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专科护理操作耗时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同一护理操作在不同专科的操作耗时是否具有差异,为寻找更合理的护理人力配备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6个普通科室(普外科、神经内科、消化科、骨科、心内科、血液科),及在每个备选科室随机抽取6名护士,每名护士对4个护理操作项目(口腔护理、静脉输液、静脉抽血、测血压)各操作5次(即每个操作项目在每个科室共测算30次),测算4项常见护理技术操作所需时间.结果 不同专科的护士进行口腔护理、静脉输液、静脉抽血3项护理操作的耗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不同专科护理操作耗时不同,护理人力配备不应简单以床护比衡量,应该按不同科室实际护理时数配备护理人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静脉输液药物配置流程改进后的工作耗时情况,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观察法对54个临床科室静脉药物领退、配置、管理工时进行测量.结果 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后,病房护士静脉药物领退、管理、配置工时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 建立和完善PIVAS服务可有效节省护理人力资源,减少护士间接护理服务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施过程中护士的有效护理工时,为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分别从内、外、妇、儿、监护病房和综合病区等10个护理单元抽取139名护士,以护理项目操作时间调查表调查护士的有效护理工时.结果 护士日人均有效护理工时为(489.51士169.08)min,直接护理工时为(298.20±170.03)min,间接护理工时为(191.30±130.38)min;不同护理单元、不同学历和职称护士的直接护理工时和间接护理工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增加了护士的护理工时,护理管理者需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以增加直接护理工时,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同一护理操作在不同专科的操作耗时是否具有差异,为寻找更合理的护理人力配备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6个普通科室(普外科、神经内科、消化科、骨科、心内科、血液科),及在每个备选科室随机抽取6名护士,每名护士对4个护理操作项目(口腔护理、静脉输液、静脉抽血、测血压)各操作5次(即每个操作项目在每个科室共测算30次),测算4项常见护理技术操作所需时间。结果不同专科的护士进行口腔护理、静脉输液、静脉抽血3项护理操作的耗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不同专科护理操作耗时不同,护理人力配备不应简单以床护比衡量,应该按不同科室实际护理时数配备护理人力。  相似文献   

5.
急诊科护士职业紧张状况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急诊科护士的职业紧张状况,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职业紧张量表对71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并与630名其他临床科室护士进行比较.结果 急诊科护士职业任务得分显著高于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手术室、门诊和其他科室护士(均P<0.05);不同科别护士紧张反应、应对资源得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急诊科护士职业紧张程度较高,要从提高个体应对能力,改善组织应对和争取家庭社会应对方面降低其职业紧张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施过程中护士的有效护理工时,为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分别从内、外、妇、儿、监护病房和综合病区等10个护理单元抽取139名护士,以护理项目操作时间调查表调查护士的有效护理工时。结果护士日人均有效护理工时为(489.51±169.08)min,直接护理工时为(298.20±170.03)min,间接护理工时为(191.30±130.38)min;不同护理单元、不同学历和职称护士的直接护理工时和间接护理工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增加了护士的护理工时,护理管理者需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以增加直接护理工时,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神经内科护理操作技术难度系数表,为护理人力资源调配及合理收费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法、现场观察法、半结构式访谈法确定神经内科护理操作项目,经过2轮专家咨询确定神经内科159项护理操作项目难度系数。结果神经内科159项护理操作项目的难度系数介于0.20~1.81。结论神经内科护理操作技术难度系数可作为临床护士工作量统计、配置护理人力资源,以及神经内科的成本核算和护理收费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护理活动评分量表评估ICU护理工作量的方法及效果,为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护理活动评分量表(NAS)对ICU住院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护理工作量统计,分析该时间段的护士人力资源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入住ICU时间平均(9.6±8.7)d,NAS得分(56.0±9.7)分.每日护理工作量为187.5~301.2个工时,平均231.4工时.每班需增加1~5名护士.护理工作量与患者病情、通气方式及结局有关(P<0.05,P<0.01).结论 ICU护理人力资源存在不足及分布不均衡现象.采用NAS可预测护理工作量以给予弹性、合理安排有限的人力资源,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HIS护理工时动态配置护理人员的方法及实践效果。方法以HIS医嘱平台为基础,建立以工时为单位的护理工作量数据库,分析工时与人力配置关系;护理部据此进行病区月基础人力配置和日工时人员临时调配;病区护士长按工时预测实施前瞻性排班。比较基于HIS工时进行人力调配前(2013年)、后(2014年)护士日人均工时、护士对人力调配的满意度、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综合评分。结果 2014年护士日人均工时、对人力调配满意度、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综合评分显著高于2013年(均P0.01)。结论基于HIS工时的护理人力配置及动态调配平衡了病区间护理工作量,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图片记录法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在每次的护理质量控制中,各组均携带1部数码相机,实景拍摄记录各科室的优点、护理缺陷及不安全、不规范表象,整理后以多媒体形式总结反馈.比较实施前后全院护理缺陷发生率.结果 实施后病房管理,特、一级护理,护理技术操作及护理文件书写缺陷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1,P<0.05).结论 应用图片记录法降低了护理缺陷发生率,提高了护理管理水平和护理质量,同时有利于低年资护士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