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YMDD变异的产生与血清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 选择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并产生YMDD变异的CHB患者53例,分析血清病毒载量水平与YMDD变异类型、产生时间的关系。另选择具有可比性的应用拉米夫定治疗但并未产生YMDD变异的CHB患者53例(1:1配对)对比分析治疗前血清HBV-DNA定量水平。结果 YMDD变异组治疗前血清HBVDNA定量水平显著高于未产生YMDD变异组(P〈0.01)。YMDD变异类型与血清HBVDNA定量水平不相关(P〉0.05),但YMDD变异产生时间与血清HBV-DNA定量水平相关(P〈0.05)。结论 CHB患者血清病毒载量水平越高,应用拉米夫定治疗越容易产生YMDD变异,且产生时间越早。血清病毒载量可作为应用拉米夫定治疗YMDD变异产生的早期预测指标。YMDD变异类型与病毒载量不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用臭氧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乙型肝炎病毒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氨酸(YMDD)变异的影响。方法108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拉米夫定联合医用臭氧组)50例和对照组(拉米夫定组)58例。治疗组采用拉夫米定联合医用臭氧治疗,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后12、24、48周肝功能(ALT、AST)、HBVDNA及治疗后24、48周HBeAg、HBeAb、YMDD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12、24、48周ALT、AST、HBVDN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治疗组治疗后12、24、48周ALT、AS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12周HBVDN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24、48周HBVDNA水平均较对照组治疗后12周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24、48周HBeAg阴转率分别为32.0%、52.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13.8%(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48周HBeAb阳转率为1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P〈0.05),治疗组治疗后48周YMDD检出率为8.0%,较对照组的24.1%低(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医用臭氧对提高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减少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国家,每年都有十几万人死于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治疗慢性乙肝的主要目的是清除和永久性抑制病毒,这样可以降低HBV的致病作用或感染性,阻止或降低肝脏坏死及炎症变化,防止肝脏纤维化,预防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拉米夫定是目前抗病毒治疗中比较有效的药物,应用该药的绝大部分乙肝病人都会出现ALT的复常,临床症状的改善,部分病人出现HBeAg的血清转换,HBV—DNA的阴转,而且副作用小,应用方便且比较经济。但应用过程中,尤其疗程超过九个月的一部分病人会有YMDD变异株的出现,个别出现变异的病毒复制,个别转为重症肝炎。本文就100例拉米夫定患者9个月到18个月期间出现YMDD变异的25例进行分析,服用时间18个月的YMDD变异为25%,变异的个别病例病情加重,ALT、TBL升高,HBV—DNA恢复治疗前水平。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与肝功能损伤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采用自行研制的“微量核酸释放剂(micro-nucleicacidreleasingreagent,MNRR)”,建立微量血清直接进行PCR扩增的“一步法”实时荧光PCR检测拉米夫定治疗后YMDD变异的情况,探讨乙肝病毒YMDD变异与肝脏功能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设计包含YIDD和YVDD变异区和无变异参照的三条下游引物,与同一上游引物和探针建立3管荧光PCR扩增体系,变异Ct值与参照Ct值之差在3.3之内判断为阳性变异。建立将血清标本直接加到含有MNRR的扩增管进行核酸处理和PCR扩增的“一步法”检测。将0.2ml的PCR扩增管按3管/份标本排放到核酸提取仪,每管加入3.5μl的MNRR和3.5μl待测血清,用带虑芯吸头的加样器轻轻吹打混匀,加30μl无菌石蜡油覆盖,于80℃静置8min和10℃静置1min,直接加入PCR扩增液,封盖后移至实时荧光PCR仪进行扩增。对154例采用拉米夫定治疗1年后的乙肝患者YIDD变异发生率进行分析,并研究其与肝脏功能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拉米夫定治疗1年后YIDD变异率为15.9%;YVDD变异率为9.6%,YIDD和YVDD共生变异率为4.4%。发生YIDD/YVDD共生变异的患者其血清HBVDNA含量显著高于单一发生YIDD变异的患者(P〈0.05),发生YMDD共生变异的乙肝患者其肝脏功能损伤的程度明显较单一发生YIDD变异者严重。结论 拉米夫定治疗发生共生变异的患者其血清HBVDNA含量显著高于单一发生YIDD或YVDD变异的患者;发生YMDD共生变异的乙肝患者其肝功能损伤的程度明显重于无变异或单一发生YMDD变异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血清HBVDNA反跳发生时间与YMDD变异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分别检测拉米夫定治疗前的血清样本和治疗后不同时间发生HBVDNA反跳时的血清样本中是否存在YMDD变异株。结果:40例发生血清HBVDNA反跳的HBeAg阳性CHB病人,拉米夫定治疗前的血清中均未检出YMDD变异株。拉米夫定治疗6个月时发生HBVDNA反跳的6例病人,血清中也未检出YMDD变异(0/6);于治疗9个月时发生HBVDNA反跳的13例病人中有3例病人的血清检出YMDD变异(23·08%);于治疗12个月时发生HBVDNA反跳的21例病人中有18例病人的血清检出YMDD变异(85·71%);P<0·01。结论: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VDNA反跳发生时间与YMDD变异呈正相关,治疗9个月以后发生的血清HBVDNA反跳主要是由YMDD变异所致。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拉米夫定成为临床上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最常用的药物,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长期应用拉米夫定可诱发HBV P区变异,从而形成拉米夫定耐药株,其主要表现形式为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基序(YMDD),这将使病人对拉米夫定产生耐药,甚至病人病情恶化[1].因此,HBV P区YMDD变异日益受到关注.本文根据近年来对HBV YMDD变异的研究报道,从对HBV YMDD的检测方法、其与HBV基因型的关系、以及与肝功能损伤程度的关系等方面对HBV YMDD变异研究做以综合性论述,相信对HBV YMDD变异的进一步研究起到积极作用,对防治HBV病毒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YMDD变异前、后血清乙肝标志物的变化情况.方法检测37例拉米夫定YMDD变异患者治疗前、变异后以及20例YMDD变异患者继续治疗6个月时血清HBV-DNA、HBeAg、前S1蛋白、ALT等指标的水平.结果YMDD变异组治疗后的HBV-DNA、ALT含量及前S1蛋白阳性率明显低于治疗前自身对照组,而HBeAg阳性率则无显著变化;YMDD变异组患者继续治疗6个月时与刚变异时比较HBV-DNA含量显著降低,而前S1蛋白、ALT含量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乙肝病毒的YMDD变异的患者拉米夫定治疗前、变异后血清乙肝标志物HBV-DNA、前S1蛋白、ALT等水平变化显著;尽管发生了HBV聚合酶变异,这些病人在拉米夫定作用下仍显现持续HBV-DNA抑制.  相似文献   

8.
慢性持续性乙肝病毒(mV)感染,可导致严重肝病,并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拉米夫定具有抑制HBV复制,使肝功能正常化、肝组织病理学改善、副作用小等优点。但服用拉米夫定后,将诱发HBV-DNA聚合酶活性区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YMDD)发生变异,从而导致机体产生耐药,并且这种变异与服药时间的长短有关。作者对128例经拉米夫定治疗20-96周后的乙肝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治疗前后HBV-DNA水平及基因型分析,以及治疗后YMDD变异情况,旨在探讨病毒变异与血清HBV-DNA水平及基因型的相关性,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患者HBV-DNA载量及基因型与 YMDD变异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慢性持续性乙肝病毒(HBV)感染,可导致严重肝病,并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拉米夫定具有抑制HBV复制,使肝功能正常化、肝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拉米夫定(Lamivudine)、阿德福韦酯(Adefovir)等已成为临床上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最常用的药物,但患者长期服用此类药物可诱导HBV发生变异,越来越多的研究也证实了长期应用拉米夫定可诱发HBV基因变异,从而形成拉米夫定耐药株,拉米夫定的耐药情况常常发生在HBV逆转录酶C区上的YMDD基序与保守B区[1].  相似文献   

11.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是发病率高、病程长、难治愈、易反复的常见传染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1]:全球估计约有20亿人已感染乙肝病毒,而3.5亿~4亿人患有慢性(长期)肝脏感染。其中每年大约有600万人死于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从1992年始对新生儿普遍接种乙肝疫苗后,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人群减少了约1/3,目前仍然大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过程中,CHB患者血清HBV-DNA水平与YMDD变异的关系.方法 将服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治疗前血清中HBV-DNA水平高低分成两组,低于1.00×105copies/ml为Ⅰ组,高于或等于1.00×105copies/ml为Ⅱ组,对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血清中HBV-DNA水平与YMDD变异率及变异类型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血清HBV-DNA水平高于或等于1.00×105copies/ml组发生YMDD变异显著高于HBV-DNA水平低于1.00×105copies/ml组(P〈0.01).YMDD变异类型与血清HBV-DNA定量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CHB患者血清HBV-DNA水平越高,应用拉米夫定治疗越容易产生YMDD变异,YMDD变异类型与血清HBV-DNA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拉米夫定是有效的抗乙型肝炎病毒(HBV)药物,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可因YMDD变异而耐药。对拉米夫定的耐药机制,国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有些学者认为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出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荧光PCR法在检测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YMDD)基因变异上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拉米夫定治疗一年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发生YMDD基因变异的情况.方法61例HBsAg(+)HBeAg(+)HBcAb(+)HBVDNA(+)CHB患者接受拉米夫定治疗一年,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血清HBVDNA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乙肝五项标志物,动力学法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含量.HBV YMDD基因变异采用荧光PCR法进行检测.结果61例CHB患者经拉米夫定治疗一年后HBV-DNA阳性率降至34.4%(21/61),YMDD基因变异发生率18.0%(11/61),分析YMDD基因变异类型:4例为混合变异,其中3例为YMDD+YIDD,1例为YMDD+YVDD;7例为完全变异,其中5例为YIDD,2例为YVDD.变异患者组无1例出现HBeAb血清学转换,血清HBVDNA含量1066±0.8(copies/mi),明显高于HBVDNA(+)无变异组(P<0.05),ALT含量123.8±53.8(U/L),明显高于HBVDNA(-)无变异组(P<0.01).结论YMDD基因变异CHB患者HBVDNA均反跳,伴有ALT升高,及时了解CHB患者有无YMDD基因变异对避免造成患者不必要的经济负担、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荧光PCR法用于检测YMDD基因变异,具有经济实用、自动化程度高、简便快捷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血清DNA(HBV DNA)载量水平与e 抗原(HBeAg)及ALT 的关系,探讨HBV DNA 载量水平与HBeAg 及ALT 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70 例入院乙型肝炎患者(病例组)和50 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检测ALT、HBeAg 和HBV DNA.采用速率法检测ALT,HBeAg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同时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 DNA.结果:病例组血清HBV DNA含量高于103 copy/mL 者50 例,HBeAg 阳性47 例,且两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 = 0.710,P < 0.001).70 例病例组中有50 例ALT 异常,且其异常率随HBV DNA 含量升高而增加.ALT 水平和HBV DNA 含量相关性差(r = 0.253,P < 0.05);而ALT 异常率与HBV DNA 载量呈正相关(r = 0.877,P < 0.05).结论:HBV DNA 载量与HBeAg 同时检测可提高临床对乙型肝炎感染的诊断.HBV DNA 是反映病毒复制的可靠指标,结合ALT 的结果可帮助临床了解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情况和肝脏的炎症活动性.  相似文献   

16.
李晓斐  王丽娜 《检验医学》2011,26(7):479-481
目的了解青岛市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变异特征,探讨HBV YMDD变异与基因分型、DNA载量及临床分型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820例乙肝患者血清进行基因变异检测,HBV DNA定量监测及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820例HBV感染者中检出YMDD变异154例,变异率18.78%;各基因型间YMDD变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HBeAg阳性与否与YMDD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阳性者更易发生变异;HBV感染者临床分型各组间YMDD变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LC(36/113)、CHB(97/368)为主;病毒变异在性别、年龄及DNA载量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 YMDD变异的监测对乙肝患者的治疗、病情预测和转归都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YMDD变异基因的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拉米夫啶长期服用可引起乙型肝炎病毒 (HBV)基因变异 (YMDD变异 )而由其引起的耐药问题倍受关注[1] 。但我们对 2年来经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动态监测发现 ,部分患者在抗病毒治疗前就存在YMDD变异。现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 :从 16 5例在本院就诊的拟服用拉米夫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 ,随机抽取 2 9例作治疗前YMDD变异的检测 ,其中 ,男 18例 ,女 11例 ,年龄 17~ 4 9岁。均符合2 0 0 0年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病史及HBV表面抗原 (HBsAg)阳性均在半年以上 ,HBV D…  相似文献   

18.
拉米夫定抗病毒效果显著,而长期应用易发生病毒YMDD变异问题也备受关注[1],常见拉米夫定突变位点为rtM204V/I,突变株病毒因具备一定的复制能力而且对拉米夫定不敏感,从而逐渐取代野生株成为优势株,导致患者对拉米夫定耐药,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水平反跳,丙氨酸氨基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外周血中乙型肝炎病毒基因(HBV-DNA)载量与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定量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DNA载量,双抗体夹心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IFMA法)测HBeAg,然后作统计分析。结果经统计分析,160例患者中有113例HBV-DNA阳性,阳性率为70.6%;其中A组HBV-DNA阳性率为97.7%,B组为38.3%(χ2=96.4,P<0.05),HBV-DNA定量均值A组与B组(A组:6.59±1.34,B组:4.08±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肝患者血清中HBV-DNA水平是评定HBV复制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乙型肝炎患者HBV-DNA载量与HBeAg定量水平呈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抗乙肝病毒治疗是病原治疗,也是最根本的治疗方法,目前公认有效的抗HBV治疗药物主要是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是近年来抗乙肝病毒临床应用较广泛的药物之一,抗病毒活性成分是拉米夫定的三磷酸盐,可以迅速抑制HBV病毒复制[1,2]但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乙型肝炎病毒对拉米夫定的耐药也明显增加。临床上常出现拉米夫定用药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