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量泵注射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观察及护理.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34例,均行微量泵注射尼莫地平治疗.结论微量泵注射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2.
陆敏 《医学文选》2001,20(4):578-578
我们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病人采用浅静脉套管针微量注射泵 ,持续 10~ 14天进行药物输入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 10例均女性 ,符合诊断标准。年龄 47~ 73岁 ,入院后即给予浅静脉留置套管针 ,留置时间 3~ 7天。常用药物为尼莫通、尼莫地平。1.2 方法  1穿刺部位及血管的选择 :选择粗直、充盈、不易滑动的浅静脉 ,如贵要静脉、手背静脉、大隐静脉或足背静脉等 ,尽量避免选择关节处静脉。 2套管针的选择 :根据患者的穿刺部位以及血管情况选择适合的套管针头。 3穿刺过程 :以碘酒、酒精消毒…  相似文献   

3.
王莉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8):989+999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泵入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对3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使用微量泵泵入尼莫地平,体重低于70kg或血压不稳定者,治疗开始2h内可按照0.5mg/h泵入,如果耐受性良好且无明显血压下降时,2h后增至1mg/h泵入;体重大于70kg者剂量宜从1mg/h泵入,如无不适,2h后可增至2mg/h。结果:微量泵泵入尼莫地平能及时解除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能够做到给药剂量及时准确、均匀,避免了药物浓度大小起伏而产生副作用。明显降低了患者缺血性神经损伤及病死率,在住院期间患者无并发症发生。临床上收到较好效果。结论:科学护理是微量泵入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安全、有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2组患者在治疗初期2周内均使用微量泵进行尼莫地平滴注治疗,对照组患者在用药期间进行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全面护理。观察2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尼莫地平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进行全面护理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性,同时还能提高药效和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观察及护理乔红(锦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表浅血管出血,流入蛛网膜下腔,血液积聚在脑底部,或大脑、小脑的凸面。临床症状有突然发生剧烈头痛、恶心,喷射状呕吐,一过性意识障碍等。体检时,有明显的脑膜刺激症,腰穿为均匀一...  相似文献   

6.
尼莫地平是钙通道阻滞剂,它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细胞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收缩。尼莫地平易通过血脑屏障,对脑动脉有较强作用,具有保护神经元的功能,能扩张脑血管改善脑缺血,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缺血性神经损伤及死亡率。但其不良反应有面部潮红、血压下降、心率加快,易发生静脉炎等。我院在2007—2009年期间,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116例,经密切观察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科常见的疾病,其严重并发症有再出血和脑血管痉挛(CVS),尤其是CVS常引起严重的脑组织缺血或迟发性缺血性脑损害,成为SAH致死和重残的主要因素,因此,防治CVS是改善SAH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高晓凤  谢红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2):180-180
资料与方法 我们科自2005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158例,其中男85例,女73例,年龄25—82岁,临床表现为头痛150例,呕吐138例,肢体瘫痪22例,意识障碍26例,治愈120例,好转25例,死亡13例。  相似文献   

9.
10.
近年研究发现,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脑血管痉挛是加重继发性脑损害的重要因素。我科自从应用尼莫地平(nimodipine)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后,明显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尼莫地平在应用过程中可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现将处理措施和护理体会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1.
12.
邱秀芬 《河北医学》2010,16(7):881-882
目的:探讨高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降低病人再出血及死亡率。方法:对32例高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给予对症治疗后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高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并发症多,误诊率高,死亡率高。结论:对高龄患者应高度重视,尽快实施病因的诊断及治疗,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加强基础护理,防治并发症是高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14.
15.
蛛网膜下腔出血通常是脑底部动脉瘤或脑动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常见原因有先天性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发病前多有情绪激动、咳嗽等诱因,各年龄均可发病,好发于30~60岁,女性多于男性.我科自2007年9月~2009年11月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28例,经一系列综合治疗及护理,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常见急症。内科治疗中对脑血管痉挛的治疗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方法[1]。为了探讨如何防治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改善患者的愈后,我们自1995年1月~1997年8月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40例,效果较满意,现报...  相似文献   

17.
李润蓉 《中原医刊》2003,30(2):62-62
蛛网膜下腔出血系指脑底动脉或脑表面动脉血管的非外伤性破裂 ,使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病 ,劈裂样剧烈头痛、呕吐或伴有意识障碍 ,检查见脑膜刺激征阳性及脑脊液检查为均匀血性。该病属严重病症 ,约有 2 5~ 3 0 %的病人发病后 2 4小时内死亡。所以 ,严密的观察 ,科学的治疗 ,细致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1 临床资料本组 2 0例为 2 0 0 1年间收治病人 ,男 9例 ,女 11例 ,年龄2 8~ 68岁 ,平均 46岁。其中 2例原有癫痫史 ,1例再次出血经抢救无效死亡 ,死亡率 5 %。2 临床观察2 1 神志 :除危重者昏迷外 ,一…  相似文献   

18.
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做好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从脑脊液置换病人术前、术中、术后三个方面进行观察与护理。结果:经精心治疗和护理,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脑脊液置换能及时消除部分血性脑脊液,能迅速缓解头痛等脑膜刺激症状,预防脑血管痉挛发生。技术操作关键在于要穿刺准确,要严格无菌操作,避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2月~2009年3月收治入院的30例SAH患者临床资料,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采取有效预防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结果:30例SAH患者中,28例恢复顺利,1例死亡,1例出现肺部感染,经过治疗和护理痊愈出院。结论:熟练掌握SAH常见的护理问题,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预防SAH复发及再出血的关键,帮助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韩兰蛛网膜下腔出血(简称SAH),由于起病急骤,症状突出,变化快,且易复发等特点,故护理工作在其治疗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将脑内科病区收治的20例SAH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SAH患者初起病时,由于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