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改进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的原代培养方法,并对培养细胞进行相关鉴定。方法从动物选择、取材、循环灌注、植块贴壁等方面对体外分离PMVECs的原代培养方法进行改良。原代培养细胞经传代、冻存与复苏,倒置显微镜观察培养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生长特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血管内皮细胞表面标志物Ⅷ因子相关抗原和CD31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与PMVECs的特异性结合物植物凝集素BSI的结合情况(FITC-BSI结合试验)。结果倒置显微镜下,培养细胞呈多边形或梭形,融合为单层后呈典型的鹅卵石或铺路石样镶嵌生长并有接触抑制现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细胞CD31和Ⅷ因子表达阳性;FITC-BSI结合试验呈阳性结果。结论改进的原代细胞培养方法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好且成功率高;综合鉴定表明培养细胞形态学及生物学特性与PMVECs一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改进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的原代培养方法,并对培养细胞进行相关鉴定。方法 从动物选择、取材、循环灌注、植块贴壁等方面对体外分离PMVECs的原代培养方法进行改良。原代培养细胞经传代、冻存与复苏,倒置显微镜观察培养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生长特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血管内皮细胞表面标志物Ⅷ因子相关抗原和CD31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与PMVECs的特异性结合物植物凝集素BSI的结合情况(FITCBSI结合试验)。结果 倒置显微镜下,培养细胞呈多边形或梭形,融合为单层后呈典型的鹅卵石或铺路石样镶嵌生长并有接触抑制现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细胞CD31和Ⅷ因子表达阳性;FITC-BSI结合试验呈阳性结果。结论 改进的原代细胞培养方法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好且成功率高;综合鉴定表明培养细胞形态学及生物学特性与PMVECs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方法。方法 5~7 d龄SD大鼠脑皮质用胶原酶消化得到脑微血管段后,接种于培养瓶进行原代培养。培养的细胞采用倒置显微镜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荧光法鉴定Ⅷ因子相关抗原,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结果倒置显微镜下细胞呈单层"铺路石样"排列的典型特征;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荧光检测得阳性细胞率达95%;MTT法测定结果显示第120 h细胞活力最强。结论该培养方法能成功地分离并培养出纯度较高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对更深入地研究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改进SD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原代培养方法,以获得纯化的大鼠PMVECs。方法 对组织块法培养PMVECs过程中的组织取材、植块贴壁、培养基配制、传代培养进行改进包括:在麻醉前提前注射肝素钠;利用腹腔放血,待大鼠停止呼吸后剪开胸腔;改进操作以及试剂中加入双抗以降低污染率;原代培养48 h即取出组织块;进行再次消化去除成纤维细胞;异硫氰酸标记的植物凝集素(FITC-BSI)鉴定培养的PMVECs。培养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结果 原代培养的细胞呈现为多角形或短梭形,呈单层铺路石样排列的典型结构。随着细胞传代或培养条件的改变,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可呈长梭形,漩涡状排列。FITC-BSI结合实验呈绿色荧光,阳性率达到90%以上。结论 通过改进分离及培养方法可获得生长状态良好、纯度高且能够稳定传代培养的PMVECs。  相似文献   

5.
大鼠原代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分离与培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获取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的简单、有效方法,为构建体外血肿瘤屏障(BTB)模型提供材料.方法 采集出生3~5 d的Wistar胎鼠大脑皮质,应用酶消化法及葡聚糖离心法获得脑微血管段后,接种于培养皿中进行原代培养,采用倒置显微镜对所培养的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以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染色法鉴定细胞;将BMEC与C6脑胶质瘤细胞共培养,构建体外BTB模型,并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BMEC间紧密连接相关蛋白occludin的表达.结果 体外培养2h时脑微血管段贴壁,12~48 h见圆形生发中心形成,2~3d单层内皮细胞自生发中心长出,4~5 d见较大单层内皮细胞团,5~7 d可见融合成片的内皮细胞单层,外观呈“铺路石”样;第Ⅷ因子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铺路石”样细胞胞质呈棕黄色染色;紧密连接相关蛋白occludin的免疫组化和荧光结果证明共培养的BMEC间表达BTB的特性.结论 本方法能成功地进行大鼠原代BMEC培养,构建大鼠体外BTB模型,进而应用于BTB的生理、生化及药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原代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方法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的改良。方法 采用机械剥除,差速游离等措施进行植块法原代培养,胰蛋白酶差速消化和差速贴壁传代以去除杂细胞,并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SABC试剂盒对细胞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结果 镜下细胞呈短梭形或鹅卵石状生长;Ⅷ因子、CD34相关抗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均阳性;该细胞在普通明胶上部分区域可形成管腔样或血管网络状结构。结论 本方法可获得纯度高,结构和功能良好的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7.
组织工程心脏瓣叶体外实验研究--内皮细胞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心脏瓣叶种子细胞--内皮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杂种猪4头,取整段主动脉.使用0.25%Ⅱ型胶原酶消化分离血管内皮细胞.使用M199培养、扩增内皮细胞.使用倒置显微镜、免疫组化方法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内皮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倒置显微镜结果显示原代细胞及经传代培养后的细胞,呈现典型的内皮细胞特征,呈铺路石样改变.免疫组化检测示内皮细胞Ⅷ因子相关抗原呈阳性反应.透射电镜显示细胞间存在上皮细胞特有紧密连接,未发现内皮细胞Webel-Palade小体结构.内皮细胞经3~4次传代,细胞数量可增殖达到6×106.结论使用胶原酶消化法可有效分离内皮细胞,种子细胞经体外培养扩增达到一定数量,可用于组织工程心脏瓣叶的种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骨转移瘤原代细胞中是否存在干细胞样侧群细胞(SP细胞)。方法对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前列腺癌、肾癌及宫颈癌骨转移瘤原代细胞进行Hoechst33342染色,应用荧光显微镜直接进行观察,检测骨转移瘤原代细胞中是否存在SP细胞及非SP细胞,并给予维拉帕米拮抗剂,观察各骨转移瘤瘤细胞中SP细胞亚群染色变化情况。结果所检测的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前列腺癌、肾癌及宫颈癌骨转移瘤原代细胞中均存在SP细胞。荧光显微镜下,SP细胞体积较非SP细胞小,SP细胞胞核蓝色荧光呈淡染或消失;非SP细胞经染色后发出较强的蓝色荧光。给予维拉帕米拮抗剂后,各骨转移瘤细胞中胞核发蓝色荧光的细胞数目明显增多。结论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前列腺癌、肾癌及宫颈癌骨转移瘤原代细胞中存在干细胞样的SP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离、培养、鉴定大脑皮质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eular endothelial cells,BMECs),旨在建立一种可以有效获取较高纯度和产量的BMECs的方法.方法 取出生3~5 dSD大鼠,采用匀浆、二次酶消化、梯度离心获得较纯的脑微血管段后,接种于明胶包被的培养板中进行原代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特性,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Ⅷ因子相关抗原的表达,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结果 培养6~7 d细胞呈典型的短梭形、多角形和“鹅卵石”样.微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Ⅷ因子相关抗原表达阳性,纯度达(96.70±1.53)%.细胞在6~8 d达到生长高峰.结论 成功地分离培养出了高纯度的BMECs,为进一步研究BMECs的生物学特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腹膜透析流出液中人腹膜间皮细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从腹膜透析(PD)流出液中培养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方法。方法从10例PD患者PD流出液标本中收集HPMC并在体外进行原代培养,采用相差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免疫组化染色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8例PD患者流出液中HPMC在体外原代培养成活,经相差倒置显微镜观察原代培养的HPMC呈典型的铺路石样外观;免疫组化显示培养的HPMC胞浆角蛋白、波形蛋白表达均阳性,白细胞CD45抗原阴性;扫描电镜见培养细胞表面有许多长短不一呈丝状的微绒毛。结论成功建立了从PD流出液中HPMC原代培养方法,该方法将对进一步PD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1.
六种染色后光镜观察法检测肝癌细胞凋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简便易行的在光镜下通过形态学观察检测细胞凋亡的方法,并对其进行比较。方法:首先用6%的乙醇作用6h诱导人肝细胞癌细胞系HCC-9204细胞凋亡,然后进行未固定细胞的台盼蓝染色、吖啶橙/溴化乙啶(AO/EB)双染色,细胞固定后的Hoechst33258荧光染色、May-Grunwald-Giemsa(MGG)染色和常规HE染色等形态学观察,并进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结果:用低浓度乙醇诱导细胞凋亡后,大部分肝癌细胞为台盼蓝拒染,TUNEL阳性着色。除了台盼蓝染色法以外,AO/EB、Hoechst33258、MGG和HE等染色法,以及TUNEL检测法均能够不同程度地显示典型的细胞变圆,细胞核深染,染色质边集、呈环状、团块或新月体状,以及细胞浆浓缩和“出泡”现象等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AO/EB双染色法还能够显示呈致密浓染的黄绿色染色或出现黄绿色碎片的早期凋亡细胞,呈致密浓染的鲜红色染色或出现鲜红色碎片的晚期凋亡细胞,以及呈鲜红色膨大状的坏死细胞。结论:上述六种染色方法均可作为检测细胞凋亡的手段。除了台盼蓝染色以外,其余5种染色方法均可用于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其中,从AO/EB双染色法还可以区分早期凋亡。晚期凋亡和坏死细胞。TUNEL法不仅能够通过检测凋亡细胞的DNA片段化来判别细胞凋亡,还可以从形态学上观察凋亡细胞。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证明小梁网(TM)主要由平滑肌纤维而非胶原纤维构成,且不存在内皮细胞.方法 选用家兔、SD大鼠、小鼠各3只,新鲜眼球共18只,沿矢状面对半切开眼球,石蜡包埋,常规组织切片,每个标本选取5片,分别采用HE染色、VG染色、Masson染色、α-SMA及CD31免疫组化法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并扫描成数字切片.将TM与巩膜胶原纤维、睫状肌(平滑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HE染色:3种动物TM呈紫红色粗丝状结构,交织成网,与睫状肌纤维胞质染色高度一致;TM表面附着的"细胞"界限不清,核扁,细长,呈深紫色,其"胞质"与TM无明显界限;睫状肌为典型的平滑肌,按不同方向成束排列,纵切的细胞呈扁平状,胞质紫红色,核扁,细长;巩膜内胶原纤维呈红色,深染;成纤维细胞少,依附于胶原纤维,其长轴与胶原纤维长轴一致,轮廓不清,核细长呈线样,深紫蓝色;血管内皮细胞胞质呈淡紫色,核深染,由于切面原因而呈不同的形状,突于腔内.VG染色:TM呈淡红色细丝状,胶原纤维呈亮红色粗条状.Masson染色:TM呈红绿相间网格状结构,其中以红色结构为主;巩膜胶原纤维呈绿色波浪状;血管内皮细胞呈绿色扁平状;睫状体的平滑肌纤维呈紫红色.α-SMA免疫组化:TM部分呈强阳性反应,胞质呈棕黄色颗粒;巩膜内胶原纤维及血管内皮细胞呈阴性;睫状体内的平滑肌纤维呈强阳性.CD31免疫组化:三种动物染色结果虽略有差异,但均为阴性.结论 TM主要由平滑肌纤维构成,外周包绕微量胶原纤维(肌内膜),不存在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13.
杨金霞  马越 《黑龙江医学》2012,36(10):721-723,729
目的观察高浓度外源性精胺(Sp)对传代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损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传代培养的方法,观察较高浓度精胺(5.0 mmol/L)作用2 h时引起HUVEC的损伤,分别给予一定的保护剂维拉帕米(VP)、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维生素E(VE)进行预保护。观察指标:①倒置显微镜下观察HUVEC形态学变化;②透射电镜观察HUVEC超微结构改变;③细胞活力(MTT)测定;④MDA含量测定;⑤SOD活性测定;⑥过氧化氢酶活性(CAT)测定。结果通过检测各组细胞MTT活性,检测细胞培养液中SOD、MDA及CAT活性,以及借助倒置显微镜观察内皮细胞形态和透射电镜下对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均证实3种保护剂可以明显减轻精胺引起的内皮细胞损伤。加入保护剂的3组细胞,其MTT、SOD、MDA及CAT活性值,与精胺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细胞损伤有所减轻。结论高浓度的外源性精胺引起HUVEC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内钙超载、氧自由基大量产生导致的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模拟失重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回转模拟失重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组织块贴壁法原代培养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PMVEC),采用回转器模拟失重效应。PMVEC回转培养48h,同时设1g对照静置培养。采用Hoechst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观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采用Annexin V—FITC试剂盒对细胞染色,以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回转模拟失重48h后,Hoeehst33258染色结果发现细胞凋亡明显增加;流式细胞仪定量结果表明回转48hPMVEC的凋亡率为19.85%,显著高于同步对照组PMVEC的凋亡率13.72%(19.85%±1.29%vs13.72%±1.15%,P〈0.01)。结论:48h回转模拟失重可明显诱导PMVEC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5.
淋巴细胞是有机体内功能极为复杂而形态相似的一个细胞系,它们是参与免疫反应的重要的细胞成分,并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根据细胞膜表面有不同的表面抗原、受体和免疫球蛋白以及它们在免疫反应中的功能不同,可以把淋巴细胞分为T、B、K和NK细胞以及不同的亚群。但现有的形态学染色方法和显微镜技术尚不能有效地区分它们。我们用自己建立的淋巴细胞悬浮染色方法,以一种荧光色素硫代黄素显示了十种荧光颜色不同的淋巴细胞,并结合免疫学手段进一步证明了在免疫反应过程中,其中四种淋巴细胞(桔红色荧光核黄色荧光胞质,灰黄色荧光核淡蓝绿色荧光胞质,深蓝色荧光核鲜蓝色荧光胞质和蓝色荧光核淡蓝色荧光胞质的淋巴细胞)可以分化为与它们荧光颜色相同的浆细胞,它们是B细胞。有关其它六种荧光颜色的淋巴细胞类型有待进一步探讨。此外,对淋巴细胞的分类和关于不同荧光颜色的淋巴细胞是不同类型,还是淋巴细胞的不同的分化阶段,或者是淋巴细胞的不同功能状态,以及浆细胞的分化过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白亦光  刘康  冯刚  陈竹  杨泽龙  宋桂芹 《西部医学》2013,25(8):1136-1139
目的建立兔髓核组织体外直接分离培养的方法及其相关生物学特性的测定。方法取2周龄健康日本大耳白兔,无菌条件下分离出椎间盘凝胶状髓核组织,直接加入含有20%FBS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原代髓核细胞的形态;细胞爬片培养后进行甲苯胺蓝和番红O染色观察;通过RT-PCR法,免疫组化法检测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的表达;MTT法绘制髓核细胞生长曲线。结果髓核细胞甲苯胺蓝和番红O染色显示阳性;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蛋白聚糖免疫组化荧光检测呈阳性;RT-PCR鉴定发现细胞Ⅱ型胶原mRNA和蛋白聚糖mRNA表达阳性;MTT生长曲线与体外细胞培养时生长过程相符。结论成功建立了髓核组织直接分离培养方法,原代髓核细胞生长状态良好,为组织工程髓核的种子细胞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改进人肺动脉内皮细胞(human pulmonary artery endothelial cells,HPAECs)-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human 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HPASMCs)接触式共培养方法,为更好模拟体内两种细胞间相互作用提供研究平台。方法:采用微孔聚碳酸酯膜为载体,将HPAECs和HPASMCs接种于微孔膜两侧,建立HPAECs-HPASMCs联合培养模型以模拟正常血管壁两种细胞的结构关系,通过调整细胞种植密度、培养时间、培养液体系、培养基种类、血清浓度等,倒置相差显微镜、Hoechst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比较不同条件下接触式共培养模型中细胞贴壁、生长和凋亡的差异,免疫荧光染色观察优化共培养条件后细胞标记物的表达变化。结果:①明胶预包被Transwell膜可促进内皮细胞的黏附和生长;②渗透压升高增加内皮细胞凋亡;③内皮细胞培养基较DMEM、RPMI1640更有利于接触式共培养模型的建立;④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为1%、胎牛血清为2%时两种细胞生长稳定;⑤优化共培养条件对两种细胞的自身特性无显著影响。结论:当培养体系为内皮细胞培养基、维持1%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2%胎牛血清组分条件,可建立稳定的HPAECs-HPASMCs接触式共培养模型,为体外模拟人肺动脉血管壁结构功能和研究两种细胞间相互作用构建了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重组血管基膜衍生多功能肽(rVBMDMP)抗血管新生的活性。方法:采用MTT法检测rVB-MDMP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台盼蓝染色细胞计数法测定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内皮管结构形成实验测定其对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管结构形成能力的影响,PI染色流式细胞分析术检测其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率的影响,吖啶橙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rVBMDMP作用后细胞凋亡形态学的改变,划痕法测定其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MTT法、台盼蓝染色细胞计数法显示rVBMDMP能显著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生长,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1.0μmol/L rVBMDMP作用96 h时,血管内皮细胞的活细胞数仅为溶酶对照组的50%。内皮管结构形成实验结果表明,rVBMDMP能显著降低血管内皮细胞的内皮管状结构数目(17.67±3.055与50.33±3.05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rVBMDMP处理后细胞凋亡率呈浓度依赖性增加,其中1.0μmol/L浓度组凋亡率高达14.41%。吖啶橙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出现典型凋亡的形态学改变。划痕法显示rVBMDMP对细胞迁移能力无明显影响。结论:rVBMDMP具有显著的抗血管新生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SD大鼠海马神经元体外培养方法,观察神经元形态学特点,测定细胞生长曲线。方法:新生SD乳鼠,剥离海马,胰酶消化,接种,1 d换为Neurobasal培养基;小鼠抗大鼠微管相关蛋白-2、兔抗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为一抗,免疫细胞化学法计数阳性细胞百分率并显微摄影;1%甲苯胺蓝、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原代培养神经元6~8 h内开始贴壁,培养5~7 d突起增粗增长,连接成网,以多极神经元为主,胞体呈三角形、梭形、椭圆形;MAP-2、NSE染色为棕褐色,经鉴定神经元纯度达90%左右;细胞经历生长潜伏期,对数生长期,平台期;细胞核大而圆,HE染色胞核深蓝色,胞浆红色,胞体中可见尼氏颗粒。结论:相差显微镜下神经元形态多样,MAP-2、NSE染色阳性细胞,HE染色细胞核呈深蓝色,胞浆为红色,尼氏体位于细胞质内,神经突起内少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