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脑性瘫痪是指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是儿科常见疾病。我国0~6岁儿童的脑性瘫痪患病率为1.86/1000,全国现有31万例脑性瘫痪患儿,且每年新增4.6万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评价揭示,进食障碍存在于93%的患儿,是影响患儿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由进食障碍引发的营养不良非常常见。为此我们就脑瘫患儿进食障碍的诊断治疗进展进行回顾。  相似文献   

2.
本院骨外科自 1990年初至今共收治了 71例确诊为脑瘫后遗症患者 ,经手术治疗配合护理指导 ,结合临床实践 ,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我们体会及方法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共 71例 ,男性 4 4例 ,女性2 7例 ,年龄最大 31岁 ,最小 3岁 ,平均年龄 12岁。四肢痉挛性瘫 33例 ,右侧肢体瘫 18例 ,左侧肢体瘫 2 0例。其中痉挛型占 75 % ,运动障碍型占 5 % ;混合型占15 %。1·2 手术方法 根据瘫痪肢体情况 ,采用不同的术式 ,若改善脑供血 ,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的 ,采用颈动脉交感神经剥离术 ;前臂屈肌挛缩的 ,采用屈肌群起点松解…  相似文献   

3.
脑性瘫痪患儿早期哺乳状况与病情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性瘫痪 (脑瘫 )是因发育中的脑受损伤或缺陷而导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在其早期常常有各种表现 ,如黄疸、哭闹、打挺和难带养等 ,哺乳困难也是表现之一。国内尚未见脑瘫患儿的哺乳问题方面的报告。我们拟分析脑瘫患儿哺乳问题及其与病情程度之间的关系。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2 0 0 1年 11月~ 2 0 0 2年 3月住院脑瘫患儿 82例 ,年龄 4个月~ 5岁 ,平均 2 .2岁 ,男 60例 ,女 2 2例。诊断符合全国小儿脑瘫会议座谈会标准 ( 1988)。对照组为 6个月~ 3岁健康儿童 80例。平均年龄 1.9岁。1.2 方法 病例 对照研究采取追问病史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魏满荣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4):4851-4852
目的:探讨合并癫痫的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特点及癫痫治疗效果。方法:总结1996年10月~2006年5月在该院儿科诊治的脑性瘫痪合并癫痫患儿的发生率、临床类型、头颅CT及核磁共振(MRI)、脑电图等方面的特点及抗癫痫治疗效果。结果:278例脑性瘫痪患儿中有64例合并癫痫,占23.02%。64例中常见的癫痫类型为强直-阵挛发作24例(37.50%)和部分性发作12例(18.75%);50例(78.12%)癫痫首发于1岁前;合并癫痫脑性瘫痪儿童的头颅影像异常及脑电图异常分别占60例(93.75%)和54例(84.38%),常见的头颅影像异常为脑发育不良22例(36.67%,22/60),脑积水12例(20.00%,12/60),余为脑萎缩、缺氧缺血性脑病样改变26例(43.33%,26/60),脑电图异常中局灶性和弥漫性所占比例分别为48.15%(26/54)和51.85%(28/54);癫痫多发生于痉挛性脑性瘫痪中(68.72%);81.25%(52/64)的癫痫需2种以上的抗癫痫药物治疗。结论:脑性瘫痪患儿中癫痫的发生率较高,其头颅影像和脑电图分别以脑发育不良和弥漫背景活动异常伴痫样波发放为主;脑性瘫痪儿童的癫痫大多为难治性,需要联合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5.
786例脑性瘫痪高危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围产期的各种高危因素往往是脑性瘫痪的重要病因 ,这些因素可能是多个重叠 ,也是早期脑性瘫痪诊断的重要线索。对已确诊的 786例脑性瘫痪患儿的高危因素调查分析 ,报告如下。1 调查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1993~ 1999年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脑性瘫痪专科门诊及住院康复患儿 ,符合小儿脑性瘫痪的诊断标准 〔1 ,2〕共 786例 ;男性 5 16例 ,女性 2 70例。 <8月龄 30 5例 ,<12月龄 36 1例 ,<18月龄 16 5例。痉挛型 5 2 6例 ,手足徐动型 12 4例 ,混合型 86例 ,软瘫型 5 0例。1.2 方法 由参加专业培训的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登记 ,调查内容〔3~ 6…  相似文献   

6.
小儿脑瘫的体育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性瘫痪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的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 脑性瘫痪的体育疗法有两个原则:1.抑制、矫正异常姿势。2.建立、促进正常的运动模式。脑性瘫痪最常见的是痉挛型,表现为双大腿内收,不能分开或分开角度太小,足尖着地,足跟离地不能行走,拇指内收,不能外展。治疗方法选用英国Bobath法,让患儿仰卧,先抖动患肢,使之放松,医者双手分开患儿大腿,手法要轻、柔,切忌暴力牵拉。经过  相似文献   

7.
小儿脑性瘫痪患者头皮静脉损伤的观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小儿脑性瘫痪患者头皮静脉损伤进行观察和原因分析,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对50例小儿脑性瘫痪患儿输液前根据血管条件,认真选择血管及穿刺部位,或给予50%MgSO4湿熟敷等预防性护理措施;输液中有计划的安排治疗方案,根据药液性质和病情,调整恰当的输液速度,合理地保护血管;输液后进行有效的康复指导,全方位的给予护理干预.结果:本组中患儿发生轻度刺激征8例,占16%,中度刺激征3例,占6%,重度刺激征0例,静脉炎发生2例,未发生一例静脉局部坏死.结论:恰当的护理措施有效地预防了小儿脑性瘫痪患儿头皮静脉损伤,为临床预防小儿脑性瘫痪患儿头皮静脉损伤提供方法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冯秀珍 《中国校医》2003,17(1):87-88
惊厥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暂时性脑功能障碍 ,是神经元异常放电的结果。表现为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 ,常伴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惊厥在婴幼儿较成人多见 ,如发作时间过长或反复发作 ,即可引起脑的损害。故应分秒必争 ,进行急救并加强护理。现将我科自 1998年 6月至2 0 0 2年 7月共收治的 192例惊厥患儿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儿男 10 4例 ,女 88例。 6个月~ 1岁 33例 (占17.2 % ) ,1~ 3岁 71例 (占 36 .9% ) ,4~ 7岁 6 1例 (占 31.8% ) ,8~ 12岁 2 7例 (占 14 .1% )。惊厥类型 :全身强直性惊厥 91例(占 4 …  相似文献   

9.
陈珍 《健康博览》2001,(11):14-14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目前儿童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它可分为痉挛型、手足徐动型、共济失调型及混合型等。由于脑瘫不仅可引起小儿运动障碍,还和以合并有智力障碍,其中枢性的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导致患儿长期或终身残疾。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开展的《小儿脑瘫的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10.
儿童眼外伤69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眼外伤是儿童失明的主要原因。为探讨其预防措施 ,减少其发病率 ,现将我院 1995~ 2 0 0 1年诊治的儿童眼外伤 69例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我院 1995~ 2 0 0 1年诊治的儿童眼外伤 69例 ,男 5 3例 ,女 17例。1.2 方法 将全部资料中儿童眼外伤之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2 结 果2 .1 发病情况 本组 69例 ,占同期儿童眼病的 3 8.12 % ;男 5 2例 ,占 75 .2 2 % ;女17例 ,占 2 4.78%。年龄 3个月~ 12岁 ,平均年龄 6.5岁。农村患儿 47例 ,占67% ;城市患儿 2 2例 ,占 3 3 % ;~ 1岁 2例 ,1~ 3岁 2 3例 ,3~ 6岁 10例 ,6~ 12岁3…  相似文献   

11.
124例脑瘫患儿病因回顾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性瘫痪 (CerebralPalsyCP)是指发生在产前或围产期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中枢性的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 ,在我国的发生率为 3‰~ 5‰ ,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为探讨脑瘫的发病原因 ,我们对 12 4例CP患儿进行了回顾性调查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12 4例CP患儿均来自我科CP病房 ,符合 1988年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的诊断标准[1] 。均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发育落后 ,姿势、反射及肌张力异常。其中男 76例 ,女 48例 ,男女性别之比为 1∶0 6 3。年龄 3月~ 1岁 6例 ,2~ 3岁 44例 ,4~ 7岁 48例 ,8~ 12岁 2 6例 …  相似文献   

12.
胡连新 《现代保健》2011,(11):188-189
目的 探讨儿童晕厥的病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0年以晕厥为主诉在笔者所在科住院的3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儿年龄为2~14岁,平均10.0岁;男12例,女24例,男/女为1/2.心源性晕厥4例,占11.1%;脑源性晕厥4例,占11.1%;贫血性晕厥1例,占2.8%;低血糖性晕厥3例,占8.3%;血管迷走性晕厥18例,占50.0%;原因不明性晕厥6例,占16.7%.血管迷走性晕厥患儿中女性占83.3%,平均年龄11.4岁.结论 儿童晕厥的病因复杂,良性疾病占绝大多数.血管迷走性晕厥是青春期女孩晕厥的主要原因,防范措施应根据不同病因制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微小RNA-138(miR-138)、微小RNA-338(miR-338)在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中表达水平,并探究两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4月于本院门诊就诊及住院治疗的64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为研究对象(痉挛型脑性瘫痪组);同期选取62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  相似文献   

14.
<正>脑性瘫痪是指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由各种原因所致的一种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症,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多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症状在2岁前出现,发达国家发生率约为2‰,我国报告的发病率一般认为1.8‰~4‰。  相似文献   

15.
小儿脑性瘫痪早期诊断的体会王玲赵玉珠小儿脑性瘫痪(CP)是指胎儿至新生儿期发生的脑部非进行性病变所致的中枢运动障碍或姿势异常疾病。如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多数患儿的症状将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有的可接近正常[1]。我院近年来早期诊断CP21例,现报道如...  相似文献   

16.
脑性瘫痪( Cerebral Palsy)简称脑瘫,是一组持续存在并导致活动受限的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症候群,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可伴有智力低下,抽搐发作,视觉、听觉、认知、感知及言语等功能发育迟缓[1],是目前致小儿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发病率在国内为0.2% ~0.4%[2].其中智力发育迟缓是脑瘫患儿最常见的并发症[3],有61.7% ~ 86.2%的0~6岁脑瘫患儿伴有智力发育迟缓[4].本研究运用瑞文测试联合型(CRT)量表[5],排除脑瘫患儿肢体障碍和语言障碍因素,为进一步了解相应人群的一般智力特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总结17例无脑回-巨脑回畸形所致脑性瘫痪患儿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4年6月本科室诊断的17例无脑回-巨脑回畸形所致脑性瘫痪患儿的症状、体征、神经行为评估资料及运动障碍特征。结果 脑性瘫痪分型以四肢瘫为主,10例(58.8%);偏瘫其次,4例(23.5%)。运动障碍程度重,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分级水平较高,Ⅴ级12例(70.6%),Ⅳ级1例(5.9%)。并发症多且重,多为中重度智力低下16例(94.1%),合并癫痫发生率高(47.1%);17例均合并小头畸形。头颅CT或MRI表现为广泛性无脑回-巨脑回畸形(47.1%),局限性9例(52.9%)。结论 无脑回-巨脑回所致脑性瘫痪的临床表现重、并发症多、预后差,在出生前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8.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围产期(即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内)由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症状在婴儿期出现,可伴有(或不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及感知觉障碍。但脑性瘫痪中的部分患儿,如果能得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其预后将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1~6岁儿童脑性瘫痪患病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了解甘肃省 1~ 6岁儿童脑性瘫痪的患病现状 ,为进一步研究脑瘫病因及干预措施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1 998年 6~ 9月在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天水北道区、张掖市、平凉泾川县和陇南礼县对 1~ 6岁儿童的脑性瘫痪患病现状进行了两阶段整群抽样调查 ,资料经双重录入和清理 ,采用 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甘肃省 1~6岁小儿脑瘫患病率为 2 .59‰ ,各地患病率略有不同 ,在 2 .0 2‰~ 3.0 6‰之间 ;各年龄组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 ,分布在 2 .1 2‰~ 3.1 1‰之间 ;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性别比为 1 .36,差异具极显著意义 ;少数民族患病率为 2 .0 2‰ ,汉族为 2 .59‰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低出生体重儿患病率为 38.90‰ ,是正常儿患病率 2 .1 2‰的 1 8.35倍 ,巨大儿为 5.1 1‰ ,是正常儿的 2 .41倍 ;双胎及多胎儿童的患病率为 1 1 .1 9‰ ,是单胎患病率 2 .42‰的 4.6倍 ;过期儿脑瘫患病率为86.81‰ ,早产儿为 43.62‰ ,分别是足月儿 2 .1 8‰的 40倍和 2 0倍。脑瘫分类构成中 ,痉挛型最多 ,占 70 .1 % ;其次为肌张力低下型 ,占 1 9.2 % ;第三为混合型 ,占 5.3% ;此外手足徐动型占 2 .5% ,共济失调型 2 .3% ,震颤型 0 .3%。结论 :本次调查结果基本能反映甘肃省 1~ 6岁小儿脑性瘫痪的患病现状 ,可?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探讨腰穿及静脉脐血干细胞移植对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选择确诊为脑性瘫痪患儿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为2~12岁,平均7.6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