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分析了《金匮要略》对六淫的形成、性质、致病特点以及对六淫致病相对性的认识,认为《金匮要略》构建了六淫病因学说的基本理论框架,有力地推动了中医病因学说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六淫"是中医病因学的核心内容,在对其相关理论的研究中,随着西方科学理论和思维方法的普及,以及中西结合思潮的盛行,研究者愈加热衷于用微观分析的方法对"六淫"相关理论进行解说和阐释。例如基于气象学的参考数据对"六气"、"六淫"进行客观定量化限定,从气象学、病因学、病理学、证候学等诸方面论述"六淫"的本质,另外还有关于构建外感热病病因多维体系框架的设想,以及针对"六淫"邪气各自致病性特点进行不同的生物造模研究等。然而,"六淫"理论的产生是与传统的气、阴阳、五行的理论及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密切相关的。其理论的研究,须立足于中医学本体论——气一元论,运用传统的意象思维方法才能对其实质内涵予以准确诠释。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内经》六气病机理论中体现的选择论,即天人同气相求中双向随机选择的病机理论,论述了《内经》对天人相应内外六气的多层次关系的认识,以及中医六淫病因的关系客体属性,阐明了六淫致病同气相求的随机性、选择性病机。同时强调从《内经》的气化学说去研究中医六气病机和六淫病因,应立足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运用系统科学的选择论,正确地认识和发展中医病机学。  相似文献   

4.
疠气学说创立基础及发展迟滞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疠气学说突破了“百病皆生于六气”的传统观念,丰富和发展了温病病因理论,在温病病因学中独树一帜。然而值得深思的是,疠气学说形成后,却未能有真正的发展和提高。故认真学习及发扬疠气学说的唯物创新精神,重视其发展迟滞的原因,真正形成一个有别于六淫学说(包括温邪在内)的温病病因理论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六淫”是中医病因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按照传统理论,人们常以为“六淫”是六种异常气候,尽属外感致病因家范畴,但从临床来看它不尽然,因为“六淫”侵犯人体后所引起的病理反应,除与六气有关外,还与人体的体质、反应性亦有很大关系。因此,有必要对“六淫”的概念重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内经》虽无六淫之名,但有六淫之实。六淫病因学说依据天人相应、四时五脏、阴阳理论,因六气太过淫胜、人体正气不足而形成,有关其致病性质和特点的论述,奠定了病因学说研究的基础,有效地指导临床辩证论治。  相似文献   

7.
资化源学说是祖国医学理伦全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学的发展和临床应用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资其化源"首见于<内经>,与易学思想、五运六气学说密切相关.历代箕家不断探索发挥,使资化源理论的内容由抽象到具体,由零散到集中,进而形成一个与五脏功能密切相关的学说体系,在祖国医学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六淫刍议     
本文通过对六淫概念的剖析,讨论了确立六淫病因的指导思想、基本依据和主要方法。认为六淫虽本指外在六气的异常变化,但作为理论概念,已不拘泥于外在六气的具体状况,具有鲜明的认识论、方法论特征。同时还提出了作者的六淫概念表述形式,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从张志聪三次注释《伤寒论》探究六经气化学说的形成过程,为更好地理解与运用六经气化学说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通过研读《伤寒论宗印》《伤寒论纲目》《伤寒论集注》中有关气化学说的条文,对比分析其中的异同,并旁参张志聪六经气化学说的相关文献,结合张志聪所处的时代背景,从六气循行的构建、传经难题的解释以及伤寒证候的机要三个方面来解析张志聪六经气化学说的形成过程,并挖掘其理论价值。[结果] 六经气化学说的提出基于《黄帝内经》运气理论,顺应了《伤寒论》治百病的时代要求。张志聪对《伤寒论》进行了三次注释,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六气运转系统,创人之六气循行;阐明了传经学术难题,形成了六气传变理论;整体阐发了脉证病机,合理解释了伤寒病症。六经气化学说认为六经即六气,强调六经病的气化病机,为《伤寒论》治百病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结论] 张志聪经过反复思辨,形成了六经气化学说,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探究该学说的形成过程与价值,有助于推动钱塘医派和中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六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六淫概念的历史嬗变、六淫与脏腑季节的配属、六淫的发病特征、六淫的特色与缺陷、六淫的现代研究与展望五个方面,对具有病因病理特征的六淫概念加以论述,指出工程模拟外感六淫,寻找正气的客观指标,探讨人体正气虚实与季节气候变化的适应与发病机制,是六淫的现代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运气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地支化六气"是运气学说最基本的理论,但目前对其阐释仍有矛盾。运用发生学中文献分析和理论研究的方法,以《内经》七篇大论为基础,分析古代文献相关内容,认为地支化六气的理论构建受到三阴三阳定位以及季节的配属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同时也受到先期理论的影响。该理论形成过程复杂,理论内容深邃,但理论构建是紧扣四时变化的,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故地支化六气理论构建是先民对自然客观规律的总结。  相似文献   

12.
朱丹溪与"六郁"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内经》中的“五郁”到朱丹溪“六郁学说”的创立,体现了医学发展由浅入深、由理论到注重临床实际的求索过程。《内经》云“木郁者,肝病也……火郁者,心病也。……土郁者,脾病也……金郁者,肺病也……水郁者,肾病也。”朱丹溪综合了六淫、七情等内外致病因素,对“郁证”有独到的见解,认识到《内经》五郁有明显的机械唯物论痕迹,临床中很难使用,他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创立了“气郁、湿郁、痰郁、火郁、血郁、食郁”的六郁学说。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六气的含义与特征,通过六气演变预测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与妇科学的关系。认为六气演变失常成为六淫,可导致各种妇科疾病,为有关的妇科疾病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六淫”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六淫”是中医病因之一,作者将散载于医籍文献中有关资料搜集处理,分六淫之源由,六淫致病候,体盛抗六淫,讨论与体会四方面探讨,对研究病因学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外感病的发生过程中,六淫外邪与SIgA类似于中医学所说邪气与正气的关系.对两者进行相关性的探讨,既可肯定黏膜免疫系统在感染性疾病中的重要性,更加丰富了六淫病因理论.对外感病的临床诊治与预防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揭示我国风、寒、署、湿、燥、火等六淫(气候异常)空间分布及论治特点.利用全国50年(1955-2004年)逐日风速、气温、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等实测资料,采用常规数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我国六淫空间基本特点是中央湿、北方寒、东方多风、西方燥和南方热,格局与《黄帝内经素问》观点完全一致;六淫演变形成7个典型区域.  相似文献   

17.
宇宙之间六气逆行为邪日六淫。中者日外感。而人体内之六气,逆行属内伤。对六淫犯病治疗,须辨其属里,属外与某气所致。联想SARS发生与危害,警惕易中六淫病而毒气淤滞者,必产生抗病素质之衰退。暨有致病之根,必有医治之道。古人之精述,诚研究与利用。故能除魔驱邪也。  相似文献   

18.
近5年中医病因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传统的中医病因说,包括六淫、病理产物、七情、环境污染等,结合中医中的“因”与西医的“病”之间的研究,综述了近5年来中医病因理论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综述运气学说与疫病关系的现代研究文献。方法:查阅国内外有关运气与疫病关系的文献报道,进行归类,分析与总结。结果:通过综述发现,五运六气与疫病的发生发展与流行存在关联性,并且绝大部分学者对该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验证阶段,突出的表现为运用运气理论对已经发生的某疫病进行"天候——病候"相关性分析。运气理论的重新受到重视开始于SARS的流行和部分地区中医治疗SARS的卓有成效。结论:中医运气学说在疫病预测方面有独到之处,深入研究运气理论有利于更好地防治疫病,尤其在指导用药方面,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更好地提高疫病的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内生"五邪"是指由脏腑和气血津液功能失调,而产生的与风寒湿燥火外邪相类以的病理现象.(以下简称"五邪")"它是从研究脏腑病机学说的某些特定病理现象入手,根据其与外感六淫的性质与致病特点之相似为基础,将这些病理表现概括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热)五大系统.它不属于外感致病因素,而属于内生"五邪"的病理过程,为了有别于外感六淫,特冠以"五邪"之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