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厚朴姜制前后所含厚朴酚及和厚朴酚总量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临床使用厚朴均为姜制品,但药典仅有厚朴原药材的含量测定而无厚朴姜制品含量测定的规定,给厚朴饮片的质量控制带来难度,本试验通过检验厚朴姜制前后所含厚朴酚及和厚朴酚总量的变化并参考药典对厚朴原药材的含量限度。为制订姜制品的含量限度提供依据。方法:本文参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厚朴项下含量测定法(HPLC法)对不同产地、同批不同株及同株等数种情况九批厚朴姜制前后所含厚朴酚及和厚朴酚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厚朴姜制前后所含厚朴酚及和厚朴酚总量降低13-15%。结论:根据所得实验结果并参考药典对厚朴药材含测的规定,对姜制厚朴厚朴酚及和厚朴酚含量应不低于1.6%为宜。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厚朴花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特征图谱与浸出物的测定方法,筛选最佳厚朴花药材产地,为厚朴花药材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冷浸法与热浸法为提取方法,以水、50%乙醇、75%乙醇、95%乙醇为提取溶剂提取厚朴花浸出物,测定浸出物含量。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8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柱温30 ℃;流速0.35 mL·min–1;检测波长300 nm,测定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以厚朴花浸出物含量、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总含量、特征图谱共有峰总峰面积作为综合评价指标,优选厚朴花浸出物的测定方法,并通过测定不同产地厚朴花浸出物与特征图谱,评价不同产地厚朴花药材的质量。结果 建立了厚朴花药材的UPLC特征图谱共有模式,标定了12个共有峰,不同产地10批药材总峰面积为13.18~43.66,均值为24.21。建立了厚朴花药材的含量测定方法,不同产地10批药材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总质量分数为0.31%~0.80%,均值为0.48%;厚朴花浸出物测定方法选择热浸法,75%乙醇为溶剂,不同产地10批药材浸出物质量分数为16.28%~24.36%,均值为20.42%。结论 建立的厚朴花浸出物测定方法稳定、可靠,为厚朴花浸出物限度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以四川省产的厚朴花药材质量为佳,对厚朴花药材质量评价及生产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不同商品规格温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测定不同商品规格温朴药材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方法:色谱柱Hypersil BDS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结果:厚朴酚在0.45~230μg/mL,和厚朴酚在0.90~11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商品规格温朴药材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存在差异。结论:不同规格温朴的内在质量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电子舌与多成分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厚朴“苦味”药性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电子舌对20批厚朴药材的味觉进行定量化;采用多成分含量测定对20批厚朴中的紫丁香酚苷、木兰花碱、木兰箭毒碱、木兰苷A、木兰苷B、和厚朴酚、厚朴酚和辣薄荷基厚朴酚8个化学成分的含量进行分析,并测定药材电子舌测试液中除辣薄荷基厚朴酚外的7个化学成分的质量浓度;采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建立化学成分与味觉传感器响应值的相关关系。根据相关性结果筛选出6个单体化合物并对其味觉进行测定。结果 厚朴药材中和厚朴酚、厚朴酚和辣薄荷基厚朴酚与电子舌苦味、苦味回味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5);厚朴酚、和厚朴酚虽然为脂溶性化学成分,在电子舌测试液中的含量较低,但仍与苦味、苦味回味有显著正相关(P<0.05);单体化合物的味觉测试中,厚朴酚、和厚朴酚的苦味和苦味回味的响应值均为最高。结论 厚朴酚与和厚朴酚为厚朴“苦味”药性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与《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05年版中厚朴两种不同的炮制方法所得的炮制品进行有效成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测定分析,研究两种炮制方法对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药典法对厚朴原药材及该批原药材对应的两种不同炮制方法所得的炮制品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XDB-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8∶22),流速1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94nm,进样量10μL。结果:两种不同炮制品有效成分含量都较原药材有所降低;姜煮法较姜炒法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降低较明显。结论:两种不同炮制方法都会降低厚朴的有效成分,但姜炒法较姜煮法成分降低少,更适用于姜厚朴的炮制。  相似文献   

6.
周建军  邓百万  张宏杰  周辉 《中成药》2006,28(8):1139-1141
目的:测定不同方法提取的香砂养胃丸和药材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方法:样品分别采用石油醚热回流法与甲醇超声提取法提取。用HPLC法测定,以C18键合硅胶为固定相;检测波长294 nm,流速1 mL/m in;进样量10μL,保留时间8 m in,外标法定量。结果:石油醚热回流提取法,香砂养胃丸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平均含量是0.315 7 mg/g和0.200 0 mg/g,RSD是4.53%和3.75%;药材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平均含量是1.398 0 mg/g和0.587 8 mg/g,RSD是1.57%和1.05%。超声提取法,香砂养胃丸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平均含量是2.441 9 mg/g和1.870 5 mg/g,RSD是6.36%和7.64%;药材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平均含量是1.701 4 mg/g和0.822 2 mg/g,RSD是1.39%和1.44%。结论:甲醇超声提取法显著优于石油醚热回流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4种中成药的现行标准中的不同提取方法对测定中成药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的影响。 方法: 样品分别以石油醚、甲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提取或索氏提取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4.6 mm×250 mm, 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冰醋酸(60∶ 38∶ 2),检测波长为 294 nm。 结果: 在回收率方面甲醇超声提取法高于甲醇索氏提取法,甲醇索氏提取法高于石油醚索氏提取法及超声提取法;样品中和厚朴酚/厚朴酚比值为0.304~2.669。 结论: 甲醇超声法为测定最优提取方法;和厚朴酚/厚朴酚比值不同的原因是药材基源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采集到的全国厚朴主产区6省17个市县23个厚朴与凹叶厚朴的药材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HPLC法对厚朴酚、和厚朴酚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23批药材的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总量在1.32%~11.78%,有较大差异。4批药材含量不能达到《中国药典》"总量不得少于2.0%"的要求,均为凹叶厚朴。结论厚朴药材的整体质量优于凹叶厚朴,四川、湖北、安徽为较优质的产区。  相似文献   

9.
《中药材》2015,(4)
目的:通过对厚朴中的厚朴酚、和厚朴酚含量及其比值与产地生态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考察,进行全国厚朴质量适宜性等级划分,为确定厚朴的优质药材种植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国43个样点的厚朴药材进行质量分析,利用统计方法分析厚朴的酚含量及其比值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全国厚朴质量适宜性等级划分。结果:十月降水量、海拔、十一月降水量等12个生态因子是影响厚朴质量的主要生态因子;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比值具有明显的区域质量特征。结论:湖北和重庆是厚朴的道地产区。  相似文献   

10.
种源、产地及采收树龄对厚朴药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以厚朴酚类和挥发油类成分为指标,对影响厚朴药材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以厚朴和凹叶厚朴主产区所产的不同树龄厚朴/凹叶厚朴为研究对象,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样品中的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进行指纹图谱定性和β-桉叶醇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厚朴酚类成分进行指纹图谱定性和含量测定.结果:厚朴和凹叶厚朴的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有7个相同的特征峰,气相色谱-质谱图谱中有20个相同的特征峰.厚朴样品中厚朴总酚的含量均达到药典要求.同产地不同树龄厚朴/凹叶厚朴样品中厚朴总酚的含量差别不大.湖北恩施产厚朴中厚朴总酚的含量较其他产地厚朴样品高,浙江丽水产凹叶厚朴中厚朴总酚的含量较其他产地凹叶厚朴样品低.厚朴中和厚朴酚与厚朴酚的比例基本上大于0.7,凹叶厚朴基本上小于0.7.厚朴中和厚朴酚质量分数(平均值2.89%)明显比凹叶厚朴(平均值0.78%)高.在挥发油方面,树龄小的厚朴和凹叶厚朴样品中β-桉叶醇含量较树龄高者少.结论:产地和生长年限的不同对厚朴质量影响不大,种源是影响厚朴药材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一种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同时测定厚朴药材(Cortex Magnoliae Officinalis)及其超临界流体萃取物中厚朴酚(magnolol)、和厚朴酚(honokiol)含量的方法。方法用20 mmol·L-1硼砂缓冲液(pH=10)为运行液,以磺胺甲唑(sulfamethoxazole)为内标,294 nm为测定波长。结果厚朴药材及其超临界流体萃取物中厚朴酚、和厚朴酚完全分离且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40和98.44,RSD(%)分别为 1.6和1.4(n=3)。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厚朴药材及其超临界流体萃取物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厚朴"发汗"处理的必要性,建立厚朴优良稳定的"发汗"工艺,为同类药材发汗工艺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单因素考察法对比不同"发汗"方法及不同"发汗"条件厚朴药材与阴干厚朴药材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差异,得到厚朴最优"发汗"工艺。结果:建立了优良稳定的厚朴"发汗"工艺,即将厚朴鲜品药材于25℃,75%相对湿度下水煮3 min后,堆积"发汗"9 d,之后取出摊开阴干。此时两酚含量平均增长率达到50.56%。结论:所建立的厚朴"发汗"工艺优良稳定,可用于指导厚朴药材的"发汗"处理,也可为同类药材发汗工艺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 厚朴为一常用中药,其主要成分为厚朴酚、和厚朴酚及挥发油等。关于和厚朴酚、厚朴酚含量测定有高效液相层析法,气相层析法,薄层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我们用和厚朴酚作为对照品,直接测定药材中厚朴酚及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对厚朴药材中水分和酚类成分进行快速、无损的定量分析。方法:收集不同产地厚朴样品99批,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水分和酚类成分的近红外定量模型,以烘干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样品中水分和酚类成分的含量,作为参考值,并用相关系数和预测均方差对模型预测性能进行评价。结果:水分、厚朴酚、和厚朴酚、总酚的校正均方差分别为0.155,0.120,0.133,0.236;相关系数分别为0.872 8,0.989 9,0.976 9,0.981 2;最佳主成分数分别为4,6,9和5;预测误差均方差分别为0.161,0.154,0.179,0.248。结论:所建立的近红外分析方法快捷、准确、无损,可用于厚朴药材质量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5.
不同树龄三种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在依据树皮年轮鉴定厚朴年龄的基础上,应用高效薄层扫描法,对不同生长年限的厚朴、凹叶厚朴、大叶木兰中所含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动态分布进行了含量测定,为道地药材的质量评价及合理采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厚朴药材中和厚朴酚,厚朴酚,辣薄荷基厚朴酚的含量测定方法,为不同产地厚朴药材品质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Cl8柱(2.1 mm × 50 mm, 1.7 μm),0.2%甲酸溶液(A) -甲醇(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2 min,65%-65% B;2-3 min,65%-75% B;3-5 min,75%-84% B;5-9 min,84%-90% B),柱温和流速分别为35℃和0.5 mL·min-1,波长294 nm,进样量1 μL。结果:3种木脂素成分实现完全分离,并与其他成分均能达到良好的分离;和厚朴酚,厚朴酚,辣薄荷基厚朴酚分别在20.3-406.0,15.2-304.0,5.6-112.0 ng与色谱峰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1.75%,93.86%,95.15%;RSD 分别为1.75%,1.88%,1.91%。结论:该方法同时测定3种成分,简便快速,准确,且不同产区的厚朴药材中3种木脂素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可用于厚朴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湖北恩施产厚朴苗干枝皮酚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厚朴2年生实生苗干枝皮的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及其甲醇溶性成分HPLC图谱特征,为厚朴药材的良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厚朴酚、和厚朴酚含量;比较10批恩施产厚朴2年生实生苗干枝皮样品甲醇溶性成分的HPLC图谱相似度.结果恩施厚朴2年生实生苗干枝皮的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较高,并建立了HPLC指纹图谱.结论本研究可为厚朴药材的良种选育与苗期鉴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厚朴贮存年限与厚朴酚类含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揭示厚朴贮存年限与厚朴酚类含量的关系,为指导厚朴采收、经营、贮藏、加工提供依据。方法:以全国厚朴主产区的15个正品厚朴样品为研究对象,针对采样当年、贮存3年与贮存10年3个不同贮藏时间,采用相同HPLC分别测定其厚朴酚、和厚朴酚含量。结果:在一定的贮藏年限内,厚朴中的酚类成分含量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厚朴酚的含量0~3年呈增长趋势,3年后随着贮藏年限增加而有略下降,但贮存10年后仍然高于采收当年;和厚朴酚的含量贮存10年仍然呈增长趋势。结论:厚朴酚类物质在厚朴药材中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厚朴药材可贮存至10年甚至更长。  相似文献   

19.
杨红兵  石磊  余捷婧  李明明 《中药材》2012,(7):1036-1039
目的:探索湖北恩施产厚朴叶形变化与药材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厚朴酚、和厚朴酚含量,流动相为甲醇-水(78∶22),检测波长为294 nm。结果:叶先端凸尖者、叶片短小者,厚朴叶的酚含量通常较高;在一定年限之内,树皮较厚者,厚朴皮的酚含量较高。结论:湖北恩施产厚朴叶形变化与叶自身酚含量的高低直接相关,与药材质量关联性不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富集藿香正气胶囊中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工艺条件与参数。方法:以厚朴酚、和厚朴酚为考察指标,考察大孔吸附树脂富集藿香正气胶囊中厚朴酚、和厚朴酚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D141型树脂对藿香正气提取液中厚朴酚、和厚朴酚有良好的吸附,其工艺条件为厚朴酚、和厚朴酚的比吸附量为6.98mg.g-1,洗脱剂为70%乙醇,洗脱剂用量为14倍药材。结论:D141型大孔吸附树脂可较好地吸附藿香正气胶囊中主要有效成分厚朴酚、和厚朴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