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 9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分为两组,腹腔镜组47例患者根据手术适应证行腹腔镜下单纯穿孔缝合术或彻底性溃疡手术;开腹手术组47例患者行常规开腹修补术或彻底性溃疡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血常规检查结果等均优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发生营养性并发症例数少于开腹手术组(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应熟练掌握并推广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开腹及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收集7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开腹修补术及腹腔镜下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手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明显优于开腹组(P〈0.01).结论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08年4月~2012年12月我院分别采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腹腔镜组,n=35)与传统开腹手术(开腹手术组,n=33)治疗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全部完成手术并治愈出院,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比开腹手术组明显延长、住院费用也明显高于开腹手术组(P<0.01),但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或P<0.01).结论 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但手术费用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2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两组,其中168例行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腔镜组),158例行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开腹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下床时间、肠道恢复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开腹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18个月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技术应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是安全、可行的,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应用价值。方法:4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中,腹腔镜修补术(腔镜组)18例,开腹修补术(开腹组)30例。观察2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腔镜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肠蠕动恢复时间、镇痛药使用例数和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P0.05~P0.01)。2组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临床效果对比及对患者WBC、CRP和PCT的影响。方法:选自我院于2015年5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行穿孔修补手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组30例与开腹组30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开腹组采用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自主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前和术后WBC、CPR、PCT变化。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切口长度小于开腹组,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镜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自主下床活动时间优于开腹组,且术后并发症少于开腹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WBC、CRP及PCT均增加,但腹腔镜术后明显低于开腹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临床效果优于开腹组,且对WBC、CRP和PCT的影响小,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7.
鲁号锋  周伟  冯勇军 《吉林医学》2015,(10):2014-2015
目的:分析对比传统开腹与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传统开腹修补和腹腔镜穿孔修补,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间/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住院费用和溃疡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创伤小、出血量少、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溃疡与愈合率与开腹手术无异,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与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疗效。方法:将8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使用镇痛剂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开腹组(t值分别为6.427、5.888、8.559、4.166,均P〈0.01);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和术后镇痛次数明显低于开腹组(χ^2值分别为11.429、28.475,均P〈0.01)。结论:相对于开腹手术,经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更好的短期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修补术与开腹手术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中的疗效。方法7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35例,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变化及术后36h内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略高于开腹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P<0.05)、体温变化(P<0.001)、术后36h内肠功能恢复情况(P<0.01)及切口感染(P<0.01)均优于开腹组。结论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中腹腔镜下修补术较开腹手术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李文堂 《当代医学》2013,(20):57-58
目的观察腹腔镜与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探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价值及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12年11月郴州市桂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者61例(腹腔镜组),采用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者31例(开腹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需使用镇痛药物患者的比例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较佳的微创手术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中的作用。方法将7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传统组,每组各38例。传统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修补术,腹腔镜组采用胃十二指肠溃疡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上均比传统组低(P0.05),且在术后第3天感到中重度疼痛的患者比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腹腔镜穿孔修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手术效果更好,患者舒适感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30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疗效及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以同期2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行开腹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时间分别为68±11 min和102±21 min(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6±6 mL和90±12 mL(P〈0.01);肠蠕动恢复时间分别为21±3 h和37±6 h(P〈0.05);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5±1.2天和9.3±2.1天(P〈0.05);术后并发症分别为1、6例。结论腹腔镜组具有创伤少、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明显优势,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49例腹腔镜和40例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59.28±11.01min和60.15±10.12min,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0.41±10.07ml和46.72±16.48ml;术后疼痛VAS计分分别为2.2±0.9分和4.6±1.8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及出院时间腹腔镜组明显早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无切口并发症发生,开腹组3例发生盆腔脓肿。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患者创伤小、疼痛轻、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吴勇 《四川医学》2012,33(6):1050-1052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8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腹腔镜手术组)和对照组(开腹手术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从手术时间、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所需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方面比较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效果理想,较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愈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李鹏  杨维桢 《河北医学》2013,19(7):1031-1034
目的:通过比较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分析腹腔镜修补术的优势与不足。方法:选取100例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观察组)和传统开腹手术组(对照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差异不明显(P〉0.05),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也较对照组更短(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效果肯定,较传统手术创伤小、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但在污染严重患者中不能取代传统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6.
鄂毅峰 《当代医学》2021,27(3):79-81
目的比较胃采用腹腔镜下修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74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6、12及24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1%,低于对照组的1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疗效显著,手术时间较短,患者术后疼痛感较轻,并发症较少,术后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63人,随机将其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术后使用镇痛药情况、住院时间及术后随访中的复发情况。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80.35±19.62)min,高于对照组(64.12±21.44)min(P0.05);而腹腔镜组的出血量为(19.13±2.01)mL,低于开腹组的(40.98±9.22)mL(P0.05)。腹腔镜组的肠蠕动恢复时间为(2.33±0.65)d,明显低于开腹组的(3.71±1.08)d(P0.05);腹腔镜组的住院时间为(5.2±1.5)d,远低于对照组(9.1±1.8)d(P0.05)。腹腔镜组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1%(2/37),其中2人均出现了切口感染;对照组为11.54%(3/26),其中2人出现了切口感染,1人为肠粘连(P0.05)。术后随访中的复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痛苦小、微创、恢复快、安全性高等特点,其疗效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8.
黄颖  唐浩  陈清福 《西部医学》2010,22(6):1011-10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手术效果。方法对6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起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起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具有损伤小、痛苦轻、腹腔干扰小、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