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脏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主要根治方法为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从而恢复被病变瓣膜破坏的血流动力学,达到改善心功能的目的[1].然而心脏瓣膜置换术风险高,创伤大,患者术后卧床及管路留置时间长等因素导致下肢静脉血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  相似文献   

2.
成人心脏瓣膜病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海燕  熊辉  吴明祥 《人民军医》2005,48(8):452-453
目的:探寻成人心脏瓣膜病的主要病因。方法:回顾2004年3月~2004年11月在我院行心脏瓣膜手术并留取组织活检标本的成人心脏瓣膜病326例,结合病史、术中瓣膜状态及病理检查结果,确定引起瓣膜损害的主要原因。结果:最常见受累瓣膜为二尖瓣,无论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病变,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风湿病均为最常见的病因。结论:成人心脏瓣膜病病因以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居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瓣膜成形方法。方法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二尖瓣10块,以功率为15~30 W,光纤芯径为300μm的Nd:YAP激光呈直角扫描照射瓣膜表层,消除钙化斑块。结果激光照射后的瓣膜表面钙化斑块部分消失、内皮细胞消失,显现其下纤维层。结论以适当功率的Nd:YAP激光照射是瓣膜形成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瓣膜替换术后心脏X线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胸部远达X线检查对65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替换术前后进行追踪观察,每次均测量心胸比率、肺动脉段凸度、左心耳凸度和右房高/心高比,术后平均观察时间(295±224)d。观察数据用配对、非配对样本t检验、双变量相关和Kaplan-Meier法进行分析。结果术后76.9%的病例心脏缩小,心胸比率、肺动脉段凸度、左心耳凸度、右房高/心高比4项指标变化与术前的临床X线指标相关,心胸比率在术后90d内变化最明显。结论X线能够动态反映瓣膜替换术后心脏形态和心功能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病人超声心动图的演变及检出特点,探讨早期诊断的可能性。方法对52例65~100岁的临床资料完整、随访2~12年的老年人多次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末次超声心动图结果分为正常组、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组及瓣膜功能异常组。根据首次超声心动图检查特征,分析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组及瓣膜功能异常组检出方式,比较两组瓣膜损害程度及临床情况。结果 52例中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组27例(51.9%),以3种方式检出;瓣膜功能异常组14例(26.9%),均为多瓣膜轻度反流,以2种方式检出;3个以上瓣膜轻度反流的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组16例(59.3%),瓣膜功能异常组3例(21.4%)(P<0.05);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组与瓣膜功能异常组比较,合并心电图传导阻滞改变、X 线示主动脉钙化病变及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例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瓣膜轻度反流是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演变过程中的早期特征性表现。既往超声心动图检查正常的老年人,增龄后逐渐出现多瓣膜轻度反流,应考虑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早期表现;对伴有主动脉钙化及(或)传导阻滞心电图的老年人,应及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及早发现心脏瓣膜的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86年10月至1988年4月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23例,近期疗效满意。本文就重症心脏瓣膜病手术时机选择和术后并发人工瓣膜急性阻塞处理的体会作下述报道。 临床资料 本组男性8例,女性15例,年龄18~45岁,病程2~20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22例,先天性心脏瓣膜病1例。其中二尖瓣混合病变18例,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心脏瓣膜手术后早期住院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01年1月—2010年11月,618例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在我科行手术治疗,其中男339例,女279例,年龄10-74(44.01±13.95)岁;风湿性心脏病387例,非风湿性心脏病231例;以手术后早期住院死亡为研究终点,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心脏瓣膜术后早期住院死亡率6.2%(38/618),死亡原因依次为低心排综合征,室性心律失常,多器官功能衰竭。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P=0.000)、心功能Ⅳ级(P=0.000)、肺动脉高压≥60 mmHg(P=0.024)、体外循环时间≥3 h(P=0.000)、主动脉阻断时间≥2 h(P=0.000)、术后出现并发症(P=0.011)、输血量≥2 000 ml(P=0.000)是瓣膜手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65岁(P=0.042)、心功能Ⅳ级(P=0.019)、体外循环时间≥3 h(P=0.000)、术后出现并发症(P=0.000)、输血量≥2 000 ml(P=0.000)是瓣膜手术后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重视心脏瓣膜术后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处理,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减少并发症,对降低瓣膜手术的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依托咪酯是新型催眠性静脉全麻药,起效快,平稳,对循环系统影响小和不引起组织胺释放等优点,适用于老年及心脏功能低下病人麻醉[1].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大多病情危重,术前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损害和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使心血管储备功能明显受损,常难承受麻醉药对循环功能的影响,尤其当麻醉诱导集中给药时,可严重抑制循环功能,甚至发生意外,给麻醉诱导带来很大困难[2].因此,对比了依托咪酯乳剂与丙泊酚全麻诱导对心脏瓣膜置换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寻求安全,平稳的诱导方法.  相似文献   

9.
TVT-O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19例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是中老年女性的一种常见疾病,当腹内压突然增高时,如咳嗽、打喷嚏、大笑或体力劳动时尿液不自主地由尿道口流出,常给病人带来一系列生理、精神和生活方面的困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发病率为15%~30 %[1].我国少数几个城市报道发病率为40%[2].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对北京地区尿失禁发病率的调查显示,成年女性尿失禁发病率高达46.5%,其中SUI占59.6%[3].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78年10月到1981年5月,应用生物瓣对风湿性心脏病施行心脏瓣膜替换术62例,其中二尖瓣替换术59例,主动脉瓣替换术2例,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双瓣替换术1例。本文将对生物瓣的评价、手术适应症、灌注技术和心肌保护,以及提高心脏功能Ⅳ级和大心脏病人手术的效果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高峰  王宝仁  贺晓  高德  吴琼 《武警医学》2009,20(8):707-709
 目的 探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p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心脏瓣膜钙化的危险因素,降低CAPD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方法 将54例CAPD患者根据透析时间长短及心脏瓣膜钙化程度分组,观察心脏瓣膜钙化与血钙、血磷、白蛋白等各生化指标的关系.结果 腹膜透析患者中存在不同程度心脏瓣膜钙化,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瓣膜钙化率增加(P<0.01);钙化组血磷、钙磷乘积、甲状旁腺激素较无钙化组显著增高,而白蛋白较无钙化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心脏瓣膜钙化程度与营养状态及透析时间密切相关,患者高磷血症及钙磷乘积升高是心脏瓣膜钙化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感染性心脏瓣膜心内膜炎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6月~2007年6月成都军区总医院心外科手术治疗感染性心脏瓣膜心内膜炎38例。其中先天性心内畸形18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6例,原发性细菌性心内膜炎4例。术前22例行血液培养,阳性14例。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4例,Ⅲ级19例,Ⅳ级15例。行主动脉瓣置换11例,二尖瓣置换6例,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置换18例,主动脉瓣、二尖瓣置换、三尖瓣置换3例,单纯心内分流修补8例,主动脉置换合并心内分流修补2例。术后应用足量敏感抗生素4~6w。结果:术后早期死亡3例,死因1例为多脏器栓塞后合并脑出血,1例心脏骤停,1例术后低心排。余术后心功能恢复NYHA分级Ⅰ~Ⅱ级33例,Ⅲ级2例。结论:感染性心脏瓣膜心内膜炎经外科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歼(强)击机飞行员心脏瓣膜生理性返流的发生情况.方法 100例歼(强)击机飞行员为观察对象,按机型不同分为高性能机组56例和普通机组44例,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瓣膜运动及血流情况,测量心脏结构指标并计算其心功能.结果 100例飞行员中,共检出各种瓣膜生理性返流55例(55.00%),其中高性能机组32例(...  相似文献   

14.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术后心影大小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 39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术后心影的大小变化及相关因素。资料与方法 搜集我院 39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病例 ,按术后 2次复查的心脏大小分成 2组 ,对其术前、后的临床和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结果 术后半个月~ 1个月首次摄片复查心胸比例平均 0 .6 3± 0 .0 8(P >0 .0 5 ) ,较术前缩小者 2 6例(6 6 .7% )。2~ 6个月第 2次复查心胸比例 0 .5 8± 0 .0 5 (P <0 .0 5 ) ,较前缩小 30例 (76 .9% )。术后 2~ 6个月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左室舒张期末内径 (LVEDD)较前明显改善 (术前平均 5 2 .5± 8.89mm ,术后 4 7.9± 8.75mm ,P <0 .0 0 1)。Ⅲ~Ⅳ级心功能由术前的 2 3例降至术后 5例。术后发生并发症 17例。单纯性二尖瓣病变及术后早期无并发症发生的病例的预后较联合性瓣膜病及早期有并发症发生的病例明显要好。术前二尖瓣口面积越小 ,术后心影缩小越明显。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 1个月内心影缩小不明显 ,2个月后心功能及瓣膜功能有明显改变 ,心影缩小明显。有部分患者疗效差主要考虑为术前病史长 ,心功能差 ,以及早期并发症的影响 ;还有远期遗留左心房增大 ,肺动脉高压 ,风湿活动 ,服药不规律等因素  相似文献   

15.
退行性心脏瓣膜疾病是一种在老年人中常见的心脏疾病,导致心泵前向血流障碍和(或)反流,最终出现心脏泵血功能障碍,引起心力衰竭。在一些发达国家,此病已成为瓣膜置换手术的主要原因。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退行性心脏瓣膜疾病会越来越多,在瓣膜病中所占比例也越来越高。探明其发病机制,从而预防、延缓瓣膜退行性病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心脏移植术后三维CT成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惟一理想方法,而其中移植心脏血管病变(cardiac allgraft vasculopathy,CAV)是心脏移植术后最难处理的并发症之一[1].因移植心脏处于去神经状态,故患者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相关的心绞痛症状不明显,所以每年均需做血管造影随访或心肌活检等.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CA)是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金指标,但属于有创检查、价格昂贵,反复检查不易为患者接受,而且已被证明对CAV的敏感性低[2].笔者应用64层MSCT对11例心脏移植术后的患者进行检查,探讨其对移植心脏病变的显示及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姜相伟  贾群 《海军总医院学报》1998,11(2):172-173,171
1985年6月至1997年7月,我科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CPB)下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114例,重点报告1990年1月至1997年7月连续83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无死亡CPB管理体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瘤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的5例瓣膜瘤患者,其中二尖瓣瘤(mitral valve aneurysm, MVA)4例,主动脉瓣瘤(aortic valve aneurysm, AVA)1例。结果心脏瓣膜瘤的超声心动图具有特征性改变,二尖瓣瘤表现为二尖瓣上向左房侧的囊袋状突起,开口于左室侧,收缩期充盈,舒张期塌陷,多位于前叶,且常见于累及主动脉瓣的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 IE),本组4例均为累及主动脉瓣的感染性心内膜炎;主动脉瓣瘤表现为主动脉瓣上向左室侧的囊袋状突起,开口于主动脉侧,舒张期充盈,收缩期塌陷。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瓣膜瘤,为临床评估提供超声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19.
心脏钝性挫伤是胸部创伤常见并发症之一,尤其是胸部闭合性损伤,其发生率显著高于开放性胸部外伤所致的心肌损伤[1]。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心肌出血坏死改变,严重者可出现室间隔破裂、瓣膜撕裂。因缺乏特异性检测手段及统一的诊断标准,临床上常被忽视。有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10%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中国优秀运动员心脏瓣膜生理性返流的发生情况。方法:自2000年对10个项目398名国家队运动员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瓣膜运动及血流情况,测量心脏结构指标并计算其心功能指标。结果:398名运动员中,共检出各种瓣膜生理性返流90例(22.61%),其中男运动员44例(25.58%),女运动员46例(20.35%)。以三尖瓣返流最常见,检出率为14.07%,二尖瓣返流为4.52%,肺动脉瓣返流为1.76%,未检出主动脉瓣返流。联合瓣膜返流9例(2.26%),其中二尖瓣和三尖瓣联合返流6例,三尖瓣和肺动脉瓣联合返流3例。羽毛球项目心脏瓣膜生理性返流检出率最高,其次为游泳、女子垒球、举重和乒乓球,竞走运动员检出率为0。在兼具力量性和耐力性运动特点的混合型项目运动员中,与无返流者相比,检出返流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的内径增加、容积增大,右室和右房横径增加,射血分数下降但仍正常,其余结构和功能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举重运动员中检出者和未检出者未见上述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的差异。结论:中国优秀运动员瓣膜生理性返流检出率较高,以三尖瓣返流为主,性别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项目特点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