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替牙期及乳牙期前牙反矫治的效果。方法通过改良的活动矫治器对25例替牙期乳牙期前牙反进行矫治。结果前牙反解除快速有效,并使上下颌骨生长向正常方向转化。结论3~5岁为乳牙反矫治的合适年龄;改良式导弓可促使上下颌骨正常生长,而且解除反方法简便,疗程短。  相似文献   

2.
"2 × 4 "技术在替牙期反(牙合)矫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摸索缩短解除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时间,尽快恢复正常咬(牙合)关系的方法,解除反(牙合)对颌骨正常发育及面容的影响,达到反(牙合)尽早矫治.方法:应用"2×4"矫治技术治疗替牙期反(牙合).并追踪观察1~2年.结果:完成的100例全部成功,患者反(牙合)解除,前牙覆盖正常.结论:在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中应用"2×4"技术,既缩短了疗程,减少复诊次数,又明显提高了疗效,对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是一种理想的矫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2×4"矫治技术对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矫治效果.方法 16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采用"2×4"矫治技术进行治疗,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矫治后所有患者反(牙合)解除,覆(牙合)覆盖正常,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结论 "2×4"矫治技术可以快速有效地解除替牙期前牙反(牙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交互牵引矫治替牙期个别前牙浅覆(牙合)反(牙合)的效果.方法35例替牙期个别前牙浅覆(牙合)反(牙合)者,通过交互牵引及垂直牵引的方法,解除反(牙合)使前牙覆(牙合)达到正常.结果35例患者均在一周内解除反(牙合),一个月内覆(牙合)覆盖达到正常,随访半年无复发,有效率100%.结论交互牵引能迅速解除替牙期个别前牙浅覆(牙合)反(牙合),保证前牙正常功能和改善美观.  相似文献   

5.
改良型BIONATOR矫治反(牙合)颅颌面长宽高结构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改良型BIONATOR矫治早期反(牙合)颅颌面结构的改变情况.方法采用改良型BIONATOR矫治乳牙期及替牙期前牙反(牙合)32人,对治疗前后的牙(牙合)模型,薛氏位关节片、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治疗前后上下颌牙弓宽度无明显改变,上颌长度及突度增大,上切牙唇倾.下颌髁突后退至正常位,上下颌基骨关系明显改善,乳牙反(牙合)矫治后呈Ⅰ类骨面型,替牙期反(牙合)矫治后仍遗留一些骨骼异常,骨面型仍属Ⅲ类.结论改良型BIONATOR矫治反(牙合)能有效促进上颌生长,抑制下颌生长,使颅颌面的生长方向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改良型Bionator矫治器矫治早期反牙合颅颌面的改变。方法 采用改良型Bionator矫治器矫治乳牙期及替牙期前牙反牙合88例 ,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头影侧量分析研究。结果 矫治后上颌长度及突度增大 ,上切牙唇倾 ;下颌髁突后退至正常位 ,上下颌基骨关系明显改善 ,乳牙反牙合改变最明显 ,矫治后呈Ⅰ类骨面型。替牙期反牙合矫治后仍遗留骨骼异常 ,骨面型仍属Ⅲ类 ,下切牙舌倾及颏角变小更趋严重 ;下面高及后面高增加。结论 改良型Bionator矫治反牙合 ,能有效促进上颌生长 ,抑制下颌生长 ,使颅颌面的生长方向趋向正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交互牵引矫治替牙期个别前牙浅覆牙合反牙合的效果。方法:3 5例替牙期个别前牙浅覆牙合反牙合者,通过交互牵引及垂直牵引的方法,解除反牙合使前牙覆牙合达到正常。结果:3 5例患者均在一周内解除反牙合,一个月内覆牙合覆盖达到正常,随访半年无复发,有效率10 0 %。结论:交互牵引能迅速解除替牙期个别前牙浅覆牙合反牙合,保证前牙正常功能和改善美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下颌(牙合)垫矫治器配合头帽颏兜牵引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机制.方法 选择临床16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使用下颌(牙合)垫矫治器配合头帽颏兜牵引.结果 经过6~11个月的治疗,下颌(牙合)垫矫治器配合头帽颏兜牵引,16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解除.L1-NB、IMPA、SNB减小,有统计学差异(P<0.01),Y-axis、MP-SN、Co-S增加,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下颌(牙合)垫矫洽器配合头帽颏兜牵引,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机制是内收下前牙,下颌向后移动及顺时针旋转,同时释放了上颌及上前牙向前的生长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基托粘结式上颌前方牵引器矫治乳牙期骨性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例乳牙期骨性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病例,采用基托粘结式上颌前方牵引器进行矫治,矫治前后均拍摄头颅X线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矫治后SNA增加(2.3±1.1)°,SNB减小(1.1±0.9)°,ANB增大(3.5±2.2)°,前牙反(牙合)全部解除;面凸角增加(4.3±2.1)°,全面凸角减小(4.8±2.6)°,患者侧貌由Ⅲ类凹面型变为直面型.结论 基托粘结式上颌前方牵引器可以有效地矫治乳牙期骨性前牙反(牙合),调整上、下颌骨间前后向的位置关系,改善患者软组织侧貌.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有限元法分析女性前牙反牙合患者从乳牙期到替牙期下颌骨生长发育特征,为前牙反牙合的预防和矫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用专门建立的颅颌面形态有限元分析系统对样本的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二维有限元分析.结果从乳牙期到替牙期,下颌骨所有单元的Emax均为拉应变,除单元13外,其余单元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以颏前下部面积增加最多,且有一定的逆时针旋转,可能对骨性下颌前突起一定作用.下颌骨升支和体部的生长呈多向性,在面积增加的同时,旋转方向也各不相同,形状也发生了一定变化,但下颌骨整体形态尚未受到明显影响.结论女性前牙反牙合患者下颌骨贒-M期生长发育过程中,各单元在生长变大的同时,形状也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以颏前下部变化最为明显.但下颌骨整体形态尚未受到明显影响.因此,前牙反牙合应早期矫治,以阻断那些异常的生长方式,引导其恢复到正常的生长方式.  相似文献   

11.
李海涛 《口腔医学》2007,27(2):108-109
目的观察替牙期恒前牙反牙合矫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咬撬法,塑料联冠斜面导板以及2×4矫治技术对28例替牙期恒前牙反牙合进行矫治。结果替牙期个别前牙反牙合<2mm者,用咬撬法获得矫治,个别或2~3个前牙反牙合在2~3mm者,用塑料联冠斜面导板矫治。当多个前牙反牙合>3mm并伴有轻度拥挤者,采用2×4技术配合颌间Ⅲ类牵引矫治较好。结论替牙期恒前牙反牙合的矫治可达到快速解除反牙合,疗程短,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反向型生物调节器对乳牙列和替牙列前牙反(牙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生长发育高峰期的乳牙期和替牙期的前牙反(牙合)病例43例,应用反向型生物调节器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和时间.结果除1例乳牙反(牙合)替牙后出现前牙反(牙合)复发外,其余病例均能解除反(牙合),并能保持疗效,有效率97.6%.解除反(牙合)平均需要5.4个月.结论反向型生物调节器可用于乳牙和混合牙列早期前牙反(牙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双(牙合)垫反向唇弓矫治器治疗功能因素为主的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疗效.方法 用双(牙合)垫反向唇弓矫治器矫治以功能因素为主的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儿10例,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 10例患儿的前牙反(牙合)解除,建立了正常的覆(牙合)、覆盖,磨牙达中性或中性偏近中关系.疗程最长6个月,最短2个月,平均3.9个月.结论 双(牙合)垫反向唇弓矫治器对以功能因素为主的前牙反(牙合)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早期Ⅲ类牵引矫正儿童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2 2例乳牙期或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病例 ,固定矫治早期行Ⅲ类牵引 ,观察疗效及疗程。结果  2 2例均快速解除前牙反牙合 ,平均 9d( 1~ 2 1d) ;平均疗程 6周。结论 固定正畸早期Ⅲ类牵引矫治儿童前牙反牙合 ,疗效快 ,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浦东新区青少年错牙合畸形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生长发育期青少年错牙合畸形的患病情况,重点了解牙列拥挤、前牙深覆合覆盖和前牙反牙合的患病率。方法按Angle分类法进行分类,以个别正常牙合和错牙合分类为标准。结果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替牙期为44.02%,恒牙期为48.78%。牙列拥挤、前牙深覆合覆盖和前牙反牙合的患病率替牙期分别为22.74%、17.18%和4.44%;恒牙期分别为32.36%、11.06%和4.07%。结论上海市浦东新区生长发育期青少年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替牙期与恒牙期无明显差异。提示前牙深覆合覆盖和前牙反牙合的患者并伴有上下颌骨异常需尽早矫治,以改善牙合颌关系。  相似文献   

16.
替牙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快速期,如何利用此期矫治儿童的前牙反(牙合),文献中有许多报导.作者应用下颌斜面导板于乳牙期、替牙期矫治前牙反(牙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Ⅲ类牵引快速矫治儿童前牙反(牙合)2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早期Ⅲ类牵引矫正儿童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22例乳牙期或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病例,固定矫治早期行Ⅲ类牵引,观察疗效及疗程.结果 22例均快速解除前牙反(牙合),平均9 d(1~21 d);平均疗程6周.结论固定正畸早期Ⅲ类牵引矫治儿童前牙反(牙合),疗效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邯郸市乳牙期错(牙合)流行病学调查,为乳牙期错(牙合)的预防性矫治及阻断性矫治提供依据.方法:对邯郸市 1362 名乳牙期儿童进行调查,统计错(牙合)发病率.结果:1362名乳牙期儿童中,错(牙合)率 37.74%,排在前 5 位的错(牙合)类型是:前牙反(牙合),深覆(牙合),乳牙早失,对刃(牙合),前牙拥挤.结论:邯郸市乳牙错(牙合)发病率较高,应加强儿童错(牙合)的预防和早期矫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固定矫治器和功能矫治器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作用机理、矫治效果和适用范围。方法:41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病例,其中21例使用2×4固定矫治技术治疗,20例使用功能矫治器治疗。对两组病例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固定矫治组可以通过牙槽骨改变解除前牙反牙合;功能矫治器组除牙性改变外还有骨骼改变。结论:早期固定矫治器配合Ⅲ类颌间牵引可以有效矫治替牙期牙性、功能性前牙反牙合,功能矫治器适用骨性或混合性反牙合病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改良多用弓与肌激动器联合治疗替牙期反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滕州市中医医院口腔科收治的替牙期反牙合患者26例,应用改良多用弓与肌激动器联合进行矫治,并观察疗效。结果    采用改良多用弓与肌激动器联合矫治后,上颌骨前方生长明显增加,下颌骨向前方生长被抑制,面型明显改善。结论    改良多用弓与肌激动器联合应用可刺激上颌骨发育,抑制下颌骨向前方发育,可有效矫治替牙期反牙合畸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