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T2DM患者206例,测定颈部血管B超,并根据颈部血管B超结果分为颈动脉无斑块组、小斑块组、中大斑块组,测定25(OH)D.结果:(1)颈动脉中大斑块组25(OH)D水平明显低于颈动脉无斑块组、颈动脉小斑块组(P <0.001);颈动脉小斑块组25(OH)D水平明显低于颈动脉无斑块组(P<0.01).(2)颈动脉中大斑块组年龄、尿酸水平明显高于颈动脉无斑块组、颈动脉小斑块组(P<0.05).结论:(1) T2DM颈动脉无斑块组、小斑块组、中大斑块组患者中,25(OH)D水平逐渐减少,颈动脉斑块大小与25(OH)D水平呈负相关.(2)25(OH)D、年龄、尿酸会对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系TIA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对72例TIA 患者行颈部血管多谱勒超声检查,记录颈总动脉IMT、颈动脉斑块发生情况并对斑块进行分级.颈动脉系TIA患者同时行脑血流动力学的检查,按斑块分级不同记录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TIA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颈总动脉IMT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厚,斑块大小和颈总动脉IMT呈正相关.颈动脉系TIA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血流量、动脉顺应性较对照组下降;外周阻力、临界压力较对照组升高,和斑块大小分级有关.结论:(1)TIA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高,IMT增厚明显;(2)颈动脉系TIA患者存在着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3)颈动脉斑块与IMT、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含量的关系.方法 选取93例VCI患者(VCI组)和93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检测血清RBP水平;同时检测VCI组、对照组患者血清尿酸(UA)和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对于VCI患者,结合其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又分为无斑块组(40例)、颈动脉稳定斑块组(27例)、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组(26例);测定并比较各组血清RBP水平.结果 VCI组血清RB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VCI患者中,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血清RBP水平也较无斑块组有明显升高(均P<0.05),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组血清RBP水平要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RBP水平与DD呈正相关(r=0.460,P<0.05),与UA、Fib水平无相关性(r=0.095,0.139,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BP是发生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一个危险因素(OR=2.409,95%CI 0.351~0.719).结论 血清RBP可能是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一个危险因素.它可能是VCI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一个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急性期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敏  辛小燕  杨健  徐运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22(8):830-832,I0004
目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梗死最主要的病因和危险因素,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与非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对比研究,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MRI的弥散加权成像(DWI)证实的9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82例非脑血管病患者(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方法分析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分布、形态、数量和回声特征. 结果:脑梗死组斑块阳性率76.7%,明显高于对照组(32.9%,P<0.01);脑梗死组斑块以不均质斑块(61.1%)和不规则斑块(36.8%,P<0.01)为主,且梗死侧明显. 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和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现已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公认方法.该手术目的是移除颈动脉分叉(最常见的病变位置)或近端颈内动脉内的斑块.有症状的颈动脉斑块特点是细胞过度增殖、脂质集聚、钙化、溃疡、出血和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84例存在颈动脉斑块的住院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不稳定斑块组(31例)和稳定性斑块组(53例),比较2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C)等危险因素,并分析上述因素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结果:不稳定斑块组Hcy、CyC、CRP和LDL-C水平均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P、Hcy、CyC均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CRP、Hcy、CyC是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lhemic attack,TI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斑块的关系,寻找TIA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对71例TIA患者(病例组),51例对照患者(对照组)进行检查,观察CAS程度.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病例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66.2%(47/71)高于对照组47.0%(24/51);颈动脉斑块好发干颈动脉膨大、颈内动脉起始处、以左侧颈动脉斑块为多.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是CAS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糖升高、长期吸烟是TI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IA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无脑血管疾病患者,老年颈动脉硬化患者应强调戒烟、控制血糖等生活方式的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增厚和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颈动脉B超技术,对178例意识清晰的脑梗死和非脑血管病住院患者的颈动脉IMT和斑块进行检测.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大,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08).高血压、糖尿病及血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形成有密切联系(P<0.05).但是血糖和血脂水平与斑块的形成无明确关系.颈动脉斑块组和非斑块组的吸烟、饮酒、性别和心电图缺血改变无明显差异.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15),颈总、内动脉IMT显著增厚.结论:颈动脉IMT增厚和斑块形成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168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4组:非冠状动脉 (粥样) 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组62例,冠心病组106例,其中单支病变组45例,双支病变组38例,三支病变组23例.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测量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 及班块.比较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间及冠心病各亚组间颈动脉IMT及斑块发生率,颈动脉IMT、颈动脉斑块积分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病变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①冠心病组颈动脉IMT及斑块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 (P<0.05) ,冠心病各亚组间颈动脉IMT及斑块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随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增加 (P<0.05) .②颈动脉斑块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 (60.4%) 和特异性 (88.7%) 均较高.③颈动脉IMT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病变评分均呈正相关 (P<0.05) .颈动脉斑块积分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病变评分均呈正相关 (P<0.05) ,以斑块积分相关性更强.结论 颈动脉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间存在密切联系,超声测量颈动脉IMT及斑块可间接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稳定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进行检查,判断其稳定性,分为稳定性颈动脉斑块组和不稳定性颈动脉斑块组.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和循环酶法测定血浆Hcy和hs-CRP水平.结果 不稳定性颈动脉斑块组的Hcy水平(33.28±7.60)μmol/L和hs-CRP水平(38.61±8.10)mg/L均明显高于稳定性颈动脉斑块组的Hcy水平(19.79±4.80)μmol/L和hs-CRP水平(23.45±3.9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浆Hcy和hs-CRP的水平与不稳定性颈动脉斑块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郭清  关浩增  韩伟琪 《微创医学》2004,23(6):697-699
目的 研究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及斑块形态与脑梗塞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56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CT或者MRI分为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组(DMCI)、糖尿病非脑梗塞组(DMNCI),检测分析二组颈动脉中内膜厚度(IMT)、内径(D)、斑块发生率及斑块形态.结果DMCI组IMT、D、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DMNCI组,有显著性差异性(P<0.05,P<0.01);不稳定的软斑、溃疡斑、混合斑发生率增加(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是造成脑梗塞的主要原因.不稳定性斑块是脑梗塞的独立危险因素.颈动脉超声能显示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物理特性,对糖尿病患者的脑梗塞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颈动脉内膜 中膜厚度 (IMT)增厚和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颈动脉B超技术 ,对 2 84例意识清晰的脑梗死和非脑血管病住院患者的颈动脉IMT和斑块进行检测。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大 ,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P <0 .0 0 1)。高血压、糖尿病及血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形成有密切联系 (P <0 .0 5 )。但是血糖和血脂水平与斑块的形成无明确关系。颈动脉斑块组和非斑块组的吸烟、饮酒、性别和心电图缺血改变无明显差异。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P =0 .0 15 ) ,颈总、内动脉IMT显著增厚。结论 颈动脉IMT增厚和斑块形成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它们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白细胞计数 (WBC)之间的关系 ,为脑梗死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 (斑块组 )和颈动脉粥样硬化非斑块组(非斑块组 ) ,并根据斑块积分将斑块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分为 3级 (轻、中、重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 ,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程度与血WBC的关系。结果 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患者血WBC明显高于非斑块组 (P <0 .0 1 ) ,且血WBC异常者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程度重。结论 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患者血WBC明显高于非斑块组 ,且血WBC异常者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程度重。血WBC水平增高对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发生与年龄、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109例TIA患者的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TIA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为60.55%,斑块的发生与年龄、高血压史、胆固醇水平、ApoE-B水平相关.青年TIA患者已有早期动脉硬化-内膜-中膜厚度(IMT)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颈动脉球部多发,以等回声、不均回声斑块为主.结论TIA患者的颈动脉AS发生率极高,斑块的发生与年龄、高血压、血脂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一氧化氮(NO)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42例缺血性脑卒中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研究组)与42例缺血性脑卒中未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对照组)作为本组研究对象,对NO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 组患者的 D- 二聚体(D-D)、 高密度脂蛋白(HDL)以及甘油三酯(TG)等指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NO水平高于缺血性脑卒中未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且存在明显相关性,故可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利用血管壁MR高分辨成像技术,探讨颈动脉硬化斑块、狭窄程度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74例脑梗死患者(卒中组)和86例健康检查者(对照组)的颈动脉MRI,比较两组间的颈动脉斑块性质和狭窄程度的差异.结果 卒中组患者中52例(70.3%)共检出各种类型斑块138处,其中易损斑块88处,稳定斑块50处,易损斑块占63.8%;斑块最好发部位为颈动脉分叉处;47例可见动脉狭窄125处,轻度狭窄35处,中度狭窄50处,重度狭窄或闭塞40处.对照组共26例(30%)患者检出各种类型斑块74处,其中易损斑块32处,稳定斑块42处,易损斑块占43.2%;20例可见颈动脉狭窄58处,其中轻度狭窄31处,中度狭窄25处,重度狭窄或闭塞2处.卒中组颈动脉易损斑块和狭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斑块性质和狭窄程度与脑梗死具有明显相关性.颈动脉MRI高分辨成像有助于判断颈动脉斑块性质及狭窄程度,为临床评估脑梗死风险提供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7.
何爽  江海强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12):1630-1633
目的:探讨进展期脑卒中病人颈动脉斑块积分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斑块易损性的危险因素,以提高颈动脉斑块综合干预的临床认识.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102例符合进展期脑卒中病人颈动脉斑块积分及易损性进行评估,分析颈动脉斑块积分、易损性与生化指标(包括空腹血浆葡萄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的相关性.结果:102例进展期脑卒中病人共检出301个斑块,其中易损斑块257个(85.4%);颈动脉斑块平均积分为(11.24±4.56)mm;颈动脉斑块积分和空腹血浆葡萄糖、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和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关系(P<0.05).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及C反应蛋白是斑块易损性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进展期脑卒中病人颈动脉斑块与生化指标密切相关,其中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及C反应蛋白是斑块易损性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10):941-944
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MI)和超声造影(CEUS)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在洛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0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术前颈动脉斑块SMI、CEUS检查及术后斑块组织病理学分析,比较SMI、CEUS及微血管密度(MVD)法检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检出率,并分析SMI、CEUS评估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丰富程度与MVD的相关性。结果 40例患者中,SMI检出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31例(77. 5%),CEUS检出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33例(82. 5%),MVD法检出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37例(92. 5%); SMI、CEUS检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检出率与MVD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 530、1. 830,P> 0. 05)。SMI评估新生血管丰富程度中0、1、2、3级患者的MVD分别为(5. 00±3. 84)、(13. 70±3. 59)、(21. 82±4. 02)、(30. 80±3. 74)个·mm~(-2); CEUS评估新生血管丰富程度中0、1、2、3级分别为7、8、11、14例,其MVD分别为(5. 71±5. 65)、(13. 00±4. 44)、(18. 82±4. 58)、(28. 64±4. 88)个·mm~(-2);不同程度SMI、CEUS分级患者的MVD均呈递增趋势,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SMI、CEUS评估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丰富程度与MVD呈正相关(r=0. 911、0. 883,P <0. 01)。结论 SMI、CEUS技术能够准确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情况,为临床评估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脑动脉微栓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 95例TIA患者依据颈动脉超声检测分为颈动脉无斑块组(39例)和斑块组(56例),后者再分为不稳定斑块亚组(24例)和稳定斑块亚组(32例);对所有患者应用经颅多普勒仪进行脑动脉微栓子监测,比较各组间微栓子阳性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脑动脉微栓子阳性率在颈动脉斑块组(44.6%)高于无斑块组(17.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不稳定斑块亚组(66.7%)显著高于稳定斑块亚组(28.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TIA患者脑血流中微栓子阳性率高,不稳定斑块更易脱落形成微栓子.针对微栓子的治疗可能是预防或减少TIA发生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SUT型超声扫描治疗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斑块及低密度脂蛋白(LDL)的疗效.方法:选取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证实有颈动脉斑块的2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120例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联合组120例接受SUT型超声扫描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颈动脉斑块性质、颈动脉斑块面积变化及LDL水平的变化.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颈动脉斑块性质趋于稳定、颈动脉斑块明显缩小、LDL明显下降(P<0.01).2组治疗6个月后,颈动脉斑块面积和LDL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UT型超声扫描治疗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斑块,可使颈动脉斑块稳定和缩小,有效地降低LD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