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发性痛经的辨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在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其中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属原发性痛经。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生率为33.19%,其中原发性痛经30.06%。其发病机理是冲任郁阻,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不论是营血不足或冲任受阻所致,治疗上皆以“通”为主。原发性痛经病症以气滞血瘀证多见,故应以理气活血为主要治疗法则。  相似文献   

2.
痛经为妇女常用见病,其主要病机为气血阻滞,不通有。本文介绍用中医药辨证,针刺等方法治疗痛经。  相似文献   

3.
痛经为妇科常见病之一,病机要点为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实证痛经中,寒邪凝滞者,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4.
曾广鸳 《江西中医药》1992,23(6):38-38,40
1 病因辑要痛经在妇科临床颇为多见。导致本病的原因,古代医家早多论述。《妇人良方》说:“妇人经来腹痛,由风冷客于胞络冲任。”《丹溪心法》云:“经水将来作痛者,血实也(一云气滞);临行腰痛腹痛,乃是郁滞有瘀血”。痛经的发病原因主要在于“不通”所造成。无论是因寒凝,或因热滞,或是气虚血少,肝肾亏损,总不越气血运行不畅形成气滞血瘀,冲任失调为病机。所以在治疗上应依据“不通则痛”、“通  相似文献   

5.
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及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每随月经周期而发,严重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晕厥,严重影响了妇女的正常工作生活。对于痛经,中医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在于冲任胞宫瘀滞不足。在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瘀血互结等情形下,使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阻,以致不通则痛;或由气血虚弱,禀赋不足,肝肾不足等因素导致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而痛,其机制有寒热虚实之分,以实证为多,这是目前对痛经机制比较一致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痛经发病主要是气血运行失调所致,即为"不通则痛"。笔者在2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治疗痛经患者,首先采用推拿方法进行治疗。若效果不明显,则采用针灸治疗,强刺激,如患者畏针,则采用贴敷疗法。笔者以"不通则痛"为指导思想,结合现代医学的发展,分析推拿疗法、针刺疗法、敷贴疗法治疗本病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引起痛经原因很多,根据痛经的病理实质为气血运行不畅,胞脉受阻,经脉不通所致。笔者采用艾条灸至阴穴以温通经脉,暖宫散寒;神灯照射下腹部任脉经以消炎、消肿、活血化瘀、止痛为治疗痛经原则。本法对虚寒性痛经及寒湿凝滞型,阳虚内寒型痛经,疗效比较满意,对气滞血瘀型也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8.
引起痛经原因很多,根据痛经的病理实质为气血运行不畅,胞脉受阻,经脉不通所致。笔者采用艾条灸至阴穴以温通经脉,暖宫散寒;神灯照射下腹部任脉经以消炎、消肿、活血化瘀、止痛为治疗痛经原则。本法对虚寒性痛经及寒湿凝滞型,阳虚内寒型痛经,疗效比较满意,对气滞血瘀型也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痛经为妇科月经不调的主要病种之一,寒凝血瘀是其常见证型.其易反复,治疗棘手,中药对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且副作用小,现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原发性痛经的发生有虚实两方面的原因,其中寒凝、血瘀、瘀热可致不通则痛,而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可致不荣则痛.  相似文献   

10.
略谈痛经及其辨证施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痛经多发于未婚妇女或已婚未孕妇女,大多无器质性病变;继发性痛经以已产妇女为多见,常继发于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压迫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其诊断一般不难,必要时可行妇科检查以助确诊。痛经发病以月经周期性小腹疼痛为特征,经血不能从子宫畅利排出,故出现不通则痛。1 病因病理 痛经的病因病理可归纳为以下三点:其一,行经期因涉水、淋雨、游泳、冷水洗衣洗菜、坐卧潮湿或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痛经是女性常见疾病,主要病机为不通则痛及不荣则痛。女性因经、孕、产、乳等原因易表现为血行郁滞不畅,而致血瘀,引发痛经。文章从活血化瘀的角度,浅析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望可以开拓治疗思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1活血化淤内治法的主要功用1.1活血止痛疼痛一证原因颇多,淤血亦为其中之一。因淤血阻滞,血脉不通,“不通则痛”。如淤血在心,则心前区疼痛;淤血在肋,则胁肋刺痛;淤血在胞宫,则有痛经或产后腹痛;淤血在头部,则有头痛;还有外伤淤血肿痛等。淤血疼痛的特点为...  相似文献   

13.
1、发病机制:中医认为痛经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西医则认为主要与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2、分型治疗:临床以实证为多,即使是虚证、也多为虚中夹实,故以气滞血瘀证最多见。常分为5型:艾氏分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湿热郁阻、气血虚弱、肝肾亏损,以自拟痛经汤(当归、熟地、川芎、白芍、苍术、香附、五灵脂)为主方、辨证加减。吴氏分血瘀气滞、寒湿阻胞、气血虚弱、肝郁气滞、胞宫虚寒。夏  相似文献   

14.
四逆散加减治疗痛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逆散加减治疗痛经的临床应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610075)杨家林关键词:痛经,中医药疗法,四逆散,治疗应用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其病机由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或湿热阻滞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亦有因气血虚弱或肝肾不足,经行之后,血海空虚,胞脉...  相似文献   

15.
痛经发病有情志所伤,起居不慎或六淫为害等不同病因,并与素体及经期,经期前后特殊的生理环境有关。其发病机理主要是在这个期间受到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冲任瘀阻或寒凝经脉,使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碍,以致“不通则痛”;或冲任,  相似文献   

16.
叶玉妹认为原发性痛经病理基础以"气滞血瘀"为多见,"不通则痛"为发病关键。治疗上,经前、经期立"痛经方",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以治为主;经后,立"调经方"合四物汤,补肾填精、调理冲任,以补为主;并注重生活调摄,未病先防。  相似文献   

17.
“髎四针”治疗痛经6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国医学认为:痛经是有情志所伤,起居不慎或六淫为害,并与素体及经期前后特殊环境有关。其发病机理主要是在这个期间受到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冲任瘀阻或寒凝经脉,使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动受阻,以致“不通则痛”《诸候源病论》中指出:“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血气,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络,损伤冲任之脉” 现代医学研究:痛经的主要原因是前列腺素PGF2a在子宫内膜和血液中含量过高引起的。痛经者血中PGF2d的含量较非痛经者高。对痛经进行针刺治疗,取上髎次髎,中髎,下髎简称“髎四针”。均属足  相似文献   

18.
针药并用治疗膜样痛经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样痛经(MembvanoID dysmenorrhEa)其痛甚剧,十之八九为青年女性,皆起于月经初潮或婚后不久,或贪凉饮冷,劳累过度等。就临床所见症状,“瘀阻气滞,不通则痛”是其关键所在,笔者针灸临床20多年来,试用针刺次髎穴加服活血止痛胶囊,治疗膜样痛经36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异位症(EM)最典型的症状为继发性痛经并伴进行性加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主要认为与子宫内膜种植学说、上皮化生学说、诱导学说等有关。西医主要采用非甾体止痛药、口服避孕药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进行治疗,中医将其归属于“经行腹痛”范畴,龙江韩氏妇科认为气为血之帅,血随气生,亦赖气行,而人体郁、寒、热、虚皆犯于气,致气机受阻,血行不畅,血脉瘀阻不通,不通则痛,发生EM痛经。血瘀为发病之标,而气的失常贯穿致瘀的始终,为发病之本。从郁、寒、热、虚终致血瘀而痛的四点病因切入,并运用调气化瘀法论治,临床上屡获良效。文章附临床医案一则,以供同道探讨。  相似文献   

20.
叶红 《四川中医》1998,16(4):3-4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症。在临床上见于妇女正值经期或经前后,周期性出现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骰,甚则剧痛至昏厥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朱南孙教授在50余年的临证实践中,对治疗癌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张治疗痛经重在活血化瘀,调理冲任,兹将朱老治疗痛经的经验选介如下。1.病因病机痛经一证,病因多端,无论是因气滞血瘀,寒凝胞中,湿热下注,或气血虚弱,肝肾虚报,其主要原因是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瘀阻冲任,“不通则痛”。《请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月水来腹痛候风为:“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气血,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