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出血射频烧灼止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2年1月~2011年1月85例鼻出血患者全部采取鼻内镜下鼻出血射频烧灼止血措施,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85例患者中66例经鼻内镜下射频烧灼止血治疗1次处理出血停止。16例患者经2次鼻内镜下射频烧灼止血出血停止。3例患者经3次鼻内镜下射频烧灼止血结合前鼻孔填塞出血停止。结论鼻内镜下鼻出血射频烧灼止血具有精确操作、简便易行、止血准确和迅速、止血效果好、损伤和痛苦小等特点,可避免不必要的前鼻孔或后鼻孔填塞。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出血部位隐蔽,止血困难时的鼻内镜下止血方法.方法:对81例鼻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在鼻内镜下传统和改良方法填塞止血,鼻内镜下鼻腔填塞53例,传统组21例,改良组32例.传统组用凡士林纱条或藻酸钙敷料+膨胀海绵填塞鼻腔,改良组前、后鼻孔填小块膨胀海绵,鼻腔填塞藻酸钙敷料.后鼻孔填塞28例,传统组13例,改良组15例.传统组后鼻孔填塞带气囊的导尿管,鼻腔填塞凡士林纱条,改良组后鼻孔填塞改良制作的凡士林碘仿纱球,鼻腔按改良方法填塞凡士林纱条.结果:鼻内镜下鼻腔填塞53例,传统组21例,16例一次成功止血,5例再次出血,改用改良鼻腔填塞方法填塞后出血停止;改良组32例,30例一次成功止血,2例改后鼻孔填塞成功止血.后鼻孔填塞28例,传统组13例,10例一次成功止血,3例改用改良后鼻孔填塞方法填塞后出血停止;改良组15例均一次成功止血.结论:鼻内镜下改良填塞止血对出血部位隐蔽、止血困难的鼻出血是一种经济有效、痛苦较小的技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出血的出血部位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12月来我科就诊鼻出血209例患者,采用前鼻孔填塞、前后鼻孔填塞、微波治疗、鼻内镜下电凝+微型填塞止血术方法止血治疗,随访1~3个月,并观察疗效.结果:209例患者以男性居多,占60%,常见部位依次为鼻中隔前端占83.7%(175/209),鼻中隔后端占2.3%(5/209),嗅裂占5.7%(12/209),中鼻道占4.8%(10/209),鼻咽部占3.3%(7/209).115例以凡士林纱条或膨胀海绵填塞,一次治愈99例(治愈率86.0%),16例取出填塞物后再出血予微波治疗.7例前后鼻孔填塞,一次治愈6例(治愈率85.7%),1例反复出血改为鼻内镜下电凝止血.48例微波治疗,一次治愈42例(治愈率87.5%),6例再次出血行二次微波治疗治愈.39例行鼻内镜下电凝+微型填塞止血术,一次治愈38例(治愈率97.4%),1例反复出血再行鼻内镜下电凝术治愈.结论:①鼻中隔前端出血在鼻出血发病率中最高.②对于额镜直视下能够明确的出血点,使用前鼻孔填塞及微波治疗均有效.③鼻内镜下电凝+微型填塞止血术是隐匿性鼻出血首选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王贵胜  孙艳清 《当代医学》2012,18(21):88-89
目的 总结鼻内镜下902例鼻出血的定位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9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902例鼻出血患者在鼻内镜下的定位诊断和治疗.结果 902例鼻出血患者中,594例曾行填塞前鼻内镜下射频止血,203例行填塞后鼻内镜下射频止血,55例经鼻腔填塞后血止,35例经综合治疗后血止,8例经内镜下二次止血后血止,2例行颈外动脉结扎后止血,2例筛前动脉结扎止血,3例死亡.治疗后3个月内鼻腔同一部位无出血.结论 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具有视野清晰,定位准确,止血可靠,病人痛苦少等优点,对鼻出血的定位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薇  孙娟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11):1366-1368
目的:探讨鼻出血住院病例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收集整理2008~2012年我科收治的179例鼻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过程和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前鼻孔填塞39例,治愈率为77.8%;后鼻孔栓塞21例,治愈率为83.3%;鼻内镜下探查止血术1次有效率92.9%;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止血35例,鼻腔鼻窦手术14例,均有效.结论:鼻内镜直视下治疗鼻出血效果可靠,值得推广,但其他传统方法仍不能被完全取代.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鼻内镜辅助治疗鼻出血的疗效。方法: 以60例鼻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鼻内镜止血组30例,在鼻内镜辅助下治疗鼻出血;对照组30例,以传统方法重新行鼻腔填塞或前后鼻孔填塞止血。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鼻内镜治疗组30例中1次即止血成功27例,3例经过2次处理,均治愈;对照组中一次成功止血16例,14例再次出血,其中10例经2次填塞,4例经过3次填塞。结论: 鼻内镜辅助电凝止血定位准确,效果好,止血迅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鼻内镜下难治性鼻岀血的出血形式,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及患者感受。难治性鼻出血是指鼻腔反复出血,经鼻腔填塞等治疗后不能止血。方法:收治难治性鼻出血患者63例,年龄16~83岁,左侧39例,右侧24例,初诊41例,鼻腔填塞后复诊22例(前后鼻孔填塞17例,前鼻孔填塞5例)。出血点明确52例,嗅裂鼻中隔上部例,中鼻道后端例,下鼻道后顶部例,鼻咽部例,鼻中隔棘突后例,微波热凝止血例,小油纱条填塞例。随访3个月,1次治愈58例,2次治愈5例。结论:在鼻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具有视野清楚,容易寻找发现出血部位,止血彻底,复发率低,较鼻腔填塞患者痛苦明显减轻,如果不能发现出血点,不要勉强,以免扩大创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气囊导尿管在经鼻内镜治疗难治性鼻出血中的经验。方法:对62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应用鼻内镜下气囊导尿管后鼻孔填塞联合吸引器电凝止血的方法治疗。结果:62例患者均止血成功,且2个月内无再次出血。结论:鼻内镜下气囊导尿管联合电凝治疗鼻出血,止血效果好,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的疗效.方法:对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术治疗的143例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一次性治愈128例,一次性治愈率89.5%.结论: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操作简单,经济,寻找出血点及止血准确,免除了传统前、后鼻孔填塞之痛苦,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低温射频治疗老年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及推广的可行性。方法 86例门诊老年性顽固性鼻出血患者,在鼻窦内窥镜引导下明确出血区,局麻后用低温射频直接凝固出血点,或出血周围区域黏膜划痕凝固。结果 76例1次止血成功,10例2次止血成功,所有病例术中均无明显不适。随访半年,仅7例复发后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鼻内镜下检查明确出血区,低温射频止血,较前鼻镜下鼻腔填塞油纱条压迫、后鼻孔栓塞治疗老年顽固性鼻出血彻底、简单、安全、效果好,避免反复填塞,损伤小、痛苦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治疗动脉性鼻出血的常用方法及特点。方法:以高频电凝术、微波凝固术或低温射频术、微创填塞法、前后鼻孔填塞法治疗动脉性鼻出血。结果:2004年2月~2007年2月974例患者中,对于前鼻镜或鼻内镜下可见的明确活动性出血点,187例行微波凝固术患者中,止血成功156例,31例止血失败,改用高频电凝术或低温射频术均获成功。对于前鼻镜或鼻内镜下未见明确活动性出血点的患者,行前鼻孔填塞或前后鼻孔联合填塞、微创填塞法均获成功。微波凝固术、高频电凝术、低温射频术后,前后鼻孔填塞5 d后,撤除填塞物均予石蜡油及氟麻滴鼻液交替点鼻,1周后复查,出血点黏膜修复正常。结论:高频电凝术、低温射频术及微创填塞法是治疗动脉性鼻出血的有效办法。嗅裂、筛顶区动脉性鼻出血适宜用局部微创填塞法治疗。因为微波不能有效加热凝固快速流动的血液,微波凝固术不适合治疗活动性动脉出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根据出血位置不同,采用不同方法综合治疗鼻出血的疗效。方法针对78例鼻出血患者,依据出血位置不同,分别采用前鼻孔填塞、后鼻孔水囊压迫、鼻内镜下鼻腔区域填塞和双极电凝止血等方法。结果 78例鼻出血患者,经过确定不同出血位置,采用不同的止血方法,均达到了有效止血的目的。一期治疗总有效率为93.6%。结论依据出血位置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可提高鼻出血治愈率,并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探讨难治性鼻出血行鼻内镜下寻找出血点鼻腔填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76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研究组患者行鼻内镜下寻找出血点鼻腔填塞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前后鼻孔填塞治疗,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生素及止血类药物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鼻止血效果。结果:研究组治愈率达89.5%,对照组治愈率达55.3%,研究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复发率为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3%(P0.05)。结论:对难治性鼻出血患者行鼻内镜下寻找出血点鼻腔填塞治疗可以切实提升止血率,且复发率低,安全性较高,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探讨下鼻甲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后迟发性鼻出血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收集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3年1月发生的7例下鼻甲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后迟发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迟发性出血原因及防治对策。结果:7例患者行鼻内镜检查均提示手术创面感染,创口愈合欠佳。予以凡士林纱条前鼻孔填塞48 h,静脉滴注头孢唑啉钠抗感染治疗(2.0 g,2次·d^-1)5 d。其中4例患者经治疗痊愈,另外3例患者经二次鼻腔填塞及抗感染治疗无效后在鼻内镜下行双极电凝止血术后得以痊愈。随访1个月7例患者均未再出血,下鼻甲创面完全愈合。结论:下鼻甲创面感染、愈合不良是迟发性出血的主要原因。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及详细的出院指导、门诊回访是预防下鼻甲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后迟发性鼻出血的关键。前鼻孔填塞、抗感染及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术是治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在鼻内镜下明确难治性鼻出血的出血部位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45例鼻腔难治性鼻出血患者在鼻内镜下确定出血部位,予以电凝止血或区域性鼻腔填塞治疗.结果 45例均在鼻内镜下找到出血点,经电凝止血或区域性鼻腔填塞治疗后出血停止.结论 在鼻内镜下能准确找到出血点,对出血部位进行准确电凝或填塞,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黄涛  贾丹丹  张云高 《重庆医学》2008,37(2):180-181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在治疗鼻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本科2005年3月~2007年1月收治的82例鼻出血患者鼻内镜辅助下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82例患者经过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凡士林纱条及Merocel膨胀止血海绵局部填塞止血后,80例未再出现鼻出血而达到治愈,治愈率97.6%.结论 鼻内窥镜辅助下的微波和填塞等方法治疗鼻出血,具有定位准确、止血彻底、患者痛苦小等优点,应作为专科治疗鼻出血的一种常规手段.  相似文献   

17.
202例住院鼻出血患者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宝文 《河北医学》2006,12(1):33-34
目的:探讨住院鼻出血病人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近五年来我科住院治疗的鼻出血病人202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例鼻咽癌放疗后复发病人大出血死亡,3例白血病病人转科治疗,余均治愈出院。方法有:单纯油纱前鼻孔填塞、前—后鼻孔填塞,部分患者选择时机行鼻内窥镜下微波热凝止血术。结论:传统的鼻腔填塞仍是住院鼻出血病人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选择适当的填塞材料能减少病人的痛苦,提高止血效果。在适当的时机下行鼻内窥镜下微波热凝止血术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寻找出血点及把握止血时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难治性原发性鼻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01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行鼻内镜检查,并双极电凝出血点或搔刮出血点行鼻腔微创填塞或改良的后鼻孔填塞等治疗。结果一次性治愈78例,二次行内镜检查23例,临床均治愈。结论对有明确出血点的患者首选双极电凝止血,对于出血点不明确者可用鼻腔微创填塞及改良后鼻孔填塞法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内镜在鼻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0例鼻出血患者,经鼻内镜寻找出血点并予止血治疗.结果:在鼻内镜直视下对发现的出血点采用低温等离子凝固止血治疗,60例患者同时行局部小范围区域性填塞,患者均获得满意的止血效果,无不良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方法简单、效果好、患者痛苦小,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查找并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98例鼻出血患者应用鼻内镜查找下鼻道、中鼻道、鼻中隔嗅裂区、鼻顶前端及鼻中隔偏曲的突出部位和鼻咽部。对发现的出血点行局部搔刮、电凝止血或使用浸有庆大霉素的明胶海绵填塞后,再用少量凡士林纱条或碘仿纱条固定。结果:98例患者中91例一次填塞后止血,5例2次填塞止血,2例行3次填塞后止血。治疗时间3~7d均痊愈止血,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止血,视野清晰,出血部位明确,损伤小,患者痛苦小,一次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