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髁状突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坚固内固定术对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效果,探索更有利于髁状突骨折疗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7例28侧髁状突骨折行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观察治疗过程对张口受限、颌间结扎的时间、术后颞下颌关节(TMJ)功能状态改变的影响。结果:27 例术后均I期愈合,未作颌间结扎,术后1个月时主动张口度达到37mm以上者2例,占7.5%,3个月后张口度达到37mm以上者25例,占85.3%。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关节弹响、疼痛等症状;20例咬合关系恢复到伤前状态,6例经调颌后恢复良好,1例术后颌间牵引者失访。结论:坚固内固定术作为髁状突骨折手术复位后的内固定方法是可行的,术后TMJ功能状态良好,咬合关系的恢复完全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髁状突再植的临床应用价值,对6例不能采用常规手术方法完成骨折复位的髁状突骨折,施行髁状突再植术及随访。术后经临床、X线检查及牙合力测量,证明所有患者颞下颌关节解剖及咀嚼功能恢复满意,无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下颌髁状突骨折70例临床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广霞 《中外医疗》2009,28(31):40-40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髁状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0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病例采用耳屏前及领下切口入路小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结果70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病例经过治疗,张口度恢复,咬合关系改善,92.86%髁突无移位,骨折无错位,髁突表面无明显吸收现象,术后3个月咀嚼优良率94.29%,7例面神经损伤术后3个月均完全恢复。结论应用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行下领髁突骨折的治疗是一种良好有效的方法,根据骨折部位的高低及移位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进路,是手术成功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实施下颌支垂直截骨术,行坚固内固定术保留髁状突以治疗髁状突颈部骨折,恢复髁状突功能。方法 通过口内、外入路行下颌支垂直截骨术,坚固内固定术固定髁;状突及截骨部位,恢复髁状突解剖位置。结果 50例患者通过此方法治疗,术后张口度及咬合均恢复正常。随访平均6个月无关节强直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下颌支垂直截骨术,坚固内固定术固定髁状突及截骨部位较其它治疗髁状突颈部骨折手术方法具有技术可行,效果明显,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髁状突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髁状突骨折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30例单发性髁状突骨折患者行切开坚固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术前和术后、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张口度、张口型、咬合关系、X线片的变化。结果 手术前后解剖结构和功能恢复满意,并发症轻微。结论 坚固内固定是治疗髁状突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诊治方法,观察各类髁状突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对40例各类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9.26%的髁突骨折,包括髁突明显脱位和骨折片明显移位的病例,都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获得良好的远期效果,近期出现的咬合不良和张口受限情况也可通过功能锻炼得到恢复。对开放、粉碎性骨折患者,包括髁突脱位或骨折片明显移位病例进行手术治疗,75.0%有满意效果。结论 髁状突骨折的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如灵活掌握适应证,都可获得满意疗效。笔者提倡首选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7.
蔡明河 《中外医疗》2009,28(8):48-48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分析评价小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髁状突骨折的效果。方法对32例髁状突骨折病人小钛板坚强内固定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髁状突骨折应用小钛板坚强内固定术骨折固定稳定可靠,27例咬合关系恢复良好,5例出现咬合错乱者经调整后基本正常。结论小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髁状突骨折效果良好,方法可靠,操作简单,可以早期恢复张口度和咀嚼功能,不仅减少了长期颌间固定的使用,且增加了骨折固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腮腺切口在下颌骨髁状突低位骨折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2年l月间我科收治髁状突低位骨折患者32例,3例行单纯颌间结扎,29例患者经改良腮腺切口行骨折断端内固定治疗。结果单纯颌间结扎患者,术后开口、咬合恢复良好,内固定患者术后3例出现面瘫,2例出现涎瘘,经对症处理3月后复查均恢复。结论改良腮腺切口可充分暴露术区,治疗下颌骨髁状突低位骨折效果良好,无明显并发症,但需有一定经验的医师开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下颌骨髁状突矢状骨折坚强内固定的方法。方法:对6例髁状突矢状骨折患者行坚强内固定,恢复髁状突全貌。结果:行坚强内固定的所有患者术后均保存了颞下颌关节功能和形态,恢复了髁状突原有的外形。结论:下颌骨髁状突矢状骨折坚强内固定可保持髁状突的外形和正常位置,有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和评价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效果。方法对65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行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结果65例患者中60例伤口I期愈合,语言及咀嚼功能恢复良好,占92.3%;4例咬合关系欠佳,经临床颌间牵引,2周后恢复正常,占6.2%;1例出现钛板松脱。结论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具有疗效可靠、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确切,是治疗下颌骨髁状突骨折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翼外肌-髁状突骨折进行解剖复位和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的手术适应证、技术要点和功能评价。方法:以髁头脱位骨折,髁颈和髁颈下骨折移位角度300。450升支垂直高度降低超过4,5ma为适应证,对收治的23例28侧髁状突骨折患者,采用改良的耳颞部“拐杖”型切口或颁后进路,行翼外肌-髁状突解剖复位及张力带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术后3—6个月随诊复查,内容为:面型、开口度、开口型、咬合关系、咀嚼力,并以此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面型双侧对称,张口度较术前明显增大,开口型有显著改变,2例术后错牙合患者经一周颁间牵引恢复正常;影象学检查。髁突无移位,骨折无错位。钛板无移位,髁突表面无明显吸收现象,咀嚼有力。2例面瘫患者经治疗后3个月恢复。结论:选择合适患者,进行翼外肌-髁状突骨折开放性解剖复位固定,是一种既能恢复解剖形态又能恢复咀嚼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下颌骨髁状突肿瘤外科手术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颌骨髁状突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案,以恢复患者术后的美观及(he)功能的重建。方法1997年5月以来对3例下颌骨髁状突肿瘤患者应用多种治疗手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包括术前计算机三维模拟手术,模型外科,外科手术切除肿瘤,重建颞下颌关节,正颌外科手术及正畸治疗等,术后依情况对颌骨运动制动2周。结果术后3例患者面容恢复,咬合关系正常,开口度正常,(he)功能得到恢复。结论由于下颌骨髁状突为颞下颌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解剖外形及功能,故对下颌骨髁状突肿瘤的治疗应以恢复面形及(he)功能为重点,而多手段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是提高髁状突肿瘤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小型钛板内固定手术与保守方法在成人髁突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评价这两种治疗方法选择的可靠性及愈后结果。方法通过对安徽省淮北市矿工总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10-2011年间收治的21例成人髁状突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1例不同类型的髁突骨折病例采取随机分类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实验组2组。对照组中10例患者采用上下颌牙弓夹板结扎固位,骨折侧后牙区放置颌垫的方法。术后1周内调节颌间弹力牵引,以最大程度地恢复伤前咬合关系,并使骨断端最大面积达到复位,术后制动牵引的时间3—5周不等;实验组中11例患者采用小型钛板内固定及髁突摘除的手术治疗,治疗程序遵循术中及术后1周保持制动,恢复并保持伤前咬合关系,然后去除弹力牵引,开放12I腔,尽可能使121腔功能得以发挥。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病例分别于术后的3个月,半年复查。通过临床及x光摄片检查,结合开口度、开口型、咬合关系、咀嚼力、面型等5个方面的指标综合评估,愈后结果提示对照组和实验组病例的有效率均在90%以上。结论治疗前,首先依据外伤力作用的大小和方向对成人髁突骨折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然后结合影像学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并对骨折类型进行临床分类。术前再针对骨折分类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就能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作者通过对20例颞下颌关节囊内髁状突骨折的病人,实施领下切口颞下领关节重建术,术后3个月至4年随访及经临床观察,收到良好效果.颌下切口颞下领关节重建术治疗囊内髁状突骨折与传统切除髁状突治疗囊内髁状突骨折比较,此手术是从关节下腔入路,手术范围仅限于下腔,对关节的医源性创伤小,故其功能恢复较快.对囊内髁状突骨折的病人,早期应用领下切口颞下颌关节重建术治疗囊内髁状突骨折,不仅有效地减少粘连和防止关节强直,还可逐渐接近正常地、关节结构较好地恢复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5.
髁状突骨折在下颌骨折中占有很高比例,近年随交通、工伤事故等高能量损伤的增加呈上升趋势[1]。从1986~1997年,我们对63例成人不同类型髁状突骨折予不同复位方法治疗、随访1~5年,大多数病例功能良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63例中男47例,女16例,年龄21~48岁。髁状突间接暴力骨折44例,直接暴力骨折19例。闭合性骨折57例,开放性骨折6例。按髁状突与骨折远端关系分型[2]:无移位骨折31例,移位骨折17例(前、后方移位13例,前内侧移位4例),转位骨折9例,脱臼骨…  相似文献   

16.
髁状突游离复位治疗高位髁状突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告髁状突游离复位治疗高位髁状突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25例高位髁状突骨折经耳前进路行髁状突游离复位,用克氏针,钢丝,微型夹板和骨皮质螺钉固定,行临床疗效和影像学观察。结果:术后1年临床评价优良率72%,全部患者无开口受限和关节症状,7例有开口偏斜,轻微错He畸形等并发症,1例面神经颞支损伤,影像学评价优良率56%,11例有髁状突移位,骨质吸收和畸形改变,结论:髁状突游离复位可好地重建颞下颌关节结构,有效地恢复颌He功能,损伤较轻,改进骨折固定方法可提高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后牙区合垫配合前牙区颌间牵引治疗儿童髁状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2月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替牙期11例髁状突骨折患儿,年龄7~14岁。根据年龄、骨折类型制作不同厚度的后牙区合垫,前牙区植入种植体支抗进行颌间牵引3周,3周后停止颌间牵引,合垫戴用3个月,配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后1、3、6、12个月进行随访复查。结果11例髁突骨折患儿形态和功能均恢复良好;CT影像显示髁状突骨折处改建良好,双侧基本对称,升支高度基本一致。结论合垫配合前牙区颌间牵引治疗儿童髁状突的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叶宁  金辉喜 《广州医药》2005,36(5):34-35
目的 探讨微型夹板在髁状突高位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文收集了40例单侧髁状突骨折患者,其骨折断端均在0.5~1.0cm范围,术中先找到高位经骨折的断端,再将骨折的髁状突解剖复位,最后采用微型夹板固定,一年后观察疗效。结果 40例患者咬合关系,关节活动度均正常,X片示骨折愈合良好,并达到解剖复住。结论 髁状突高位骨折采用微型夹板固定术好功能恢复良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各种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及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我科自1992年以来共收治42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和各项辅助检查结果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术后追踪3月-12月,观察患者的术后疗效,结果:42例患者35例治愈,5例好转,2例因拒治,自动出院未愈,经术后3,6,12月定期复诊检查40例经治疗者面部形态正常,咬合关系的恢复良好,可正常行使口腔功能,开口度平均大于等于3.5cm开口型正常,无合干扰,无关节区疼痛,弹响。结论:正确选择治疗方法是治疗各类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并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陈莉 《重庆医学》2008,37(24):2831-2833
目的 研究不同方法在髁状突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探索髁状突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依据,总结不同治疗方法各自的优缺点.方法 回顾性调查杭州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2002~2006年41例接受髁状突骨折治疗的病例,该41例分别采用了保守治疗、髁状突摘除、微型钛板内固定的治疗方法.通过查阅病历资料、电话随访、问卷调查、门诊复查等手段获取所需信息.(1)查阅病历资料,了解患者年龄、性别、髁状突骨折类型、治疗方法、术后住院日等情况.(2)通过门诊复查、电话随访、问卷调查的方式记录患者术后张口度等方面的情况.结果髁状突骨折的各种治疗方法总体疗效令人满意,但均有一定的后遗症.结论 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和适应证,临床上应在恢复功能和外形,减少后遗症的前提下根据病情选择最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