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病历摘要  患者 ,女性 ,39岁 ,住院号 :2 0 5 14。因胸闷、胸痛 1a于2 0 0 1年 4月 2 8日入院。缘于 14a前因车祸致左侧胸腹联合伤 ,脾破裂 ,行脾切除、膈肌修补术 ,术后顺利康复。 1a前开始胸闷、胸痛 ,无咳嗽、咯痰、发热等症状 ,于外院检查发现左上肺阴影 ,抗炎治疗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1979年出生,于2002年4月1日因胸痛、胸闷1年,阴道不规则流血8个月入院。患者意识清,右眼近距离视物模糊,远处清晰,右手握拳无力,无咳嗽。1年前患者在当地抗结核治疗胸闷、胸痛症状无好转,于2002年3月8日在当地刮宫,病理报告:增生期子宫内膜。患者1999年患葡萄胎,刮宫2次,化疗10天。体检:体温36.5℃,脉搏100次/分,血压110/70mmHg。重度贫血貌,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音减弱。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  相似文献   

3.
多发性大动脉炎致脑梗死、心肌梗死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冬 《疑难病杂志》2008,7(11):690-691
患者,女,45岁。主因间断胸闷、胸痛1年余,腹痛,伴恶心、呕吐1d。于2007年1月20日入院。1年前,无明显诱因突发胸闷、胸痛,伴气促,不能平卧。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0.2mV,I、aVL、V1-3导联趼段压低〉0.1mV,且呈动态变化。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给予溶栓治疗,此后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调脂等药物,1年内间断出现胸闷、胸痛症状。1d前,突发腹痛,并伴有恶心、呕吐,且随即再次出现胸闷、胸痛。患者3年前,突发右侧肢体活动不利,CT证实左侧基底节区脑梗死,经积极治疗无后遗症。2年前,因间歇性跛行行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证实左下肢动脉闭塞,双侧静脉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64岁.因"发现心电图异常10年,加重伴发作性胸闷、胸痛1h"于2012年9月19日12:55来我院就诊.患者10年前行心电图示,各导联广泛"T波倒置",但自觉无胸痛、胸闷,无心慌、气短,无头晕、头痛,无黑蒙、晕厥等症状.9年前于外院行冠脉造影示,冠脉未见明显狭窄.1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胸闷、胸痛,伴大汗、面色苍白、濒死感,伴恶心、呕吐、腹泻,向左臂放射,持续不缓解,急救车送至我院急诊.既往史:患高血压1年.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53岁。因左侧胸痛3h于2003年2月6日7:10来我院急诊。患者在睡眠中开始剧烈胸痛,呈持续性,针刺样,向后颈部放射,伴胸闷、咽干。平素体健,无烟酒嗜好,无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查体:血压135/75mmHg,呼吸16次/min,双肺无异常,心界不大,心率93次/min,心律整齐,无杂音。腹软,肝脾不大。  相似文献   

6.
1病例资料 女患,74岁。因劳力性胸闷、气促7年,突发呼吸困难8小时入院。患者7年来每于活动时感胸闷、气促,偶伴胸痛,持续数分钟自行缓解。5年前因胸痛(性质不详)在外院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症状缓解后出院。之后未再发生过胸痛。8小时前患者进餐后突感呼吸困难,渐不能平卧,伴大汗、咳嗽、咯白色泡沫痰,症状持续无缓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患儿李某某,女,13岁。因反复胸闷、胸痛5年于1998年7月13日人院。患儿5年来无规律性胸闷、胸痛反复发作,每次持续10~15rain不等。体查:Bp16.0/6.67kPa余生命征正常,颈静脉不怒张,双肺无罗音,律齐、胸骨左缘第3肋间闻及柔和、浅表的连续性杂音,余瓣膜区无杂音,P2亢进,肝脾不大,双下肢无水肿。X线示:心胸比率0.53,  相似文献   

8.
快频率依赖型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女性,42岁。主诉:阵发性心慌,胸闷,呼吸困难八年,加重一周。入院后查体:肥胖型,BP:18.6/13.3kpa,两肺(-),心界不大,HR75次/min,律正,无杂音。肝脾不大,双下肢无浮肿。其母亲患高血压病。入院后辅助检查:(1)ECG:①胸闷时描记:窦性心律,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HR:75次/分;②症状缓  相似文献   

9.
1病例简介患者,女,31岁,苗族。消瘦,出现心悸,活动后加重1年,伴胸闷、气促2个月;现休息后症状可缓解,无胸痛,无呼吸困难,无咳嗽咳痰,无咯血。2010年6月因感冒来我院门诊就诊,既往1年前无明显症状。体格检查:听诊闻及连续性杂音。心脏超声检查提示:先天性心脏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30岁。因胸闷气促20d于2008年7月21日入院。患者于2008年7月1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轻微胸闷、气促,活动后加重,间断伴有轻微咳嗽,干咳无痰,无咯血、胸痛、发热、晕厥抽搐、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夜间可平卧,因胸闷气促症状轻微未予注意。4d后在休息时突发胸痛,呈持续性隐痛,部位不明确,伴气促加重,大汗淋漓,  相似文献   

11.
病例简介 女,68岁,因“间断胸闷、胸痛1年,加重1月”入院。1年前患者于活动中突发胸闷、胸痛,疼痛于心前区向左肩背部放射,伴有出汗乏力,持续数小时不缓解,当地医院行心电图检查发现部分ST-T轻度改变,及心肌酶学动态观察未见阳性改变,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给予硝酸酯类药物静脉滴注治疗,症状缓解后出院。  相似文献   

12.
白显利 《右江医学》2004,32(2):198-198
病例介绍  例1 患者男性,5 6岁,因活动后胸闷、气短2年于2 0 0 1年8月3日入院。患者于2年前在行走中突发右前胸痛,疼痛较剧烈,无肩背放射痛,伴呼吸困难,无咯血,到当地医院就诊,做胸部X线检查及心电图均未发现异常。未经特殊治疗,休息后约2周症状逐渐好转。2个月前无诱因再次  相似文献   

13.
调脾护心法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296例患者回顾性队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调脾护心法治疗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预后影响.方法 电话随访自2003年来在广东省中医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AMI),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和(或)支架置人术的患者共296例,按照是否接受调脾护心法治疗分为两个队列(对照组和治疗组),接受调脾护心法中医药治疗+常规西医治疗者48例,男27例,女21例.无接受调脾护心法中医药治疗,只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或(且)非调脾护心法中医药治疗者248例,男158例,女90例.结果 应用调脾护心治法给予中药治疗的术后患者中,再发胸闷胸痛占12.5%,再次手术0%,出现胃出血胃部不适等消化道症状占2.0%.未应用调脾护心法给予中药治疗的术后患者中,再发胸闷胸痛17.3%,再次手术0.8%,出现胃出血胃部不适等消化道症状占3.2%.结论 运用调脾护心法治疗,可以减少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同时能减少因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西药引起的胃肠道并发症,改善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分析67例脾破裂合并严重胸外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其中全脾切除59例,部分切除2例,脾修补3例,保守治疗3例,胸腹联合手术5例,死亡8例。提示早期诊断需全面认真检查,正确判断伤情和酷似症状鉴别。抢救治疗应积极抗休克,保持呼吸道通畅,宜早期手术止血,行全脾切除或胸腹联合手术。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73岁, 因反复胸闷、胸痛10年,咳嗽1个月,气促3 d于2010年8月5日入院.患者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闷、胸痛,曾多次住院治疗.2009年12月再发胸闷、胸痛入院,诊断为"冠心病,急性广泛前壁、高侧壁心肌梗死,心房纤颤,泵功能Ⅱ级".  相似文献   

16.
叶炜  管珩  刘昌伟  刘暴  郑月宏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5):2520-2520
患者男,48岁,因4年内发生呕血2次于2005年12月3日入院。患者4年前初发呕鲜血,合并柏油样便,经过内科胃镜下止血和药物治疗后好转,1个月前再次发生类似症状,经过保守治疗后好转。患者40年前即发现脾脏增大,但无相关发热等症状和疫区疫水接触史。体格检查:腹壁静脉曲张,无腹水症和腹部疼痛症状,肝肋下未及,脾肋下10cm,质地略硬,无下肢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提示血三  相似文献   

17.
我院与二院19年共收治脾原发恶性淋巴巴瘤7例。本病早期无明显症状,仅在腹部彩超或腹部CT检查时发现脾占位病变,当疾病进展时出现脾肿大及相应症状,症状与体征无特异性,诊断十分困难,多在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目前多采用DasGwpta的诊断标准,脾原发恶性淋巴瘤治疗上首选脾切除术,术后辅以化疗或放疗,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8.
正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8岁。因"突发左侧胸痛、胸闷、气喘"1 d于2017年12月11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 d无明显诱因突发出现左侧胸痛,呈刺痛;活动后明显胸闷、气促,随后出现少量咯血,量约10 m L,色鲜红,无发热,无脓性痰,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黑便等症状。患者遂就诊当地医院行胸部CT检查,示左侧少–中量液气胸,  相似文献   

19.
现报道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状动脉痉挛1例。 1病例资料 患者,男,60岁。因反复胸闷不适5年,加重2个月,于2007年1月5日入院。患者5年前于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闷不适,伴出汗,无胸痛,无畏寒发热,持续2~3min可自行缓解,未予重视。5年来症状反复发生,曾多次就诊,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平素自服拜阿司匹林、立普妥、波立维、欣康片,症状时有发生,日常生活能自理。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70岁,因“胸闷、气短1个月,加重伴喘憋10d”于2008年lO月16日入院。该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胸闷、气短,活动后症状加重,无胸痛及咯血,无大汗、恶心及呕吐,无晕厥及黑蠓。曾就诊于本院门诊,行心电图检查(2008年9月11日)示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