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8和组织因子在急性白血病患者病情进展、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6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8和组织因子的含量。结果初发未治组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439.2±196.3)pg/mL、白细胞介素8(73.6±3L7)pg/mL和组织因子(10.8±5.3)pg/mL含量显著高于完全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完全缓解组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23.4±68.1)pg/mL、白细胞介素8(14.5±4.8)pg/mL和组织因子(5.1±3.2)pg/mL含量显著低于未缓解组和复发组(P<0.05)。未缓解组、复发组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8和组织因子含量高于初发未治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8和组织因子是判断急性白血病患者病情进展、疗效观察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8和组织因子在急性白血病患者病情进展、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85例急性白血痛患者和28例健康体检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8和组织因子的含量.结果 初发未治组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439.2±196.3)pg/ml、白细胞介素8(73.6±31.7)pg/ml和组织因子(10.8±5.3)pg/ml含量显著高于完全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完全缓解组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23.4±68.1) pg/ml、白细胞介素8(14.5±4.8) pg/ml和组织因子(5.1±3.2)pg/ml含量显著低于未缓解组和复发组(P<0.05).未缓解组、复发组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8和组织因子含量高于初发未治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8和组织因子是判断急性白血病患者病情进展、疗效观察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探讨血管血管生成素-2(Ang-2)和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急性白血病(AL)血管新生的关系。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24例AL初发未治,18例完全缓解(CR),7例未缓解,13例复发患者血清中Ang-2和VEGF的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AL初发未治组、未缓解组、复发组患者血清Ang-2和VEGF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R组患者血清Ang-2和VEGF的含量较初发未治组明显下降,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缓解组和复发组血清Ang-2、VEGF的含量均明显高于CR组(p0.01)。结论:Ang-2和VEGF与AL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VEGF可能通过上调Ang-2促进AL的血管新生及发展,阻抗Ang-2和VEGF有望成为白血病治疗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45例初治、12例复发AML患者血清VEGF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45例初治、12例复发AML患者的血清VEGF表达水平分别为211.75±108.33pg/ml和237.17±113.56pg/m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19.51±41.60pg/mL;P<0.05).初治AML患者中VEGF高表达组(>211.75 pg/ml)完全缓解(CR)率为52%,低表达组(<211.75 pg/ml)CR率为75%,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刺激白血病细胞增殖、迁移中发挥重要作用.AML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预后具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与急性白血病(AL)血管新生的关系。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25例初发未治、19例完全缓解、14例未缓解、11例复发的AL患者血清中OPN和VEGF的蛋白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AL初发未治组、未缓解组、复发组患者血清OPN和VEGF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缓解组(p<0.01);缓解组患者血清OPN和VEGF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PN和VEGF与AL发生、发展呈正相关。结论:OPN和VEGF与AL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OPN可能通过上调VEGF促进血管生成,因而阻抗OPN有望成为白血病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6.
急性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与其他实体瘤一样存在着显著的新生血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促进血管生成的关键因子,也是白血病生长、转移和存活的重要因子。本课题应用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分别检测初诊未治组、复发组、完全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VEGF的血清水平,探讨此类与肿瘤相关因子在不同阶段急性白血病患者体内的变化规律,以进一步阐明其与急性白血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背景:临床工作中希望能够根据骨髓CCL2表达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目的: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中CCL2 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初诊5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为实验组,30例非血液肿瘤患者为对照组。初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2个疗程后按疗效分为完全缓解组43例,未完全缓解组7例。实验抽取研究对象骨髓5mL,采用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CCL2 mRNA表达。结果与结论:①初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CCL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完全缓解组CCL2 mRNA水平明显低于未完全缓解组(P<0.01);完全缓解组治疗后CCL2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未完全缓解组治疗2个疗程后CCL2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下降(P>0.05)。②前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CCL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普通B及T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P<0.05)。初诊时白细胞≥50×109L-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CCL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白细胞<10×109L-1及10×109L-1≤白细胞<50×109L-1组(P<0.05),10×109L-1≤白细胞<50×109L-1组明显高于白细胞<10×109L-1组(P<0.01)。结果表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能分泌CCL2,骨髓CCL2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初诊时的白细胞计数及免疫分型有一定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患者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8.
背景:临床工作中希望能够根据骨髓CCL2表达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目的: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中CCL2 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初诊5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为实验组,30例非血液肿瘤患者为对照组。初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2个疗程后按疗效分为完全缓解组43例,未完全缓解组7例。实验抽取研究对象骨髓5mL,采用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CCL2 mRNA表达。结果与结论:①初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CCL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完全缓解组CCL2 mRNA水平明显低于未完全缓解组(P〈0.01);完全缓解组治疗后CCL2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未完全缓解组治疗2个疗程后CCL2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下降(P〉0.05)。②前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CCL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普通B及T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P〈0.05)。初诊时白细胞≥50×10^9L^-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CCL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白细胞〈10×10^9L^-1及10×10^9L^-1≤白细胞〈50×10^9L^-1组(P〈0.05),10×10^9L^-1≤白细胞〈50×10^9L^-1组明显高于白细胞〈10×10^9L^-1组(P〈0.01)。结果表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能分泌CCL2,骨髓CCL2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初诊时的白细胞计数及免疫分型有一定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患者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9.
原现华  林凤茹  陈广华 《临床荟萃》2007,22(16):1161-1164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3受体α mRNA(IL-3RαmRNA)在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及其在急性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包括56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9例复发患者和15例缓解患者),另外,15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KG-1α细胞株为阳性对照,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IL-3RαmRNA水平。结果IL-3RαmRNA在初治AL患者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与正常对照组(P<0.05);IL-3Rα mRNA在缓解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缓解组表达水平低于初治AL组,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平均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L患者中42例可进行疗效评估,初治IL-3Rα mRNA阳性AL患者中分为高表达与低表达组,IL-3Rα低表达患者的缓解率明显高于高表达患者,两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7例复发的AL患者,仅有1例用药后达到完全缓解(CR),其IL-3Rα mRNA表达均阳性;余6例均未达到CR。结论在急性白血病患者IL-3Rα mRNA有异常过度高表达;IL-3Rα mRNA高表达的患者缓解率低,表明与白血病的发病及疗效预后有关;可用来作为判断疗效预后的一新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与AML血管新生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AML 25例初发未治、17例完全缓解、16例未缓解、12例复发患者血清中HGF和VEGF的浓度,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血清HGF的浓度:AML初发未治组[(1357.29±358.64) ng/L]、未缓解组[(1175.93±306.71)ng/L]、复发组[(1261.21±340.83) ng/L]患者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32.62±99.13) ng/L]和缓解组[ (256.65 ±94.32) ng/L](F=78.35,P<0.01);血清VEGF的浓度:AML初发未治组[(253.84±49.14) ng/L]、未缓解组[(245.87±54.68) ng/L]、复发组[(264.75 ±62.52) ng/L]患者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97.61±16.19) ng/L]和缓解组[(99.76±15.93) ng/L](F=68.65,P<0.01);缓解组患者血清HGF和VEGF的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GF和VEGF在AML中呈正相关(r=0.49,P<0.05).结论 HGF和VEGF与AML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阻抗HGF治疗白血病有望成为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湖南省霍乱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监测人群中霍乱病例和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体及食物,以便尽早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方法 全省范围开展腹泻患者及外环境、食品监测,选择重点地区开展甲鱼霍乱弧菌污染状况专项监测.结果 2006年湖南省共登记腹泻患者111 526例,检测霍乱弧菌89 661例,检测率为80.39%,检出阳性4例,均为0139群霍乱弧菌感染;检测环境和食品样44 533份,其中水体35 113份,全部为阴性,水产品5377份,阳性16份,阳性率为0.30%,阳性标本为甲鱼和牛蛙,其他食品4043份,均为阴性;甲鱼专项监测2323份,检出阳性33份,阳性率为1.42%;霍乱毒素基因检测34株菌,20株为产毒株,占58.80%;药敏试验28株菌,均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100%敏感,对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为92.86%.结论 甲鱼、牛蛙等水产品是湖南省发生霍乱的主要因素,应加强水产品的监测和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抚触技术在产科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融洽护患关系、提高产妇满意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8年8月在我科住院正常分娩和剖宫产的健康儿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抚触组100例,观察新生几吃奶量、睡眠时间、排便时间和产妇满意度。结果抚触组新生儿吃奶量、睡眠时间、排便时间及产妇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抚触既能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又能融洽护患关系,提高产妇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简单易行效果好的新型护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5.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