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5 毫秒
1.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现状,病原菌的种类以及病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采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4月临床疑似感染的住院患者的31 305份血液及体液标本进行培养,对分离出的菌株,采用直接镜检、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和VITEK-32自动分析仪等进行菌种鉴定;纸片扩散法ATBFUNGUS3真菌药敏板条测试药敏,并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真菌290株,分离率为0.92%;标本中真菌检出构成比以血液最高(41.03%),其次为尿液(21.38%);真菌检出最高的科室为普通外科(55.82%);真菌构成比依次为白念珠菌31.03%,热带念珠菌17.93%,光滑念珠菌17.59%,近平滑念珠菌13.10%。药敏试验中白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敏感性相对较高。4种常见真菌对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均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结论 血液标本真菌检出构成比最高;普通外科真菌感染患者的分布最多;分离菌株中念珠菌属多见,尤以白念珠菌感染率最高;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的耐药率较低,唑类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各菌种间耐药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老年住院患者真菌定植及分布情况,分析真菌定植的高危因素及药敏情况,指导真菌感染的防治。方法采用口腔黏膜拭子法,对248例老年住院患者进行取材,采用CHROMaga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及API 20C AUX酵母菌鉴定系统对念珠菌进行培养、分离、纯化和鉴定。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进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老年住院患者口腔定植真菌共有111株,白念珠菌占95.5%,光滑念珠菌占4.5%。义齿佩戴、抗生素使用天数和糖尿病史与口腔真菌定植有显著相关性(P 0.05);白念珠菌对伊曲康唑耐药率为94.33%,两性霉素B为43.4%。光滑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的耐药率为20%。结论老年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口腔定植真菌是白念珠菌,主要危险因素是义齿佩戴、抗生素使用天数和糖尿病史,其敏感药物是氟康唑和伏立康唑。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老年住院患者真菌定植及分布情况,分析真菌定植的高危因素及药敏情况,指导真菌感染的防治。方法采用口腔黏膜拭子法,对88例2型糖尿病老年住院患者进行取材,采用CHROMaga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及API 20C AUX酵母菌鉴定系统对念珠菌进行培养、分离、纯化和鉴定。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进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2型糖尿病老年住院患者88例中,检出口腔真菌定植有48例,其定植真菌菌种鉴定结果为,白念珠菌占87.5%,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占8.3%,酿酒酵母菌占4.2%;检出真菌定植的患者中,与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真菌定植相关的危险因素主要为是否合并其他疾病(P 0.05),单一2型糖尿病组与合并其他疾病组定植率存在显著性差异;白念株菌对伊曲康唑耐药率19%,氟康唑和伏立康唑为14.3%。结论 2型糖尿病老年住院患者真菌定植问题普遍存在,其最常见的口腔定植真菌是白念珠菌,主要危险因素是合并其他疾病,尤其是否合并有肺部相关疾病史,其敏感药物为两性霉素B,对伊曲康唑、氟康唑和伏立康唑有一定耐药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念珠菌性阴道炎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提供诊断和合理用药的依据.方法:采用科玛嘉显色平板和梅里埃公司API和ATB试剂盒进行真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回顾性分析我院527例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检测结果.结果:共检出527株念珠菌.分别为白念珠菌412株(78.18%),光滑念珠菌47株(8.92%),热带念珠菌24株(4.54%),其他念珠菌44株(8.35%);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率分别为:两性霉素B 100%,伏立康唑91.4%,5-氟胞嘧啶89.5%,伊曲康唑84.4%,氟康唑78.20%.结论:念珠菌性阴道炎以白念珠菌感染为主,不同菌种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临床应加强真菌的鉴定和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以提高诊疗效果,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太原地区皮肤科门诊黏膜念珠菌病的构成情况和病原菌耐药性。方法收集山西白求恩医院皮肤科门诊2019—2020年期间真菌培养阳性的172例黏膜念珠菌病患者临床资料, 并对病原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和体外药敏实验。结果 172例黏膜念珠菌病患者中外阴阴道念珠菌病142例(82.6%), 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24例(14.0%), 口腔念珠菌病6例(3.5%);≤ 18岁3例、19 ~ 59岁155例、≥ 60岁14例, 分别有2例、134例(86.45%)和6例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 各年龄组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4.29, P < 0.05)。分离的172株菌均为念珠菌属, 包括白念珠菌165株(95.9%), 光滑念珠菌5株(2.9%), 近平滑念珠菌2株(1.2%);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敏感性分别为95.9%、100.0%、62.2%、47.1%和56.4%。结论本院皮肤门诊黏膜念珠菌病以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为主, 致病菌主要为白念珠菌;念珠菌分离株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敏感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中国性科学》2015,(5):15-17
目的:探析白色念珠菌检测对龟头炎的诊疗过程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118例龟头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真菌镜检均为阳性,行菌株培养和鉴定以及体外药敏试验,分析菌株检出率、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118例患者真菌镜检均为阳性,念珠菌阳性率为94.92%;白色念珠菌106株(94.64%)。培养菌株对制霉菌素和克霉唑敏感率100.00%;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敏感性分别为56.86%、60.78%;1株近平滑念珠菌对咪康唑中度敏感,对其他药物均敏感;光滑念珠菌对所有药物均敏感;克柔念珠菌对咪康唑耐药,其余药物均敏感。结论:白色念珠菌仍为真菌性龟头炎主要病原菌,其确诊依赖于真菌镜检和菌种培养鉴定,体外药敏试验为临床用药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利于彻底根治龟头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进而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三甲专科医院皮肤病住院患者皮损感染的一般情况、多重耐药及医院感染情况。方法 收集整理2019年10月—2022年9月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住院患者皮损部位培养检出菌株的临床数据,分析多重耐药菌(MDRO)、主要特殊耐药菌、检出数居前5位的病原菌的年度变化、耐药情况等。结果 三年间的皮损标本培养共检出3 33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占77.72%,革兰阴性菌占17.35%,真菌占4.92%。皮损培养阳性患者中占比最高的疾病类型为湿疹性皮肤病(27.32%)。检出菌株数前5的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构成比呈逐年增长趋势(均P<0.05)。3年间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耐药检出率、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呈下降趋势(P<0.05)。MDRO总检出率为45.39%,医院感染总发生率为0.67%,MDRO医院感染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26.26,P<0.05)。结论 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是皮损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经验性使用抗生素时应首先...  相似文献   

8.
3349例浅部致病真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地区浅部致病真菌感染的流行状况及病原菌分布,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用沙保弱氏分离培养基(SDA)、柯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用糖发酵试验和小培养法进行菌种鉴定,对临床真菌镜检阳性的3 349份标本进行真菌培养鉴定。结果:在体癣、股癣、手癣、足癣、头癣、甲癣、皮肤念珠菌病的标本中,经培养鉴定红色毛癣菌排第一位占35.0%;白色念珠菌次之占23.38%;头癣以犬小孢子菌占多数,占8.21%。结论:培养鉴定结果显示,本地区浅部致病真菌感染以毛癣菌为主,是主要的病原菌,念珠菌次之,头癣以犬小孢子菌占多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我院1991~2011年疑诊深部真菌感染的分离株的菌种情况,了解其动态变迁,为临床医生对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提供帮助。方法:统计、分析1991~2011年我科真菌室接受的疑诊为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真菌,并对前后十年白念珠菌、非白念珠菌,马尔尼菲青霉的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从27801份标本中分离出阳性标本8794份,阳性率31.63%,分离出26个菌种,共8867株真菌。分离出的菌株主要有: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其他念珠菌,曲霉菌,新生隐球菌,申克孢子丝菌,马尔尼菲青霉,着色真菌等。2001~2011年间与1991~2000年间比较,白念珠菌构成比下降(礸2=62.3),而非白念珠菌(礸2=125.9)和马尔尼菲青霉(礸2=5.1)构成比上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结论:白念珠菌和非白念珠菌是深部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后十年来,白念珠菌的构成比显著下降,非白念珠菌、马尔尼菲青霉构成比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阴道念珠菌病的菌种构成及其对4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采用念珠菌定位显色培养基和真菌鉴定卡(YBC卡)进行念珠菌菌种鉴定,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真菌药敏试条FUN-ATB2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阴道分泌物标本中共培养分离出念珠菌125株,其中白念珠菌98株(78.4%)、近平滑念珠菌14株(11.2%)、热带念珠菌9株(7.2%)、光滑念珠菌4株(3.2%)。4种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敏感率达100%,非白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敏感率为100%,白念珠菌为91.8%。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白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茵的敏感率分别为79.6%、92.9%、66.7%、75.0%利43.9%、71.4%、22.3%、50.0%。结论:阴道念珠菌感染仍以白念珠菌为主,临床治疗应参考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以提高其治愈率和减少耐药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住院患者真菌感染的现况调查及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发病率和疾病谱,为减少真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2006年1 - 12月间住院患者真菌培养阳性的病例,从患者年龄、疾病种类、标本、菌种分布、科室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住院患者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为5.07%,年龄分布在7 ~ 96岁之间,多为60岁以上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最多;感染真菌主要为念珠菌属(93.68%),且以白念珠菌居多;所有患者均使用过2种或2种以上抗细菌药物。住院患者真菌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广谱抗生素的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气管切开或插管、年龄≥60岁、留置导尿、恶性肿瘤性疾病等有关。结论 白念珠菌仍是住院患者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合理使用药物、减少侵入性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力是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及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7年6月至12月期间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状况。方法对目标时间内住院病人送检标本,进行真菌检查、鉴定和药敏实验;对检出真菌的病例进行临床资料的调查分析。结果调查期间共收到标本l313例,真菌培养阳性213例,其中白假丝酵母菌124例,68.55%,白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敏感。临床资料显示:主要感染部位是呼吸系统;主要相关因素是使用广谱抗生素和激素;白假丝酵母菌是主要病原菌。结论2007年6月至12月期间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院内真菌感染阳性检出率为16.22%;68.55%,白假丝酵母菌是主要的病原菌对氟康唑敏感。主要感染部位是呼吸系统;主要相关因素是使用广谱抗生素和激素;白假丝酵母菌是主要病因原菌。  相似文献   

13.
临床疑诊甲真菌病1036例真菌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近 5年本院甲真菌病病原菌的种类和构成 ,观察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近 5年临床疑诊的10 3 6例甲真菌病患者的真菌学实验室检查情况进行系统分析、总结。结果 共培养出真菌 63 1株 ,其中酵母菌占49.60 % ,以克柔念珠菌、红酵母、近平滑念珠菌为主 ;皮肤癣菌占 2 1.71% ,主要菌种为须癣毛癣菌和红色毛癣菌 ;其他丝状真菌占 19.81% ,主要菌种为曲霉和青霉 ;污染真菌占 8.87%。结论 本院近 5年甲真菌病患者病原菌依次为酵母菌、皮肤癣菌、其他丝状真菌 ,排前 5位的真菌分别是须癣毛癣菌 (11.2 5 % ) ,克柔念珠菌 (10 .14 % ) ,红酵母 (9.98% ) ,红色毛癣菌 (9.5 1% ) ,曲霉 (8.87% )。  相似文献   

14.
医院内真菌感染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环境内真菌感染,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999年2月-2000年1月住院病人进行全年度调查。结果院内真菌感染率为0.412%,主要病原菌是念珠菌。冬季,老年,原发病为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较高;广谱性素,免疫抑制剂,皮质类固醇的大量应用及各种导管技术的开展是主要易感因素,为临床医生普及医学真菌学知识是控制院内真菌感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广东地区皮下真菌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致病菌菌学动态变化。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1月-2019年12月近30年我院皮肤科254例皮下组织真菌感染患者的一般特征、皮损组织病理、诊断及菌种分析。结果:平均每年确诊8.47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7.78岁,男女患病率为1.46 ∶1,最常见感染部位为上肢(31.10%),31~60岁患者为主要感染人群(46.12%)。孢子丝菌病仍是最常见的皮下组织真菌感染(55.91%),但近20年其病例数有下降趋势。着色芽生菌病病例数近10年发病较前20年明显升高(P<0.05)。球形孢子丝菌和Fonsecaea monophora分别为孢子丝菌病及着色芽生菌病主要致病菌。结论:孢子丝菌病为最常见皮下真菌感染,着色芽生菌病例有增多趋势。基于原发与继发免疫缺陷疾病发病率的增高,少见菌种引起的感染在近10年明显增多。分子鉴定可为发现新致病菌、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Therapy of systemic fungal infectio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incidence of both community-acquired and nosocomial fungal infections h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over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The major factors for this increase are a heightened use of antibiotics, a growing population of the elderly and of immunocompromised patients as a result of HIV, cancer, and organ transplantation.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review the indications,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polyenes, imidazoles, triazoles, and other systemic antifungals in development that are used for systemic fungal infections.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性病门诊女性病人酵母菌感染的分类及耐药情况,我们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试剂盒,对54例女性病人生殖道酵母菌感染标本进行了酵母菌培养鉴定和药敏测定,结果表明:最常见的是白念珠菌,其次是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及近平滑念珠菌,这四种的比例占94.4%,与国内外资料相似,此外,还发现了无名酵母,土生念珠菌及皮状丝孢酵母,83.3%的酵母菌株出现耐药,作认为酵母菌耐药情况不容忽视,特别是热带念珠菌的耐药更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目标性监测及干预模式在预防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2月六安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254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1225例、观察组1317例。对照组实施预防医院感染全面综合性监测,观察组联合应用目标性监测及干预。比较两组医院感染、医院感染上报率、医务人手卫生执行情况。结果观察组泌尿道插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呼吸机、动静脉插管、医院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6.62%vs 29.25%,29.11%vs 41.06%,21.88%vs 37.50%,31.55%vs 45.30%,17.04%vs 28.42%,15.49%vs 24.33%)(χ^2=42.718,16.017,25.372,15.103,33.133,31.272,P<0.01);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医院感染上报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21%vs 85.35%,96.08%vs 91.28%)(χ^2=7.874,4.425,P<0.05)。结论目标性监测及干预有助于发现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青少年浅部真菌病的发病特点和致病菌种分布情况。方法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门诊978例年龄≤18岁浅部真菌病患儿的临床资料,采集标本进行真菌学培养和鉴定。结果皮肤念珠菌病例居首位,共230例(23.52%),白念珠菌为主要致病菌占73.91%;红色毛癣菌在致病菌中分离率最高,占34.15%。结论上海地区青少年浅部真菌病中,应重视以白念珠菌引起的皮肤念珠菌病的防治;同时红色毛癣菌引起的体股癣和手足癣仍是高发病例;头癣致病菌主要为犬小孢子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