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5年7月-2010年9月本院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150例,根据是否发生DEACMP,分为发生DEACMP组(72例)和未发生DEACMP组(78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间年龄、昏迷时间、有无心脑血管病史及呼吸系统病史、急性CO中毒程度、高压氧治疗时间、恢复期有无精神刺激存在显著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昏迷时间、急性CO中毒程度、高压氧治疗时间是影响DEACM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昏迷时间、急性CO中毒程度、高压氧治疗时间是影响DEACMP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脑电图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5—2010年在安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40例DEACMP患者及3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未发生迟发脑病患者的相关因素及电生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DEACMP患者的年龄、昏迷时间、高压氧治疗持续时间与ACMP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EACMP组脑电图轻、中、重度异常与ACM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电图中、重度异常患者发生DEACMP较多。DEACMP组P300潜伏期及波幅与AC-MP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图及P300对DEACMP的发生及判定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陕西医学杂志》2016,(11):1492-1494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发生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145例,根据是否并发DEACMP,分为并发DEACMP 46例患者(观察组)和未并发DEACMP 99例患者(对照组)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急性期昏迷时间、接受高压氧治疗时间、脑血管病、糖尿病、吸烟饮酒史及头颅CT/MRI等因素与发生DEACMP的相关性。结果:145例患者中,DEACMP发生率31.72%;观察组和对照组年龄>40岁患者所占比率分别为60.9%和76.8%,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昏迷时间<12h7例(15.2%),25~48h10例(21.7%),>48h15例(32.6%),与对照组分别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CO中毒后接受高压氧治疗时间<2h和>4hDEACMP的发生率分别为8.7%和63.0%,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观察组头颅CT/MRI异常DEACM发生率为80.4%,显著高于对照组43.40%(P<0.01);观察组既往基础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饮酒史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岁、昏迷时间、接受高压氧治疗时间、头颅CT/MRI异常、高血压、糖尿病、饮酒史均为DEACM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并发DEACMP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尤其年龄、昏迷时间、接受高压氧治疗时间、头颅CT/MRI异常、高血压、糖尿病、饮酒史等为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并分为迟发性脑病组及非迟发性脑病组,分别从性别、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昏迷时间及高压氧治疗次数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年龄≥45岁、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昏迷时间≥24小时及急性期高压氧治疗不足等为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中老年患者、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昏迷时间长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早期予以高压氧为主的综合治疗能有效预防迟发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以该院为基础的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对确诊的DEACMP患者70例及对照组患者140例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在中毒环境中时间、有昏迷史、及时的高压氧治疗、脑血管病史、饮酒、中毒后精神刺激、中毒后劳累、中毒后失眠等8个危险因素与DEACMP的发生相关;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在中毒环境中时间、昏迷史、中毒后精神刺激、中毒后失眠是DEACMP的危险因素,其OR值依次为1.112、16.460、4.050、7.077;及时的高压氧治疗是其保护因素,其OR值为0.228。结论预防CO中毒的发生,积极有效地抢救急性CO中毒患者,中毒后尽量避免精神刺激、劳累等危险因素对预防D EACMP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DEACMP)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DEACMP4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DEACMP既往有心脑血管病史者38例;一氧化碳环境暴露时间≥6小时者34例;临床表现多样:淡漠、谵妄、痴呆、大小便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DEACMP)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DEACMP4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DEACMP既往有心脑血管病史者38例;一氧化碳环境暴露时间≥6小时者34例;临床表现多样:淡漠、谵妄、痴呆、大小便失禁、肢体肌张力异常、肢体瘫痪、癫痫等;治疗后临床痊愈9例,好转25例,总有效率70.83%。结论:既往心脑血管病史、一氧化碳环境暴露时间是影响DEACMP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DEACMP临床表现多样;及时、足疗程的高压氧治疗可最大限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检测血清S100β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的69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患者,根据入院后60 d内是否发生DEACMP将患者分为DEACMP组和非DEACMP组.所有...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早期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143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患者入院后统计年龄、性别、基础病、并发症、中毒昏迷时间、高压氧治疗时间、恢复期精神刺激、白细胞计数、高敏C反应蛋白9项相关因素,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检验各因素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关系。结果基础病、中毒昏迷时间、高压氧治疗时间、恢复期精神刺激和高敏C反应蛋白5个因素对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而年龄、性别、并发症、白细胞计数和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预测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能够分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独立预测因素,基础病、中毒昏迷时间、高压氧治疗时间、恢复期精神刺激及高敏C反应蛋白是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是指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意识障碍恢复后,经过2~60d的"假愈期",再次出现以痴呆、精神和锥体外系症状为主的脑功能障碍[1].该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通常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且与中毒程度和昏迷时间呈正相关,早期、足够疗程的高压氧治疗至关重要[2].对DEACMP的发病机制研究较多,但都无法用单一的理论来阐述清楚.西医治疗主要为能量、激素、脑细胞活化药、钙离子阻滞剂及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药物的对症治疗,来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预防作用。方法收集我院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中重度患者163例,分为依达拉奉+高压氧(MCI)组(76例)和高压氧对照组(87例),所有患者给予高压氧及支持治疗的同时,MCI组静脉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MCI组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阳性患者8例(10.53%),对照组DEACMP患者21例(24.14%),MCI组DEACM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I组DEACMP阳性病例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3.48±1.03)和(75.16±25.92),对照组则分别为(4.49±1.51)和(53.74±17.60),MCI组发生DEACMP的患者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和单纯应用高压氧相比,能降低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迟发性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的有关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4年1月-2009年5月收治的24例DEACMP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治疗及预后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4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均有意识障碍,有1~28d的假愈期,之后出现以记忆力下降、痴呆、震颤麻痹和精神症状为主的脑病表现,经高压氧、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等治疗,有效率为79.3%,治愈率为50%.结论 DEACMP主要表现为高级智能障碍、锥体外系和锥体系功能障碍,本病的预后与患者年龄、病情程度、昏迷时间、高压氧治疗次数有关,大部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资料.结果 7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经高压氧、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治疗,发生迟发性脑病16例;死亡2例.结论 本病预后与患者年龄、中毒程度、中毒时间、吸入一氧化碳的浓度有关;早期足疗程的高压氧治疗是改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早期发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并给予高压氧(Hyperbaricoxygen,HBO)治疗的临床反应。方法 将65例患者纳入该研究,按是否接受高压氧治疗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1.49%,对照组有效66.67%,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好转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ACMP患者应积极进行HBO治疗以改善愈后。  相似文献   

14.
白晶 《吉林医学》2006,27(9):1024-1025
目的:研究老年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其早期治疗和预后,加深对这种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从1995年至2005年我院收治的60岁以上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表现是复杂多样的,以痴呆、二便失禁、智能障碍为主。CT和MRI提示:脑内白质的对称性类圆形低密度影。治疗强调早期激素治疗,高压氧治疗和改善局部脑血液循环,减轻血管内皮损伤的治疗,预后良好。结论:老年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程度与年龄、昏迷时间、一氧化碳浓度、既往病史等因素相关,而且与在治疗上早期应用激素和其他治疗时间不少于一个月相关。  相似文献   

15.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ACMP)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而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是ACMP的严重情况,由于治疗的效果较差,患者多遗留较严重的后遗症,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不便,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我科治疗DEACMP患者68例,其中48例患者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与内科输液的基础上加用激素和鞘内给药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病人血清肌钙蛋白I(cTnI)、乳酸(Lac)、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磁共振成像上易受损脑组织平均表观弥散系数(ADC)与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发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6年1月连续收入临淄区人民医院的ACMP病人56例.收集病人年龄、性别、昏迷程度等基线数据,于发病24 h内完成的血清碳氧血红蛋白(COHb)、Lac、cTnI、CK、CK-MB、LDH、NSE、白细胞计数、CRP数据,和入院48 h内的颅脑1.5T核磁共振成像上的双侧大脑苍白球、脑室周围及半软圆中心的平均ADC值;以发病60 d后是否出现DEACMP为终点.按发病60 d后是否出现DEACMP分为迟发性脑病组和非迟发性脑病组,比较2组的COHb、Lac、cTnI、CK、CK-MB、LDH、NSE、白细胞计数、CRP和双侧大脑苍白球、脑室周围及半软圆中心的平均ADC值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对差异显著的结果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DEACMP组昏迷发生率(15例,75.00%)显著高于非DEACMP组(12例,33.33%)(P<0.01).DEACMP组的Lac、CK、CK-MB、LDH、CRP和NSE均高于非DEACMP组(P<0.05~P<0.01).而COHb、cTnI和白细胞计数在2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EACMP组苍白球区域的ADC值显著高于非DEACMP组(P<0.01).而侧脑室周围白质与半软圆中心区域的ADC值在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昏迷程度、中毒时间、NSE、CK、CRP和LDH是DEACMP发病的可能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ACMP病人血清Lac、CK、CK-MB、LDH、CRP和NSE水平可能与DEACMP有关,其对DEACM的诊断与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高压氧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确立一个正确应用高压氧的指导原则。方法 以记分法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DEACMP)治疗前后常见的 9项临床症状、体征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4 2例急性一氧化碳急性中毒迟发性脑病经高压氧与综合治疗后 ,有效率为 80 .5 %。结论 高压氧能有效地治疗DEACMP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7年11月-2008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33例DEACMP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动态测定血清IGF-1水平,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常识-记忆-注意测验(IMCT)动态评估DEACMP患者的病情变化,并与32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后未发生DEACMP的患者(ACMP组)和32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的以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1)DEACMP组急性期血清IGF-1水平[(136.10± 51.51)μg/L]低于正常对照组[(192.91±145.97)μg/L,P<0.05],DEACMP组急性期与ACMP组[(156.51± 93.13)μg/L]比较,ACMP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EACMP组恢复期血清IGF-1水平[(187.69±92.46)μg/L]较急性期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DEACMP组急性期ADL、HDS和IMCT评分与恢复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DEACMP组中IGF-1水平与ADL评分呈负相关(r=-0.377,P=0.03).结论 IGF-1在DEACMP脑损伤中可能起着重要保护作用,血清IGF-1水平可能作为临床转归、疗效判定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李欣  程宏 《吉林医学》2015,(6):1141-1142
目的:观察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探讨两者间的关系。方法: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38例患者(迟发性脑病组)与3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对照组)进行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结果:迟发性脑病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t Hcy)水平明显高于一氧化碳中毒对照组(P<0.01)。结论:对于预防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①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其早期治疗与预后.②方法 对30例DEACM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③结果 DEACMP的临床表现是复杂多样的, 以痴呆、二便失禁、智能障碍为主.CT和MRI提示,脑内白质的对称性类圆形低密度影.DEACMP的预后与高压氧治疗时间不少于1个月和早期应用激素相关.④结论 对DEACMP患者进行规范的高压氧、早期激素应用和改善脑供血、改善脑代谢等综合治疗,其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