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肇庆市1999~2003年细菌性食物中毒监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肇庆市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提高食品卫生管理水平,将肇庆市1999~2003年细菌性食物中毒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中山市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和规律,为更好地开展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中山市2001-2006年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全部存档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结果 6年全市共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54起,中毒1199人,无死亡病例;中毒高峰季节为第三季度,占总起数的62.96%;致病菌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和变形杆菌,共发生41起,中毒893人,分别占中毒总起数和人数的75.93%和74.48%;中毒食物主要是动物性食品,发生35起,占总起数的64.81%;中毒责任单位以集体食堂发生最多,发生中毒36起,866人,分别占总数的66.67%、72.23.%。结论 中山市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集体食堂,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监测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3.
湛江市2000~2003年22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分析湛江市2 0 0 0~2 0 0 3年发生的2 2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和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湛江市2 0 0 0~2 0 0 3年发生的2 2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实验室检验结果和中毒事故现场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年间全市共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2 2起,中毒人数317人,无死亡病例;发生中毒病原菌主要是腊样芽胞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发生12起,中毒139人,分别占中毒总起数和人数的5 4 5 5 %和4 3 85 % ;中毒发生场所主要分布在集体食堂和非经营性进餐场所(家庭) ,共发生19起,中毒2 77人,分别占中毒总起数和人数的86 36 %和87 38% ;中毒食物主要以肉与肉制品类和谷与谷制品类为主,共发生14起,中毒2 0 0人,分别占中毒总数的6 3 6 4 %和6 3 0 9%。结论 湛江市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场所主要在集体食堂和非经营性进餐场所(家庭) ,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监测和宣传教育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4.
夏秋季是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极易造成群发性腹泻、呕吐等食物中毒的发生。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是多种多样的,而如何预防食物中毒是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部门重要任务。现对镇江市润州区1999年~2003年间发生的食物中毒进行分析,旨在为今后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谢红英 《职业与健康》2002,18(10):61-62
目的 了掌握建瓯市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今后制定防止食物中毒发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市1994年以来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食物中毒的发生呈波浪式,约2a一个高峰。在季节上,以夏秋季为多,但冬季也偶有发生。发生的地点多在酒家、集体食堂以及农村举办婚丧事,大量的人员就餐,从而忽视了食品的卫生问题,造成了食物中毒的发生。1998年以前,食物中毒多以动物类食品引起的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为主,而1999年以后则以吃海鲜引起的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为主。结论 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大力度,利用各种媒介,做好宣传工作,针对食物中毒的特点和规律,全年常抓不懈,制定切实可行的卫生制度,做好指导和监督工作,提供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掌握韶关市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学特点,为研究与制订食源性疾病控制的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韶关市2003-2005年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样本进行病原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3-2005年韶关市共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事故18起,共采集标本135份,检出病原菌20株,检出率为14.81%.结论 韶关市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主要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春秋两季为多发季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中山市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和规律,为更好地开展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中山市2001-2006年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全部存档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结果6年全市共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54起,中毒1 199人,无死亡病例;中毒高峰季节为第三季度,占总起数的62.96%;致病菌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和变形杆菌,共发生41起,中毒893人,分别占中毒总起数和人数的75.93%和74.48%;中毒食物主要是动物性食品,发生35起,占总起数的64.81%;中毒责任单位以集体食堂发生最多,发生中毒36起,866人,分别占总数的66.67%、72.23.%。结论中山市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集体食堂,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监测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8.
天气变暖,气温不断升高,各种细菌生长进入活跃期,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石家庄市卫生监督局的专家建议.人们应谨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包括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变形杆菌食物中毒、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等。  相似文献   

9.
细菌性食物中毒(bacterial food poisoningJ随食物摄人大量活菌或细菌外毒素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是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类。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具有食物中毒的流行特点。根据发病机理,可分为感染型及毒素型两大类。感染型食物中毒系由大量活菌及细菌内毒素所致,如沙门菌属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等;毒素型食物中毒系由细菌外毒素所致,如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肉毒杆菌毒素中毒等。  相似文献   

10.
孙纳  唐正熙 《职业与健康》2001,17(12):44-45
预防食物中毒是卫生监督部门的重要职责,本文通过对1990~1999年无锡市的食物中毒情况进行分析,探讨食物中毒发生的特征、规律及演变,为指导我们工作,预防食物中毒提供科学的根据。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 1990~1999年全市(包括各区、县)食物中毒历年报告卡1.2 方法 按食物中毒发生的人数、时间、场所、病因、食物中毒种类等食物中毒报告卡上主要内容进行统计分析。2 结果与讨论  相似文献   

11.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城县处于热带地区,平均温度较高,微生物容易滋生,食物中毒时有发生,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很大危害,社会影响较大。为了掌握柳城县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和规律,降低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为今后制定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柳城县2002-2011年发生的16起细菌性食物中毒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2.
杨慧  甘莉萍  金玉娟  李静媚 《职业与健康》2011,27(16):1847-1850
目的了解2005—2010年深圳市龙岗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季节分布、地点分布、病原菌的种类特征和分布规律,为控制细菌性食物中毒易感染环节,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家标准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按W S/T9-1996规定的检验方法对深圳市龙岗区2005—2010年细菌性食物中毒实验室检测样品进行检验,使用SPSS 17.0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0年深圳市龙岗区共发生45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主要为副溶血性弧菌(57.8%)、致泻性大肠埃希菌(11.1%)、沙门菌(11.1%)和奇异变形杆菌(6.7%)等9种致病菌;夏秋季高发(84.8%);集体食堂集体中毒为主(73.3%);粪便中病原菌的检出率最高(69.4%)。结论该地区细菌性食物中毒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要病原菌。掌握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有效地控制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黎斐  文罗华  肖福元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9):3783-3783
[目的]调查此次食物中毒的原因,调查发生经过,采取防治措施。[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及卫生学调查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实验室检出致病性大肠杆菌。[结论]一起因凉拌卤菜不洁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4.
北仑区2005-2008年细菌性食物中毒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最常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一,它往往造成大批人员短时间内先后发病,导致学校停课、工厂停产,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它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它与地域及人们的饮食、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我们对北仑区2005—2008年63起细菌性食物中毒进行分析,为预防控制细菌性食物中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994-2003年我国766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和流行特点,为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将检索的1994—2003年766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个案按照中毒种类、中毒人数、死亡人数、中毒时间、地域分布、中毒场所、中毒食物、中毒原因等方面从其中提取信息,然后将相关内容逐一归类详细分析。结果 766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以副溶血性弧菌发生的起数最多,占20.2%;中毒人数以沙门菌所占比例最大,占20.4%;肉毒梭菌引起的死亡人数最多,占70.5%,引起的死亡率也最高,达16.5%;大多数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在5月至10月,但肉毒梭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1月和2月;766起细菌性食物中毒有31.2%发生在餐饮服务场所,但每种细菌的多发场所有着显著的不同;沿海省份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占24.4%,内陆省份以沙门菌最多,占22.4%。食物载体难以确定。结论 细菌性食物中毒有其规律性,根据其内在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将有助于预防其发生。  相似文献   

16.
韩毅 《职业与健康》2010,26(22):2619-2620
目的了解无锡市2008—2009年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今后食物中毒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无锡市2008—2009年食物中毒统计报表、现场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无锡市2008—2009年共发生食物中毒53起,中毒人数795例,无死亡案例,中毒原因以细菌性中毒为主,其中又以副溶血性弧菌为最主要致病菌,饮食服务机构为引起食物中毒的最主要责任单位。结论制定切实可行的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完善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体系,切实加强饮食服务单位、家庭、集体食堂、食品摊贩的卫生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渠县近10年来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菌谱、特征,为预防控制细菌性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渠县1999~2008年细菌性食物中毒实验室检测样品及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共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53起,以沙门菌为主,共发生19起,占35.85%(19/53),还有变形杆菌15.09%(8/53)、构橼酸杆菌7.55%(4/53)、致泻大肠杆菌3.77%(2/53)、志贺菌3.77%(2/53)、金黄色葡萄球菌1.89%(1/53)、克雷伯菌1.89%(1/53).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每年第2季度和第3季度.分别占35.85%(19/53)和54.72%(29/53).[结论]我县细菌性食物中毒以沙门菌为主,其他依次是变形杆菌、枸橼酸杆菌、致泻大肠杆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菌;夏秋季节是食物中毒多发季节;中毒食品主要是肉类食品,其次是蛋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广州市白云区2005—2008年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学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其发生的特点,为制定预防及控制食物中毒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标准方法对白云区2005—2008年发生的39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进行微生物学检验,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08年白云区共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39起,其中6—10月共发生37起,占总起数的94.87%;39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共采集样本915份,检出病原菌328份,总检出率为35.85%,其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17.60%,奇异变形杆菌检出率为9.62%,沙门菌检出率为6.34%,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2.30%。检出病原菌的样本主要为病人肛拭子(呕吐物),检出率为60.87%(252/414);食物中毒发生的场所主要是集体食堂,共22起,占总起数的56.4%。结论应加强对集体食堂的食品卫生监督和对从业人员的健康教育,有效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2005年~2006年细菌性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是食品卫生与食品安全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否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1]。细菌性食物中毒是常见的食物中毒类型,我国每年发生此类中毒事件占食物中毒事件总数的30%~90%[2]。细菌性食物中毒具有全年易发性和发病普遍性的特点,对人群危害性大,加强对此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提高应对能力和病原菌分离鉴定水平是我们当务之急的任务。为全面掌握海淀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和流行特点,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因细菌污染造成食物中毒的发生,现…  相似文献   

20.
2000-2008年苏州市吴中区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翠英 《职业与健康》2008,24(21):2290-2291
目的调查分析2000—2007年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原因、病原体组成等,给公共饮食服务行业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部分,对苏州市吴中区2000-2007年间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致病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2000-2007年间苏州市吴中区共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53起,病原体构成第1位是沙门菌,其他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孢杆菌等。结论污染来源来自多方面,加强对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需要全方位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