.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基因组学和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垂体腺瘤发生、发展机制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进一步阐明垂体腺瘤发病机制,有利于提高垂体腺瘤的诊治水平.一般认为垂体腺瘤是单克隆来源的肿瘤,垂体腺瘤的发生和发展是由原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细胞周期失调、微小RNAs (miRNAs)和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表达异常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现就垂体腺瘤发病的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MicroRNA(miRNA)是一种内源性非编码RNA,它在mRNA后转录水平调节靶基因转录与表达。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miRNA在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病等神经变性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miRNA在Rett综合征中的作用表明特殊miRNA可能参与癫痫的发生,具体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MicroRNA(miRNA)是一种内源性非编码RNA,它在mRNA后转录水平调节靶基因转录与表达.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miRNA在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病等神经变性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miRNA在Rett综合征中的作用表明特殊miRNA可能参与癫痫的发生,具体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垂体腺瘤在颅内肿瘤中发病率仅低于胶质瘤和脑膜瘤,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16.7%。泌乳素(prolactin,PRL)腺瘤是最常见的功能性垂体腺瘤,约占垂体腺瘤总数的25%~41%。侵袭性垂体PRL腺瘤具有侵袭性生长和高PRL分泌的特征。侵袭性垂体PRL腺瘤在发现时通常体积巨大,侵犯重要的神  相似文献   

10.
垂体腺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而垂体腺瘤患者中头痛的发生率并不低。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肿瘤自身结构影响、内分泌异常及社会心理因素相关。垂体腺瘤患者中头痛的发作形式多样,其中以偏头痛样头痛表现居多。部分患者通过肿瘤切除或药物治疗可有效缓解头痛。文中就垂体腺瘤患者头痛的发生率、性状、相关因素、发病机制以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内镜下经鼻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垂体腺瘤是一种常见颅内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在神经内镜下经鼻腔蝶窦人路行垂体腺瘤切除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对于术后并发症的报道较少。本文通过回顾北京天坛医院110例神经内镜下经鼻腔蝶窦人路垂体腺瘤切除患者,分析常见术后并发症及采取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垂体腺瘤侵袭性相关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垂体腺瘤是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10%~15%.其中,侵袭性垂体腺瘤易向周围呈侵袭性生长,且临床演变急剧,易于复发,治疗困难,而倍受关注.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与p21蛋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Ki-67抗原等众多相关蛋白的异常表达有关,较为公认的相关蛋白可分为以下3个方面:①癌基因编码蛋白;②抑癌基因编码蛋白;③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相关的其他蛋白.其中癌基因编码蛋白和抑癌基因编码蛋白主要是由垂体腺瘤相关基因的研究引申而来.  相似文献   

13.
MicroRNAs是一种长度约为22~25 nt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保守小分子RNA。通过与靶基因的3’UTR区互补配对,对其靶mRNA进行切割或翻译抑制进而实现功能。miRNA-124(miR-124)作为在中枢神经系统中高度表达的miRNA,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作为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之一的转录因子4(TCF4)是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家族中的一员,参与细胞分化、存活和神经发育。最近的研究显示,miR-124、TCF4与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但其具体的调控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就miR-124、TCF4在神经精神疾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垂体腺瘤是一种单克隆起源的颅内常见良性肿瘤,垂体腺瘤的发生机制与原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密切相关,主要的抑癌基因包括p53基因、p27基因、嘌呤结合因子(nm23)基因、多发性内分泌肿瘤Ⅰ型(MEN-1)基因、p16基因、视网膜母细胞瘤(RB)基因、PTEN肿瘤抑制基因和芳香烃受体相互作用蛋白(AIP)基因等。失活机制多种多样,其中DNA甲基化认为是抑癌基因失活的主要原因,且部分抑癌基因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因此,深入研究垂体腺瘤相关抑癌基因将为垂体腺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垂体腺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5%.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垂体腺瘤虽为良性病变,由于肿瘤增大压迫视交叉、海绵窦、正常垂体等结构,可引起视觉功能障碍、头痛、垂体功能低下等临床表现;同时,功能性腺瘤分泌过多激素,可引起泌乳、闭经、不孕不育、性功能减退、肢端肥大症、库欣病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垂体腺瘤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调节RNA,参与RNA介导的基因沉默[1].miRNA的研究始于Lee等[2]在秀丽隐杆线虫中发现了第一个定时调控胚胎后期发育的基因lin-4.随后在人类、果蝇、植物等多种生物体内鉴别出数百个miRNA,并且发现它与多种重要生理功能有关.目前,已经鉴别出500多个人类miRNA.miRNA是重要的基因调节因子,参与细胞分化、增殖、凋亡、胰岛素分泌以及心脏、大脑和骨骼肌的发育过程[3-5].现对miRNA在神经系统功能和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垂体腺瘤侵袭性相关基因和蛋白分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垂体腺瘤占颅内肿瘤的10%~20%,仅次于脑胶质瘤和脑膜瘤。绝大部分垂体腺瘤属良性,但部分具有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向鞍区周围组织浸润生长,破坏正常结构,称之为侵袭性垂体腺瘤。侵袭性垂体腺瘤手术完全切除困难,且术后复发率高,治疗效果差,常需综合治疗,是目前神经外科领域的一个难题。关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的研究是目前研究热点,本文对与侵袭性相关的基因和蛋白分子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抑癌基因与人类肿瘤发生的关系是 近年探讨的热点,P16基因作为一多肿瘤抑制基因,在细胞周期G1/S限制点起关键负调控作用,其失活与人类多种肿瘤发生有关。目前认为P16基因失活机制主要有等位基因缺失、启动子区甲基化及点突变。垂体腺瘤中也存在着较普遍的P16基因失活及表达低下,近年研究表明垂体腺瘤中P16基因失活主要与启动子区甲基化有关,等位基因缺失及点突变少见,且P16基因表达、甲基化与肿瘤病理类型、生物学特性改变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9.
正微小RNA(micro RNA,miRNA)作为一种重要的基因转录后水平的负性调节因子,调控主要的神经胶质细胞如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发病的作用。利用miRNA,尤其是神经胶质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miRNA来研究MS的发病机制,必将为该病的药物研发和诊治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就miRNA对MS中神经胶质细胞的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一、MS和MicroRNA  相似文献   

20.
癫痫发生的分子机制目前仍不明确,阐明其分子机制,寻找新的分子治疗靶点,进行有效的干预阻断,可以提高癫痫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多种生物传导途径与癫痫的发病机制相关,近年来其中一些被证实受微小RNA(miRNA)的调控.miRNA是新近被发现的基因调控因子,并被越来越多地发现其与癫痫的发病机制相关.现对近年来研究中发现的miRNA与癫痫的相关性及可能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