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武丽 《医药与保健》2014,(1):110+103
目的观察深静脉置管术并发症的处理及护理要点。方法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普外科共102例患者实施深静脉置管,重症胰腺炎25例、胃肠道手术63例、胆管癌8例、大面积烧伤患者6例。置管时间最长者28天,最短者3天。结果 2例发生局部感染、3例发生置管后阻塞。结论深静脉置管在胃肠外高价营养、中心静脉压监测、危重病人抢救等方面已广泛应用并逐步扩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就观察深静脉置管术并发症的处理及护理要点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杨梅  李旭 《健康必读》2008,7(4):97-98
深静脉置管术通常是指自颈内静脉穿刺或经锁骨上、下径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人上腔静脉。是目前临床上输血、补液、静脉内营养支持、给药和测定中心静脉压的公认的重要诊疗措施,具有留置时间长、输液速度与量随机可控、患者痛苦少等优点,并为临床上进行CVP监测、高价营养的补充、术后化疗、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等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在老年患者的诊治过程中深静脉置管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诊治的老年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进行深静脉置管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诊治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接受诊治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5%(2/80)明显低于对照组17.5%(14/80),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深静脉置管中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深静脉置管穿刺点局部护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艳  李燕  赵婉文 《现代医院》2009,9(10):61-62
目的对比研究深静脉置管穿刺点局部护理方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方法使用3M透明敷贴(9546HP型)或3M普通透明敷贴(1626型)对60例患者固定深静脉穿刺点,观察局部并发症和患者反映,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使用3M透明敷贴(9546HP型)固定穿刺点者并发症的发生远低于使用3M普通透明敷贴者,患者反映舒适度较好。结论使用3M透明敷贴(9546HP型)可预防并降低深静脉置管穿刺点局部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敷贴使用时间,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三种途径深静脉置管在ICU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对326例深静脉置管(其中包括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三种途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置管目的、误穿动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如不考虑置管目的,三者在ICU中的应用无明显差别.以中心静脉压监测为目的 ,穿刺只能选择锁骨下静脉及颈内静脉途径,二者例数相近(P>0.05).单纯为建立输液通路及血液净化时,锁骨下静脉及颈内静脉途径例数相近(P>0.05),而股静脉途径例数较多(P<0.05).三种途径误穿动脉发生率相近(P>0.05).颈内静脉与股静脉途径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相近[6.00%(6/100)比10.20%(10/98)](P>0.05),二者均明显高于锁骨下静脉途径[2.34%(3/128)](P<0.05).结论 三种途径深静脉置管的选择,受置管目的、术者熟练程度、习惯以及对穿刺并发症的考虑等影响,熟练掌握各种穿刺技术及多靶点穿刺方法 ,而不是片面追求某一种方法的成功率,是提高深静脉置管的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尹艳红  徐黎  王燕  魏敏 《现代保健》2010,(13):97-98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种严重且具有潜在危险的疾病,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甚至会发生肺栓塞造成死亡。通过笔者所在医院1例CVC置管29d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病例讨论,探讨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策略,从而提高CVC临床运用的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深静脉置管在长期化疗和肠外营养的肿瘤患者的使用价值。方法:对176例深静脉穿刺置管病人的置管方法、护理措施、留置时间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留置时间10~362d,平均99.6d,172例患者带管出院,无l例导管滑脱,保证化疗的顺利实施及病人肠外营养的长期使用。结论:深静脉置管只要护理得当,均可以带管出院,为肿瘤病人重复化疗和长期肠外营养提供较好的治疗通道。  相似文献   

8.
杨洪霞  程江萍 《工企医刊》2004,17(4):103-104
深静脉置管正广泛应用于临床,为抢救危重病人,减少患者因长期输液血管条件差,反复穿刺的痛苦,我科对肿瘤病人长期化疗血管破坏严重的患者,采用美国AROW公司生产的单腔静脉导管进行深静脉置管,用肝素稀释液封管,定期给予化疗药物,避免了穿刺失败及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进行深静脉置管的实用性及风险分析.方法 选择需要保留静脉通道的112例艾滋病患者行深静脉置管.结果 右锁骨下静脉置管101例,右颈内静脉置管10例,右股静脉置管1例.发生气胸5例,导管异位1例.结论 深静脉置管在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诊疗工作中不仅能减轻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保障临床诊疗的顺利进行,更为重要的是降低了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感染的护理干预方式与护理干预价值.方法:选取80例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患者,并随机分为参照组与干预组(n=40).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参照组与干预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2.5%、2.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87.5%,显著低于干预组患者满意率97.5%,各项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中的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深静脉置管术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深静脉置管术后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方法对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47例危重症深静脉置管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分析,将深静脉置管术后患者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医疗差异,分析深静脉置管术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患者的年龄(63.5±11.7)、(53.2±18.3)岁,股静脉置管19、25例,颈内静脉置管11、28例,外周静脉置管7、157例,置管次数(2.2±1.2)、(1.3±1.0)次,置管留置时间(33.4±2.7)、(21.4±3.1)d,人均激素使用(4.5±2.6)、(2.3±1.7)例次,单间病房使用4、49例,责任护士年资>5年7、82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采用股静脉置管、置管留置时间长、置管次数多、激素频繁使用、病房环境差、护理人员经验不足是深静脉置管术后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在对深静脉置管患者护理时,应根据患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做好医院感染控制的规范管理,降低深静脉置管术术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JCI标准运用于控制老年病房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中的实施效果。方法运用JCI标准的先进管理理念,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的、持续改进的护理工作流程,并进行护理质量监测。结果通过将JCI标准导入深静脉置管护理之中,建立以JCI为标准的护理操作流程,降低了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延长了导管留置时间;降低了医疗护理成本;增加了医患满意率。结论 JCI标准运用深静脉置管护理之中,是一种安全、有效、持续改进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深静脉置管患者感染的影响因素及病原菌分布,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120例深静脉置管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对患者的置管部位、导管留置时间、原始病因以及感染患者的菌群分布进行分析,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进行深静脉置管最易发生感染的部位为股静脉,感染率为22.5%;导管留置时间增加与被感染的概率呈正相关,导管留置时间>27d时的感染率则高达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狼疮性肾炎患者行深静脉置管的感染率最高为23.5%,其次是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病以及高血压肾病,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培养阳性17例,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共12株,占70.6%。结论深静脉置管患者感染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置管部位、导管留置的时间以及基础疾病,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阳性菌为主。  相似文献   

14.
两种途径中心静脉置管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对比观察经颈内静脉和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特点及并发症。 方法 :将 1 34例需行中心静脉置管病人分为两组 ,A组 (n =6 3)经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B组 (n =71 )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均采用美国Arrow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单腔中心静脉导管 ,观察 4周 ,比较两组的置管成功率、导管异位、导管堵塞、导管感染等并发症及病人的偏爱情况。 结果 :置管成功率、导管异位、导管堵塞、导管感染和血气胸 ,两组均无统计意义 (P <0 .0 5 )。病人明显偏爱锁骨下静脉置管 (P <0 .0 5 )。 结论 :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 ,二者在置管特点和并发症上无明显差异 ,可根据医师对置管技术的熟练情况及病人的偏爱程度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两种中心静脉置管方法的临床应用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比两种中心静脉导管的置管方法特点及并发症. 方法:采用一次性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单腔中心静脉导管(CVC).观察240例病人中,CVC组120例,应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锁骨下静脉穿刺至上腔静脉;PICC组120例,应用一次性导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 结果:①置管成功率:PICC组117/120,占97.5%;CVC组120/120,占100%.②气、血胸并发症:PICC组无血气胸;CVC组1例,占0.83%.③导管移位:PICC组10例,占8.33%;CVC组1例,占0.83%.④静脉炎发生率:PICC组2例,占1.67%;CVC组无一例发生.⑤导管堵塞:PICC组17例,占14.17%;CVC组9例,占7.5%. 结论:PICC置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心静脉置管方法,部分治疗可取代锁骨下静脉穿刺导管,在临床上可达到与CVC相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两种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置管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常规途径中心静脉置管与经周围静脉中心静脉置管的优缺点。 方法 :按照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置管将病人分成两组 ,即NICC组 (常规途径中心静脉置管组 )和PICC组 (经周围静脉中心静脉置管组 )。比较第一穿刺部位穿刺成功率、穿刺所需时间、病人不适度、穿刺并发症及导管感染发生率。 结果 :PICC组与NICC组相比 ,穿刺成功率高 ,所需时间短 ,并发症发生率低。但导管感染发生率较高 ,穿刺部位局部刺激症状较重。 结论 :①PICC法操作简单、安全 ,并发症少。②PICC法易合并导管感染。严格无菌操作、定时更换导管、加强导管口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③PICC法置管时 ,可导致表浅静脉炎及静脉闭塞  相似文献   

17.
对比两种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比两种中心静脉导管的置管方法特点及并发症。方法 按时间先后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一次性“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简称PICC)或美国Arrow公司生产的双腔或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观察30天,共80例病人(n=40:40),甲组应用双腔中心锁骨下静脉穿刺至上腔静脉置管,乙组应用PICC导管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结果 置管成功率:PICC导管置管成功39例占97.5%;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40例(100%)。导管骨下静脉穿刺导管有1例气胸并发症占2.5%。导管异位,PICC导管有2例占5%;锁骨下天然脉穿刺导管有1例占2.5%。静脉炎发生率,PICC导管有2例占5%;锁骨下静脉穿刺导管无一例静脉炎发生。结论 PICC导管穿刺无风险,部分治疗可取代锁骨下静脉穿刺导管;是抢救危重病人有用的通道。  相似文献   

18.
朱云徽 《现代保健》2011,(4):131-132
目的比较脉冲式封管与普通式封管对于有效防止深静脉置管封管后再次应用时输液不畅的效果。方法观察组用10ml稀释肝素液(125U/ml)脉冲式封管(推一下停一下),每推注0.2ml,暂停1S,再推注0.2ml,如此反复进行至完成封管。对照组用10ml稀释肝素液缓慢推注封管。两组在封管时均采用边推注封管液边退针的正压封管。将活塞夹闭在深静脉置管的近端。比较两组封管的效果。结果两组封管结果,观察组深静脉置管针的堵管发生牢远远小于对照组,而输液速度快于对照组。结论脉冲式封管对保护深静脉置管在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好于普通式封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并探讨深静脉置管不同部位细菌污染与导管相关感染的关系,为临床感染预防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选取医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行股静脉置管患者37例及颈静脉置管患者43例,于置管后1、3、7、14 d体外段导管、管周皮肤、穿刺口位置进行细菌培养;进行不同部位细菌污染与导管污染相关性分析,并比较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导管感染发生率.结果 深静脉置管患者体外段导管、管周皮肤与穿刺口细菌培养阳性在置管术后第1、3、7天相关性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体外段导管、管周皮肤与穿刺口细菌培养阳性在置管术后第14天无明显相关性;股静脉置管和颈静脉置管患者导管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5.1%、14.0%;颈静脉置管患者导管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股静脉置管,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管周皮肤、体外段导管细菌感染是诱发导管感染的重要原因,穿刺口感染可作为评价导管感染情况的关键指标;颈静脉置管较股静脉置管导管感染发生风险小.  相似文献   

20.
Reported dietary intake records of 18 infants, 22 young children, and 20 women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nutrient data base systems of the Second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NHANES II) and the Nutrient Dietary Data Analysis (NDDA) System.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utrient data bases were found in the calculations of potassium and niacin for infants and of energy and nine nutrients for women and children. The energy and nutrient composition of many commonly consumed food items in the two nutrient data base systems was different, even though the systems shared common data sources. Differences in the nutrient data bases were primarily due to the timing of data base updates, as well as to the differential use of industry, private, and government food analysis sources, procedural differences in data base updating, and random data entry error. Resolution of differences among nutrient data base systems may depend upon comprehensive reviews of all data base systems 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ational nutrient data base to serve as a standard for the profession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