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手术后疼痛可引起病人精神上、心理上的伤害和体力消耗,使术后恢复延迟。而传统的止痛方法是根据病人的情况肌注阿片类药物,效果较差。我院自1999年1月~2002年1月对163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给予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63例,男92例,女71例,年龄21~82岁。ASAⅠ~Ⅱ级,手术主要包括胃大部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肝叶切除术、剖腹探查术、前列腺切除术及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2.
杨少平 《中原医刊》2003,30(7):30-30
我院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于腹部术后镇痛 2 5 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硬外阻滞下共施行腹部手术 60 5例 ,年龄14~ 74岁 ,ASAⅠ~Ⅱ级。术前均常规给予鲁米那 0 1g ,阿托品 0 5mg肌肉注射。随机将其分成A、B两组。A组为对照组2 74例 ,B组为术后PCEA镇痛组 2 5 8例。两组年龄和体重无显著差异。1 2 麻醉方法 :硬膜外阻滞穿刺点L1~L2 或L2 ~L3 。阻滞液为 1 5 %利多卡因与 0 2 5 %布比混合液。术中给予哌替啶 5 0mg、异丙嗪 2 5mg。手术结束后A组拔出硬外导管 ,术后肌肉注射哌替啶…  相似文献   

3.
手术伤口引起的疼痛,是术后继发其他症状及并发症(肺功异常、心血管并发症等)的重要因素。因此,重视术后镇痛不仅是单纯镇痛问题,更重要的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本科在腹部手术后病人实行自控镇痛(PCA)进行了临床护理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是一种新型的临床术后镇痛技术 ,本文旨在探讨PCEA用于上腹部手术后镇痛治疗的临床效果。对象和方法1 对象 选择硬膜外麻醉下上腹部手术 1 0 0例ASAⅠ~Ⅱ级。男 70例 ,女 3 0例 ;年龄 2 1岁~ 65岁 ,平均 3 8.6岁 ;体重 54kg~ 82kg ,平均 70 .4kg。其中胆囊手术 56例 ,肝包虫手术3 0例 ,胃大部切除手术 1 4例。随机分为两组 :A组 60例 ,用PCEA止痛疗法 ;B组 40例 ,用哌替啶肌注止痛。2 方法 A组术后保留硬膜外导管 ,连接上海怡新止痛注液泵 (PCA)。药物配方 :0 .75%布比卡因 2 0ml…  相似文献   

6.
7.
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在临床已广泛应用,2002年8月-2004年8月,我院对高血压、冠心病上腹部手术病人应用PCEA,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高志利  晏志宏 《吉林医学》2014,(8):1621-1622
目的:对比静脉镇痛(PCIA)与硬膜外镇痛(PCEA)应用于上腹部手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40例上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接受PCIA与PCEA治疗,A组使用静脉镇痛泵,B组使用硬膜外镇痛泵。A组镇痛泵为托烷司琼5 mg加舒芬太尼150μg加NaCl溶液至100 ml,B组镇痛泵为0.892%罗哌卡因15 ml加舒芬太尼75μg加氟哌利多2.5 mg加NaCl溶液至100 ml。结果:A组与B组术后VAS评分相当,但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上腹部手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效果相当,但硬膜外镇痛较静脉镇痛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为观察上腹部手术后PCA持续硬膜外镇痛效果,选择择期上腹部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镇痛组(30例),使用0.25%布比卡因_芬太尼0.2mg 氟哌啶5mg共100ml,持续48h硬膜外注药,2ml/h。对照组(30例),术后给予肌注镇痛药替啶50mg。结果,两组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术后BP、HR、SPO2两组无明显差异,认为PCA持续硬膜外镇后的患者,镇痛效果可靠安全,并发症少,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腹部手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全部病例均于术终前经硬膜外导管注入负荷量吗啡2mg、0.5%布比卡因5ml.将硬膜外导管末端与镇痛泵相连接,泵内药物配方吗啡5~10mg,0.5%布比卡因20~30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镇痛药2ml/h速度,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SA)评定硬膜外自控镇痛前后的疼痛程度.结果无痛82.4%,良好6.3%,基本满意4.4%,不满意及无效6.9%.结论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与静吸复合全麻相比,观察硬膜外复合全麻对上腹部手术后患者应用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质量的影响。方法37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年龄≤70岁,随机分为全麻组(G组,18例)和硬膜外复合浅全麻组(EG组,19例)。两组均在术毕保留硬膜外导管行患者PCEA。于术后6、12、24及48 h记录安静时视觉模拟(VAS)评分及硬膜外镇痛药在术后2 d的用量。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和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G组术中芬太尼用量为(0.41±0.08)mg,明显多于EG组的(0.24±0.03)mg(P<0.05);EG组术后12和24 h VAS评分分别为3.4±2.5和3.1±2.1,明显低于G组的4.5±1.5和4.2±1.0(P值均<0.05);且术后1、2 d EG组镇痛药用量为(55.2±12.9)和(39.9±4.2)mL,明显少于G组的(67.5±9.0)和(52.4±8.0)mL(P值均<0.05)。结论与单纯静吸复合全麻相比,硬膜外复合浅全麻可以显著提高手术后24 h的PCEA的镇痛质量,并减少手术后2 d的镇痛药用量。  相似文献   

12.
赵宗彦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4):1039-1039
目的:观察腹部手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全部病例均于术终前经硬膜外导管注入负荷量:吗啡2mg、0.5%布比卡因5ml。将硬膜外导管末端与镇痛泵相连接,泵内药物配方:吗啡5~10mg,0.5%布比卡因20~30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镇痛药2ml/h速度,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SA)评定硬膜外自控镇痛前后的疼痛程度。结果:无痛82.4%,良好6.3%,基本满意4.4%,不满意及无效6.9%。结论: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用于上腹部手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效果。方法将100例ASAⅠ~Ⅱ级、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PCEA泵含0.125%左布比卡因+0.05mg/ml吗啡。Ⅱ组PCEA泵含0.125%左布比卡因+0.05mg/ml吗啡+0.2mg/ml氯胺酮。结果术后第1天和第2天吗啡消耗量Ⅰ组分别为(8.28±2.75)mg、(7.74±1.85)mg,Ⅱ组为(6.71±1.35)mg、(6.15±1.22)mg,尽管Ⅱ组吗啡消耗量明显少于Ⅰ组,但术后6、12、24、48hVAS评分低于Ⅰ组(P0.05)。结论结果表明,小剂量氯胺酮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更好,同时可减少吗啡的用量。  相似文献   

14.
15.
观察硬膜外镇痛对上腹部手术后呼吸动力学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行上腹部手术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和硬膜外止痛组各20例,测量术前,术毕10min、1、2、3、4h的呼吸动力学参数。用t’检验分析数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吗啡、芬太尼用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择期手术患者,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选用0.01%吗啡+0.005%氟哌利多+0.01%地塞米松+0.075%丁卡因;B组选用0.004%芬太尼代替A组配方中的0.01%吗啡.均用PCA泵(100ml),以LCP模式(负荷剂量5ml+持续剂量2ml/h+PCA每次0.5ml)进行镇痛.结果①综合镇痛质量,A组与B组无明显差异(P>0.05);②A组恶心、呕吐、尿潴留、嗜睡等发生率较B组高(P<0.01或P<0.05).结论吗啡、芬太尼PCE用于术后镇痛均可取得满意效果,但芬太尼较吗啡的不良反应少,更适合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7.
小剂量氯胺酮对上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术中应用小剂量氯胺酮对上腹部手术有无超前镇痛的效应。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前瞻性临床试验法,40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全部采用硬膜外复合全麻法,随机分为两组。氯胺酮组(KAT组)20例,手术前15 min静脉给予氯胺酮0.3 mg·kg~(-1),继之持续静脉输注氯胺酮3 μg·kg~(-1)·min~(-1)至手术结束前15min;对照组(NS组)20例给予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患者术后均采用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在麻醉恢复室和术后3、6、12、24、48 h随访PCEA用量、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及患者有无精神异常。结果KAT组术后3和6hPCEA用量显著少于NS组,VAS评分显著低于NS组,其余各时点无显著差异,两组未有精神异常发生。结论 术中静脉给予小剂量氯胺酮能提高术后早期PCEA镇痛质量及减少阿片类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腰部硬膜外舒芬太尼镇痛在上腹部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择期或限期行上腹部大手术的病人54例,随机分为高位组(H组),中位组(M组),低位组(L组),每组各18例。均于术毕前30min硬膜外腔给予镇痛负荷剂量0.2μg/kg舒芬太尼5ml。术毕3组患者均经硬膜外接镇痛泵输注1.5μg/ml舒芬太尼,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观察并比较3组的镇痛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结果 3组术后VAS比较H组与M组静息和咳嗽时的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时L组的静息时VAS评分均显著高于H组与M组(P0.05),3组静息VAS评分8、20、24、30、48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咳嗽时VAS评分术后2、4、8h均显著高于H组与M组(P0.05),3组咳嗽VAS评分20、24、30、48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瘙痒发生率、恶心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各时点均未发生呼吸抑制;H组、M组分别与L组在术后第1天舒芬太尼累积用量两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天舒芬太尼的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组、M组分别与L组在术后48h镇痛泵按压总次数和总有效次数两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段硬膜外输注1.5μg/ml舒芬太尼可用于上腹部手术术后疼痛治疗,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作为上腹部手术后镇痛的方法,1.5μg/ml舒芬太尼腰部硬膜外输注可替代胸部硬膜外输注,但舒芬太尼用量比胸段时偏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上腹部手术后硬膜外镇痛(Epidural, EP)对机 体应激反应及心电图的影响. 方法 比较术后EP与肌注哌替啶(MI)的镇痛效果,检测围术期患者血清皮质醇、胰岛素、血糖和心电图 的变化情况. 结果 ①镇痛效果:EP组优于MI组[(1.56±0.53) vs ( 4.22±1.74), P<0.01];②术后血清皮 质醇、胰岛素和血糖浓度:EP患者明显低于MI患者(P<0.05);③术后10和24 h ST段压低导联数和ST段压 低值总和:EP组趋于减少,MI组则明显多于术前水平和EP组(P<0.05). 结论 冠心病患 者上腹部手术后硬膜外镇痛明显减轻术后疼痛应激反应并减少心肌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12.5g/L布比卡因复合吗啡、曲马多或咪唑安定用于上腹部肿瘤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在硬膜外麻醉或硬膜外+全麻下行择期肝脏、胆囊、胰腺或胃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12.5g/L布比卡因;B组:12.5g/L布比卡因+吗啡(0.05g/L);C组:12.5g/L布比卡因+曲马多(3g/L);D组:1.25g/L布比卡因+咪唑安定(0.5g/L)。PCEA参数:负荷剂量6ml,单次剂量2ml,维持剂量2ml/h,锁定时间30min。术后分别记录24h用药总量、PCEA泵使用次数及术后4,8,12和24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呼吸频率(fR)及平均动脉压(pMA)。结果;A组24h用药总量及PCEA的使用次数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1)。而B、C、D组的上述参数值较低(P<0.01),B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最高。D组的镇静评发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各组的fR和PMA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B、C、D3组复合用药行PCEA比单纯应用布比卡因的镇痛使用更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并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