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顺平 《光明中医》2012,27(12):2537-2537
便秘是现代社会的常见病、多发病,可见于各科疾病之中。然而治疗便秘的方法虽然很多,疗效却不尽如人意。本人就当今便秘中医治法提出探讨,反思中医药对便秘治法惯用寒凉泻下之时弊,望为医林之一助。  相似文献   

2.
陈定忠 《河南中医》2011,31(11):1312-1312
目的:观察附子理中丸加减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慢性腹泻患者采用附子理中丸加减治疗,日1剂,早晚各服1次,2周为1疗程,3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35例中,治愈24例,好转9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4.3%。结论:附子理中丸加减治疗慢性腹泻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附子理中丸的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东安  王普民 《中成药》1990,12(5):25-26
附子理中丸是传统中成药,是目前中医治疗脾胃虚寒证应用广泛的中成药之一。我们对《药典》方的附子理中丸做了药理实验研究,证明附子理中丸能增强小鼠的耐寒能力,对醋酸引起的小鼠腹痛有显著的镇痛作用。附子理中丸还可明显拮抗肾上腺素和乙酰胆对家兔离体肠管的作用,对离体肠管的运动状态有双向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4.
附子理中丸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验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附子理中丸出自<阎氏小儿方论>,功效为温阳祛寒,益气健脾,主治脾胃虚寒,脘腹疼痛,霍乱吐利转筋等.笔者应用该方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举验案两则如下.  相似文献   

5.
附子理中丸是一种价格便宜,历史悠久的常用中成药。传统应用于脾胃虚寒所致腹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病症。近年来发现,经中医辨证后灵活使用,附子理中丸对下列几种疾病也有较好疗效。急性胃肠炎方法是口服附子理中丸,每次9克(大蜜丸1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相似文献   

6.
赵秀菊 《河北中医》2005,27(4):279-280
咳嗽一证,在我国北方地区为临床常见及多发病。在临床上往往缠绵顽固难以根治,病至后期,由肺及肾及心及脾及肠等等累及多个脏腑,各脏腑又相互影响,致病情复杂,全身气血、脏腑功能失健失调,代谢障碍,痰饮、瘀血、寒湿内生,机体免疫力低下,内邪外邪互患,使患者常年处于病苦中,治疗更加困难,严重危害健康。笔者临床治疗顽固性咳嗽,运用附子理中丸加味,肺脾同治,取得较好疗效。现结合病例略谈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7.
附子理中丸为中国药典(1985年版)的法定制剂。本文对附子理中丸(1983年和1985年全国同品种质量评比统检样品)农药有机氯含量,重金属、含As量、微量元素测定方法和测试结果等,作一报道,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8.
附子理中丸治验3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维澎 《新中医》2001,33(2):63-65
附子理中丸出自宋·《阎氏小儿方论》。方由制附子、人参(或党参)、干姜、炙甘草组成。现剂型为大蜜丸,每丸9g,每次服1丸,每天2-3次(《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该方温中健脾,主治脾胃虚寒之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证。笔者体验,凡虚寒诸证用本方皆可取效。且该药为丸剂,服用简便,易为患者接受,而疗效并不亚于汤剂。现举例如下。1 头痛 李某,男,54岁。头痛病史6、7年。近3年发作频繁,每周1-2次。始则两侧耳上方胀痛,血管跳动,继之由骶椎部发出一团冷气,沿脊柱逐渐上升至枕部。须臾气…  相似文献   

9.
正附子理中丸是在《伤寒论》理中丸的基础上加附子演变而成,最早见于宋代《阎氏小儿方论》,并记载于同时期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附子炮去皮,干姜炮,人参去芦,甘草炙,白术各三两,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作十丸。每服一丸,水一盏,化开,煎至七分,稍热服之,空心食前~([1])。功效:温阳祛寒,益气健脾。主治:脾胃虚寒或脾肾阳虚证。如下利清谷,恶心呕吐,畏寒肢冷或者霍乱转筋。现用于肠炎、腹泻、胃炎、胃溃疡、咳嗽、呃逆、糖尿病、高血脂等~([2])。方  相似文献   

10.
附子理中丸出自《阎氏小儿方论》,是《伤寒论》理中丸加附子而成。由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附子(炮)组成,具有温阳祛寒,益气健脾之功。多用于脾胃虚寒所致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证。余根据本方温中祛寒,补气健脾功效,用于以脾胃虚寒为病机的各种...  相似文献   

11.
<正>酒后泄泻,是以酒致泻者,长期过量饮酒者多有之,又称酒泻,属泄泻范畴。其临床症状有:晨起即泻,每日3~5次,甚或7~8次,所泻物多为糊状稀便,甚则水样暴下,或伴腹寒,无脓血及黏液,大多无腹痛,无里急后重症状。本病临床较为多见,但缺乏特效药。笔者自2000年以来用附子理中丸治疗该病5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附子理中丸中甘草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 Waters Symmetry C<,18>(4.6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磷酸溶液(0.017 mol/L,40:60),流速1.0 mL·mm<'-1>,检测波长250nm,柱温35℃.结果 甘草酸在30.9~154.4 μg·mL<...  相似文献   

13.
马慧 《光明中医》2022,37(2):320-322
附子理中丸系由《伤寒论》中的理中丸加附子而成,具有温中健脾作用.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泻泄,手足不温.本着中医"异病同治"的理念,临床运用附子理中汤加减治疗心下痞、消渴、胸痹伴下肢水肿(慢性心衰)、复发性口腔溃疡伴慢性腹泻、便秘等疾病均取得满意效果,值得临床推广.此文章从上述疾病的病因病机、理法方药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对附子理中丸引起的中毒反应者尚未见报道,本例服用附子理中九12丸后出现晕厥,现报告如下。 患者赵××,男,20岁,学生。主诉胸闷、气短3天,晕厥1次,于1994年10月8日急诊入院。1周前因上腹部隐痛,便溏,中医诊为“胃脘痛”、脾胃虚寒型”。给予“附子理中丸”,每日2次,每次1丸口服治疗,服药3天。胃脘痛好转,继而出现胸闷、气短、头晕  相似文献   

15.
自1997年起笔者应用附子理中丸为主,配合针刺治疗慢性结肠炎89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89例中,男37例,女52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19岁,平均41.7岁;病程最长7年,最短6个月。均经钡剂灌肠或结肠镜确诊。主要症状以腹痛腹泻长期反复发作为主,伴有消瘦、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腹泻每日2~5次或更多,粪便稀薄或伴有粘液或脓血。 2 治疗方法 用附子理中丸(安徽省安庆市第一制药厂出品),每次服8~12丸,每日2~3次。服药多少据病人病情而定。病程久寒……  相似文献   

16.
目的:完善干眼的中医辨证论治体系,提出脾阳亏虚证。方法:本文通过整理并分析1例患者验案,从中医理论和临床上证实脾阳亏虚可以导致干眼。结果:附子理中丸成功改善了该干眼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增加了泪液分泌量,延长了泪膜破裂时间。结论:干眼存在脾阳亏虚证这一证型,在临床上可以采用附子理中丸进行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7.
笔者近年来采用附子理中丸内服,结合穴位针灸,对75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附子理中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燕 《光明中医》2010,25(5):794-795
目的探讨附子理中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选取近5年来就诊于我院门诊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属于中医胃脘痛、痞满病证。病情较轻者为1组27例,口服1日2次,1次1丸,病情较重者为2组23例,可日服3丸,予以附子理中丸口服,观察治疗1周后以及4周后的疗效。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总有效率80%;治疗4周后:两组总有效率为92%。结论附子理中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确切,且具有便于携带、易于服用、经济等特点,适宜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附子理中丸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6例慢性腹泻患者分为治疗组114例和对照组102例,治疗组应用附子理中丸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仅用阿莫西林治疗。治疗2周后,对2组患者疗效进行对比,并对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对其远期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治疗组患者复发7例(6.1%),对照组复发17例(16.7%),治疗组远期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附子理中丸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较好,远期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赵歆昱 《河北中医》2011,33(10):1494-1494,1515
附子理中丸出自《阎氏小儿方论》,主治中焦寒盛,腹痛,身痛,四肢厥逆,拘急者。笔者临证将本方改为汤剂治疗多种疾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多涎王某,男,3岁。2010-03-20初诊。患儿出生后因羊水吸入性肺炎,予抗生素治疗15 d,病愈后出现口角流涎,因患儿年龄较小,家长认为属正常现象,未予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